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30, 2009

唐僧西天取得真經100 年之後的一天,唐僧到如來家做客

唐僧西天取得真經100 年之後的一天,唐僧到如來家做客

唐僧西天取得真經100 年之後的一天,唐僧到如來家做客。如來為了檢驗他這100年來修煉程度,席間談話如下:

眾所周知,你當年的成功,離不開你的三個得力徒弟,悟空,八戒,沙僧。那麼你本人最喜歡哪個徒弟呢?唐僧給的答案多少有些出乎如來的意料,那就是:八戒。

" 八戒最大的優點就是可愛。"唐僧滿面笑容的說道,"有他就少不了笑聲。有很多人誤以為他懶惰,其實他並不懶惰。每次他打掃馬廄或者收拾包裹,都是一絲不苟,挑不出什麼錯兒來。但是他很小氣,總是要暗地比較,自己比別人多幹了多少,他吃不得一點虧。而且他又喜歡睡懶覺,所以大家才會以為他很懶。"


" 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要知人善用。手下隊伍要精簡,屬下個人能力要強。"唐僧如是說。"那麼八戒的個人能力是你三個徒弟裡面最差的,又有不負責任等對工作不利的缺點。你為什麼不換一個精明能幹的人選呢?"如來佛不解的問。"的確,八戒在隊伍裡面確實是個人素質最差的一個。


但是,並不是由最好的人員組合起來的隊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隊伍的整體功效。一個強大的完整的隊伍,成員必須要有不同的特點和分工。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通風報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過就跑這個特點也只有八戒有。我記得以前有個將軍,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峭。別人不解。他說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悄站崗,遇到敵人一定會戰死,而膽怯的士兵則會跑回營中報信。這就是說明人員搭配問題的很好的一個例子。"唐僧神采奕奕的說。


"而且,八戒這個人臉皮很厚,不怕指責。一件事情作不好,大家都可以把責任推到他頭上。這樣就節省了內部處理問題的時間。而由於他的存在,其餘的人員自然而然就會對自己有一種信心,因為他的能力一定是比八戒強的。"


" 對於我個人來講,"唐僧點起一支煙,興致勃勃的說,"我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他比較喜歡溜鬚拍馬。一個領導者,不可避免的就會對一個總是誇讚他的手下產生好感甚至依賴感。你看幾乎每個領導者身邊都會有八戒這樣的人物存在。因為你不能要求領導者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上,還要放低身份和自尊,去聽取下屬的批評和接受下屬的頂撞。你必須要有一個會說好話的人在身邊,否則你早就被氣死了。"


唐僧的話把如來逗笑了。

如來問到:你覺的悟空這個徒弟怎麼樣?一路上他多次救你性命!是呀,上次我西天取經還有一個主角人物,他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而他由於緊箍咒問題的存在,和我的關係非常微妙,就如同臺灣問題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一樣。"其實我們之間最終是敵人的關係。"唐僧緩緩的說。


"每次危難時刻,他都能出來救我,很多次我都非常感動。但是只要一風平浪靜,我就會恢復對他的敵視態度。"唐僧說,"因為我是一個忌妒心很強的人。每個希望自己建功立業的男人都有忌妒心。"


如來站起來給唐僧沏了杯茶,唐僧呷了一口繼續說到:西遊記不是無間道,"唐僧說,"我必須作男一號。別人不可能和我搶戲分,比風頭。因為我是整個組織的領導者,也是這次西天取經的唯一執行者,他們都是我的助手,助手的功勞怎麼能大過執行者的功勞呢?可是悟空沒有重視自己的身份,總是擅自行事,關鍵的時候英雄當頭。我知道他的人氣和知名度高過我,實際上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畢竟經是我拿回來的。"


"那麼你們在個性上和感情上有什麼衝突呢?"如來問。

" 首先我先說我們的共同點,其一,我們都是很執著的人,其二,我們都是禁欲者。在這兩點上我們可以相互激勵對方。但是,孫悟空其實是一個無知的農村土猴。他的文化素質是很差的,而且脾氣太倔強,因為沒有受過良好家庭教育的關係。作為一個被領導者,過於倔強的性格一定會跟領導者有矛盾。一山不容二虎,當一件事情,我們有了分歧,那麼到底該聽誰的呢?當然是聽領導者的。因為領導者是一個指揮者,他負的是全局成敗的責任。不管是他指揮失當,還是用人失當,只要最後結果是失敗的,他就要全部負責。象中國足球隊的教練輸球了怪隊員就是一種低素質指揮者的表現,因為隊員是他選拔和訓練的。


坦白的講,我是一個完美的指揮者,最後取經成功的結果說明了一切。而如果指揮者下了命令手下不聽從,那麼最後就是要手下負責。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屬下,即使領導者讓他跳崖他也一定要執行,只要徹底執行了他就沒有責任。而悟空就不懂這個常識,所以我說他是鄉村土猴子。說實話他的處事方法真的讓人討厭,很多次我都想讓他捲舖蓋回家。"


