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19, 2009

再富也要窮孩子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
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給他,
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
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料尺,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
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
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
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雖然我並不富有)。幾年下來,
我漸感難于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布告欄上,
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 "寫給其上大學的兒子的"匿名信",才又
深感無論如何得貫徹始終。上述"私函大公開"(是無奈才將私函公
開吧?)很有轉述的價值,茲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
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惟一一個大學生後,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
是誰的兒子。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
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
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
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
特別工整,而且清晰。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
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
個優秀的討債人……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
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
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 及酒吧…我一想起這事就
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
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
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做超音波掃描
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
來──雙胞胎甚或4胞胎?

難以兩全其美

我執教的學校,有2男2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4胞胎兄妹。
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4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4次塞給4名
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
便當的 "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
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來顧不了"質" 。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
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
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
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 ,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
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
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
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窮也要富孩子 "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
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
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不同意義的象徵

其實,以上辛酸的父親在信裡提到的不孝兒,恰恰是我們用傳統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模型塑造出來的典型"模"特"兒 "。我手頭上
有這麼一則資料: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只
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
里和馬到成功,而是象徵一只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
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4天就活活
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
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
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
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
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
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
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裡或護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
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
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
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含在嘴裡護在翼下
和趕離身邊(只掛在心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
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
孩子的後半生我們已不能參與了……。

命好

*命好*─就是小的時候,碰到了好人,沒有碰到壞人。

王胖子是我的好友,我認識他是因為我教他的兒子彈鋼琴。

有一天,琴練好了,我要離開的時候,聞到一陣菜香,忍不住向廚房張望,發現王胖子滿頭
大汗地在燒菜,他看到我的饞相,留我待下來吃午飯。他告訴我他是台中市一家四星級大飯店的主廚。

我太太知道王胖子是大飯店的主廚以後,立刻下令要我用一切方法和王胖子建立友誼。


王胖子知道我們夫婦好吃的弱點。

就壓迫我陪他打網球,他這個胖子燒飯技術一流,打網球卻不入流,沒有什麼人會想陪他打
網球的,我為了想吃他燒的菜只好經常陪他打,他也沒有使我失望,經常做幾道菜,邀我們兩口子帶唯一的女兒去吃飯。

王胖子是個大好人,他告訴我他還有一個兼
職,在彰化的少年輔育院教那裡的一些孩子燒飯。

王胖子收入奇高。這是公開的秘密,他去那裡兼職,其實是等於做義工,很多過去有前科的孩子們,離開輔育院以後都找到了餐飲業的工作,其中王胖子有很大的功勞。

有一天,打完網球以後,王胖子告訴我,他在輔育院發現了一個孩子,頗有音樂天才,他說我應該進去以義工身分指導他。

這個孩子叫做趙松村,他的確有音樂天分,他完全無師自通地會彈鋼琴和吹長笛。我的任務只是糾正他的一些錯誤而已。

我說他有音樂天分,是指他的音感特別好,只要有人唱一首歌,他立刻就能在鋼琴上彈出來
,右手彈的是主旋律,左手彈的是伴奏,伴奏通常是他自己隨性編的。

這種學生,真是打了燈籠都找不到。

趙松村和我學了一陣子音樂以後,開始告訴我他的身世,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中了風。


成了植物人。可是一直活著,住在一家醫院裡,他從小靠他母親帶他長大,因為他們的家在非常偏遠的鄉下,沒有什麼工作可找,母親只好打零工來掙生活費。

在他念國一的時候,好幾次沒有錢買鞋子,常常赤腳上學,書錢也交不起,都是老師們幫他解決的。

他本來也不喜歡念書。這種念書生涯,使他感到厭倦,決定一走了之,到台北去打天下,當時他才只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

他在一家營造商那裡找到了一份苦工的工作,雖然累,收入卻使得他感到好快活,他還寄錢
去給他媽媽。

沒有想到的是他媽媽出了一次車禍,他趕回去的時候,他母親已經斷了氣,他從他媽媽的遺物中,拿了一
條?怞r架項鍊作為紀念。也從此變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他雖然有一個阿姨,阿姨家境也不好,無法照顧他,因此他回到了台北。

趙松村慢慢地感到做建築工人太苦了,雖然薪水不錯。

可是成天在大太陽下流汗,幾乎沒有一分鐘不是身子臭臭的,他羨慕那些在KTV裡服務的孩子們,他們可以穿襯衫,有的還打領結,又不要曬太陽。

雖然薪水不高,至少好像有點社會地位,所以他就設法改行,做了一名KTV的服務生。


當初在做工人的時候,他從來沒有交過壞朋友,現在不同了,他交了一大堆壞朋友。

究竟他犯了什麼錯,我不便說。我只能說,他犯的錯全是他的那些壞朋友教出來。

他非常關心他爸爸,他說他過去過一陣子就會去看看他爸爸,現在不行了。

我找了一個週末,去桃園那家醫院看了他爸爸,也回來告訴他,他爸爸仍是老樣子,他可以放心。

趙松村又告訴我,他有一個小弟弟,他離開家的時候,小弟弟四歲,他回去替媽媽下葬的時
候,小弟弟被好心的人送走了,當時小弟弟只有五歲,他的小弟弟叫做趙松川,現在在台中一家國小念五年級,他又求我去看看他這唯一的小弟弟。他一再地告訴我,他弟弟命比他好。

我們做老師的人,很容易進入國小,我找到了小弟弟趙松川的導師,他說趙松川正在從操場裡走回來,在一大堆蹦蹦跳跳的小鬼中間,他指出了趙松川。

趙松川顯然是個快樂而又胡鬧的小男孩,他一身大汗,一面擦汗,一面和他的同學打鬧。


我想到了趙松村,他一直有點憂鬱感,很少露出快樂的笑容,尤其吹長笛的時候,總是將一首歌吹得如泣如訴。

而現在看到的弟弟趙松川,卻是如此一個快樂的孩子。

導師告訴我,趙松川一向快樂,人緣也好。我問他是不是他被一個好家庭領養了。

導師的回答令我吃了一驚,他說他五歲就進了一所孤兒院,一直住在孤兒院裡。

我的好奇心使我當天晚上就去了這所孤兒院,孤兒院的院長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他帶我參觀了孤兒院,也告訴我他們瞭解趙松川的哥哥現在被關了。

他們發現趙松川根本不記得有這麼一個哥哥,他們打算暫時不告訴他,等他大了以後才告訴他。

孤兒院並不是經費非常充裕的地方。可是孩子們快樂卻是很明顯,我常常發現孩子要我抱他,他們好像認為陌生人都是好人。

牧師告訴我,當天晚上有一個晚禱,孩子們都要參加的,我應邀而往,晚禱很短,結束的時候,大家一起唱(你愛不愛我?)
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首歌,可是一學就會了。

這首歌的第一段是獨唱。由趙松川唱的,原來他和他大哥一樣,極有音樂天才。

晚禱完了以後,我正要離開,趙松川跑過來,要我彎下身來親親他。牧師告訴我,這是他的習慣,喜歡叫陌生人親親他。

我將我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告訴了趙松村,他聽了以後,告訴我他去看過他的弟弟,第一
次見面,是一個星期天,他的弟弟穿了白襯衫,白長褲,打了一個紅領結。站在教堂的唱詩班裡,當時他就不敢去認他弟弟了。

第二次,他又悄悄地去造訪孤兒院,這次發現,他弟弟在打電腦,他發現他弟弟不但會用電腦,還會英文,而他呢?

他一輩子沒有碰過電腦,英文單字本來就沒有記得幾個,現在是一個也記不得了。

當他開始交上壞朋友以後,他就沒有再去看他的弟弟,他知道弟弟並不認識他。

他雖然覺得和那些朋友一起出去玩,是一件很爽的事,可是他不希望他弟弟知道有這麼一個哥哥。

在我們開始練琴以前,趙松村又說了,「李老師,我不是說過嗎?我弟弟命比我好。

如果我小時侯就進入了孤兒院。今天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聖誕節到了,今年,輔育院請孤兒院的孩子們來共同舉辦聯歡晚會,我和王胖子也參加了,

各種的表演過後,壓軸是大合唱(你愛不愛我?),在台上。

首先由
輔育院的趙松村演奏長笛,這次他沒有將這首歌吹成傷感的調子,接著是獨唱,而
獨唱的居然是他的弟弟趙松川,

在場只有我、王胖子和哥哥趙松村知道他們是兄弟,獨唱完了,大家一起站起來合唱。


我注意到趙松村在弟弟獨唱的時候,眼淚已經流出來了。

大家合唱的時候,他沒有唱,一直在擦眼淚。合唱完了以後,弟弟趙松川又跑到他哥哥那裡。

他天真爛漫地說:「大哥哥,你的長笛吹得好好聽,應該親親我。」

趙松村彎下身來親親他,他忽然從他頸子上拿下了那個媽媽留給他的?怞r架項鍊,
掛在他弟弟的身上,他弟弟被這個動作愣住了,可是仍然大方地謝謝他的哥哥,走下台來。

這次,我和王胖子有點忍不住了。

在回家的路上,王胖子對我說:「我終於懂得什麼叫『命好』了,『命好』就是小的時候
,只碰到了好人,沒有碰到壞人,我小的時候,沒有錢念一般高中。而要去念高職,也無法念大學,可是我一直沒有碰到壞人,如果我小的時候就碰到壞人,我一定也會學壞的。」

我說:「王胖子,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命仍然可以改的,如果我們這些好人多和他們做朋友
,他們就不會變壞人了。」

王胖子同意我的說法,他說看起來,趙松村的命已經改過來了。雖然外面很冷,我們仍然感
到溫暖

星期二, 11月 17, 2009

滿水之杯,裝不進「水和智慧」!學習活得好,勝過功課好! 文/戴晨志 2009.01.08

快樂,是可以選擇的!

當我們跟不同的人相處,我們試著看他的長處,也秉著「肯定自己、接納對方」的心情,我們就會更加快樂! 千萬不能「埋怨他人、封閉自己」啊!

最近有一位大學女生告訴我說,她的英 文被 老師「當掉」了。

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那個英 文男 老師很色,第一次來上課就一直聊天,又開黃腔、講黃色笑話,真是很無聊,一看到 他就很討厭;所以她很不喜歡這男老師的課,最後,就被老師當掉了!唉,這是多麼可惜呀!英文被當掉,明年還要重修一次,多划不來呀!

記得我在美國念碩士時,我知道我的功課不夠好,也沒有辦法和其他美國同學一樣地 搶答、辯論或是談笑風生;而且,有一男教授很嚴格、很有權威,打起分數,更是不 留情面。怎麼辦呢?我不 能讓 教授覺得我程度不好,而把我「當掉」呀!我必須「主動打開僵局」!

於是,我決定「主動親近教授」。在教授的「office hour」,也就是「在辦公室指導學生的時間」,我一定準備問題去請教這名教授,讓 他知道,我是十分努力、用功的外籍學生,只是英文表達能力不夠好而已。

而且,在教授上課前,我 常陪著 教授從辦公室,踏著白雪,走到教室,一路請教他;而在下課後,當全班同學已經鳥 獸散時,我又陪著教授,踏著白雪,走回辦公室。您想想看這幅畫面--「縮著身 子,陪著老師、踏著白雪一起走路、一路請教 老師」,那是多麼難得的「師生之情」啊!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很狗腿」、「很噁心」或「很虛偽」,可是,這些舉動,會讓老師看見學生的「虛心求教」和「尊師重道」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老師的心和我的心,也都會覺得無比溫暖呀!

