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見熟識的朋友在電話裡抱怨,或是在偶而的聚餐場合裡唉聲嘆氣,盡是推說,職場生活讓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品質,或是根本沒有空隙去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總是日復一日,
這一個月領完薪水之後,期待下一個三十天之後新台幣再次落袋,一年過了再 repeat一次,不知不覺,頭禿了,小腹大了,當時意氣風發想要如何大幹一場的豪情,全部不見了。
有一次,我就拉著「病入膏肓」的昔日同事,硬是要他請一天休假,帶他搭捷運去了一趟淡水,坐在波光粼粼的河堤上吃著烤玉米;回程去了迪化街採購滿滿一個背 包的中藥材,又是固肝、又是養生的;然後跑到剛開幕的「台北之家」,在下班的尖峰時刻裡,坐在庭院的露天咖啡座,望著路上倉促奔波的城市人,我們各自拿著 剛買的書,各自在桌邊的角落裡讀了起來,然後他突然抬頭,很是得意的說,沒想到這麼近的距離,也可以這般盡興。
後來,他就經常「偷」時間跑到書店去看書,或是跟著我去真善美戲院看那種觀眾很少的國片,端著阿宗麵線蹲在騎樓的柱子旁邊忽嚕忽嚕的下肚,有一個晚上,我 接到他的電話,他說,白天的會議讓他有一種挫敗的感覺,他索性在回家的捷運途中下車,跑到成都路的老咖啡館喝咖啡,跟老闆天南地北的哈拉許久,所以他打電 話告訴我,原來治癒工作的挫敗感,不是去看一本很商業化的「勵志書」,也不是去聽一種昂貴的課程教你「如何在三十歲之前賺到一百萬」,而是主動出擊去做一 些你一直想做卻以為自己做不到的樂子,那樣的感覺,爽呆了!
那晚的電話連線,我聽到他雀躍興奮的聲音,我自己幻想著他正走在西門町的路上,左手邊是天后宮,
右手邊斜前方是紅樓,他那下班後的身影沐浴著台北的夜色,有一種幸福的光澤。
很多人都放任著壞情緒逐漸長大,辦公室的種種不滿,跟著打卡下班之後打包回家,壞情緒跟著你吃晚飯、看電視、甚至入睡,隔天醒來之後繼續攪拌,幾個不得志 的人聚在一起,猶如後宮過氣的妃子,天天看著皇上過門不入,也只能數落新來的寵妃是狐狸精,搞得跟你共事的伙伴都成了不共戴天之仇的敵人,日子還是得過下 去,但是,這樣殺氣騰騰的情緒,怎麼好留著過聖誕節呢?
無非就是「轉念」,那個「轉念」的樞紐就在自己腦袋裡的一個小開關,人要懂得體悟要懂得感動要懂得踩煞車,
情報誌可以告訴你哪裡有便宜的餐廳哪裡有好吃的料理,勵志書叫你 step 1做這個 step2做那個,這些都是表面的安心,
如果你沒有自我恢復的本領,任何花錢買來的忠告都是狗屁。
我自己稱這種自立自強尋找快樂的方法,叫做「墮落療效」,搭一種從來沒有搭過的公車路線,拐進去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小巷,一旦發現此刻不做終身就會後悔的 事情,卯起來也要排除萬難去搞定,這些都跟賺錢與名利相去甚遠,在專家眼中可能是一種墮落,但人生幾何,幹嘛時時刻刻把自己武裝成隨時戰鬥的獅子,躺在床 上睡覺也直挺挺的備戰如殭屍,何等累人啊!
去看一場電影吧!去聽一場演唱會吧!去做一件很久沒有做,卻顯然可以讓你盡興的事情。去他的通貨膨脹、去他的年終考績、去他的搖頭丸,沒有人可以扼殺你自己的快樂,除非你自己不想好好過。
星期一, 7月 22, 2013
星期四, 7月 04, 2013
太早得到你要的,反而不是福
【文章提供 理財週刊】
名作家侯文詠先生曾經寫過一篇他朋友所說的故事,內容大意為:他這個朋友年輕時野心勃勃,衝勁十足,才26歲就升到了協理。
在當時算是破天荒的事情,可是從26歲幹協理直到31歲都沒有升遷。好不容易32歲那年,有個機會升遷副總,公司高層卻因為倫理以及年輕氣盛種種理由,升遷了另一個能力無法讓她信服的人。
這位朋友當時很不服氣,隔天就遞出辭呈。不過辭呈很快退回來了。總經理把她叫到辦公室去,對她說:「你暫時休假2個禮拜吧。有什麼事等你休完假回來再說。」於是當天她立刻請旅行社安排食宿從布拉格開始,一路沿著維也納、沙爾斯堡、慕尼黑往西的自助旅行。
隔天她立刻就飛到了布拉格。才安頓好後出門逛街,就碰到一隻比她還要高的玩具熊,可愛得不得了。她站在那裡,簡直看得著迷了。開口問老闆,才知道玩具熊是飛鏢遊戲連中三元紅心的首獎,只送不賣的。
她嘆了一口氣,心想那有可能連中三元?轉頭要走,才走了兩步,又不甘心地回頭。她告訴自己,至少試看看嘛?於是先買4支飛鏢試試,結果連靶子都沒有射到。後來又買了4支飛鏢,用力一射,竟然3支正中紅心,沒中紅心的那支也相當接近。就這樣,她贏得了那隻大熊。
接下來,折磨的旅程開始,她抱著一隻超大的玩具熊走在布拉格古城裡,每個人都看著她。本來還滿享受這樣的目光。可是不久就感覺到麻煩了。她抱著玩具熊走到 郵局去,試圖打包郵寄回台灣。和捷克的郵政人員當場比手畫腳,又丈量了半天,直到看見他們開出來的包裹郵寄費用。差點令她昏倒的價格。
於是她又抱著玩具熊從郵局走了出來。同樣郵費夠她在台灣買10隻玩具熊了。所以她又只好頂著歐洲毒辣的陽光,從布拉格、維也納、沙爾斯堡、玩到慕尼黑,一 路都抱著玩具熊。玩具熊又胖又長,根本無法折疊,也無法裝箱,更無法用行李拖運,因此,不管是搭乘任何交通工具,都得大費周章。甚至被要求為它買票。就這 樣被搞得精疲力竭,這趟歐洲之旅,算是被玩具熊整慘了!