唐僧自信深沉的談吐讓如來欣慰的笑了笑。
"你們矛盾爆發程度最激烈的一次是不是白骨精事件的那次?"如來繼續問道。
唐僧孩嗽了幾聲,"唉。那是我最丟臉的事情了。"唐僧吐了個煙圈,"那次我是直接的輸給了他。至今我都耿耿於懷。人都是有感情的,雖然是敵對情況嚴重了點,畢竟我們還是同志,是戰友,是上下級。相處久了一定是有感情的。那次我讓他走,實在是因為他讓我太生氣了。看他一次次給我下跪認錯,我忍不住心軟。但是我告訴自己,這是趕走他最好的時機,如果這次他走了,他永遠都是個農村土猴。而我自己會獨享取經歸來的光環。所以我咬牙趕他走了。後來發現不能沒有他。你看哪一個君王不是等穩定之後才除掉自己眼中釘的。所以我想請他回來,等取經成功以後向如來揭發他的一些醜行鬥倒他也不遲。請他回來的時候我有多丟面子,好在大家都是自己人,家醜不可怕。"


"那個緊箍咒問題你怎麼看?"如來問。
"這個問題是我們師徒關係中的核心問題。我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讓他見識我的厲害。看他痛苦的樣子其實我很有滿足感,但是我還裝出很心痛的樣子。而且-----正是因為有緊箍咒的存在,我認為他一定把我當仇人看。等到了取經成功以後會找我報復,遺憾的是他沒有抓住那個機會,因為他的謀略比我差很遠。反而是我向你推薦他作佛。作佛了就不能好打不平了。他的性格我清楚,他忍不住火氣的。所以他常常被你教訓。"這你也清楚的。

最後,唐僧說了這樣的話:"英雄從來都是被利用的。他是個英雄,可是我卻是個贏家。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領導家的八字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領導家的八字訣

有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大領導家應該具備的基本認知。

  三國時代的孫策,被許多人稱為英雄中的英雄,他的雍容氣度,他的識才能力,他的授權原則,不是普通領導人可比的。

�孫策和張昭

  讀過三國史的朋友都知道,吳國有個臣子叫張昭,常常倚老賣老,在吳主孫權面前,勸阻這個,勸阻那個,孫權對這隻烏鴉很頭大,卻不敢發脾氣,因為張昭的個性直率耿介,又是孫策時留下的遺臣。

  張昭在孫策剛創業時,就跟著孫策南征北討。孫策把政治、軍事都交付給他全權處理,他不負所託,政績斐然,名聞南北。常有北方士大夫寫信給他,表達慕名之意。

  張昭接到這些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治績受到肯定,憂的是不知該不該公布這些信的內容。

  公布嘛,好像在炫耀什麼,也有點功高震主的疑慮;不公布嘛,怕有人誤以為信裡頭有什麼不可告人、勾結敵人的秘密。

  張昭進退不安,左右為難。孫策知道這件事後,哈哈一笑,舉管仲和齊桓公的故事,說明立場。

  齊桓公重用管仲,大小事都交給管仲定奪,每次臣子有事請示齊桓公,齊桓公便叫他問管仲去,左右的人便問齊桓公,怎麼事事都聽管仲的,做國君怎麼這樣容易?其實這是齊桓公高明之處,政事委由有才能的人處理,國君當然好當,國政也蒸蒸日上。

  孫策引管仲和齊桓公為例,說:「子布(張昭字子布)賢能,我任用他,統一天下的功業不就在我身上嗎?」說得多豪邁,多麼氣象萬千。

  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彌留之際,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孫策和太史慈

  再說孫策和太史慈這一段。

  孫策攻打劉繇時,和劉繇部將太史慈相遇,兩人騎馬打仗,孫策刺中太史慈的馬,勾住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也奪下孫策的頭盔,正難分難解之際,雙方人馬及時趕到救援,兩人未能分出高下。

  三年後,孫策攻打劉繇,生擒太史慈。孫策解開太史慈的繩索,追憶起三年前兩人單挑的情景,便好奇問說:「如果當時你捉拿住我,你會怎麼辦?」

  孫策答說:「很難說。」

  孫策哈哈一笑,不以為忤,反而說:「聽說你忠勇、有膽識,可惜跟錯了人,我是你的知己,想和你共創大業。」於是任用太史慈為將。

  後來,劉繇死了,一萬多名部眾群龍無首,不知何去何從,孫策派太史慈前去安撫。左右的人不放心,擔心太史慈回到老窩,會據地為王,東山再起,因此紛紛勸阻說:「太史慈此去一定不會回來。」