後來,那最嚴格的一科,我得了「B」,過關了。可是我們班上另外兩名老中,他們 的命運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拿了「F」,被教授當掉了!我問他們:「我不是已經從 助教那兒硬拗來一些考古題,事前拿給你們看了嗎?」

我印象很深刻,那兩名老中回答我說--他們也曾去請教教授,可是 那 教授的態度很「歧視台灣學生」,在對他們講話時,教授的雙腳竟「蹺在桌上」,還 「咬著蘋果」,一副很不屑的樣子。 我不清楚 那 教授是不是會「歧視台灣學生」?根據我的經驗是「不會」!或許,只 是他們自己的感覺吧!可是,即使老師有一點歧視,我們為什麼要「擴大老師的缺 點、縮小他的優點」呢?我們可以「主動接近老師、多欣賞他的優點」,讓師生的關係逐漸改善啊!

有句話說:「當我們看不順眼的人愈來愈多時,看我們順眼的人,就會愈來愈 少!」的確,假如我們看不順眼老師、看不順眼老闆,相對地,老師或老闆也會看我們不順眼呀!

因此,「角色扮演」很重要。一個學生或部屬,都沒有資格瞧不起老師和上司,畢竟他們的經驗都比我們豐富,也都坐上了那個位子;他們即使沒有真才實學,但多少都 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啊!我們絕不能「恃才傲物、憤世嫉俗、孤芳自賞」,否則,就 會像許多天才的命運一樣,斷送在「自認為自己很天才」之上呀!

我認識一女孩,國立大學物理系碩士第一名畢業,連男生都不是她的對手。後來,她獲得「全額獎學金」到紐約攻讀博士,系上的老師們相信,她一定可以在三年內(二 十八歲前),拿到博士學位。

在紐約念書時,這女孩的成績幾乎都拿到「A」。可是,當她在做實驗研究時,與教授起了衝突。她堅持,是教授的見解有錯,結果,兩人水火不容;最後,博士資格考時,被教授當掉、退學了。

後來這女孩回台一陣,又申請到加州的一所名校,繼續攻讀博士;可是她在寫論文 時,又批評教授的看法有誤,也嫌教授雜務太多、不專心做研究、懂得沒有比她 多,實在「不夠格」來指導她。最後,這女孩又黯然離開了那加州大學。

您知道嗎,這天才型的女孩、物理頂尖高手,在美國念了「四所大學博士班」,到了 現在四十歲了,都沒有拿到學位。她總是在越洋電話中告訴家人--我的指導教授「很爛」、「沒什麼程度」、「沒資格指導論文」......如今,這女孩,噢,不,應說是「女士」,孤獨地回到台灣,天天窩在家裡,看書、看電視、睡覺,也不出去找工作,讓年邁的老爸頭痛不已。

事實上,我們的人生不能是一個「滿水的杯」,別人隨便一拍,水就滿溢出來;我們每天必須是個「倒空的杯」,虛心學習,讓更多的「水」和「智慧」,都能放進我們生命的「空杯」之中啊!

孤單的路,誰曾陪你走過...

那年,她終於決定逃離嗜賭成性的先生,從北部的舊家打包, 

帶著三名子女風塵僕僕地下到南部避開先生與債權人的糾纏。 

接下來的每天,她清晨三點半就起床, 

騎著從鄰居那要到的破爛二手腳踏車,到市場採購當天需要的菜色, 

回家仔細地配料捲成漂亮可口的壽司, 

再趁年輕人趕著上學和上班的時間,到公車站前擺攤叫賣。 

賣完早餐回到家,兩個孩子已經到學校去。 

她拿出一塊塊布料按工廠要求裁製成需要的樣式, 

這樣忙沒幾個小時,到快中午時, 

她得頂著豔陽或大雨將存放在冰箱裡的第二批壽司, 

帶到某個熱鬧的街頭一面躲警察、一面叫賣。 


賣完午餐,她再回家裡趕製更多的成衣直到四點多, 

她簡單地為孩子們準備好晚餐擱在餐桌上, 

自己再胡亂塞些東西果腹後, 

又騎車到一家不怎麼近的公司裡打卡,搖身一變成為清潔婦, 

匆匆忙忙地在各個樓層間打掃清理。 


  晚上十點她回到家,孩子們已經該休息。 

她得相當努力才能維持自己母親的身份, 

溫和地喚他們上床睡覺, 

將所有因為疲憊、虛脫、怨懟、悲傷而幾乎要湧出雙眼的淚水吞回肚裡。 

這樣一天硬撐過一天,幾年後她終於存下一筆錢, 

便不再賣那最耗費她體力的壽司,也推辭了成衣加工, 

白天到附近一家花店賣花,晚上仍當她的清潔婦。 

又過了一兩年,朋友將花店頂讓給她, 

她乾脆也不做清潔婦了,專心地經營起她的花店。 

漸漸地,她的花店生意愈做愈好,口碑比朋友經營時還響亮, 

她的生活獲得更多改善,孩子們靠著她的犧牲, 

個個高學歷、成就非凡。 

逢人問起她如何將自己的一生推到如此的顛峰時, 

她總是聲淚俱下,提起所有的孤獨坎坷, 

認為沒人能比她更為淒慘,這一切都是靠自己掙來的。 

表面上為自己驕傲,內心裡卻難過無比──這麼一條孤單漫長的路, 

竟然沒人曾拉她一把。 


  50歲這年,孩子們為她辦了一個很特別的慶生會。 

她在花店裡忙了一整天,疲憊不堪,走進客廳, 

屋子裡的歡呼聲幾乎要掀了她的房子。 

她定睛一看,全是過去20年來的老朋友, 

他們之中很多人或先或後,都到了不同的地方發展, 

為著她的慶生會,還特地大老遠趕回來。 

提起當年往事,那送給她二手腳踏車的鄰居,因為放心不下她 

每天都得騎車,在當鄰居的幾年, 

定期幫她維修──她記起來,多虧他, 

別人腳踏車是愈騎舊,她的卻是愈騎愈新, 

全由鄰居自己掏腰包幫她換裝零件。 


  一位婦人靜靜地坐在客廳的角落, 

含著意味深長的淚水向她微笑──她記起這位心軟的鄰居, 

在早些年自己忙到沒時間做晚餐時, 

她曾每晚定時出現,無論如何拉她到她家去吃東西, 

還要她打包回去給孩子吃。 

她有些訝異地,看著屋裡一位位老朋友, 

有的人曾送她孩子衣物,持續好幾年。 

有的曾免費幫她修理家電用品,從來不拿零件或維修費; 

有的曾在她病中分著接手所有的工作; 

有的曾自告奮勇,在孩子最需要有人訂正作業時, 

每晚到家裡來教她孩子…… 

這些人來來去去,時代久遠,她幾乎都忘了曾有這些人存在。 

她轉向她三個珍貴又貼心的孩子, 

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她的成功從來不是單靠自己, 

她的辛苦不曾孤單,太多人都幫她分擔過, 

一顆沈鬱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有時候 

人們只將目光集中於自己身上 

完完全全忽略 

曾經在您生命中出現的人 事 物 

而感到無限地孤單及愁悵 

但當您回首感到無助及孤寂時 

別忘了 

想想曾經出現在您身旁的人 事 物 

試想他們也曾經 

無怨無悔地陪著我們渡過無數的風風雨雨 

挑鞋理論

吳淡如說:「年輕的時候真的因為買錯東西,交過很多學費,但是到了現在,我已經能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知道什麼東西適合自己,所以在下決定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很確定」 

其實,不光只是買東西就連尋找適合的男人 ,此刻的吳淡如,也自有一番了悟或許這樣說會有人覺得這個比喻有點輕率 。

但是我真的覺得,女人尋找適合的男人,就像是尋找一雙適合的鞋子。
在年輕的時候,女人買的往往是最華麗,最能墊高自己高度的鞋子。
或許是高跟鞋、或許是恨天高,即使難穿也沒關係,因為妳覺得妳自己可以忍耐。

但是,如果有一天,妳忍耐到拇指外翻、腳起水泡,妳才會發現,鞋子最重要的功能,其實是要陪妳走路而已。
而走路是要往前走的,不是要站在原地的。 

婚姻就像找鞋標準一直在變。
所以,這時候妳就會去找一雙很舒適的、會保護妳的腳的、會陪著妳一起向前走的鞋, 而不是去增加你的高度,因為妳就是這個樣子。 
吳淡如說:「但是這其中也有一個前提就是妳也不能找太醜的鞋,因為如果太醜妳就不會喜歡它」

婚姻其實就像每個人在找鞋而已。 

我發現自己從很年輕的時候到現在,找鞋的人格一直慢慢地在改變。
因為你已經慢慢接受自己原本的高度, 不需要靠鞋子來墊高自己了。
不過,雖然這個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似乎人人都可以領會。 
但是,吳淡如也坦承,要充分參悟其中的道理,其實不是那麼容易。 

吳淡如以自己為例,和男朋友Simon鄧。 
其實在民國八十二年就認識,原先只是朋友,直到最近這一、兩年兩個人才有比較深入的來往,那種感覺就像古代的文藝小說中所說的『過盡千帆皆不是』。 
妳會突然發現好男人還是在妳的身邊他就是那一雙很舒服的鞋。 
  
吳淡如說:「我男朋友對我的所有態度永遠是:『我可以為妳做什麼?』 
我後來才覺得,原來這才是人間最稀罕的一種品質」 

我真的是後來才發現,像這種從台北載妳到高雄都叫做『順路』的人。 
而且他自己有他自己的工作原則、價值觀、人生觀,他不會嫉妒妳的成就,也不會嫉妒妳賺的錢,願意對妳的一切樂觀其成。
對任何妳想做的各種實驗,永遠都不加置喙,因為那不關他的事,這是妳自己的選擇老實跟你說,這樣的人還真少。 

正如吳淡如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所說的: 

「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根的堅定靈魂」

吳淡如如今對生活和人生的了悟 ,其實也經過一番寒風徹骨。 
從來沒有在人前掉過一滴眼淚的吳淡如,在看到弟弟的字跡那一剎那,還是當場哭了起來。
弟弟的離開對我的人生,其實影響很大。
即使是我後來跑去奧修社區,在做一些 meditation(冥想)的時候,都還是會放聲大哭,表示你的那種悲傷的能量還是在漸漸釋放之中。
弟弟的離開,第一當然是讓我體會到人生無常,第二是讓我了解,人生的快樂和不快樂真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跟你原先擁有的資質完全無關。 

我開始看見人有無限可能,我不是只能做這些事情。
就是我一定要把人生過得加倍精采該玩的一定替你去玩; 該看的花該看的動物,都幫你去看;該償還的,我也幫你償還。
耳邊響起的正是吳淡如的那句話: 

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根的堅定。

拒絕與接受

接受與拒絕,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帶來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接受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擁抱世界,擁抱自然,與世界處於和諧之中。拒絕是一種心靈的封閉,拒絕世界,拒絕自然,與自然處於緊張、衝突之中。 


  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人和事是我們不喜歡和討厭的。我們不是這件事看不慣,就是那個人令我們討厭,我們根據自己的好惡評判一個人或一件事,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就接受,不符合我們的觀點,我們就拒絕和排斥。但是,這個人究竟是好是壞,這件事究竟是優還是劣,並不是以我們的好惡來決定的,生活本身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有它自己的法則和規律。我們與其拒絕和排斥我們不喜歡的人和事,不如試著改變我們好惡的態度,把本來反感和討厭的事物以喜歡的方式來接受,你突然會發覺事物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你越拒絕和排斥的事物,它不會因為你的反對和抗拒而消失,而是變本加厲地影響了你,使你更加處於焦慮和緊張的狀態。因為當你拒絕和排斥某種東西的時候,是拒絕和排斥的態度造成了你精神內部的分裂,是這個態度擾亂了你,使你內在衝突和緊張。而你會以為是那個事物造成的,所以你更加排斥和拒絕它。 
  有一個虔誠的信徒,在湖邊的木屋中禁食祈禱,外面有幾隻呱呱叫的牛蛙吵得很兇。他想辦法充耳不聞,因為他很討厭牛蛙的叫聲,可是無奈都不得要領,只好推開窗戶,大吼道:「閉嘴!沒有看到我正在祈禱嗎?」 