奇怪的是,反而因為那樣的折磨,讓她豁然開朗。回台灣銷假第一天上班,總經理就把她叫到辦公室去了。問她說:「都在歐洲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嗎?」她就 把玩具熊的故事說了一遍,並說:「在這次的旅行,我想通了一件事,就是有些東西固然夢寐以求,不過得到太早,恐怕也不見得好。」總經理聽了哈哈大笑的說: 「所以妳決定繼續工作了?」她點點頭,直到最後,她當上該公司總經理。
以上的故事是否讓你同情那個旅程一開始就贏到大熊的朋友,並衝擊老覺事事不順,怨天尤人的心靈?原來老天爺經常不讓我們順利得到希求的東西,是種呵護的對待,因為過早順利成功,就獲得想要的一切,反而可能是另段悲慘人生的開始。
對環境富裕的父母而言,在孩子出生後起,就已經提供小孩應有盡有的物質生活,使他比別人還早獲得想有的一切, 這跟故事中的主角旅程未開始就射中大熊,爾後「絆」她走完旅程有異曲同工的涵義,對孩子未來人生是福是禍,恐怕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未來的理財 教育將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理財的出發點一定是物質生活恐有不足,所以才需要在本身工作外,額外從事開源節流的活動,倘若錢財取之不盡,有誰會花心思在理財行為上?這樣的理念對大人 如此,同樣對小孩也適用,倘若,我們從小即隨時滿足孩子在該年齡階段以外應有的物質生活,讓他比同年齡層孩子提早取得所應得的東西,那麼孩子將無法體驗到 「節約」、「儲蓄」等理財教育的真諦。
願大家一同學習 努力耕耘末強求,適時收穫真長久,順遂的人生心靈未必充實,挫折的生活心理未必苦惱。南無阿彌陀佛..
名作家侯文詠先生曾經寫過一篇他朋友所說的故事,內容大意為:他這個朋友年輕時野心勃勃,衝勁十足,才26歲就升到了協理。
在當時算是破天荒的事情,可是從26歲幹協理直到31歲都沒有升遷。好不容易32歲那年,有個機會升遷副總,公司高層卻因為倫理以及年輕氣盛種種理由,升遷了另一個能力無法讓她信服的人。
這位朋友當時很不服氣,隔天就遞出辭呈。不過辭呈很快退回來了。總經理把她叫到辦公室去,對她說:「你暫時休假2個禮拜吧。有什麼事等你休完假回來再說。」於是當天她立刻請旅行社安排食宿從布拉格開始,一路沿著維也納、沙爾斯堡、慕尼黑往西的自助旅行。
隔天她立刻就飛到了布拉格。才安頓好後出門逛街,就碰到一隻比她還要高的玩具熊,可愛得不得了。她站在那裡,簡直看得著迷了。開口問老闆,才知道玩具熊是飛鏢遊戲連中三元紅心的首獎,只送不賣的。
她嘆了一口氣,心想那有可能連中三元?轉頭要走,才走了兩步,又不甘心地回頭。她告訴自己,至少試看看嘛?於是先買4支飛鏢試試,結果連靶子都沒有射到。後來又買了4支飛鏢,用力一射,竟然3支正中紅心,沒中紅心的那支也相當接近。就這樣,她贏得了那隻大熊。
接下來,折磨的旅程開始,她抱著一隻超大的玩具熊走在布拉格古城裡,每個人都看著她。本來還滿享受這樣的目光。可是不久就感覺到麻煩了。她抱著玩具熊走到 郵局去,試圖打包郵寄回台灣。和捷克的郵政人員當場比手畫腳,又丈量了半天,直到看見他們開出來的包裹郵寄費用。差點令她昏倒的價格。
於是她又抱著玩具熊從郵局走了出來。同樣郵費夠她在台灣買10隻玩具熊了。所以她又只好頂著歐洲毒辣的陽光,從布拉格、維也納、沙爾斯堡、玩到慕尼黑,一 路都抱著玩具熊。玩具熊又胖又長,根本無法折疊,也無法裝箱,更無法用行李拖運,因此,不管是搭乘任何交通工具,都得大費周章。甚至被要求為它買票。就這 樣被搞得精疲力竭,這趟歐洲之旅,算是被玩具熊整慘了!
奇怪的是,反而因為那樣的折磨,讓她豁然開朗。回台灣銷假第一天上班,總經理就把她叫到辦公室去了。問她說:「都在歐洲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心得嗎?」她就 把玩具熊的故事說了一遍,並說:「在這次的旅行,我想通了一件事,就是有些東西固然夢寐以求,不過得到太早,恐怕也不見得好。」總經理聽了哈哈大笑的說: 「所以妳決定繼續工作了?」她點點頭,直到最後,她當上該公司總經理。
以上的故事是否讓你同情那個旅程一開始就贏到大熊的朋友,並衝擊老覺事事不順,怨天尤人的心靈?原來老天爺經常不讓我們順利得到希求的東西,是種呵護的對待,因為過早順利成功,就獲得想要的一切,反而可能是另段悲慘人生的開始。
對環境富裕的父母而言,在孩子出生後起,就已經提供小孩應有盡有的物質生活,使他比別人還早獲得想有的一切, 這跟故事中的主角旅程未開始就射中大熊,爾後「絆」她走完旅程有異曲同工的涵義,對孩子未來人生是福是禍,恐怕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未來的理財 教育將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理財的出發點一定是物質生活恐有不足,所以才需要在本身工作外,額外從事開源節流的活動,倘若錢財取之不盡,有誰會花心思在理財行為上?這樣的理念對大人 如此,同樣對小孩也適用,倘若,我們從小即隨時滿足孩子在該年齡階段以外應有的物質生活,讓他比同年齡層孩子提早取得所應得的東西,那麼孩子將無法體驗到 「節約」、「儲蓄」等理財教育的真諦。
願大家一同學習 努力耕耘末強求,適時收穫真長久,順遂的人生心靈未必充實,挫折的生活心理未必苦惱。南無阿彌陀佛..
星期三, 4月 17, 2013
一個美麗的捐贈~~
讓我們也省思何謂"捐贈"與"布 施"!這是 一場慘痛的災難。一場大火,奪 去了這個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這個家庭所有的財產,男主人和他那 個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員的幫助下,險險逃生出來。
電視上,那個中年男子哀傷的表 情和翔子呼喚哭聲打動了我。我是在災難後 的第二天去看望他們的,帶去了一點點錢,算是對他們的捐贈。他們家所有的 東西都化成了灰燼,已不能再進去居住,小區的物業在 一樓騰出了一間車庫,讓這對可憐的父子暫時安身。我去的時候, 車庫門口已有好些人。
在這些人中,有一對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倆顯然也是來 捐贈的,卻呆在人群的外圍,那個母親蹲在 地上,絮絮叨叨地向她那隻有四五歲的女兒說著什麼,而那小女孩撅 著嘴,一臉的不情願。在她倆身邊的 地上,堆著好些東西,嶄新的被褥、 折疊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著 一隻開了縫的玩具熊。
我猜測,可能是這位母親拿了女兒不願意拿出的東西來捐贈,才 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興。我走過去,才 發現自己的猜測錯了,那位母親正在指著地上的那堆東西對女兒說話:"你瞧,這被 褥,是媽媽最好的被褥。你再瞧這件衣 服,這是你爸爸剛買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們都能將自 己最好的東西拿來捐給翔子家,你為什麼就不能拿最好的呢?你有那麼多玩 具,你為什麼偏偏就拿這個破的呢?"
小女孩撅著嘴:"別的我還沒玩夠呢,這個,我 已經不想要了。"
"將自己都不想要的東西拿來捐給別人,這樣對嗎?你再好好想想。"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聲地問:"難道就要將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嗎?非得最好的嗎?"
