星期四, 6月 28, 2007

凍薪世代,財富升級自己來

凍薪世代,財富升級自己來
極冰層正在融解,台灣上班族的薪資水準則是來到冰河時期,一籮筐的數據可茲佐證,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凍薪時代」。先從官方數據開始看起。根據主計處的統計資料,1981~2000年間,工業及服務業受雇人員的平均月薪年增率從未低於2%,換言之,當年就算景氣再差,薪水族至少還能期待2%以上的加薪幅度,然而同樣的統計項目到了21世紀後,卻有全然相反的數字呈現:2001~2006年,加薪幅度沒有一年超過2%,甚至在這六年之中,有四年的加薪幅度連1.5%都不到。上班族的薪水,已經困在冰點六年了!

★薪水結凍,上班族徒手破冰  
 
至於2007年,根據104人力銀行的企業調查,無意進行整體性加薪的企業高達七成以上。另一方面,聯合人力銀行的調查數據乍看之下似乎漂亮一些,約有47%的企業人資部門認為今年不會調薪,然若進一步細看,剩下的53%當中,有將近45%的企業可能只是小小加個1~5%,用簡單的加法計算一下,今年有92%的企業,不是決定不加薪,就是只想「加個意思意思而已」。

無怪乎,據104人力銀行去年第四季所進行的調查,超過三成比重的薪水階級已經加入兼差族的行列,而尚未兼差的上班族,則有八成打算兼差。看得出來,等不到升職、加薪的上班族,正在想盡辦法徒手破冰,即便是犧牲生活、時間與勞力,甚至影響自己正職工作的品質,也要試圖解凍薪資收入!

要命的是,這幾乎是種惡性循環,上班族為了增加收入而降低正職工作的品質,於是正職工作的加薪更加無望,接下來,上班族只能耗費更多心力在本職以外的打工機會。

★聰明投資,創造附加收入

「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專注本業,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至於正職薪資以外的附加收入,就靠投資理財囉!」財經作家阮慕驊認為,職場競爭力是每個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絕不可以輕言犧牲,而要創造附加收入,又要避免降低生活與工作品質,就必須仰賴正確的投資理財。

「薪水就已經凍到不動了,如果投資失利,那還得了!」話是沒錯,只要投資就有風險,不過,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認為,「只要計畫正確,這趟投資就已成功了80%。」雖然投資市場存在波動風險,但透過一套符合自己條件與需求的投資計畫,則能早先一步的把風險限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中,讓財富立於不敗之地。

「投資計畫」聽來似乎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但說穿了,其實不過就是兩個重點,「設定投資目標」、「選擇投資工具」。有了適當的投資目標,才能依循這個目標,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

其中,目標的設定必須兼顧理想與現實,別忘了阮慕驊對於薪水族的諄諄提醒:「投資只是創造附加收入!」既是「附加」,就不必太過夢幻,否則一旦夢想超載,被迫選擇自己無法駕馭的投資工具,結果就是置身於隨時翻船的風險之中。相反的,如果目標設定符合本身的需求與條件,雖然一趟投資只能賺到「一小桶金」,「但有了第一桶金,才能做更偉大的夢啊!」蕭碧華說。

★省錢存錢,從「強迫」做起

當然,投資要有本錢,因此,薪水族除了聰明投資之外,更得學會聰明消費的省錢之道,以及聰明儲蓄的存錢之道。說到省錢與存錢,往往是「存乎一心」的意志力問題,可惜,「有志者事竟成」畢竟只是鼓勵人心的話,而非描述人性常態,這代表不是人人都能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因此,有心存錢、省錢的上班族,不妨可從「強迫」兩字開始做起,透過預算限制,達到強迫降低消費支出的效果;透過「變現性低」的儲蓄工具,讓自己被迫存錢。

有的時候,覺得存錢和省錢就像戒菸一樣,沒菸可抽的人雖然「被迫戒菸」,但終究心裡痛苦難當,這時,如果看到醫院牆上那張「吸菸20年肺部照片」,或許才能更加堅定自己的戒菸意願。是的,除了「強迫」兩字之外,提高自己省錢與存錢的「意願」,亦是薪水族財富解套的必要修煉。

說修煉太沉重,其實,只要養成「多想一下」的習慣,往往就能達到克制消費欲望的效果,舉例來說,理財作家劉憶如在血拼之前,總會先想想「這玩意兒轉手能賣多少錢?」阮慕驊則是建議30世代多想想「這些錢�i以進行多少投資?可能賺進多少錢?」總之,多想一下,消費的衝動自然冷卻。

另一方面,要提高儲蓄意願,則不妨從「消息面」著手,劉憶如建議30世代多跑銀行,藉此多接觸理財訊息,刺激體內的「理財DNA」,從而抑制「消費DNA」的活動力。阮慕驊的建議異曲同工,「與其每天看那些富人怎麼花錢的故事,不如多看看他們怎麼投資、怎麼存錢的故事,如此一來,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存款金額,是多麼樣的亟待加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