  他吼了一聲後,牛蛙立刻停止了叫聲。可是,正當他再去祈禱時,池塘裡的蛙聲又響成一片。他起初非常憤怒,但是他轉念一想:「為什麼那麼討厭牠們呢?說不定牛蛙的叫聲跟我吟唱禱告一樣,也能討上帝的喜悅。」 

  當他決定順從這個意念,接受牛蛙的叫聲,很奇怪,牛蛙的叫聲成了非常優美的大合唱瀰漫在池塘的周圍,他不但不覺得聲音刺耳,反而覺得這美妙的聲音給寂靜的夜晚增色不少。 

  只是把內心的排斥和抗拒變為接受,原來吵鬧得令他厭惡的牛蛙聲變成了美妙和諧的大合唱。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態度是接受還是拒絕。你越是拒絕,牛蛙聲就越是討厭,就讓你心煩意亂,你不但沒有改變這個狀態,而是越來越糟糕。這就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牛蛙的叫聲,牛蛙聲無所謂吵鬧還是不吵鬧,在於我們持什麼態度。就好比說,我們去農貿市場買菜,那裡的嘈雜聲是很大的,如果你採取的是拒絕的態度,一切聽起來都是那麼刺耳和雜亂,那麼不舒服。如果你改變你的態度,全然地接受,那你就能從嘈雜和喧鬧中聽出它的和諧和美妙。這是因為你接受它的時候,你的內心產生了變化,原來內心是衝突的、分裂的、矛盾的,現在轉化成和諧而充滿旋律的內心世界。這個時候,你與外在世界共處一個和諧共振的韻律之中,你既聽到了你與周圍的和弦,更聽到了你內心深處的和弦。 

  當然,生活總是充滿著衝突和矛盾的,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常達到非常激烈的程度。但是,我還是認為為了美好和諧的生活,我們還是要試著改變抗拒的態度,變成接受和容納的態度,儘管很難,但是這樣的結果,可是人與人之間達成融合和平衡,可使我們具有寬廣和包容的心態,營造出和諧的環境。 

  有一個年輕的村婦問醫師:「有什麼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我受不了她的虐待了!」醫師告訴她:「可以常給你婆婆吃甜芋泥,百日後無病自死。」百日過後,村婦向醫師哭訴:「婆婆突然改變了她的態度,變得對我非常和善,可是她已經吃了一百天的甜芋泥了,怎麼辦呢?」醫師聽完笑著說:「放心好了,妳婆婆不會死的!」 

  媳婦遭到婆婆的虐待,她是恨不得用什麼東西毒死她。如果她以恨去抗恨,那麼事情永遠都不會朝和諧的方向發展,她本人也永遠生活在恨的煎熬之中不得解脫,當然她的婆婆也沒有好日子可過。在這個時候,唯有改變態度,以愛去抗恨,才可能止恨,以接受的心態代替拒絕的心態,才能把自己和別人從衝突的折磨中解救出來。 

  接受,使你從狹小的空間走向更廣大的空間,從對立走向和諧。你既能接受天空,也能接受大地,你既喜歡白天,也能喜歡黑夜,你既能享受山珍海味,也能品嚐粗茶淡飯。拒絕,讓你走向封閉、走向狹隘、走向對立、走向毀滅。

星期五, 11月 13, 2009

溝通*尊重*珍惜

兩個不同生長環境的人要在一起,已經是很困難的事了, 而彼此能相互溝通、尊重與珍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因為許多人往往都是自私地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去做, 以為這就是對方所需要的,以致常常意氣用事,痛了自己也苦了別人。 所以愛一個人不是給她你要的,因為你要的她不一定要啊! 而是要給她「她要的」,這樣才是真正愛她。

◆溝通 
兩個人一定要會溝通,溝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喔 ,就連我這個自認是「溝通大師」的都不一定會溝通呢! 我就說「炒蛋事件」好了! 我跟我老婆結婚才三個月的時候...就發現我不會溝通了! 就有一天,我心血來潮突然就跟她說: 「我今晚作一道世界名菜給你吃!」 平常晚上,我家都是吃三菜一湯。 她一做完兩菜一湯就離開廚房, 說要拭目看我作出什麼世界名菜來給她吃, 讓她有個驚喜我就拿起三個蛋,打散, 唰~下鍋,加蔥花...,再加醬油~? 這是最重要的!! 小時候不是都吃媽媽的醬油炒蛋嗎? 這可是含有濃濃的母愛的香味呢! 好啦!? 起鍋~世界名菜---「醬油炒蛋」上桌! 她走出來,一看,「這是什麼?」 ,「蛋啊!炒蛋啊~」。 她是外省人,所以她們從小吃的蛋都是加鹽巴的。 我是本省人,所以都是加醬油的。 「我不要吃!這不是炒蛋。」 這女人怎麼這麼硬啊?! 醬油炒蛋就不是蛋嗎?分別是少見多怪嘛! 黑蛋當然也是蛋啊~ 「不吃就不吃!」 她筷子一摔,還真的就不吃了。 碰! 還甩房門。 自此而後,只要我每次炒蛋,內心、腦袋就開始掙扎... 「要加鹽巴? 還是加醬油? 我應該要讓她才對...不對?」! 哼! 這一步不能讓! 這可是攸關我大男人的面子, 尤其童年的回憶、媽媽的母愛、還有省籍意識在裡面的~ 怎麼能輕易就讓妳?! 每次上桌的醬油炒蛋,她就當作沒看到那道菜。 我們就這樣過了五年。 很不可思議吧! 為了個炒蛋吵了五年, 但後來突然有一天福至心靈,我終於想通了! 我們跟小朋友玩不是都會讓他嗎! 因為他年紀小,不懂事嘛,所以我讓她! 而有時老婆不懂事、幼稚的時候,我又何必認真呢! 有一天我就炒了加鹽巴的蛋上桌了。 唷!我們家的黑蛋怎麼變白蛋啦? 就沒聽過黑人會變白人的,我們家的黑蛋竟然也會變白蛋呀!」 我這時啥也沒說,只嘿嘿乾笑了兩聲。 可是,你知道嗎? 過兩天,換我在桌上看見黑蛋了。她炒的。 所以,愛一個人不是要給她你要的,你要的她不一定要啊! 而是要給她「她要的」!切記。 要把對方的需要當作你的責任,這樣才是真正愛她。

◆尊重 
男生在發展關係的同時能尊重對方的意願, 能把主控權交給女生的才是好男生。 艾斯德講的是「兩個人在一起要學會尊重彼此的任何決定」。 意見不合可以溝通,因為無論從人權、人性來說, 男女生都是站在平等地位上的。 我告訴朋友---尊重,是最重要的! 如果他(她)會尊重你,意即什麼都好,都是能商量的。 會把你放在平等地位上看待的這男生或女生就不會糟到哪裡去。

◆珍惜 
我們要珍惜每一段關係。 假設你還能活60年好了! 等你60年後,快死之前,請你拿起一隻筆和一張紙, 想一想,寫下你這一生中「真正愛過」的10個人。 爸媽兄弟姊妹都可以,是真正愛過的喔! 那種只愛三個禮拜的不算是真愛。 能寫到超過是最好,不到10個也沒關係。 我現在想,我就好像寫不來10個呢! 我就連我是不是真正愛我方爸媽都不太確定。 因為你真正愛一個人會一年只見他三次面嗎? 不會吧!一定是巴不得每天都能看到他(她)的是吧! 可是現在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所以一年大概也只回去三次而已。 紙翻過來再寫,這一生中「真正愛過你」的10個人, 如果你真能寫到10個那你可真的很幸運很幸福了!! 還有一個小故事! 大意是說一個即將升職的男人, 因為她老婆突然罹患老年癡呆症, 朋友們都建議他把老婆送到醫院治療兼療養。 他考慮了一星期後遞出了辭呈。 朋友們都很驚訝、錯愕,紛紛詢問他為什麼要放棄升遷的機會呢? 他的人生就將要達到最高峰了啊! 他說: 「我只想到我在神前面承諾過,不論她貧窮、疾病、 變老變醜我要愛她、照顧她一輩子。」 

還有互相信任, 分憂, 支持和欣賞...也不可缺少.

工作的態度

這是我尚未找到夢想時遇到的事。
當時工作還算順利,但就是不確定自己為何工作,不管做什麼事都有氣無力的、提不起勁來。

當時我的事務所位於新宿,距事務所一百公尺左右有一座停車場,我一向把車子停在那裡。 

那座停車場的管理員是一位剛滿六十歲的老先生,每天都精神奕奕、開朗待人。工作時總是動作迅速、手法俐落,完全看不出他已經六十歲了。

我每天都會遇見這位管理員,他也都會笑容滿面的跟我打招呼。

「早!今天又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啊。」

聽說他以前在大企業上班,退休之後,純粹是因為住在附近,才開始擔任停車場管理員。 

某天早上,開車前往公司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我才想起自己沒帶雨傘。

抵達停車場的時候,外頭已經變成傾盆大雨。我下不了車,正想著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只見管理員老先生跑了過來。

我把車窗搖下一個小縫,以免大雨噴進車內。

「你忘了帶傘吧?因為剛剛才開始下雨……喏,這把借你。」

他說完,把手裡的雨傘遞給我。

「可是,這不是大叔的雨傘嗎?」

「沒關係啦……」

「我今天很忙,要很晚才能回家 ? 沒辦法在大叔下班前歸還喔……」

「你不必管我,總之,你把雨傘帶著。」

把自己的雨傘借給客人,自己淋雨回家也無所謂——一般人很難有這種想法,他卻不以為意的遞出雨傘,我不禁欽佩起他那種寬大的胸襟。

老先生向來如此,總是先替客人著想。

沒有車位的時候,管理員就會在停車場前面架起寫著「客滿」字樣的大型看板,並且在入口拉上繩子,防止車輛進入。

除了老先生之外,其他還有三、四個管理員,輪班管理停車場。

其他的管理員值班的時候,一遇到客滿,他們架好看板、拉好繩子之後,就窩在狹窄的管理室裡看漫畫、獨自下圍棋打發時間。

可是,老先生跟其他管理員完全不同。

每次客滿的時候,他就會站在停車場的繩子外側,一臉抱歉的對想要進來停車的駕駛人鞠躬道歉。

「車位滿了,對不起……」

其中也有駕駛人會對他吐苦水。

「好不容易才找到停車場,沒位子真是傷腦筋啊。」

「真的很抱歉……」
而且他一定深深的低著白髮稀疏的頭鞠躬,直到看不見對方的車子為止。

由於附近沒有其他停車場,白天常常客滿,老先生就必須整天站在停車場前忍受各種抱怨和謾罵,不停致歉,無論下雨颳風都是如此。

每次看見老先生的身影,我就忍不住想:

「就算做到這種地步,薪水還不是跟其他管理員一樣……」

就在某一天,我一如往常在停車場停車時,老先生帶著一股異於平時的氛圍,面無表情的走來。

然後,有些神色落寞的對我說:

「其實……我就做到這星期了……」

「咦!為什麼呢?」

我驚訝的問道。

「我太太得了肺病,所以打算兩人到空氣清新的鄉下養老。謝謝你的照顧……」

他說完,對我深深一鞠躬。

「啊∼∼太可惜了……可是,受照顧的人是我才對。」

我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寂寞。

就在老先生值班的最後一天。

為了聊表感謝之意,我決定帶禮物給他。

抵達停車場的時候,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映入眼簾。

管理室那間狹窄的組合屋有一扇小窗戶,此刻卻完全看不見室內,因為裡面堆滿了色彩繽紛的美麗花束。不只如此,管理室門旁邊的禮物堆得幾乎有一公尺高,而且足足有兩排。

大量花束和五顏六色的包裝紙,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組合屋綻放出猶如童話國度的光輝。

人山人海的停車場裡,道謝聲不絕於耳。

「謝謝大叔常常借我雨傘!」

「那次多虧大叔替我搬那麼重的行李!」

「大叔讓我曉得打招呼的重要性!」

那群人圍繞的對象,不用說便是老先生。接著,大家輪流和老先生合影留念。

拍完照,再和老先生握手、致謝,甚至有人拿手帕捂著淚眼。

老先生手裡抱著大量感謝信,仔細端詳每一個人,彷彿在確認記憶似的頻頻頷首。

上班的最後一天,由身邊的人告訴自己,迄今是以何種態度面對工作。

這時獲得的最佳禮物,就是從人際關係中激盪出的感動。過去的所有痛苦和辛酸,都在那一瞬間化為感謝的話語,讓人實際體會活著的美好。

我也排在隊伍的最後,等待和老先生說話的機會。

「大叔,抱歉要增加你的行李了,這是一點小禮物。」

「哪兒的話,實在不好意思……你太客氣了,真的很抱歉。」

「我真的很感謝大叔。多虧有大叔,我每天早上才能以愉快的心情展開工作,實在很捨不得大叔離開。」

「不不不,我哪有什麼功勞?我能做的就只有打招呼和道歉而已,一點長處也沒有……真要說的話,我只是一直告訴自己要樂在眼前的工作。」

「我終於找到自己的夢想了!我要當停車場管理員。」

我當時真的這麼想。蔬果店也好、書店也好、乾洗店也好,總之我什麼工作都想嘗試。

關於工作是否有趣這個問題,假使只期待工作的實際內容,多半要大失所望。因為既沒有有趣的工作,也沒有無聊的工作。


「沒有無聊的工作,不過是面對工作的態度讓工作變得有趣或無聊。」

順著天賦做事 ; 逆著個性做人

有則故事說,一個捕鳥人,用一張大網,撲向一群低飛的鳥群,一大群鳥被網住後,連同網一起掉在地上,


在那群被捕的鳥群中,有一隻比較大型的鳥,掉到地上後立刻想振翅飛逃,但是卻不見捕鳥的人,有收網的動作! 

路人都替捕鳥人著急,心想:「鳥都快飛走了,怎麼不收網!」只見捕鳥人說:「不急!」 

結果那隻大鳥,真的連同網子飛了起來,那些小型的鳥也依勢,躲在大鳥的下方跟著飛起來。 

旁觀者又急著說道:「你怎麼不趕快把牠們拉下來!」捕鳥人仍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是黃昏了,

這些鳥到了傍晚,就會想要各自回巢,因為它們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就飛不高、飛不遠。」 

果然,當鳥飛了一段距離之後,那張網最後還是掉在地上,因為大家都飛往各自不同的方向。而捕鳥人也輕而易舉地捉回那些鳥! 

我講這故事的主要涵意是想指出, 如果員工都只知道堅持自己的個性,就像那些小鳥只知道自己所要的,

那麼辦公室內必定是衝突不斷,而這種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只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行為模式,

我認為正好就是造成我們每天上班痛苦不堪,抑鬱不樂,隨時想逃離辦公室的主因了。 

因為你心中只想讓自己快樂,而讓自己快樂的途徑,就是大家都照您的意思做,

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時,每一個人所爭取到的就是失望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雅量是一種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要有雅量就要先讓出自我,所以雅量其實是有尊嚴的人才辦得到的,

所以尊嚴的本質居然是「無我」,而不是唯我獨尊! 

所以不論是主管或員工,所需要的修鍊成為別人的幕後英雄,當你不需要幕前的掌聲,卻可以甘願協助同事成功,

你才是那個真正付得出智慧的人,我平日常用兩種自然現象來修鍊「放下自我」: 

第一種是:候鳥遷徙的啟發,候鳥在數千公里的遷徙過程中是沒東西吃的,這令人感到很疑惑,因為,這麼小的一隻鳥,

要飛到這麼遠的地方,牠的體力是無法負荷的! 

而原來讓它們這麼神的原因,不是它們天生的耐力,而是因為他們只是乘著風在飛翔,風讓它們無需隨時拍動翅膀浪費體力,

只是大家看到的是小小的候鳥居然能夠飛那麼遠,卻看不到風才是讓候鳥到達目的地的幕後功臣。 

第二種的自然現象是海浪,海邊因為有美麗的浪花,所以大家平常喜歡去海邊,如果大海無浪,就像一攤死水,

我們大概就不覺得海的美麗,而這美麗的浪花,也是因為風的關係,只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這位幕後功臣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們能期許自己在職場上,是扮演風的角色,而不是浪花或候鳥的角色,這樣的格局是比較大的。 

因為浪花、候鳥扮演的都是接受讚賞、接受掌聲的角色,然而風才是一切成果的真正幕後功臣。 

當你可以空出自己的主觀,就能學習到風的雅量,才會驚見處處皆有智慧,智慧才能讓人客觀。 

順著天賦做事 ; 逆著個性作人。

戒指 =「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有一次,聽到一位牧師對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說:「戒指」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這句話對我有如當頭棒喝,讓我對「戒指」的定義有新的詮釋。 

俯首看著自己手上戴著的結婚戒指,原來它除了是定情物之外,還有另一個提醒,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回想結婚五年多,每次與老公吵架,幾乎都與「指責」有關。 
「你怎麼一直看電視?」 
「你怎麼忘記倒垃圾?」 
「你怎麼那麼晚回來?」 
「你怎麼不幫忙做點家事。」 

面對我的指責,老公原本都默默接受,久了,他心裡頭不舒服,開始反駁。 

原本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兩人都不想輸,在言語上你來我往,結果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是相吼,不是我氣得奪門而出,就是他大聲關上房門,兩敗俱傷。 

事後,我總是懊惱萬分,為什麼不好好溝通? 
「指責」必有一方贏一方輸。 

然而,婚姻並不是要爭那一方贏那一方輸,而是要雙贏。 
爭什麼?吵什麼? 
其實大家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 
如果能多用體諒替代指責,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 

現在,每當又想指責老公或孩子時,「戒指」就會像暮鼓晨鐘提醒我,少責備,多體恤,這對婚姻和家庭絕對有益處。 

戒指可以廣泛運用在個人行為上,多自省自然就少指責。

一個老闆面試新人的肺腑感言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意地看著我。
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

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
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一個好的情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興趣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
覺得自己花錢就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嘗」就需要用到五官和心。

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
在美國念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
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
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一堆廣告傳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
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濕冷。
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
跑到附近面攤上隨便吃碗面,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虛。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
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繼續做夢吧。
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媽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歎,和打不完的玻尿酸。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
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
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搜集齊全。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
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

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但至少不會騙你。
「Eat and live. Oh, My God!」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週末,晚上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
「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歎地說「沒想到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
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 Yes ,我的老友懂了!

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恨,到頭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
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
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人生...沒有人替你買單

有朋友從美國回來。大概有十多年,他沒有吃過正宗的家鄉菜。于是找飯店為他接風,相談甚洽,賓主盡興。

  但是到了結賬的時候,鬧得卻有些不愉快。他拿出了錢,非要AA制(自己付自己),當著他妻子和孩子的面。
  我感覺他是給了我一個狠狠的耳光,當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但是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
  回賓館的路上,我很是不悅。他問我:"是不是覺得我AA制(自己付自己),是沒有給你面子。
  "因為關系實在太好,沒什麼可以隱瞞的,我點了點頭。他說,那我講個故事給你聽。 
  在威斯康星一所中學里。有兩個孩子出去爬山,一個中國孩子,一個美國孩子。
  他們選擇的山比較危險,因為風化,時常有岩石坍塌。這兩個孩子很不幸的在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了坍塌。
  結果,兩個孩子分別被困在了巨大的岩石與碎石的兩邊,那個美國孩子被碎石砸傷了腿,一動就疼徹心肺,他判斷,自己是骨折了。 
  天氣很快就要黑了下來,黑暗像個巨獸一樣要吞噬掉整個世界。如果到了夜里,寒冷和饑餓,
  也許會讓他們眩暈,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于是,那個美國孩子開始嘗試著,用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去,他受傷的腿上的血跡染紅了整個岩石。快要爬上最大的那塊岩石的時候,
  他的傷腿踫到了岩石?!
  劇痛讓他無法雙手繼續用力抓住岩石,他重新掉落下來,
  在岩石上滾來滾去,像個皮球一樣。傷上加傷的美國孩子幾乎絕望了,躺在岩石堆里,
  大口大口地喘氣。但是十幾分鐘後,他因為寒冷而開始感覺到麻木的身體提醒他,必須要出去。
  這一次,這個美國孩子取得了成功,他爬上了岩石,但是岩石距離地面還有兩三米的高度,
  這個孩子的腿無法讓他平穩落地,他干脆閉上眼楮,選擇了全身滾落下去。沒有人能想象,
  這個孩子是如何堅持爬回小鎮的。他向別人冷靜地講述了自己遇到危險的地點,時間,
  而且說有一個中國孩子很可能還在那里。
  經過檢查,這個美國孩子左腿脛骨骨折,在滾落岩石的時候,肋骨受到撞擊,也折斷了兩根,
  身上踫撞出來的傷口和淤青不計其數。大人們把他送到了醫院,然後去救援那個中國孩子。
  那個中國孩子被找到的時候,寒冷和恐懼已經讓他奄奄一息,再晚來一會兒,很可能就會失去生命。
  朋友說到這里,我忽然發現他的孩子已經羞得滿面通紅。突然,孩子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
  對我說:"叔叔,那個中國孩子就是我。""那個美國孩子為什麼比他堅強,你知道嗎?"朋友忽然問我。我搖搖頭。
  朋友說:"其實說起來,原因簡單得讓人無法置信,只因為美國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去吃飯都是AA制,
  他們每個人都會告訴孩子一個必須AA制的理由,那就是無論什麼事情,人生里沒有人替你買單,
  就算你的父母,摯愛,也不會。"所以,這個美國孩子知道,要活下去必須靠自己,無論有多麼危險。
  而中國孩子則受到過太多的幫助,遇到危險,哪怕是不行動就會喪失生命,他也習慣性地等待著別人的救助。
  "沒有人替你買單",這麼簡單的一句話。AA制吃飯的一件小事,就塑造了美國人現在獨立拼搏的特性,
  我忽然想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我的孩子聽,我要告訴他,雖然有些時候,錢不是問題,幫助他也不是問題,但是,沒有人會替他買單!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告訴更多的孩子,沒有人會替他買單這個道理

一個低智商的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長

有些人總是過分重視智力測驗,過於相信所謂“智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弊端。
人的美好特質是多種多樣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試驗定奪?盡管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競賽中名落孫山,
但在某一方面,你也許可以發揮你獨有的、奇蹟般的創造,使生活充滿無盡的樂趣。
加拿大少年瓊尼﹒馬汶的爸爸是木匠,媽媽是家庭主婦。這對夫婦節衣縮食,一點一點地在存錢,
因為他們準備送兒子上大學。

 馬汶讀高二年級時,一天,學校聘請的一位心理學家把這個16歲的少年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瓊尼,
我看過了你各學科的成績和各項體格檢查,對於你各方面的情況我都仔細研究過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馬汶插嘴道。
 “問題就在這裡,”心理學家說,“你一直很用功,但進步不大。高中的課程看來你有點力不從心,再
學下去,恐怕你就浪費時間了。” 
 孩子用雙手捂住了臉:“那樣我爸爸媽媽會難過的。他們一直巴望我上大學。 

 ”心理學家用一隻手撫摸著孩子的肩膀。“人們的才能各種各樣,瓊尼,”心理學家說,“工程師不識
簡譜,或者畫家背不全九九表,這都是可能的。但每個人都有特長──你也不例外。終有一天,你會發現
自己的特長。到那時,你就叫你爸爸媽媽驕傲了。”

 馬汶從此再沒去上學。 那時城裡活計難找。馬汶替人整建園圃,修剪花草。因為勤勉,倒是忙碌。
不久,顧主們開始注意到這小伙子的手藝,他們稱他為“綠拇指”──因為凡經他修""剪的花草無不出奇
的繁茂美麗。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幫助人們把門前那點有限的空隙因地制宜精心裝點;他對顏色的搭配更
是行家,經他布設的花圃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也許這就是機遇或機緣:一天,他湊巧進城,又湊巧來到市政廳後面,更湊巧的是一位市政參議員就在
他眼前不遠處。馬汶注意到有一塊污泥濁水、滿是垃圾的場地,便上前向參議員魯莽地問道:“先生,你
是否能答應我把這個垃圾場改為花園?” 