"我想是的。"見女兒半天不吱聲,母親便問: "你有最好的嗎?咱們能不能換一下,不捐這破了縫的熊,捐你最寶貝的。"
小女孩抬 起頭來,有點手足無措,但最終還是小聲說:"我,捨不得。"做母親的有點 失望,說:"媽媽不逼你,要不,你再想想。"
女兒問:"我要是將我最寶貝的東西捐給了翔 子,他還會還給我嗎?"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為小女孩提問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我代她的母親回 答:"當然不會,哪有捐出去的東西又要回來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頭看了看她的媽 媽,她的媽媽點了點頭,算肯定我的回答。女孩這才徹底 低了頭。
我們一道進了那個車庫。當我將準備好的 一點點錢交到翔子父親的手裡,說上一兩句安慰的話,當小女孩的母 親奉上帶來的被褥和衣物時,小女孩這才開了口。她拉過滿臉淚 痕的翔子的手,然後,鄭重地,小心翼翼地,將她母親的手 交到了翔子的那隻小手上,她的臉色已經 蒼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後下了很大 決心似的說:"翔子,我將我媽媽捐給你了。你以後有媽媽了。"
說完這一句,她的眼 淚就順著臉頰淌了下來,然後嚶嚶地哭出了聲,轉身跑開了。
我終於明白了小女孩的意 思,在她四五歲的天空裡,最好而又最寶 貝的,當然是她的媽媽了。她將她最為寶 貝的媽媽捐給了翔子,而她自己,這 一捐之後就再也沒有媽媽了,她怎麼能不難 過,怎麼能不哭泣。我跑出人群去 安慰她,她的母親也追了過來。小女孩抬起頭 來,滿是淚花的雙眼定定地看著她的母親,然後怯怯地 說:"媽媽,不,翔子的媽媽,我不是想將你要回來,可是,我還是 想親你一下。你別告訴翔子,偷偷地讓我親一下好嗎?"
她的母親一把抱住她,瘋狂地 吻她。我看到,這位 母親的眼裡,噙滿了淚水,滿臉都是幸福而又驕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 為她的女兒將她當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為寶貴的;她驕傲,是因 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兒學會了捐贈。
我的眼睛也濕潤了,為這個女孩,更為她的母 親。我猜想,她要 花費很長的時間來解釋,才能讓她的女兒明白,她是一個人, 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贈給別人的。
但是,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最為高貴的捐贈,它讓 所有的大人汗顏。面對別人的災 難,我們奉上的只是微薄的關愛和同情,而這小女孩奉 上的,是她的整個世界。這也是我看到 的最為高貴的母親,她在她女兒那 小小的純潔的心裡種上了愛的種子,開出了高貴的 花。
星期五, 3月 29, 2013
奶奶與大富翁遊戲
奶奶與大富翁遊戲
作者的話:
我 奶奶很會玩大富翁。每次我們兩個一起玩, 到最後我都被弄得破產,什麼鐵路啊、公園啊……任何你想得出來的 地方,都歸她擁有....
後 來我一直努力想贏奶奶。有天我跟奶奶說「妳要玩大富翁嗎?」 我永遠不會忘記奶奶聽到這話時,眼睛為之一亮的樣子。
所 以我就把板子擺好,我們就玩了起來。
但 是這一次,我可是有備而來呀!所以換我把她三振出局了, 換我擁有一切!那真是我一生中最棒的一天!
這 一次,在遊戲的最後,我奶奶笑著對我說「約翰啊, 現在你會玩這個遊戲了,那麼讓我教你一個人生的真理
——所有的一切都要回到盒子裡頭。」
「什 麼?」我問。
「你 所買的每一樣東西、你所聚積的每一樣東西,等遊戲結束後, 都要再收回盒子裡頭嘛。」
生 命就是這樣。不管你多麼努力地攫取金錢、聲望、權力、 名譽和各式各樣的財產,等生命結束,一切都要回到盒子裡。
你唯一能夠留住的就是自己的靈魂。那裡面保存著你所愛的人、 還有愛你的人……
作者的話:
這 雖是一篇很短很短的文章,但卻讓笑遊人間感觸許多。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一切都回歸至盒子裡, 而 那個盒子便是棺材。
一個人不管擁有再多的財富,當走到人生盡頭時, 能帶走的 只有智慧,能留下的則是名聲。
星期三, 3月 27, 2013
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心寬路更遠!百歲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精神養生法
"見 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 見了這一回"。
日本的佛學大師--松原泰道
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心寬路更遠!百歲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精神養生法
松原泰道生於1907年。105歲
" 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
松原泰道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 歲是人生的轉折點,由此人生可分 為二:
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 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 人活著;
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奠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 、創造自我的最有價值的階段。
65 歲那年,他發表《般若心經入門》,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 此四方講學,還年年推出新作品,迄今著述超過130部,成為 日本 佛 學界的一個奇跡。
松原泰道致力於推廣一種佛教生活哲學,把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佛學經 典與智慧寫成易於理 解的著作,也把佛教的理念活學活用,成為一套 經世致用、充滿智慧的人生。
有人問他: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他 爽朗地笑起來:"哪有秘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他 的長壽並沒有遺傳因素,母親在他3歲時病逝,父親在他30歲 那年 也 因腦溢血辭世。他自幼到成年都是體弱多病,身體差到連參軍入伍 的標准都達不到。大學時,他還得了一場病,差點命赴黃泉。松 原泰 道 的長壽顯得不可思議。也許,只能從精神層面尋找長壽依據。果然 ,他說,他一向看重精神養生法。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
大 學那年,他得了腎病,奄奄一息,卻遇到了一位好醫生。醫生誠懇 地對他說:"孩子,你太憂鬱了,你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 導致 的。 我們能不能來個分工合作: 外面的病由我來治,心裡的病由你來治。"
這番溫暖人心的話鼓舞了他,他開始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 ,腎病很快就好了。
這 次康復給了他深刻的啟示:心態健康最重要!
他常去外地講學,午間到一家! 餐廳吃了一個便當,便當裡有一個裝筷子、牙簽的紙袋,上面印了一 闕歌詞:
"見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 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 見了這一回"。
當時,有三個藝伎在表演這闕短歌,優美而感傷。第二年,他再去這 個地方,但已經見 不到這三個人了,就像歌詞裡說的那樣。他意識到 : 一切稍縱即逝,對人對物都要用心珍惜。
1954 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廟請他去講經。臨出發前,天氣預報說 颱風即將登陸,對方電話通知他不要上船。於是他退了票。沒想 到, 原 定的那一班船被颱風襲擊,整個船沉沒,死了大約1200人。 聽說船上有一個美國牧師,自己有救生圈,當看到一個女人懷抱著孩 子卻沒有救生圈 時,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給了女人,女人和孩子獲救了 ,而他卻被淹死在怒海裏了。
這場悲劇震撼了松原泰道 的靈魂。從那時起,松原泰道覺得,他的生 命是別人給的,他要學著多捨少取,回饋他人,要"用懺悔和布施之 心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
他 的精神養生法就這樣形成了三不原則。
精神養生法三不原則: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1.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 離常規的事
2. 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
3.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也 不管年齡多大,都 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中國有位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松原泰道 認為說得很有道理。
終 生學習。
有一位曾探訪松原泰道的人說:"原以為,一位百歲老人會枯萎得如 同核桃殼一般,沒想 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潤澤、明朗。 他的笑容如冬日陽光般溫暖,話語間有一種與萬物共生其榮的欣喜和 感激。"
近日,松原泰道 在寫一本書《學習死亡》。
他說:
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 寫不完有什麼關係呢?