  孫策自信滿滿,也很自負的表示:「太史慈除了我,還能跟誰?」

  太史慈臨行前,孫策和他握手告別,問:「幾時回來?」

  「六十天就夠了。」太史慈回答。

  太史慈走後,大多數人仍認定他不會回來,孫策說:「各位不要再說了。太史慈雖然勇猛大膽,但他一諾千金,重道義,不是個反覆的人。一旦視你為知己,必然生死相隨。」

  孫策從不擔憂太史慈會不回來。果然,太史慈如期回來,圓滿達成任務。

  好一個守信不阿的太史慈,好一個識人不疑的孫策。

�劉備和趙子龍

  劉備對部將的信任,也是一級的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拿下荊州,棲身於荊州的劉備倉皇而逃,曹操輕騎急追,追上了劉備。劉備在緊急中拋妻棄子,騎馬脫困。驚魂甫定,不見了趙雲。有人咬定說,趙雲已向北投曹去了,劉備大怒,把手戟擲向那個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果不其然,一會兒就看見趙雲瀟灑的抱著劉備的兒子劉禪(阿斗)來到。

  《三國演義》把這史實舖染得異常精彩,戲劇性十足。趙雲殺進殺出,抱著阿斗平安脫險,劉備從趙雲手中接過阿斗,摔在地上說:「為了你,差點損傷我一員大將。」趙雲趕緊抱起阿斗,感激涕零的說:「我就算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報答什麼?報答劉備如此看重他,為了他,寧可犧牲親生的兒子。

  劉備很會做秀,讓趙雲感動得掏心掏肺,一方面可以看出劉備的權謀表演,一方面可知劉備對部屬的信賴。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短短八個字,看似容易,實則困難。不能看走眼,不能耳根子軟,不能說錯話,不能疑神疑鬼,才能成就這八字。畢竟互信基礎不易建立,更不易穩固,只要一點點風吹草動,便破碎了。

星期日, 1月 25, 2009

平凡就是幸福

平凡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常有人說平凡就是幸福,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的事例:同樣的生活,因為要求不同,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卻快樂。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能夠把幸福的標準放低些,讓自己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


平凡不是宿命、不是天生、也不是遺傳;平凡是一種隨遇而安,是一種滿足、一種對生命的擁護。平凡對生命的祝福,其實就是不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環境,要保守、要前進,要張揚、要低調,每個人都有一個廣闊可選擇空間,但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人感到不幸福?


有一囚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說,當年他曾是一位人人羡慕的白領階級,身居要職,家庭和睦,可是他卻無視擁有的幸福,眼見別人香車洋房灑脫生活,產生了失落和不平衡感。他認為幸福就是追求金錢,瀟灑花錢。於是挪用公款揮霍,最終成為階下囚。他的犯罪給家人帶來深深的傷痛,漫漫鐵窗生活讓他體悟人生,其實能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就是幸福,可惜有些人非要等到失去時才能體會。


活著就是幸福,只是在平淡的日子�,浮躁和欲望使我們難以感知身邊種種幸福。如果能珍惜有限的生命,認真去體認生命中的真善美,享受平凡生活�的幸福愉悅,那麼就擁有了幸福。

生命中你看重什麼?

生命中你看重什麼?

有一位父親存了很久的錢,終於買了一輛雪亮的新車。他非常寶貝這部車,每天都洗車打蠟。他五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愛車,也非常興奮的幫爸爸一起洗。父親有這樣一個兒子,非常滿意,深覺這個兒子很體諒為父的心。有一天,這位父親很累,雖然車子因為淋了雨而顯得髒,但他實在太累了,心想,改天再洗車吧!

五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累,就興沖沖的要幫爸爸洗車,父親見他人小志氣大,心裡更加得意,便放手讓兒子洗。小兒子要洗車,卻找不到抹布。他走進廚房,立時便想到母親平常炒完菜洗鍋子時,都是用鋼刷使勁刷才刷乾淨的,所以既然沒有抹布,就用鋼刷吧!

他拿起鋼刷用力的洗起車來,一遍又一遍,像刷鍋子一樣刷車。等他洗完之後。『哇!』他大哭失聲,車子怎麼都花了?這下慘了,他急忙跑去找父親,邊哭邊說﹕『爸爸,對不起,爸爸,你快來看!』父親疑惑地跟著兒子走到車旁,他也『哇』的! 一聲﹕『我的車!我的車!』這位父親氣得走進房間,他十分生氣地跪在地上禱告:『上帝呀,請你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這是我新買的車,一個月不到,就變成這樣,我該怎麼處罰我的孩子?』
他才禱告完,在他心裡忽然出現一個聲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卻是看內心!』突然間,他像是被點醒了。他走出房門,兒子正害怕地流著淚,動也不敢動。父親急得把孩子擁在懷裡,並且說:『謝謝你幫爸爸洗車,爸爸愛你,勝過這部車子。』

星期四, 1月 22, 2009

心理貧窮

心理貧窮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兩人揹上行囊、風塵僕僕地上路,誓言不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家。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髮年長的聖者;這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裡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地,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教徒心裡一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嘛!」「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位教徒彼此推來推去,「客套地」推辭一番後,兩人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嘛!你先講啊!」「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哇,我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我!好吧,你給我記住!你這麼無情無意,我也不必對你太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這一教徒乾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個眼睛「馬上瞎掉」,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個眼睛都瞎掉」!