 “市政廳缺這筆錢。”參議員說。
 “我不要錢,”馬汶說,“只消允許我辦就行。” 

 參議員大為驚異,他從政以來,還不曾碰到過哪個人辦事不要錢呢!他把這孩子帶進了辦公室。馬汶步
出市政廳大門時,滿面春風:他有權清理這塊被長期擱置的垃圾場地了。 

 當天下午,他拿了幾樣工具,帶上種子、肥料來到目的地。一位熱心的朋友給他送來一些樹苗;一些相
熟的顧主請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有的則提供籬笆用料。消息傳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廠,廠主
立刻表示要免費承做公園裡的條椅。 

 不久,這塊泥濘的污穢場地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綠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徑,人們在條椅上坐
下來還聽到鳥兒在唱歌──因為馬汶也沒有忘記給它們安家。全城的人都在談論,說一個年輕人辦了一件
了不起的事。這個小小的公園又是一個生動的展覽櫥窗,人們憑它看到了瓊尼﹒馬汶的才幹,一致公認他
是一個天生的風景園藝家。

 這已經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瓊尼﹒馬汶已經是全國知名的風景園藝家。
 不錯,馬汶至今沒學會說法國話,也不懂拉丁文,微積分對他更是個未知數。但色彩和園藝是他的特
長。他使漸已年邁的雙親感到了驕傲,這不光是因為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為他能把人們的住處
弄得無比舒適、漂亮──他工作到哪裡,就把美帶到哪裡!

投資十分鐘救自己一命

投資十分鐘救自己一命!很重要請一定要看完,並且教導您的小孩或親人這個知識,如果你是老師,請教導您的學生,自救救人,功德無量。


為了救您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十分鐘細讀本文,改變以往錯誤的逃生概念,並加以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 !以下是一位美國活菩薩苦心為文要救各位,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

地震中的自救竅門

  我的名字叫道格•庫普(Doug Copp)。我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救援小組──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災難部的經理。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我和曾經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一起工作過,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在聯合國災難減輕(UNX051-UNIENET)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家。從1985年至今,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禍,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在1996年,我們用我創立的而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爾市、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性的影片。
  
我們人為地摧毀了一座學校,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10個人體模型用「蹲下和掩護」的方法,而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模擬地震發生後,我們通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了建築物,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
  
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的,而且科學的條件下,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結果顯示那些用「蹲下和掩護」方法的人存活率會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 的人能夠達到100%的存活率。上百萬的人已經在土耳其和歐洲的其他地方,還有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裡看過這部片子。
  
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 漱@個學校。每個孩子都在課桌底下。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他們如果能在走道裡挨著他們的課桌躺下,就有生還的希望。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不在走道裡。那時,我不知道孩子們被教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
  
! 簡! 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 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次,你在電視裡觀看倒塌的建築物時,數一數這些形成的「三角」。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築物裡,這是最常見的形狀。幾乎到處都有。我培訓 Trujillo(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門,教導人們如何求生,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 H。
  
Trujillo消防部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的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說:「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 il! 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歲時,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裡。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當時有7萬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的『生命三角』 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們,那些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他列出了這些人的姓名、地址……)。我可以稱作是『生命三角』的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 是「蹲下和掩護」的例子。」
  
道格觀察自救10項要領
  
◣當建築物倒下時,每個只是簡單地「蹲下和掩護」的人都被壓死了,每次,毫無例外。而那些躲逃到物體,如桌子,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些傷害。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該這麼做。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而且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就可以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發,或一個大件,它僅受到了略微的擠壓,但在靠著它旁邊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空間。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則要少得多。

◣如果晚上發生了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在床的周圍會形成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果地震發生了,而你正在看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當大樓倒塌時,很多人在門口死亡了。怎麼回事?如果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果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走樓梯,樓梯與建築物搖晃的頻率不同(它們和建築物的主體部分分別晃動)。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發生不斷地碰撞,直到樓梯發生構造問題。人在樓梯 上時,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這是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樓梯就像大樓的一樣會被損壞,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倒,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 人群而坍塌。所以,我們應該始終首先檢查樓梯的安全,甚至建築物的其他部分並沒有被損壞。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當發生地震時,在車內逃生的人會因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這正是Nimitz Freeway的路上所發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的無辜受害者都呆在車內。其實,他們可以簡單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 3英尺 高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

◣我發現,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你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星期四, 11月 12, 2009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飯應該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點一點的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應該疲於奔命。中年,應該活得從容自在。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重性質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
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目標,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想擺脫和拋棄的贅物。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慾望。珍饈美味,觥籌交錯間如果掩飾的是爾虞我詐,
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得可心。如果高官厚祿卻窮於心計,惶於任途,就遠不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得逍遙。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些時候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的年輪早已將彼此交融在一起
了,即使惡習劣性,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撕毀這不堪的婚姻,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我們對孩子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危害著他們的健康,我們害怕他們走歪路。我們擔心他們
吃苦受罪,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廈,然後癡傻呆呆地望著他們柔弱的發育。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子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
的良心。說起善待父母都很心疼錢的,但要動動腦筋,事情就會圓滿的完成;比如,可以去酒店訂一份極品燕窩湯,端回家告訴父母說是在小攤上買的2元一碗的銀耳湯,然後看著他們幸福的享用。其實大多的時間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後聽著他們講完就很知足了。

四十以後一定要明白:
職位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你的修養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盛的未必就是葡萄美酒,
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不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是泡的一盞極品龍井。個中的品質全在自己的心境造化!


星期五, 11月 06, 2009

蘇格拉底談 ~~~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教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

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

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教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樹用的樹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

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

「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

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

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婚姻 ---婚姻是一種理智,

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外遇?

蘇格拉底還是教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圖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兩個小時之後,

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支色彩豔麗但稍稍枯萎的花。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

「我找了兩小時,發覺這是最盛開最美麗的花,

但我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誘惑的。

它也猶如一道閃電,雖照亮,但稍縱即逝;

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生活?

蘇格拉底還是教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

蘇格拉底只好走進樹林裡找他,

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裡露營寨。

蘇格拉底問他:「你找著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

蘇格拉底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

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

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

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

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

生活是追隨與欣賞生命中的每一次美麗。」

人生得失總是零

作者﹕何權峰 (暢銷心靈作家)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愛情能夠給你歡樂,但它同時也給你痛苦;

財富可以給你享受,但它也會帶來苦惱;

成功使你快樂,但是當失敗之後痛苦將變得強烈而無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東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種快樂。然而相對地,當你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受到等量的悲傷。得到時是八分快樂,失去也會有八分的痛苦,那個總數幾乎是一樣的。

有人得到了財富,卻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業和成就少了三分,則在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或時間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東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細想下去,其實是公平的。

有人認為有錢人比較快樂,這是錯的。一個窮人用幾百塊就能得到的快樂,等他有錢後,可能要花幾萬塊,甚至幾十萬才能得到同等的快樂。當你口味越重,那些東 西的口感就越差;當你錢越多,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給你一顆饅頭那是美味,但當你吃了五顆饅頭,你就會食不知味。

錢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搶;房子太大的怕打掃;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現在有錢人都吃些什麼,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莖五穀類,在喝牧草、小麥汁,這些其時都是以前窮苦人家或給動物吃的。

這讓我想起一則故事。有一隻狐狸,看見圍牆�有一株葡萄,枝上結滿了誘人的果實,狐狸垂涎欲滴,牠四處尋找入口,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牠的身 體無法進入。於是,牠在圍牆外絕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後來牠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牠無法鑽到圍牆外,於是,又絕 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

所以我說,那個總數是一樣的,不是嗎?鼴鼠是一種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

一隻在大河附近,天天飲滔滔江水的鼴鼠,和一隻在下水道飲水的鼴鼠,並沒有兩樣。事實上, 一隻小鼴鼠的腹中又容納得了多少水?飲水過量,除了撐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們擁有了全世界,我們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擁有一百張床,你也只能睡一張床;就算你擁有一千雙鞋,你也只能穿一雙。就算你可以點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撐飽一個胃,不是嗎?

人來到人世本來就是來體驗的,每個人的財富地位或許有高低之分,但對快樂和幸福的體會並沒高低之別。只是有錢人的快樂比較複雜,窮人快樂比較單純,就只是這點差別。同時擁有幾個男人或女人,並不會比較單純一個的人還幸福。

當你是快樂時,悲傷便在一旁窺視;而當你是痛苦時,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歡樂。到了最後,你會發覺,每一樣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種痛苦與快樂,每一樣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與壞的,到了最後,你仔細去算算看,加加減減之後,那個數字將會是一樣的。

或許有人早一點得到,有些人晚一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個總數將會一樣。你曾經有多少快樂,當你失去就會有多少悲傷。到了死亡每件事都會變 成一樣。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在死亡當中,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不會說有錢人死的比較舒服,窮人死的比較痛苦。死亡會顯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

有人得到十分,到他離開時候,他就必須失去十分,那將是「十分的痛苦」,這是絕對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
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
得到七的,擁有七分幸福,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
有人先得到,有人後得到,有人什麼都沒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後得到的後失去,沒得到的就不會失去。
那個總數是一樣。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不必刻意去算計,只要去體驗就好。

鞋不合腳 沙子作祟

她是我的同學,也是公認的校花。畢業後和我在台北上班,不久,她結了婚,
丈夫是某政要的秘書,有名的筆桿子,真的是郎才女貌,作為同學自然為她美好生活而高興。

雖然和她見面的機會不多,但她的好消息卻不斷傳來:丈夫升職了、她當母親了。

偶爾在街上遇見她,濃淡適宜的妝容,氣質優雅極了,直覺她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最近又遇見她,她還是那麼美麗,較之以前更多了幾分成熟。
我向她打趣,有愛情的滋潤,女人的美麗就是不一樣。

她只是淡淡一笑,平靜之中似乎有些憂傷。
她說:「婚姻如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妳那雙優質的婚姻鞋難道不合腳?」我反問。

她的話匣子打開了,也許是平時她少有傾心訴說的機會,此時,她歷數丈夫的種種陋習:
喝酒、抽煙、應酬多、早出晚歸……讓她慢慢地受不了,

她是個很敏感的女人,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天長日久,灰色情緒漸漸堆積,離婚的心情都有了。