人 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 事,就交給蒼天吧。
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
學 習是保持年輕的最佳方法之一。
日本的佛學大師--松原泰道
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心寬路更遠!百歲日本佛學大師-松原泰道的精神養生法
松原泰道生於1907年。105歲
" 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
松原泰道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
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
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奠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
65 歲那年,他發表《般若心經入門》,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
松原泰道致力於推廣一種佛教生活哲學,把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佛學經
有人問他: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他 爽朗地笑起來:"哪有秘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他
大 學那年,他得了腎病,奄奄一息,卻遇到了一位好醫生。醫生誠懇
這番溫暖人心的話鼓舞了他,他開始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
這 次康復給了他深刻的啟示:心態健康最重要!
他常去外地講學,午間到一家! 餐廳吃了一個便當,便當裡有一個裝筷子、牙簽的紙袋,上面印了一
"見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 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
當時,有三個藝伎在表演這闕短歌,優美而感傷。第二年,他再去這
1954 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廟請他去講經。臨出發前,天氣預報說
這場悲劇震撼了松原泰道 的靈魂。從那時起,松原泰道覺得,他的生
他 的精神養生法就這樣形成了三不原則。
精神養生法三不原則: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
1.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 離常規的事
2. 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
3.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也 不管年齡多大,都
中國有位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松原泰道
終 生學習。
有一位曾探訪松原泰道的人說:"原以為,一位百歲老人會枯萎得如
近日,松原泰道 在寫一本書《學習死亡》。
他說:
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
人 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
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
學 習是保持年輕的最佳方法之一。
星期二, 3月 26, 2013
高品味的智慧──幽默
【作者】:佚名
【轉載地點】:網路文章
【文章內容】:
《 般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之苦厄』,想要擁有幸福快的人生,
必須先擁有五蘊皆空、純淨清澈的心,這種空靈的真心也就是 孟子 所說的『赤子
之心』。
所謂的赤子之心應該是純真粲然,毫無做作地充滿歡樂的笑聲,就像
正在盪鞦韆的孩子,正在騎木馬的孩子,正在海邊堆沙的孩子,正在手舞足蹈的小
孩,正在與玩伴興高采烈追逐的小孩。
佛家說:『自性清淨心,明如來藏心』,人的初心本來是不沾染俗事
塵埃的,但是隨著歲月增長、慾望浸淫,心中所想的盡是名利權位;私心一旦萌
芽,便失去了湛然本性,也失去了赤子之心,從此不再快樂,也不再幽默了。
赤子之心的特徵,應該是像小孩一樣,用最真摯的眼光去看世界;而
幽默則是一種高品味的智慧。
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 說:
『幽默的快樂比玩笑具有更高的價值,它特別能使人得到解
脫和提昇。』
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一個傲慢自誇、虛榮低俗的人,是不會有
幽默感的。 幽默可以讓人懂得欣賞缺陷美,化解不愉快的事,面對逆境時,從容
地笑看人生。 幽默是一種輕鬆氣氛,不會把什麼事都看得太嚴重;幽默會讓緊張
消失,掙開煩惱的束縛。
現代人之所以活得不快樂,不單單是經濟因素,更關鍵的原因正是欠
缺幽默感,內心充斥著負面情緒,對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太過冷漠。其實,多一點幽
默,就越能發現隱藏在生命中的種種歡樂,細細品嚐,珍惜生活周遭的各種情趣。
幽默的笑聲並不是嫉妒、怨憤、不懷好意的嘲笑,而是發自真心的笑
聲,充溢著生命的真、善、美。
幽默作家 馬克吐溫 在《赤道環遊》裡說:
『幽默本身的秘密泉源是快樂,而不是悲傷;天上是沒有幽
默的。』
生活中少了幽默感,就好像夜空中少了星星。
每個人都有幽默的種子,只是有人不曾讓幽默在心裡萌芽而已。 如果
你覺得情緒不佳,老皺著眉頭,不妨走到鏡子前,對著自己微笑。幽默的表情就
是:你對別人微笑以前,先對自己微笑。
【轉載地點】:網路文章
【文章內容】:
《 般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之苦厄』,想要擁有幸福快的人生,
必須先擁有五蘊皆空、純淨清澈的心,這種空靈的真心也就是 孟子 所說的『赤子
之心』。
所謂的赤子之心應該是純真粲然,毫無做作地充滿歡樂的笑聲,就像
正在盪鞦韆的孩子,正在騎木馬的孩子,正在海邊堆沙的孩子,正在手舞足蹈的小
孩,正在與玩伴興高采烈追逐的小孩。
佛家說:『自性清淨心,明如來藏心』,人的初心本來是不沾染俗事
塵埃的,但是隨著歲月增長、慾望浸淫,心中所想的盡是名利權位;私心一旦萌
芽,便失去了湛然本性,也失去了赤子之心,從此不再快樂,也不再幽默了。
赤子之心的特徵,應該是像小孩一樣,用最真摯的眼光去看世界;而
幽默則是一種高品味的智慧。
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 說:
『幽默的快樂比玩笑具有更高的價值,它特別能使人得到解
脫和提昇。』
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一個傲慢自誇、虛榮低俗的人,是不會有
幽默感的。 幽默可以讓人懂得欣賞缺陷美,化解不愉快的事,面對逆境時,從容
地笑看人生。 幽默是一種輕鬆氣氛,不會把什麼事都看得太嚴重;幽默會讓緊張
消失,掙開煩惱的束縛。
現代人之所以活得不快樂,不單單是經濟因素,更關鍵的原因正是欠
缺幽默感,內心充斥著負面情緒,對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太過冷漠。其實,多一點幽
默,就越能發現隱藏在生命中的種種歡樂,細細品嚐,珍惜生活周遭的各種情趣。
幽默的笑聲並不是嫉妒、怨憤、不懷好意的嘲笑,而是發自真心的笑
聲,充溢著生命的真、善、美。
幽默作家 馬克吐溫 在《赤道環遊》裡說:
『幽默本身的秘密泉源是快樂,而不是悲傷;天上是沒有幽
默的。』
生活中少了幽默感,就好像夜空中少了星星。
每個人都有幽默的種子,只是有人不曾讓幽默在心裡萌芽而已。 如果
你覺得情緒不佳,老皺著眉頭,不妨走到鏡子前,對著自己微笑。幽默的表情就
是:你對別人微笑以前,先對自己微笑。
星期日, 3月 24, 2013
聰明人必做的十件事 文:大前研一
《網路文章分享》
※ 一. 《 儲存友誼 》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
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止,您的通訊錄還沒幾筆,那
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 二. 《 學會放手 》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 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
實,就要學會放手。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 三. 《 播種善良 》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
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轉寄有用的email就是傳播善良,積陰德,輕而易舉的事,千萬
不要吝嗇!