原本,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禮物,可以使兩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貪念」與「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緒,所以使得「祝福」變成「詛咒」、使「好友」變成「仇敵」,更是讓原來可以「雙贏」的事,變成兩人瞎眼的「雙輸」!

在巴拉圭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未婚夫妻,很高興地大喊大叫、相互擁抱,因為他們中了一張「高額彩券」,獎金是七萬五千美金,折合台幣約兩百零六萬元。

可是,這對馬上要結婚的新人,在中獎後隔天,就為了「誰該擁有這筆意外之財」而鬧翻了;兩人大吵一架,並不惜撕破臉、鬧上法庭。為什麼呢?因為這張彩券當時是握在未婚妻柯莉雅的手中,但是未婚夫馬提內茲則氣憤地告訴法官:「那張彩券是我買的,後來她把彩券放入她的皮包內,但我也沒說什麼,因為她是我的未婚妻嘛!可是,她竟然這麼無恥、不要臉,居然敢說彩券是她的、是她買的!」

這封未婚夫妻在公堂上大聲咆哮,各說各話,絲毫不妥協、不讓步,所以也讓法官傷透腦筋。最後,法官下令,在尚未確定「誰是誰非」之時,發行彩券單位暫時不准發出這筆獎金!而兩位原本馬上要結婚的「佳偶」,因爭奪獎券的歸屬而變成「怨偶」,雙方也決定「取消婚約」。

有人說:「結婚,經常不是為了錢;離婚,卻是經常為了錢!」

的確,人的私心、貪婪、嫉妒,常使人跌倒,重重地跌在自己「惡念」的禍害裡。

事實上,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太少」,而是「慾望太多」;慾望太多的結果,就使自己 「不滿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別人所擁有的、或嫉妒 別人比我們更多,以致心裡產生憂愁、憤怒和不平衡;慾望太多,就是「心理貧窮」!

星期一, 1月 12, 2009

鞋不合腳 沙子作祟

鞋不合腳 沙子作祟
她是我的同學,也是公認的校花。畢業後和我在台北上班,不久,她結了婚,
丈夫是某政要的秘書,有名的筆桿子,真的是郎才女貌,作為同學自然為她美好生活而高興。

雖然和她見面的機會不多,但她的好消息卻不斷傳來:丈夫升職了、她當母親了。

偶爾在街上遇見她,濃淡適宜的妝容,氣質優雅極了,直覺她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最近又遇見她,她還是那麼美麗,較之以前更多了幾分成熟。
我向她打趣,有愛情的滋潤,女人的美麗就是不一樣。

她只是淡淡一笑,平靜之中似乎有些憂傷。
她說:「婚姻如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妳那雙優質的婚姻鞋難道不合腳?」我反問。

她的話匣子打開了,也許是平時她少有傾心訴說的機會,此時,她歷數丈夫的種種陋習:
喝酒、抽煙、應酬多、早出晚歸……讓她慢慢地受不了,

她是個很敏感的女人,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天長日久,灰色情緒漸漸堆積,離婚的心情都有了。

沉默了半響,我問她:「妳愛妳的丈夫嗎?」

我這明顯的廢話,從她的表情就應該看得出來,她正是因為太愛、太在乎,所以才會有失望。

「妳丈夫愛妳嗎?」這也是廢話,她不可能與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生活。

我笑著對她說:「其實妳的鞋子還是很合腳的,只不過鞋子裡有幾粒沙子而已。」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她明白了我的意思。
她笑著說,那沙子挺硌人的,要想辦法把它們拿出來才好。

處理沙子的問題,那可是妳自己的事,我笑了。

這世上有很多人說鞋子不合腳,其實未必就是鞋子有問題,
可能是鞋中之沙造成了一種不合腳的錯覺。
因為幾顆沙粒而放棄整雙鞋子,那可是天下第一號大笨蛋。

她聽後笑開了,笑得嫵媚而動人。

低頭看得破 

低頭看得破 


  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

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高僧對他們說:

「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崖壁極其險峻陡峭。

身體健壯的慧明,信心百倍地開始攀爬。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面滑了下來。

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儘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還是從山坡上面滾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了後又開始攀爬,儘管摔得鼻青臉腫,他也絕不放棄……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慧明屢爬屢摔,最後一次他拼盡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時,