沉默了半響,我問她:「妳愛妳的丈夫嗎?」

我這明顯的廢話,從她的表情就應該看得出來,她正是因為太愛、太在乎,所以才會有失望。

「妳丈夫愛妳嗎?」這也是廢話,她不可能與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生活。

我笑著對她說:「其實妳的鞋子還是很合腳的,只不過鞋子裡有幾粒沙子而已。」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她明白了我的意思。
她笑著說,那沙子挺硌人的,要想辦法把它們拿出來才好。

處理沙子的問題,那可是妳自己的事,我笑了。

這世上有很多人說鞋子不合腳,其實未必就是鞋子有問題,
可能是鞋中之沙造成了一種不合腳的錯覺。
因為幾顆沙粒而放棄整雙鞋子,那可是天下第一號大笨蛋。

她聽後笑開了,笑得嫵媚而動人。

繞了一個遠路

生病、辭去工作、銀行裡沒有半毛錢。

這樣的我才發現生活其實可以過得很簡單。



『反正人死了不都是挖個洞埋?』

朋友笑著拍我的肩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

我著實繞了一個遠路。

去年的耶誕夜,我在百貨公司櫥窗裡看到一隻布偶熊。

『好可愛,』我對老公撒嬌

『一 千出頭,蠻便宜的。』

『送給你當耶誕禮物吧!』

我用力點點頭,開心的笑了起來。

結婚一年多,我們終於擁有自己的家,

兩人也都升小主管了。經濟狀況日漸好轉,

窮學生的日子已經遠去。

『很抱歉,』

意外的,百貨公司小姐回答我們:

『這隻熊很愛歡迎,早在兩週前就全部賣完!』

『啊!』

我們兩人都感到很失望:

『你們公司幾時還會再進貨?』

『不一定,也許不再賣了。』

『算了!』

我拉拉老公的袖子,一起默默的走出百貨公司。

去年冬天很冷,但不算最冷。

最的是今年秋冬之際,因為我得了憂鬱症。

腦中只有四個字,我好想死。

升任主管的工作壓力,讓求好心切的我痛苦不堪;

加上老公工作忙碌,家事都落在我肩上,

更讓我感覺負荷越來越重。

雖然沒有小孩,但超時加班乃長期睡眠不足,

終於讓我的身體自動敲響了警鐘。

一天早晨,我的左手不自主的抖動。

接下來,症狀一一浮現了。

容易疲倦、腸胃很不舒服、一刷牙就想吐、

不想吃飯、不想做任何事。

更糟糕的是,我完全失去了以往的自信,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在我的腦海中,

一直不斷徘徊著四個字:

『我好想死!』

終於向公司辭職,想好好重新整理自己。

工作上的壓力雖然暫告解除,

也有比較多的時間處理家務;

但是,才一份收入,經濟上的壓力變大了。

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知道我的病情,邀我出來走走。

我很想去玩玩,

但一顧及老公的那份薪水還得付房貸、會錢及汽車貸款,

我的心又沈重了起來。

『沒關係啦!』

她似乎知道我的心事;

『我們公司有不錯的KTV設備。幾乎不用花什麼錢,晚餐我請你吃火鍋!』

我對老公說要去朋友家,他很鼓勵我去:

『妳要騎車去嗎?』

『或許坐捷運!雖然要繞點路遠路,但我想試試看。』

我想藉由嘗試新事物來恢復自信心。

換條路走,看見好風景。

第二天一早,我穿上輕便的布鞋走向捷運車站,

途中發現某戶公寓一樓居然種了紫紅色的九重葛!

我停下來欣賞一下,覺得有點好笑,

住了將近一年,居然從不知道這裡有一株九重葛。

在捷運站買了票,順便買了一本轉乘券,

這才發現,我的皮包裡居然只有兩百多塊錢。

『真遭糕!希望這些錢夠來回。』

我的銀行戶頭裡已經空空如也。

到了南京站下車,我轉乘公車改搭捷運淡水線。

『淡水線的風景比木柵線的好看多了!』

我驚喜的喃喃自語,畢竟平常不是騎車就是坐汽車,

難得從高高的列車廂往下瞧。

樹一棵接著一棵,像極了綠色的河流。

到了石牌站,朋友熱誠的迎接我。

她還找了幾位朋友作陪,一黟人鬧得很開心,我的心情也逐漸好轉。

『嘿!帶妳到頂樓陽台看我種的菜!』黃昏時,

朋友拉著我的手跑上樓去。

我看到在冬陽與和風中搖曳的綠葉!

『這是九層塔,這是朝天椒、………這是草苺。』

『草苺?』

瞪大了眼睛,突然在腦海中充斥著一種想像:

想像著當春天來臨時,在陽光下?

紅草苺有多甜美。『能不能給我一株呢?』

『妳要多少都可以!』朋友笑著剪斷藤蔓,

上面還有幾片圓圓的葉子。

『奇怪,妳怎麼也會喜歡植物?』

她問道:

『妳以前都很喜歡那些很貴的小玩意,像什麼骨瓷杯盤啦!

絨毛娃娃啦!妳去年去意大利玩時,不是還帶回整套的水晶玻璃杯?』

面對朋友的無心之言,我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過了很久,才回答道:

『沒什麼,我只是覺得過過簡單生活也不賴。』

『哈哈!對嘛!』

朋友拍拍我的肩膀:

『簡單也是生活,反正人死了不都是挖個洞埋一埋,

大家都一樣,活得開心重要!』

『活了一大把年紀才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苦笑道:

『好像繞了一個遠路。』

『繞遠路沒什麼不好啊。』

另一個朋友緊接著說:

『不知道那一齣偶像劇中,

有一個女人說過繞遠路爾可以發現美麗的花

、看見英俊的男人,不錯嘛!』

『什麼跟什麼嘛!』

朋友笑著打她,一夥人又鬧了起來。

我帶著飽飽的肚子與滿滿的笑容,

以及我的第一株植物,搭著捷運回家。

一回到家,就看到老公神秘的笑容…

『妳記不記得去年聖誕夜那隻熊?』

『記得啊! 』

『妳看!』

他從身後拿出一隻頭戴黑帽、身穿紅衣的玩具熊。

『哇!你怎麼買到的?』

我驚訝的大叫。

『那天我看妳很失望,就問一個常常往來英國做生意的朋友,

有沒有可能在倫敦買到一模一樣的熊,他答應幫我找找看。』

『那是哈洛斯百貨的熊,一定很貴吧!』

我有點不忍心,

『你怎麼有錢可以付給人家?』

『還好,只有原來一半價錢,當地便宜很多。』

老公笑著說。

望著這個遲來的聖誕禮物,我感動得不出話來。

『我以前一直沒說,』

老公頓了頓,才說道:

『為了這個家,妳辛苦了!』

我的淚水流了下來。

同樣一隻熊,可以在台北輕鬆的買,也可以苦苦拜託人遠自英國攜回。

同樣是人生,可以急急忙忙的走在世俗約定的道路上,

有物價、有名利;也可以悠閒的換條有草苺味的路,

有簡單、有深深的愛。誰都可以選擇,

要走安全的既定路線,還是冒個風險繞遠路。

我喜歡繞遠路,因為遠路,因為它會帶來人生中的驚喜。

最難與最簡單的事

天底下最難與最簡單的事,通常只是在一線之隔、一念之間。

關鍵在於自己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而態度的轉變其實是從改變想法開始。


在廣告圈打拼一、二十年的智得溝通公司的董事長沈呂白先生,

是廣告界非常受敬重的前輩,談起廣告工作的甘苦,自是有一番深刻的見解。

有一回他在我所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說:

這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是--

把自己腦袋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
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在自己的口袋裡。


偏偏,從事廣告事業的人,每天做的就是這兩件世界上最困難的事。

既要推銷自我的創意理念,爭取客戶及消費者的認同。

又要想辦法將消費者口袋裡的錢,裝進客戶的口袋裡。
聽到這一番話,我的感受很深。

其實,不只是從事廣告工作的人,

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同樣也是在做些「世界上最難的事」。

那麼,「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是什麼呢?

我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想到: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其實正好相反。

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是:

以學習的態度,把別人腦袋的思想,裝進自己的腦袋裡;

以奉獻的精神,把自己多餘的金錢,裝在別人的口袋裡。


從事行銷、廣告工作的朋友,可以應用這個逆向思考,

用世界上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世界上最難的事。

例如:在推銷產品之前,事先揣摩顧客的想法,再去發展有效的行銷策略。

要賺消費者的錢之前,事先想像那些錢如果是放在自己的口袋裡,

願不願意掏出來放在銷售人員的口袋裡,購買這項產品。

這會比你用「老王賣瓜」的方式強硬地推銷更為輕鬆、簡單;

成功行銷也因而不再是最難的事。
情侶、夫妻之間的相處,又何嘗不是這樣。

最親密的兩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爭執,經常來自觀念上的溝通不易。

與其一味地堅持對方必須接受自己的想法,不如先靜下心來聽聽對方是怎麼想的。

先對別人的情緒及觀念感同身受之後,再進一步溝通自己的想法,

很自然對方也會降低心裡那道防禦的城牆,和你的觀念袒裎相見。


金錢的事,就更不必提了。

願意主動和對方分享金錢的效用,在情場上必然大受歡迎。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願意奉獻金錢,未必是贏家。

要看你奉獻金錢的態度,是不是夠誠懇。

若自以為出手大方,卻有意無異地傷及對方自尊,

早晚會糟蹋這份好意、失去這份情誼,人財兩空。


----------------------------------------------------------

以學習的態度,把別人腦袋的思想,裝進自己的腦袋裡;

以奉獻的精神,把自己多餘的金錢,裝在別人的口袋裡。

您也在井裡嗎?

您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簡單地生活。
多分享。
少欲求。
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旭日永遠會升東

知識要消化才會吸收

經常南北往返演講或授課,我發現女性追求成長的動力,遠高於男性。
但是相對地,女性在追求成長時的挫折感也比較大。有位熟女問:「我常到處聽演講,剛聽完時很興奮,但聽多就麻痺了,聽這麼多演講,對我真的有用嗎?」


一位傑出的女性業務高手,也碰到近似的問題:「剛上完課,覺得自己收穫很多;為什麼幾個星期後,就覺得效果大折扣。」

我很能理解這個現象。如果,把聽課當作吃藥或進補,療效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過了某段期間,就會覺得一切好像又回復到當初。除非,知識能像日常飲食中的營養要素,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內化成為血肉,才能很自然地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把握記憶有效期限

好學的朋友們,在聽演講或報名參加訓練課程之前,應該先分析自己對哪些主題有興趣,或哪些課程提供的知識及經驗,可以很快被應用在工作或生活中。以「output」為「input」的學習依據,是最近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提倡的方法。

決定主題後,就要熱心參與,過程中認真聽講、抄寫筆記。大腦潛能無限,但片段的記憶有限,所以,演講或課程結束,最好能立刻練習講一遍,以加深印象。

可藉由分享給家人或朋友的機會,把重點重述一次,並且儘快將所吸收的智慧,運用在實務上,這是系統化的學習方式,不但短期的效果具體而明顯,經由內化的程序,長期成為自己知識經驗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很自然的行為反應。

至於同一個主題的演講或課程,是否值得重複接觸,就要看個人對其中內容消化吸收的程度。但是,人生每個階段的體會不同,有些演講或課程的內容,在不同的階段接觸,會有不同的領悟,只要時間和資源許可,重複聽講並無不可。

愛情需要適當的距離和空間

愛情需要適當的距離和空間

俗話說:「故土不離不親,人不離不近。」愛情中人也是需要一點距離。距離產生美感,彼此間有一點距離的張力,能營造出一種矇攏之美,它能將兩人的心拴得更 緊。人的精神世界是一塊富麗的園土,需要相對的獨立。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空間,不只是物理的空間,還有心靈的空間。沒有這個空間,愛情就不能自由成長。