※ 四. 《 懂得音樂 》
一定要學or懂一種樂器,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
,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
的生活增添滋味。
※ 五. 《 避開兩種苦 》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之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勝之坦然,敗之淡然
,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 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
時還有這樣的情愫,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裡掃出去。
※ 六. 《 學會承受 》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有些痛苦
和煩惱
得要默默地承受;歷鍊一次;就豐富一次。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
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 七. 《 常懷感恩心 》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癒,總會有萬
般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人物,還能撫平欲望
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 八. 《 熱愛工作 》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
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你大半生
有事做、有飯吃。
※ 九. 《 勤於學習 》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它不僅保證
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這可是練瑜伽做美容
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 十. 《 享受運動 》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 一. 《 儲存友誼 》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
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止,您的通訊錄還沒幾筆,那
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 二. 《 學會放手 》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 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
實,就要學會放手。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 三. 《 播種善良 》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
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轉寄有用的email就是傳播善良,積陰德,輕而易舉的事,千萬
不要吝嗇!
※ 四. 《 懂得音樂 》
一定要學or懂一種樂器,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
,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
的生活增添滋味。
※ 五. 《 避開兩種苦 》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之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勝之坦然,敗之淡然
,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 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
時還有這樣的情愫,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裡掃出去。
※ 六. 《 學會承受 》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有些痛苦
和煩惱
得要默默地承受;歷鍊一次;就豐富一次。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
那樣大喊大叫,痛哭流涕。
※ 七. 《 常懷感恩心 》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癒,總會有萬
般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人物,還能撫平欲望
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 八. 《 熱愛工作 》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
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你大半生
有事做、有飯吃。
※ 九. 《 勤於學習 》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它不僅保證
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這可是練瑜伽做美容
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 十. 《 享受運動 》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 任何人都是我的顧客 】網路文章分享
在你們眼裡,只有想買鞋子的人才是你們的顧客;在我眼裡,任何人
都是我的顧客,包括那個一心向我推銷帽子的人!
上世紀20年代,隨著體育運動的興起,在一個名叫赫佐格奧拉赫的
德國小鎮上,先後出現了三家運動鞋作坊。其中有個老闆才20歲出
頭,他起初是跟著父親在街頭擺攤的修鞋匠,後來因為在體育行業看
到了商機,才大膽投資辦起了這家製鞋作坊。
有一次,小伙子和另外兩家作坊的老闆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紐倫堡推
銷鞋子。車到半路,上來一個拎著一大包帽子的推銷員,那是一個無
時無刻不想著業務的推銷員,一上車就從包裡取出幾頂帽子滔滔不絕
地向他們介紹了起來。
小伙子和那兩個老闆也是去推銷產品的,對那人的帽子當然沒有什麼
興趣。他的兩個夥伴紛紛把頭側向了另一邊,可小伙子卻不一樣,他
饒有興趣地聽著。後來,那個推銷員問他:"買一頂帽子吧!等我下
車之後你就要錯過這個好機會了!"
"你的話很有道理,但你的形象使我的購買欲打了不少折扣!"小伙
子認真地說。
"我的形象?你是說我的穿著不得體?"帽子推銷員納悶地問。
"不,你雖然戴著非常不錯的帽子,穿著非常不錯的服裝,但你的鞋
子上沾滿了灰塵甚至是污泥,而這足以間接地影響到你的產品形象!
"小伙子說。
那個推銷員聽後連忙拍了拍自己鞋子上的髒泥,但很顯然,鞋子上的
污泥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拍掉,他尷尬地說:"做推銷員東奔西跑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
"對!可是你如果穿著一雙隨時都能擦乾淨的運動鞋,這些就完全可
以避免了!"小伙子邊說邊伸出腳,然後往自己的鞋子上灑了一些灰
塵,接著用濕布一擦就乾淨了。
帽子推銷員眼睛一亮,覺得穿運動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走
路比穿靴子輕鬆,最主要的是它能像皮鞋一樣一擦就乾淨,可以保持
自己的最佳形象,這樣也就不會再因為形象問題而使別人的購買欲降
低!
帽子推銷員忍不住問小伙子鞋子是從哪兒買的,他激動地表示下車後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買一雙這種鞋子。這時,小伙子把身邊的大鞋
包打開來說:"你現在就可以從這裡買一雙!"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個向小伙子不斷推銷帽子的人,最終從小伙
子的手中買走了一雙鞋子,而與小伙子一起的那兩位老闆,卻始終側
著頭,無所事事地把眼睛看向車窗外面。
幾年以後,小伙子的作坊發展成了一家大型的製鞋公司,而另兩個作
坊老闆還舉步維艱地在原地踏步,最後甚至停業進了小伙子的公司打
工。他們曾經問那小伙子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小伙子說了這樣一句
話:"在你們眼裡,只有想買鞋子的人才是你們的顧客;在我眼裡,
任何人都是我的顧客,包括那個一心向我推銷帽子的人!"
這個小伙子的公司,就是後來揚名世界的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
達斯",而他本人,就是阿迪達斯的創辦人阿道夫·達斯勒。
都是我的顧客,包括那個一心向我推銷帽子的人!
上世紀20年代,隨著體育運動的興起,在一個名叫赫佐格奧拉赫的
德國小鎮上,先後出現了三家運動鞋作坊。其中有個老闆才20歲出
頭,他起初是跟著父親在街頭擺攤的修鞋匠,後來因為在體育行業看
到了商機,才大膽投資辦起了這家製鞋作坊。
有一次,小伙子和另外兩家作坊的老闆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紐倫堡推
銷鞋子。車到半路,上來一個拎著一大包帽子的推銷員,那是一個無
時無刻不想著業務的推銷員,一上車就從包裡取出幾頂帽子滔滔不絕
地向他們介紹了起來。
小伙子和那兩個老闆也是去推銷產品的,對那人的帽子當然沒有什麼
興趣。他的兩個夥伴紛紛把頭側向了另一邊,可小伙子卻不一樣,他
饒有興趣地聽著。後來,那個推銷員問他:"買一頂帽子吧!等我下
車之後你就要錯過這個好機會了!"
"你的話很有道理,但你的形象使我的購買欲打了不少折扣!"小伙
子認真地說。
"我的形象?你是說我的穿著不得體?"帽子推銷員納悶地問。
"不,你雖然戴著非常不錯的帽子,穿著非常不錯的服裝,但你的鞋
子上沾滿了灰塵甚至是污泥,而這足以間接地影響到你的產品形象!