因氣力已盡,又無處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

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將他救了回去。



  接著輪到塵元了,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結果也屢爬屢摔。

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試一次,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

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然後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頭向著山下走去。



  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難道塵元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只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



  塵元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

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



  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時,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死,膽小怯弱,

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佈將塵元定為新一任住持。



  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塵元向同修們解釋:「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

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

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



  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

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

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然後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

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攀爬懸崖,意在堪驗你們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

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間痴情之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但是往往卻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

並不能達到心中嚮往的那個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臉腫,最終一無所獲。在己之所欲面前,

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低頭看,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

只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餘地。

星期四, 1月 08, 2009

現代父母必讀: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現代父母必讀: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

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說:「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三萬幹啥?年年考試?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他成竹在胸答:「K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三個月;現在,他要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

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 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

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

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

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

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一定名牌  找他優點?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違規停車、闖紅燈……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

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只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

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有時侯咱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過幸福、衣食無缺的生活....最後卻養了個沒有責任感,不會感恩....甚至還會棄養父母的孩子,這就是咱們應該得到的成果嗎....

若是你還未生子或者孩子還小,請仔細想想你希望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滴~~要是你也不想要下面的孩子,請別忘了要愛他但不要寵壞他....

知識要消化才會吸收

知識要消化才會吸收

經常南北往返演講或授課,我發現女性追求成長的動力,遠高於男性。
但是相對地,女性在追求成長時的挫折感也比較大。有位熟女問:「我常到處聽演講,剛聽完時很興奮,但聽多就麻痺了,聽這麼多演講,對我真的有用嗎?」


一位傑出的女性業務高手,也碰到近似的問題:「剛上完課,覺得自己收穫很多;為什麼幾個星期後,就覺得效果大折扣。」

我很能理解這個現象。如果,把聽課當作吃藥或進補,療效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過了某段期間,就會覺得一切好像又回復到當初。除非,知識能像日常飲食中的營養要素,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內化成為血肉,才能很自然地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把握記憶有效期限

好學的朋友們,在聽演講或報名參加訓練課程之前,應該先分析自己對哪些主題有興趣,或哪些課程提供的知識及經驗,可以很快被應用在工作或生活中。以「output」為「input」的學習依據,是最近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提倡的方法。

決定主題後,就要熱心參與,過程中認真聽講、抄寫筆記。大腦潛能無限,但片段的記憶有限,所以,演講或課程結束,最好能立刻練習講一遍,以加深印象。

可藉由分享給家人或朋友的機會,把重點重述一次,並且儘快將所吸收的智慧,運用在實務上,這是系統化的學習方式,不但短期的效果具體而明顯,經由內化的程序,長期成為自己知識經驗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很自然的行為反應。

至於同一個主題的演講或課程,是否值得重複接觸,就要看個人對其中內容消化吸收的程度。但是,人生每個階段的體會不同,有些演講或課程的內容,在不同的階段接觸,會有不同的領悟,只要時間和資源許可,重複聽講並無不可。

您也在井裡嗎?

您也在井裡嗎?

幫我照顧好正在看這封信的人,我會非常非常感激你
您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簡單地生活。
多分享。
少欲求。
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旭日永遠會升東

態度的魔力

態度的魔力

[態度]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會產生神奇的力量。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證實了[態度]的魔力。

若干年前,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六週老鼠通過迷陣吃乾酪的實驗,其對象是三組學生與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群聰明的老鼠將迅速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乾酪,所以你們必須多準備些乾酪放在終站。﹂

他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將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平庸的老鼠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障抵達終點,然後吃一些乾酪。因為牠們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

他對第三組學生說:﹁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這群笨老鼠的表現會很差,不太可能通過迷障到達終點,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六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迅速通過迷陣,很快就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至於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障抵達終點。

有趣的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天才老鼠與笨老鼠,她們全都是同一窩的普通老鼠。這些老鼠之所以表現有天壤之別,完全是因為實驗的學生受了羅伯特博士的影響,對他們態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學生們當然不懂老鼠的語言,然而老鼠知道學生對牠們的態度。

此一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因此,一個人要成功,除了努力之外,必須具備下列的正確態度:

.對自己的態度:認識自己,忠於自己,喜歡自己。

.對他人的態度:相信人性本善,喜歡別人。

.對公司的態度:忠心耿耿,引以為傲。

.對產品的態度:物超所值,值得顧客花錢來買。

.對推銷的態度:愈擅長推銷者,愈能成大事。

.對顧客的態度:處處為顧客著想,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未來的態度:實事求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Ps:成功的首要條件, 是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

星期二, 1月 06, 2009

花販的人生哲學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豔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結論是:「人也是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聞得到。」

他的結論是:「因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

他的結論是:「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志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志氣了。」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愈是昂貴的花愈容易凋謝」

他的結論是:「那是為了要向買花的人說明:『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
他的結論是:「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人要懂得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

其實有時候想想自己這麼忙,到底為了什麼呢?
這世上的工作,沒有什麼是不能被代替的。
人走 光 了,還是會有人補進,只是資深員工會辛苦一點。
這是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上讀到的,
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麼忙到底為自己賺到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呢?