愛情需要一定的距離

愛情是否就需要朝夕相守,親密無間,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現實中很多人確實有這樣一種感覺,「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人世間美好的事物,習以為常了,不但不覺得美好,有時反而會生出厭倦和反感來。

有兩隻豪豬,由於天氣非常冷,它們都想以身體靠近取暖,但一方的刺扎到另一方的身體時,大家都感到疼痛難忍,只好分開,可是天氣越來越冷,為了取暖,兩隻豪豬不止一次嘗試靠近又分開,如此反覆多次,終於找出不會刺到對方,又能取暖的恰當距離。

用這兩隻豪豬的故事來比喻夫妻之間的愛是再恰當不過了,太近了、太透明了容易傷害到對方,太遠了,感受不到對方的關懷,最好是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如果兩個人緻密得一點縫隙都沒有,那麼,他們距分離也就為時不遠了。

其實,愛情需要保持一個小小的距離。當愛情保持著應有的距離時才是最自由的、最完美的。她像是一幅油畫,太近了看著不大像畫,太遠了又看不清楚,只有不遠不近,恰到好處,才能看出「效果」。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小小的空間,讓自己自由地思想,自在地呼吸。熱戀時的親密無間雖然會帶來激情,但激情過後卻往往是疲倦,是難耐的窒息。久而久之,浪漫逐漸為太真實的現實所替代,無怪乎很多人都說真正的愛情只能夠維持十八個月。

這並不是人類本性的背叛,實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來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愛情的距離其實並不一定是物理上的距離,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距 離。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讓雙方保持各自個性上的發光點。讓雙方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綠地,不要時時刻刻親密無間,一覽無餘,而要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 獨特的個性和適度自由的生活圈。誠然,這裏所說的距離必須是有限的、適當的。正如某位作家所說:「有距離才有吸引,但千萬不要太遠,當我痛苦或迷惘時,不 要讓我牽不到你的手。」

距離左右愛情

有人說,愛情就是朝夕相守,就是親密無間,就是無微不至的相互照顧。這不能說不是愛、不是美好的愛。但是,愛雖然需要近距離感受,但靠得太近,就乏味了…

距離的學問非常深奧,譬如太陽和地球,要是稍微遠那麼一點兒,地球就會凍得結結實實,再近呢又會變成烤箱,不近不遠,四季分明,正好。

愛情也是如此。戀愛的時候沒法天天在一起,就天天想念對方。結婚後距離近了,反而無話可說了。結果結婚變成了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裹面的人想出去」。

從前,在深山裏生活著兩隻刺猥,他們總是一前一後地在松林下、草叢裏快樂地尋覓食物。她總比他運氣好,會毫不費力地找到那些松子、野果之類的東西,補養得 愈發光鮮美麗。她於是暗暗嘲笑:那個笨傢伙為什麼總要走到很遠的地方去呢?她漸漸地習慣了這小範圍的生活,以至於懶得跨過不遠處的小河。不久,她發現附近 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她不得已踱著養尊處優的小姐身子笨拙地爬過河上的石頭,她意外地發現了那隻令她鄙夷的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對岸的大樹下,旁邊有許多松 果。當她走近他時,那一絲微弱的聲音卻已讓她淚流滿面:「對不起,我再也不能在你的路上丟下食物啦!」

於是他們相愛了,但當他們走近時卻發現他們之間是那麼不適應,每一次擁抱都會被身上的刺刺傷彼此。他仍然那樣寬厚地待她,她仍然不願意走過小河。他把她溺 愛到四肢更加短少,她愛他使他更加願意為自己的所愛多積備些食物。以至於最後他們分別因累和餓而倒在小河的兩邊,他們淚眼相望。「我們來世做兩隻相愛的鳥 吧!我們一起自由自在地飛翔。」

來生他們果然轉世成了鳥。可天意弄人,他們都只長了一隻翅膀。他們前世曾經是那麼的相愛,可現在又成了不會飛的鳥,多少次險些喪生在狡猾的狐狸之腹。他們 愛憐地看著彼此。忽然同時驚喜地喊:我們利用兩個翅膀一起飛吧!於是他們學會了低飛,儘管不能保證完全躲避地上動物的襲擊,但總算增加了安全係數,起碼對 狐狸這個嘴靈捕技差的傢伙還是有作用的,可還是有幾次險些讓狼吃掉。

一天狐狸悄悄對雄鳥說:「你愛她嗎?」「當然!」雄鳥不知道這個傢伙有什麼鬼點子。「如果你愛她。為什麼不把你的翅膀給她呢?如果像現在這樣,你們遲早都會沒命的!我說你也不信。」說完。狐狸掉頭走了。

幾天後兩隻鳥捧著各自的翅膀哭得死去活來。原來狐狸也對雌鳥說了同樣的話。看著走得越來越近的狐狸,他們傷心地說:「如果還有來世。我們一定要做人永遠在一起!」

來生他們果然轉世成了人。他們真的永遠在一起了,同床共枕,形影不離,每時每刻都如膠似漆地粘在一起。可是他真的想分離,因為他們成了連體人…

這當然只是一個杜撰的故事,可說明的卻恰恰是一個愛的道理。相愛如果沒有距離。天天都如膠似漆,總有一天會為自己的愛付出代價。

一位部門經理,是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她對丈夫無微不至,丈夫的一切都由她料理,幾度春秋,千般關愛,最終導致丈夫離家「叛逃」,用她丈夫的話說是「受不了這無自由的愛」。

她哀歎道:「我最引為榮耀和自豪的東西,正是導致我們婚姻的解體。」

現代的愛,有時不完全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不完全是親密無間的一覽無餘,有時模糊點,保留點,反而更具有吸引力。

沒有人會喜歡被束縛的愛情,這樣的愛情不僅沒有甜蜜,而且弄不好還可能煎熬。試想一下,當愛人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或者你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 困擾和限制,這樣的愛情還會有快樂可言嗎?上了枷鎖的愛情也給快樂與幸福上了枷鎖,沒有了快樂,只剩下煩惱。受這樣的愛情煎熬,還不如沒有愛情,至少有自 由帶來的快樂。愛情也需要自由,需要空間,給你所愛的人一定的自由,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懷與細心,不要讓他覺得你們在一起有種壓力,有種負擔。

愛情是自由的,有點距離才更鮮亮。距離,會燃起不疲倦的愛的火炬!

愛情有時候也是需要一張一弛的。在愛情裏面的人,往往最難把握張弛之間的分寸。很多相愛的人,最終不得不分開,就是因為迷失在一種或者太過緊張、或者太過鬆弛的氛圍裏。

愛情,讓沉浸其中的人從細緻到緊張,關注著對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彷彿這一切都和愛情有關。而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自己實在想得太多,張有餘而弛不足,讓很多美麗的愛情只好在緊張中慢慢消失。

另一種情形正好相反,兩個人相處,鬆弛得好像一對路人;分開時也少有牽腸掛肚的思念和等待聚首的焦急,一切都平淡如水。

星期二, 11月 03, 2009

人生勝負,40歲開始

光陰的故事」主角孫一美54年次,如果她是真實人物,現在應該已經44歲了。她會不會也顧老顧小,奔波於辦公室、幼稚園、家裡和醫院之間?陶復邦會不會想從機長提前退休轉業?許毅源會不會厭煩了修車想去流浪?美麗的汪茜茜會不會去做脈衝光保持美貌?

現在40歲這一代,所謂的五年級生的舉止與行為,和以往的人已經大不相同,有人形容他們是「新30歲(New 30s)」。


科學家也用人口學證實此觀點。他們用「人們期待還能活多久,取代人們真正活多久」來計算。
德國維也納人口學研究所(Vienna Institute of Demography)測量德國、日本與美國人發現,在2000年時,39.9歲的德國人認為他們還能活39.2歲,若到2050年,51.9歲的德國人認為他們還能活37.1年,所以「中年」在2050年應該發生在52歲,而非2000年的40歲。

無論東、西方,40歲上下的公眾人物,如妮可.基曼、莎拉.傑西卡.派克、碧玉、黑木瞳、張曼玉、陶喆、陶晶瑩、劉若英,都用他們的風采說明40歲不再是「中年」。

外貌上,40歲的人不顯老,也不要老,不要人家猜出他們的年齡。雖然他們在辦公室已經變成「哥」、「姐」字輩了,工作負擔與壓力與日俱增,卻不願在外表上變得一樣有「份量」,便勇於投資抗老產品、微整形和減肥。

40
歲還不是大人?

現在40歲的處境與過去不同,「以前學的生涯理論都不太能用,」呂旭立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李島鳳也同樣認為。

以往的生涯理論認為,40歲面臨的中年危機是一種反轉。男性一生貢獻事業,忽略生命其他重要事物,到了中年會想找生命意義;而女性前半生都貢獻家庭,一到中年反而想建立自我價值。

但現在的40歲,在成長過程中,目睹自己的父母太早因為生兒育女、房貸,跳入委屈求全的中年生涯,他們對承擔責任特別謹慎。


他們儘量延長青春,企圖晚婚,遲遲不肯生孩子,享受了史上最長的青春期,拜時代之賜,他們六、七十歲的父母都還健在,依舊以青少年的規格對待自己的「40歲的大孩子」,仍期待孩子能走向他們心中暗自設定的人生,有意無意不剪斷臍帶。

40歲有什麼用,媽媽還不是老叫我吃水果,」56年次的微軟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副總經理洪志鵬自嘲。
洪志鵬在37歲時離開高薪穩定的高科技業去當作家,他離職時,父母表面上說支持,「其實無影(台語,不是真的)」,他寫了科幻小說、愛情小說,寫了一年多,自覺寫不出什麼名堂,當他決定重返職場,感受到父母鬆了一大口氣。

若按以往的習俗,沒有結婚就不算大人,那現在有一大群沒長大的40歲「小孩」。
10
個阿拉佛,3個是單身&nb sp;
女性的狀態尤其特別,不婚、晚婚成為這個世代最閃耀的風景。

台灣的阿拉佛(日本流行語,指40歲上下的女性,around 40)近三成是單身,高達53萬人,約半個台中市人口,創造了台灣有史以來最高比例與特別的社經地位、生活型態與心理層次。她們收入穩定,自足自得,一人飽全家飽,捨得寵愛自己,是現今不景氣下最被重視的消費族群。
「幸福不是圓的,也不是扁的,而是你喜歡方的,剛好也得到方的,」《光陰的故事》編劇、55年次的徐譽庭用《光陰的故事》裡孫媽媽的台詞自喻自己的單身。

她並沒有「立志」不結婚,但朋友都說她對愛情的標準太嚴格了,因為她既希望她的另一半當她劇本的第一個觀眾,卻當她埋首劇本時,不要吵她;但當她需要他時,又可以適時出現,「這樣的一個人,怎麼那麼難?」她說。

但這些人未必全然享受單身生活,尤其台灣尚未擁有良好的社會安全制度,她們心頭最擔心的就是「一個人的老後」。

一位40出頭中小企業的女性高階主管,在母親生病手術時,和菲傭等在手術房外的等候區。看到別的病人一推出手術房,都有兒女成群擁上病床,獨身女的她不禁想,到她老後,在等候區等她的,只有自己花錢請的菲傭了。

李島鳳說,40歲來找她心理諮商的女性多是40歲單身,都說想找一個「伴」仍不可得,已經不奢談靈魂伴侶了。
太晚當父母,三明治更被擠壓

結了婚的40歲也未必從此幸福快樂,他們比以前的40歲晚婚也晚當父母,多數人在幼稚園、醫院、辦公室間奔波,喘不過氣。
「未婚的人覺得擁有太少,結婚的人覺得擁有太多,」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講師、前新聞主播馬雨沛慧黠地說。
三明治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中間有婚姻需要修修補補,只不過以往的世代小孩起碼念到高中了,現在40歲小孩可能還在念小學、幼稚園,養育的壓力相形大增。