"小伙子說。
那個推銷員聽後連忙拍了拍自己鞋子上的髒泥,但很顯然,鞋子上的
污泥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拍掉,他尷尬地說:"做推銷員東奔西跑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
"對!可是你如果穿著一雙隨時都能擦乾淨的運動鞋,這些就完全可
以避免了!"小伙子邊說邊伸出腳,然後往自己的鞋子上灑了一些灰
塵,接著用濕布一擦就乾淨了。
帽子推銷員眼睛一亮,覺得穿運動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走
路比穿靴子輕鬆,最主要的是它能像皮鞋一樣一擦就乾淨,可以保持
自己的最佳形象,這樣也就不會再因為形象問題而使別人的購買欲降
低!
帽子推銷員忍不住問小伙子鞋子是從哪兒買的,他激動地表示下車後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買一雙這種鞋子。這時,小伙子把身邊的大鞋
包打開來說:"你現在就可以從這裡買一雙!"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個向小伙子不斷推銷帽子的人,最終從小伙
子的手中買走了一雙鞋子,而與小伙子一起的那兩位老闆,卻始終側
著頭,無所事事地把眼睛看向車窗外面。
幾年以後,小伙子的作坊發展成了一家大型的製鞋公司,而另兩個作
坊老闆還舉步維艱地在原地踏步,最後甚至停業進了小伙子的公司打
工。他們曾經問那小伙子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小伙子說了這樣一句
話:"在你們眼裡,只有想買鞋子的人才是你們的顧客;在我眼裡,
任何人都是我的顧客,包括那個一心向我推銷帽子的人!"
這個小伙子的公司,就是後來揚名世界的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
達斯",而他本人,就是阿迪達斯的創辦人阿道夫·達斯勒。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
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的敵人?錯了,他可能是你最親密的朋友、親人;打擊你最深的人,一定是負面的?錯了,他可能造就一個更堅強的你。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 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反而被出賣、背叛,在情感上有 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
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吊詭,其實透著玄機,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 害;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
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人生到底是上升,或 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當你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帳惘之時,你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 種「刻苦銘心」的感受。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 站起來。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 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 網路轉載, 與您分享 }
原諒敵人往往比原諒朋友容易。 因為,我們從來不會對敵人付出感情,但是對朋友、親人,我們也許付出了最真摯的情感;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回報,得不到回報,反而被出賣、背叛,在情感上有 著被欺騙的傷痛和悲哀。
原諒敵人,那是一種風度和器量的表現;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敵人,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權力去赦免他,甚至可憐他、原諒他,就是不想跟他一般見識。
但是,我們對朋友卻是小器的很,在內心始終無法真正的原諒他。人生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看似吊詭,其實透著玄機,例如說,越是親密的人,往往互相傷 害;愈是自己的親人,反而傷你最深,那些看輕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情人、兄弟、姐妹,甚至是你最好的朋友、同事。
雖然如此,這些人都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逆境菩薩」,也是你人生中的「逆增上緣」,因為,有了他們的「激勵」,你才有向上的勇氣及能量。人生到底是上升,或 者下墜,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擊時,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之處,當你細細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帳惘之時,你就永遠都不會忘記這 種「刻苦銘心」的感受。
其實,我們都應學會感謝,感謝那些曾經讓我們跌了一大跤的朋友,因為,成功是來自貴人的提攜,也來自小人的激勵,若沒有重重跌倒過,就不會想要風風光光再 站起來。
向逆境乾杯,跟敵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誕生在這樣的時刻,這也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只有面對挫折時,還能夠微笑以對,在困境中學會了感謝,你才能掙脫 人生的困境,走向光明未來。
{ 網路轉載, 與您分享 }
選擇跟快樂的人做朋友
失落的幸福經典 Your Word is Your Wand
佛羅倫絲.辛(Florence Scovel Shinn)與賴佩霞,一位是美國十九世紀重要的精神導師,一位是知名歌手於1990年開始投入心靈成長課程,兩位不同時代的人卻有著極相 似的背景,佛羅倫絲是位藝術家,賴佩霞也曾念藝術開畫展﹔佛羅倫絲在先生的劇場及劇團擔任主持人及主角,而賴佩霞也曾是舞台上知名的表演者,素昧平生的兩 人卻在百年後因為這本書而相遇......《失落的幸福經典》。
知名歌手賴佩霞過去二十年全心全意投入在心靈成長領域,受邀擔任 講師並時常為德國心靈大師Rahasha授課時擔任翻譯,因為一個緣分,他受邀為百年經典《失落的幸福經典》擔任翻譯。
當《BAZAAR》深入採訪她,發現賴佩霞對這本書有著超越翻譯 者的理解力,更對此書的觀點存有一股堅定熱情。
賴佩霞認為這本書正巧符合了她近二十年來的心靈成長心得與狀態, 當她翻譯此書時,她在心中不斷祝福所有閱讀此書的人,能夠因為某一段文字化解人生中的瓶頸與危機,重而獲得幸福的人生。
幸福的關鍵 言語的力量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富足、圓滿與喜悅,自從《祕密》與 《失落的致富經典》等百年經典陸續問世之後,人們開始了解到思想的力量何其大!但是你知道嗎?