其實,這麼忙不值得 ......
如果你很忙,忙到沒時間看到這篇文章時,代表你真的很忙,而且是忙昏忙過頭了。
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趕工作進度,但是忙歸忙,我還是給自己設定管制點:
晚上七點一定放下工作,晚上固定有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
如果還有時間的話,一定再看一些雜誌與專業書籍。

"老天爺在時間方面是非常公平的",
總統一天有24 小時,大公司老闆的一天也是 24小時,
不論用不用功的大學生的一天也是 1440分鐘,
躺在媽媽懷裡的小寶貝也是分配到86400秒鐘的一天。

如果您是 RD 的工程師,到了晚上10點還在加班的話,
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這樣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您自己的人生規劃。
許多人忙到身體受不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身體肝腎臟都出問題,想要回頭可能都來不及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女生寫到她的男朋友在半導體廠上班,
每天都要穿袋鼠裝在無塵室工作,由於換下與穿上要花一些時間,
所以大家都儘量少喝水或是不喝水,下班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
可是大部份人的發現自己的尿液都是深褐色的。

引述一段最近才看到的 醫學常識:
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裡,
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將會經由輸尿管感染你的腎臟。

有些人忙到老婆吵著要離婚時,這才發現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了。
家對忙碌一族的人而言只是休息的場所,
如果一整天忙到晚上十點才下班,扣掉睡覺的時間,您會有多少時間留給老婆與小孩呢

閱讀障礙與百萬富翁

心理學家分析英國企業界表現優異者的心智特質時發現,300位百萬富翁中有40%是閱讀障礙者,這個比例是一般人口的四倍。

專家們分析可能由於閱讀障礙者比較不擅長於注意細節,但卻能掌握較宏觀的整體性,並且較能產出具原創性的觀點。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有比較強烈的動機。

Tulip Financial Research 的研究指出大約有5000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在學期間的表現是很差的。

維京集團負責人,Branson 在18歲時就賺進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現在身價超過億萬,他是位閱讀障礙者,他連淨利與毛利這兩個名詞,他都搞不懂,直到三年前,別人解釋給他聽時,他才瞭解。他說「閱讀障礙」對我而言,它的意義是「我擅長於授權,而且較具宏觀」。

另一位富翁Lord Heseltine 回憶中學時,由於他不會踢足球,所以當所有他的同儕都去踢足球或看足球時,他就在足球場旁邊賣檸檬汁。他同時也是一位閱讀障礙者。

Massow 來自破碎家庭,而且在學校也常逃避學習,但他確認為早年的創傷經驗對他後來的經歷有幫助。「閱讀障礙變成是一種促使他們努力的動力」。

另一調查研究發現69000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都傾向會為自己設定成功的心向,而且願意冒險,他們之中有一半以上出生的背景並不好,但這其中的73﹪並不會注意或在意別人者麼看他。

此外,調查亦發現這些富翁平均一週工作60小時以上,即使是假日也不會停止工作,工作對他們而言就是享受與放鬆,他們不工作時會有焦慮感。

有自我信念、願意冒險與競爭是他們的特質。另外,他們對「失敗」的觀點也值得重視。一般而言,他們在成功之前,平均失敗過五次以上,但是他們對失敗的定亦是「學習經驗」。他們的動力來自「沒有安全感」,貧窮或沒有特權。因為沒有錢、沒有權,所以你必須要很有創意,才能存活。也因為他們過去的經驗讓他們覺得「Nothing to lose」,反而成為成功的原動力。

不要做"剪蛹的人"

曾經有一種說法: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
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
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
這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
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
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
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
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在教養孩子時,
要小心喔,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多多鼓勵他人

對孩子的每一點成長,都以驚喜的心給孩子最快樂的讚美時,師生之間都會露出燦爛的微笑,這是給孩子成長最大的動力。

有一次上國語課,我鼓勵學生們發表,當短文中描述大象的特徵說:「你的腿那麼粗,是不是偷了廟裡的柱子?你的鼻子那麼長,是不是偷了消防隊的水管?你的耳朵那麼大,是不是偷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我問孩子:「大象除了這些特徵外,哪一部分沒有描述到?」