根據主計處國情統計,199035
39歲才生育第一胎佔千分之15。但2008年已多達千分之25
已婚女性照顧者的角色根深柢固,雖然已經晚當父母,感覺上心理上已經準備妥當,但壓力比她們預期的大。
主計處調查,台灣女人除了工作外,每天花在做家事、照顧家人、教養子女的時間是2小時23分,是男人32分鐘的4.4倍。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女性在40歲會經歷更多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尤其和情緒有關,導致40歲女性擁有較差的生活品質。
研究人員歐帕納(Heather Orpana)說,40歲上下的女性幾乎掙扎於工作、家庭、和其他照顧責任,她們患有「時間飢渴(time hunger)症」。
女性生理或心理健康都在40歲急速下降,加拿大的調查發現女人30幾歲「有點快樂(somewhat happy),到了40歲就「有點不快樂(somewhat unhappy)」。

「現在的我,在『自我實現』和當母親的衝突中,但我覺得當『我自己』可以慢一點,」有兩個幼齡孩子的馬雨沛自承。

責任往上增,健康往下滑
40歲責任這麼重,偏偏健康往下走,彷若剪刀的軸交叉。
很多人在40歲上下,開始在健檢報告上看到許多紅色數字。大陸暢銷健康作家洪昭光說,40歲決定你的後半生。「40歲要大修,否則出現問題時,就晚了,」洪昭光說。

很多40歲的人最害怕電視上出現的突然心肌梗塞或中風的例子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從心血管疾病來看,男性45歲就會走下坡,年齡,是不能矯正的危險因子,」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
害怕是害怕,但40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很難改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7月才剛公布的三高追蹤調查,40歲以後無論是血糖、血脂、血壓發生率都驟升。
拜媒體之賜,很多「新30」的40歲人知道要保養,然而,多數人仍不會真正控制飲食與運動,常落於短期立志和自我安慰式的衝動性購買,例如買了健身房的會員卻只去了幾次,或為了騎自行車買了整套自行車服。

可以實現自我的幸運世代

或許是幸運,40歲這代的六、七十歲父母有累積財富,加上政治民主化的衝擊,多元價值的洗禮,使這代40歲比較重視實現自我價值,且多勇於早點去追夢,不像老一代只敢等退休後再說。

「我每天都在想,」洪志鵬說起他的作家夢,所以30多歲時他跳出企業當作家。不過,過了40歲之後,他再也不敢了,不只是外界的看法,「連自己那關都過不了」,雖然距離他上次的「膽大妄為」的作家夢,也不過5年。

「大不了,老娘去賣牛肉麵,」這是《光陰的故事》編劇徐譽庭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30歲時她咬牙離開劇場,回應自己蠢蠢欲動的創作慾。雖然徬徨但仍不敢告訴父母,向好友借了20萬度日,每個月照舊還向父母奉上生活費。

在家畫了4個月的油畫後,她終於沈澱下來,從此,一有困難她就用這句話對自己精神喊話。

經過30幾歲的辛苦打拚後,43歲的她交出了《光陰的故事》這樣充滿善意的作品,收視率曾高達8.45,甚至有網友模仿研究紅樓夢的「紅學」,而以「光學」來研究《光陰的故事》,40歲後她終於證明,戲劇也可以是「作品」,不只是「商品」。

哀樂中年

只是,無論是哪個年代,無論已婚未婚,無論貧富貴賤,不變的是,40歲都要面對生命失落與遺憾。40歲人多數與命運交過手,面臨親人的衰老與病故。

諮商心理師李島鳳剛接下學校的心理諮商室主任,父親就生病,她工作忙得不得了,雖然盡可能回家,但實在無法做到像某些朋友直接辭了工作陪伴。

父親無力面對生病與即將到來的死亡,曾在餐桌上無助大哭,李島鳳當時只能緊緊摟著他哭泣,什麼都不能做。
父親去世後,她歉咎、充滿罪惡感,直到與自己的老師諮商詳談,老師說,在東方父女中,很少聽到可以相擁而泣的,應該珍惜擁有這樣美好的回憶,從此,她才能夠漸漸釋懷。

之後,李島鳳依舊堅辭心理諮商室主任的工作,專心投入她覺得做起來最有興趣的諮商工作,即使有時碰到病人收入不豐,只能付一、兩百元的諮商費,她也願意諮商。

而且,到了40歲,心境開始從取悅他人到主動定義自主。40歲之前,總是取悅看重自己的人,如父母、教練、師長、伴侶、老闆,來求取「生存」與「站穩」。

40歲之後,那些藉以形成自我認同的奮鬥與各式競爭,如今成為無聊的重複性工作,有著不可避免的憤怒與沮喪,學著重新定義工作的人生。

59
年次的廖震元用《心經》的「顛倒夢想」形容他現今的處境。在英國獲得動物福利博士的他,待在一個半公務員的單位長達15年,工作內容雖也是結合理想,卻花了許多時間在應付無聊繁瑣的事務工作,累到生了環狀泡疹都好不了。
他說,工作是為了睡得好、吃得飽,但現在為了工作吃不飽、睡不好,失去健康、沒有精神生活,也犧牲孩子的童年,簡直是「賺一口飯,砍我一隻手」。
所以他決定「遠離顛倒夢想」,離職去開顧問公司,幫助農民以人道方式飼養經濟動物,也幫助農民行銷產品。即將邁入40歲的他並非愚勇,先算過家庭開支,也先佈線佈局,行得通才行動。

20幾歲是在這個世界擠個位子都來不及;30幾歲是這個世界要你幹嘛就幹嘛;40幾歲是我要幹嘛,這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同樣是40出頭的諮商心理師李島鳳說。

有錢的青春期,你要如何再一次掌握?

「比賽不到最後,就不算結束,」美國大聯盟洋基隊傳奇捕手貝拉(Yogi Berra)曾經說。
「當人們活得愈來愈久,可以計劃更多,可以更有效率、更積極,彷彿他們還年輕,」美國史丹佛大學歷史系教授山德森(Warren Sanderson)說。

展望未來還有四、五十年,40歲真是「我還太年經,心情還不定,」還想有機會修正人生腳本,嘗試各種挑戰與滋味,不同於過去幾乎只會發生在青春期。

作家王文華便說,40歲是有錢的青春期,同是進入另一個新階段,而且同樣迷惑、焦慮,只是這次的目的是讓生命故事連貫。


每個人都在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且你的故事就是你的命運。安泰勒知名小說《意外的旅客》書中主角便在40歲時宣稱:「現在的我可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像我自己」。

40歲這個階段,脫去虛飾的外殼,終於發現頭銜、地位不再那麼重要,死亡也不再是飄忽不定的焦慮,而是肉貼肉、必須與之交手的真實處境,面對「剩下」的時間:「我要怎樣被記得?我要記得誰?我要在身心健康投注多少心力以確保老後活得輕鬆自在?」這些考古題都一一現身,逼你回答。

這代40歲跌跌撞撞走向全然未知的人生分水嶺,表現或許不如舊日中年人的「標準」,但毫無矯飾與模仿,他們編寫的不是新30,而是新40的人生故事。

四十歲 決戰第二回合的幸福

人在四十幾歲時會面臨人生最重大的十字路口,因為四十幾歲這十年,你所選擇的度過方式,會讓人生的結果截然不同:一種是讓自己從那時候開始,更加速地成長茁壯,變成一個「真正的大人」;另一種則是成長就此打住,人生不再進步。

《關鍵四十歲》一書作者川北義則是位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散文作家,他總是告訴讀者人生的樂趣何在。本書中,他從「人生.大人.工作.家庭」四方面介紹讓人生能夠快樂又有意義的思考方式。

川北義則在這本《天下雜誌》日本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指出,人稱四十歲為「不惑」之年。若真能「四十而不惑」,或許羨煞人也,但邁入四十卻毫無困惑者,不是確實有大徹大悟之人,便是十足樂天、不求長進的人吧!畢竟,現實上四十幾歲是最多煩惱的年代。

一般而言,男性四十幾歲正值工作活力旺盛的年代,亦是累積社會經驗,工作上最有幹勁,充滿精力的年代。無論是體力或精神都尚未衰老,可說是人生中最忙碌的時期,但卻也是工作上屢屢需要面對困惑的階段。

能夠克服這些困惑,在步入五十歲甚或是六十歲之後,自然能成為所謂真正的大人。然而這個年代不光除了工作,生活層面上也絕屬不易,例如房屋貸款必須按時繳納,孩子們的教育費也是每年增加。因此大多數人的四十幾歲,都是暗無天日,拚命工作的時期。

然而不論如何地忙碌,找出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才是此時期最重要的。

普遍而論,四十幾歲時找不出花在自己身上時間的人,到了五十歲後,就算試圖努力,往往力不從心。這種人即使年過五十,還是會和四十幾歲時一樣,找不出自己的時間,便退休了。本書中提到的一個人物就是如此,這位任職於知名大廠的上班族一輩子埋首於工作,五十幾歲時提早退休原是美事一樁,但退休後三個月,沒有任何人打過一通電話找他,讓他覺得十分意外。

有人打算到了稍稍悠閒的五十幾歲時,再來建立公司以外的人際關係,作者認為這有點為時已晚,應該盡量在四十幾歲時,多把公司以外的人際關係建立好才對。

五十歲後,在公司的地位理當上升,但其中的人脈幾乎都是基於在公司的職銜才得以維繫。一旦退休後,這樣累積起來的人脈自然瞬間瓦解,這個道理如果那時才察覺,已經後悔莫及。

而且,離開公司後,如果能夠依賴的只剩下自己的老婆,真是太淒涼了。不,正確的情況是:連老婆平常都和她自己的朋友、手帕交出門去吃飯逛街,有時候還會去旅個行呢!

有家旅行社做了份問卷調查,問題是:「退休後的旅行,你想要和誰一起去?」太太們回答「朋友」的佔壓倒性多數,而先生們的回答幾乎都是「老婆」,形成強烈對比。

工作時就要「腳踏兩條船」


人生的輕鬆自在或許的確要到五十幾歲才能獲得,原本扛在肩上的責任和義務都能夠一點一點地放下。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下半輩子更加精采豐富,你必須把握在最忙碌的四十幾歲時即知即行,不管是興趣也好,其他任何事物也罷,甚至於工作時跨足出去「腳踏兩條船」,總之,最好一定要從四十歲這個年代開始。

年過四十,不要認為自己「已經一把年紀了」,倒不如自動減掉十歲,以此心態面對人生如何?如此一來就等於多出了十年份的人生存款,內心裡自然可以多一份輕鬆泰然。無論面對任何事,泰然自若者總是身處優勢。

此外,掌握機遇,讓它成為你的好運氣也很重要。作者認為,能將「偶然」變成「必然」才是大人的真智慧。

人生裡有「機緣巧合」,也就是冥冥之中,事物有達成一致的偶然因緣機遇,世人普遍稱之為「運氣」。
有一段時間,企業曾經積極規劃提早退休的優退制度,進行人事精簡,不過這樣下來,反而是讓愈優秀的人才愈先辭職求去,企業因此而一蹶不振。作者的男性友人中就有一位領了加碼的退休金後迅速從容離職,不過馬上就找到了條件更好的工作,現在過著悠然舒適的生活。

也有相反的例子,作者的另一個朋友就在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公司的景氣愈變愈差,後來不但沒有拿到加碼的退休金,甚至還被裁員了。會被幸運之神眷顧,還是會抽到下下籤,中間只有一線之隔。

總而言之,第二回合的幸福就從四十歲開始佈局,關鍵就在你的決心與行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