除了思想之外,言語更是影響著你是否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佛羅倫絲在《失落的幸福經典》談到言語的力量:「透過話語的振動 力量,人說出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佛羅倫絲談到,了解語言力量的人,會對自己所說的話非常小心。只要觀察言語所造成的反應,就會明白言語不會「空轉而 回」。
佛羅倫絲談到許多人因為說了一些漫不經心的話,把自己送進災難 裡。
她談到一位女士過去既富有又住在豪宅裡,但她經常不想整理房子,還常常說:! 「我討厭這些東西,我真希望現在就住在拖車裡。」是她自已所說的話讓她最後真的住進了拖車裡。
另一位富有的女士常開玩笑說自己「已經準備好住進救濟院了」,結 果接下來短短幾年內,她就幾乎變得一貧如洗,因為她早已將困頓與匱乏的意象烙印在潛意識裡。
潛意識毫無幽默感可言,人們經常隨口自我調侃,卻把自己送進不幸 的情境中。
我們_! 經聽到別人抱怨自己厄運連連,現在終於明白,原來就是因為他們不停地抱怨,才會不斷吸引厄運纏身。
賴佩霞對於佛羅倫絲談到言語的力量非常感同身受,歷經兩段婚姻的 她,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說:
「母親常對親子關係很寬容,但對親密關係卻並非如此,我現在回頭 過去看第一段的婚姻,當時自己有些時候的確嘴巴蠻不饒人的,當我進入第二次婚姻就有所警惕,我跟我先生結婚至今十五年,從未對彼此講過重話。」
賴佩霞認為言語的力量不可挑釁,你說出的每句話都造就了你的命 運。
她舉例說明:「如果太太出國買領帶回來送給先生,先生的反應是: 『怎麼這麼醜?這麼土?』他的命運就是他不會再有領帶了。」
反之,她舉自己為例,自己的先生知道她喜歡香水,每次出國總是帶 瓶香水當作禮物。
每當賴佩霞收到香水,她總是不斷的讚美及感謝先生。一天心血來 潮,她算了算梳妝檯上的香水,發現竟然有近六十瓶香水,因為她的言語造就了她的命運。
賴佩霞又舉例自己對於從不批評夫家人,只是讚美,因此先生也很尊 重賴佩霞的家人,她說:「如果我曾數落過他的家人,就算他當時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只要他逮到機會,一定也會數落兩句,這就是ego(自我)的修復。
當你認真了解語言的定律,你就不敢造次,甚次你連想都要小心,尤 其夫妻睡在同一張床上,你的負面思想對先生沒好處,對你也不會好處。信 念帶出我們的語言,就代表我們未來的命運。」
現在不僅賴佩霞夫妻倆謹守著語言的法則,非常珍惜著彼此的婚姻關 係。
轉換正面思想 慎選你的朋友
相信許多人讀過《失落的幸福經典》會有同樣的疑問:
「我了解吸引力法則,也了解管好自己的思想與言語是多麼的重要, 但是明知道應該擺脫負向思考,轉念成正向思考,但就是很難做到,該怎麼辦?」
賴佩霞笑著回答:「第一,慎選你的朋友!或許這麼說會得罪人,但 是如果你的朋友都是充滿了負向言語的人,你最好離他遠一點。」
假想你在公司裡,或許跟你比較好的同事會私底下跟你說:
「那個誰又在背後說你什麼......。」乍聽之下他似乎是挺你 的好朋友,但是當你處在這樣的情況,你的情緒就會很不好,情緒不好就不可能給出好的念頭來。
大家常喜歡聚在一起吐苦水倒垃圾,但就像佛羅倫斯在書中提到,如 果有個朋友老喜歡約你出來聊些「陳年臭事」,勸你最好拒絕他,常聽這些負面思想的朋友抱怨,對你的人生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還會帶給你拉扯的負面力量。
賴佩霞建議:
「選擇跟快樂的人做朋友。或許當你意識很低的時候,你跟一些比較 快樂的朋友講話,他們可能會跟你說:『別想那麼多,我們去喝喝咖啡吧!』
或許當下你覺得這個人不了解你的心,反而更樂於跟你一起抱怨一起 罵的朋友在一起,罵完覺得很舒暢,但是這樣完全無法幫助我們從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思考,應該選擇跟快樂且正面的朋友在一起,才真能對你有所幫助。」
從更深的層面來看,賴佩霞認為一個人能否輕易的轉化心智,跟父母 親的關係是另一個關鍵。
賴佩霞說:「如果你跟父親的關係不好,你就不可能擁有財富,如果 你跟母親關係不好,就不會得到幸福。
當最原始的點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你所有的東西統統看不到。」那 究竟該怎麼做?
這呼應到佛羅倫斯在書中談到的「寬恕法則」,賴佩霞說:「若你跟 父母親有很深的糾葛,甚至一輩子沒有見過他們,你還是要寬恕並祝福他們,如果你沒有這麼做,內心的匱乏就會一直存在,內心的匱乏將導致命運的匱乏。
讓你跟父母親的關係在一個和解的狀態,你才能夠活出富足的生 命。」
賴佩霞舉美國樂透得主的例子,據統計每一位中樂透大獎的得主,在 六年內會回到原點,甚至更低,這並非金錢的匱乏而是因為內心的匱乏。
賴佩霞認為佛羅倫斯必定是位得道人士,她在前段人生必定已做了該 做的靈性的功課,才能在後段人生輕易的轉念,甚至幫助他人,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寫出這本百年經典,傳遞幸福的法則。
書,是有靈魂的。一本書若沒有人將它挖出來,它就是靜靜的躺在那 裡過了一百年,直到一位懂它的人賦予了它靈魂,它就像重生般,在百年後繼續散發它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賴佩霞給女人的貼心話
「幸福是可以一個人就擁有的!」
賴佩霞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我記得第一次婚姻離婚時,我告訴自 己:『我帶著兩個孩子就已經是一個圓滿幸福的家庭了。』
一般人覺得幸福的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當時我覺得我們三個人就 可以是幸福的家庭。
當我越向心靈深處探索,我發現原來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幸福,幸福是 一份很深的感恩,如果沒有感恩的人,他可能體驗不到幸福,即使他可能有先生、小孩、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但是如果無法看到他們的好,就不會感受到幸 福。」
感恩是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心靈的家,當你回到家,你就絕對會有 一份幸福感跟滿足感。
相依相信 彼此都感恩
分擔分享 彼此的人生
佛羅倫絲.辛(Florence Scovel Shinn)與賴佩霞,一位是美國十九世紀重要的精神導師,一位是知名歌手於1990年開始投入心靈成長課程,兩位不同時代的人卻有著極相 似的背景,佛羅倫絲是位藝術家,賴佩霞也曾念藝術開畫展﹔佛羅倫絲在先生的劇場及劇團擔任主持人及主角,而賴佩霞也曾是舞台上知名的表演者,素昧平生的兩 人卻在百年後因為這本書而相遇......《失落的幸福經典》。
知名歌手賴佩霞過去二十年全心全意投入在心靈成長領域,受邀擔任 講師並時常為德國心靈大師Rahasha授課時擔任翻譯,因為一個緣分,他受邀為百年經典《失落的幸福經典》擔任翻譯。
當《BAZAAR》深入採訪她,發現賴佩霞對這本書有著超越翻譯 者的理解力,更對此書的觀點存有一股堅定熱情。
賴佩霞認為這本書正巧符合了她近二十年來的心靈成長心得與狀態, 當她翻譯此書時,她在心中不斷祝福所有閱讀此書的人,能夠因為某一段文字化解人生中的瓶頸與危機,重而獲得幸福的人生。
幸福的關鍵 言語的力量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富足、圓滿與喜悅,自從《祕密》與 《失落的致富經典》等百年經典陸續問世之後,人們開始了解到思想的力量何其大!但是你知道嗎?