孩子們爭著舉手說:「眼睛和牙齒。」我讚美他們真棒,真像天才博士一樣。孩子們一高興,就真的像博士。

我問孩子:「我們要如何照樣造句?」

有位孩子立刻舉手說:「你的牙齒這麼長,是不是偷了展昭的寶劍。」

又有一位孩子說:「你的眼睛這麼亮,是不是偷了神槍手的子彈。」

這兩位孩子一說完,真的讓我起雞皮疙瘩,才一年級的學生呢!他們想得真好,我讓全班同學給他們最棒的「愛的super,耶!」後來到積穗國中教證嚴法師靜思語時,我鼓勵親子起來發表,一般孩子到國中後都比較彆扭,請他起來說話都不太主動,點名請他說也不太肯出來,我就跑下去幽默的對他說:「你不講怎麼行,下一屆的行政院長就要輪你當了,你先要學會如何做政見發表,現在我是給你機會練習喔!」

在重賞之下,及家長半推我半拉之下,孩子終於出來發表了。後來再請一位男生起來說時,也不太願意出來,我笑著問:「你姓啥?姓江啊!姓江的想競選總統,也要像柯林頓一樣,到處去演講,來!來!我們先練習!」結果這位江總統也出來了。

同樣一句讚美的話,我們熱誠一點來說,會像真的一樣,讓人如醉如癡,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會讓一個人一生中難忘,甚至是他成功的基因,我們何嘗不也是受到讚美、被鼓勵而更想往前走嗎?因此,我們不要吝惜給孩子這些不用本錢的最美的讚美。

我們給孩子鼓勵,在聯絡簿上蓋哭臉和笑臉表達訊息,讓人心裡感受完全不同,如果不好就蓋哭臉,家長天天看到哭臉就難過,他會不快樂的不相信他的孩子有何不對,而把問題鎖住。如果蓋笑臉,好的多蓋一點笑臉,不好的少蓋一點笑臉,家長會快樂的相信,並且會存著希望來改變問題,這是我一點小小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大家不妨試試看。

我們每天從心底綻放出燦爛的微笑,讓別人也感染到快樂,這也是功德一件。相由心生,雖然你長得不怎麼樣,但在你燦爛的微笑中,只賸下朦朧的美,這是不容置疑的,這也是修練柔和聲色的基本功夫,來!大家一起笑一個耶!

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會讓一個人一生中難忘,甚至是他成功的基因,我們何嘗不也是受到讚美、被鼓勵而更想往前走嗎?

星期五, 1月 02, 2009

一位丹麥父親的「責任教育」

一位丹麥父親的「責任教育」

老勞特是這裡魚市場的大戶,有個 1.9米 多高的兒子,很懂事而且聽話,除了上學外,課餘的時間幾乎都在幫助父母勞動。
老勞特一向是個樂呵呵很和藹的人,只是那次是個例外。
我親眼看到老勞特把小勞特拽上汽車,臉色鐵青。我急忙上前探問究竟。
老勞特黑著臉告訴我,今天下午勞特在商店裡,把一個塑料塞子鬆動的次品保溫箱賣給了一個漁民,

這個箱子是他拿出來準備退貨的,勞特不知道。
我笑著要老勞特消消氣:「在我們中國,有句話叫不知者不罪。」
老勞特說:「我是沒有告訴他。可是他作為店員應該在賣出箱子的時候替顧客檢查清楚。

現在,他需要跟我一起去彌補別人的損失。」
很不巧,那個漁民范德薩當天不在。
事情果如所料。老勞特在一天後,在魚市場找到了那個漁民,滿滿一箱子的魚都變了質,

散發出一股子腥臭的味道。老勞特把正在上課的兒子叫了回來。
當著大家的面,老勞特要勞特把那箱變質的魚放到自己的秤上,稱了一下,然後拿出計算器來,

按照當天那種魚的價格,算出了漁民的損失,大概在1000歐元左右。
他拿著計算器給自己的兒子看,然後說:「你看到了,這是你的錯誤造成的損失。

要知道,自己的錯誤要自己來承擔。我已經幫你在學校請了一個月的假,

你這一個月應該為范德薩勞動,到你賠償夠他的損失為止。」
相當不錯的一個警愓故事。有時人往往因一時的疏忽而導置嚴重的損失,

這位父親的做法,相信能為他的店面帶來相當正面的廣告宣傳,讓客戶更加安心在他的店面消費,

而那孩子更能從中學習到,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而導至後面一連串的問題與損失,

使他將來做任何事時都將更加小心謹慎,奠定他日後成功的基礎。

掌握服務商機關鍵第一步,洞察需求創新服務王道

掌握服務商機關鍵第一步,洞察需求創新服務王道

從需求中找出商機,正是創新事業的成功之道。工研院成立服科中心,由服務產業價值鏈中,發掘並觸動具有原創性、科技性、長期性的服務事業。善用使用者洞察 (User Insight)是他們掌握服務商機的關鍵第一步,並設計出獲利的商業模式,在可預見的未來,引領國內服務業開創出康莊大道。