除了思想之外,言語更是影響著你是否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佛羅倫絲在《失落的幸福經典》談到言語的力量:「透過話語的振動 力量,人說出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佛羅倫絲談到,了解語言力量的人,會對自己所說的話非常小心。只要觀察言語所造成的反應,就會明白言語不會「空轉而 回」。
佛羅倫絲談到許多人因為說了一些漫不經心的話,把自己送進災難 裡。
她談到一位女士過去既富有又住在豪宅裡,但她經常不想整理房子,還常常說:! 「我討厭這些東西,我真希望現在就住在拖車裡。」是她自已所說的話讓她最後真的住進了拖車裡。
另一位富有的女士常開玩笑說自己「已經準備好住進救濟院了」,結 果接下來短短幾年內,她就幾乎變得一貧如洗,因為她早已將困頓與匱乏的意象烙印在潛意識裡。
潛意識毫無幽默感可言,人們經常隨口自我調侃,卻把自己送進不幸 的情境中。
我們_! 經聽到別人抱怨自己厄運連連,現在終於明白,原來就是因為他們不停地抱怨,才會不斷吸引厄運纏身。
賴佩霞對於佛羅倫絲談到言語的力量非常感同身受,歷經兩段婚姻的 她,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說:
「母親常對親子關係很寬容,但對親密關係卻並非如此,我現在回頭 過去看第一段的婚姻,當時自己有些時候的確嘴巴蠻不饒人的,當我進入第二次婚姻就有所警惕,我跟我先生結婚至今十五年,從未對彼此講過重話。」
賴佩霞認為言語的力量不可挑釁,你說出的每句話都造就了你的命 運。
她舉例說明:「如果太太出國買領帶回來送給先生,先生的反應是: 『怎麼這麼醜?這麼土?』他的命運就是他不會再有領帶了。」
反之,她舉自己為例,自己的先生知道她喜歡香水,每次出國總是帶 瓶香水當作禮物。
每當賴佩霞收到香水,她總是不斷的讚美及感謝先生。一天心血來 潮,她算了算梳妝檯上的香水,發現竟然有近六十瓶香水,因為她的言語造就了她的命運。
賴佩霞又舉例自己對於從不批評夫家人,只是讚美,因此先生也很尊 重賴佩霞的家人,她說:「如果我曾數落過他的家人,就算他當時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只要他逮到機會,一定也會數落兩句,這就是ego(自我)的修復。
當你認真了解語言的定律,你就不敢造次,甚次你連想都要小心,尤 其夫妻睡在同一張床上,你的負面思想對先生沒好處,對你也不會好處。信 念帶出我們的語言,就代表我們未來的命運。」
現在不僅賴佩霞夫妻倆謹守著語言的法則,非常珍惜著彼此的婚姻關 係。
轉換正面思想 慎選你的朋友
相信許多人讀過《失落的幸福經典》會有同樣的疑問:
「我了解吸引力法則,也了解管好自己的思想與言語是多麼的重要, 但是明知道應該擺脫負向思考,轉念成正向思考,但就是很難做到,該怎麼辦?」
賴佩霞笑著回答:「第一,慎選你的朋友!或許這麼說會得罪人,但 是如果你的朋友都是充滿了負向言語的人,你最好離他遠一點。」
假想你在公司裡,或許跟你比較好的同事會私底下跟你說:
「那個誰又在背後說你什麼......。」乍聽之下他似乎是挺你 的好朋友,但是當你處在這樣的情況,你的情緒就會很不好,情緒不好就不可能給出好的念頭來。
大家常喜歡聚在一起吐苦水倒垃圾,但就像佛羅倫斯在書中提到,如 果有個朋友老喜歡約你出來聊些「陳年臭事」,勸你最好拒絕他,常聽這些負面思想的朋友抱怨,對你的人生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還會帶給你拉扯的負面力量。
賴佩霞建議:
「選擇跟快樂的人做朋友。或許當你意識很低的時候,你跟一些比較 快樂的朋友講話,他們可能會跟你說:『別想那麼多,我們去喝喝咖啡吧!』
或許當下你覺得這個人不了解你的心,反而更樂於跟你一起抱怨一起 罵的朋友在一起,罵完覺得很舒暢,但是這樣完全無法幫助我們從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思考,應該選擇跟快樂且正面的朋友在一起,才真能對你有所幫助。」
從更深的層面來看,賴佩霞認為一個人能否輕易的轉化心智,跟父母 親的關係是另一個關鍵。
賴佩霞說:「如果你跟父親的關係不好,你就不可能擁有財富,如果 你跟母親關係不好,就不會得到幸福。
當最原始的點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你所有的東西統統看不到。」那 究竟該怎麼做?
這呼應到佛羅倫斯在書中談到的「寬恕法則」,賴佩霞說:「若你跟 父母親有很深的糾葛,甚至一輩子沒有見過他們,你還是要寬恕並祝福他們,如果你沒有這麼做,內心的匱乏就會一直存在,內心的匱乏將導致命運的匱乏。
讓你跟父母親的關係在一個和解的狀態,你才能夠活出富足的生 命。」
賴佩霞舉美國樂透得主的例子,據統計每一位中樂透大獎的得主,在 六年內會回到原點,甚至更低,這並非金錢的匱乏而是因為內心的匱乏。
賴佩霞認為佛羅倫斯必定是位得道人士,她在前段人生必定已做了該 做的靈性的功課,才能在後段人生輕易的轉念,甚至幫助他人,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寫出這本百年經典,傳遞幸福的法則。
書,是有靈魂的。一本書若沒有人將它挖出來,它就是靜靜的躺在那 裡過了一百年,直到一位懂它的人賦予了它靈魂,它就像重生般,在百年後繼續散發它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賴佩霞給女人的貼心話
「幸福是可以一個人就擁有的!」
賴佩霞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我記得第一次婚姻離婚時,我告訴自 己:『我帶著兩個孩子就已經是一個圓滿幸福的家庭了。』
一般人覺得幸福的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當時我覺得我們三個人就 可以是幸福的家庭。
當我越向心靈深處探索,我發現原來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幸福,幸福是 一份很深的感恩,如果沒有感恩的人,他可能體驗不到幸福,即使他可能有先生、小孩、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但是如果無法看到他們的好,就不會感受到幸 福。」
感恩是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心靈的家,當你回到家,你就絕對會有 一份幸福感跟滿足感。
相依相信 彼此都感恩
分擔分享 彼此的人生
以鏡為師──"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 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
「當然」
「那麼東西移開後,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 師父問。
「那怎麼會呢?」
「這就是智慧啊!」師父說:
「這叫 "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 "事來則應,事過即忘" 嗎?」
「不能。」徒弟說「「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還有嗎?」
「多得是。」師父說:「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你說鏡子 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
「不會. 」徒弟答。
「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
「不會。」
「這就叫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師父 問。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興沖沖地問。
「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
「不會。」
「這叫 "把握當下,而無所住" 。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呢?」徒弟窮追。
「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映現綠色時會不 會本身也成綠色?」
「不會。」
「鏡子本身雖不變色,卻仍能紅來現紅,綠來現綠,是不是?」
「是,這叫什麼?」徒弟問。
「這叫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做得到嗎? 」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還不解渴。
「鏡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 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
這叫做 "體不動而用常顯。用常顯而體不變" 你明白嗎?」
「明白了。」
徒弟感嘆地說:
「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 竟蘊含了 這麼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為師。」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
「當然」
「那麼東西移開後,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 師父問。
「那怎麼會呢?」
「這就是智慧啊!」師父說:
「這叫 "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 "事來則應,事過即忘" 嗎?」
「不能。」徒弟說「「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還有嗎?」
「多得是。」師父說:「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你說鏡子 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
「不會. 」徒弟答。
「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
「不會。」
「這就叫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師父 問。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興沖沖地問。
「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
「不會。」
「這叫 "把握當下,而無所住" 。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呢?」徒弟窮追。
「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映現綠色時會不 會本身也成綠色?」
「不會。」
「鏡子本身雖不變色,卻仍能紅來現紅,綠來現綠,是不是?」
「是,這叫什麼?」徒弟問。
「這叫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做得到嗎? 」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還不解渴。
「鏡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 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
這叫做 "體不動而用常顯。用常顯而體不變" 你明白嗎?」
「明白了。」
徒弟感嘆地說:
「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 竟蘊含了 這麼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為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