把iPod拆解開來,可以找到451種零組件,而其製造則多數委由台灣廠商進行代工,包括:華碩、英業達以及鴻海,都是蘋果重要合作夥伴,但是代工廠辛勤勞動的成果,並沒有為自己創造多少利潤,真正獲利的企業是iPod的創造者:蘋果(APPLE)。

根據2007年6月28日《紐約時報》報導,iPod是由散布全球多個國家的十幾家公司所共同分工製造而成,參與生產的每家公司都各別做出不同大小的貢獻,以零售價299美元30GB款式的iPod為例,每銷售一台,蘋果電腦可以分得80美元,組裝這台機器的中國大陸勞工,卻只能分到總價值的1%。

蘋果能夠囊括大多數的利潤,在於他們設計出全新的產品概念及商業模式,從外到�剖析iPod的成功之道,可以發現iPod簡約充滿時尚感的設計,自然引發眾人的注目,內部則採用被其他廠商放棄的1.8英寸硬碟,使得iPod在較小的空間實現超強的記憶容量。更深層地分析,表面上iPod是硬體,實際上它是個複合體,有效整合iTunes編輯軟體以及線上音樂零售服務,因此,能夠實現難以複製的消費者體驗。

新型態的科技化服務業

很明顯地中低階製造能力的價值正在快速地滑落,因為產品的真正價值不再是其內含的零組件,更不是組裝零組件的能力,目前最具附加價值的是產品、服務交織成構思與設計,展望未來,過度迷戀於技術的廠商是相當危險。未來在那裡呢?大家都在問,引領台灣產業前瞻發展方向的工研院指出一條康莊大道:朝向服務發展準能帶來新商機。

工研院於2006年元月1日成立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以下簡稱服科中心),目標在由產業價值鏈中發掘創意價值,觸動並開創具有原創性、科技性、長期性的服務事業,最終則希望形成新的服務產業鏈,以及服務產業聚落,化身為服務革命的領航者。

為了讓服務革命能夠順利推動,工研院特地找來具有產業及國際經驗的實務大將來領導服科中心,現任主任李克勤曾任荷商飛利浦公司(Philips)行銷副總裁,在業界累積超過25年國際市場行銷與管理、新商業模式開創以及新市場開拓的經驗。李克勤於飛利浦任職期間,創造出戰績的輝煌,包括:開創第一代LCD 電視上市與行銷以及及執行DVD藍光跨國合作計畫,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隨著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會逐步攀升,目前國內服務業GDP的比重已經達73%以上,代表台灣開始由製造型經濟轉變為服務型經濟,此外,由於國際競爭的激烈化,廠商彼此間的分工也相形綿密,其結果造就出新的服務商機,近年來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所謂的商機指的不是傳統服務業的規模愈來愈大,不是消費者存在銀行的錢更多,不是病患花在醫院的醫療費用增加,而是要設法促進國內服務業朝向科技化發展,同時培養出新型態的科技化服務業,未來隨著工研院服科中心的設立,國內科技化服務業將注入新的創新研發能量。

服務創新從使用者洞察開始

經濟活動的轉向帶來新機會,然而在產業成功關鍵要件發生變化之際,廠商如果未能及時進行轉型,只能繼續陷在賺辛苦錢的惡魔循環中,想要進行創新將是難上加難。

對於創新商業模式有深厚經驗的李克勤表示:「成本與品質不是未來成敗的決定因素,因為個人需求已經從產品轉向體驗及服務,單純從事製造想要保住利潤愈來愈困難,當台灣廠商的毛利率持續下探小數點2位數及小數點3位數的時候,大陸廠商甚至可以看到小數點4位數。」

不斷地在價格上相互較量並不是究竟之道,殺價競爭為企業帶來的只是更多的痛苦,企業不能再將眼光完全放在產品及技術,而是要將公司的定位及方向重新聚焦於顧客體驗及解決方案上,這項建議不是要我們放棄產品,關鍵是要設法讓產品與服務共存,產生相輔相成的綜合效果,否則想要擺脫紅海競爭的泥淖真的超困難。

星巴克(Starbucks)如果是產品公司,他們會想盡辦法做出最好喝的咖啡,然而星巴克的創辦人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卻另闢蹊徑,改以服務創新的新型態來銷售咖啡,他們賣的是創造消費者當天美好的時光,以及令人擁有歸屬感的第三生活空間,否則單賣咖啡不可能收5到7塊美金一杯的,服務創新讓現代人寂寞的心靈獲得了撫慰,同時也實現霍華.舒茲的夢想國度。

或許有人會辯稱星巴克的商業模式其實屬於服務業,對於以製造及科技業見長的台灣企業而言並不見得合適,其實這是一種迷思,李克勤認為不管是製造業或服務業,服務都是必然存在的,而服科中心的任務就在於協助各行各業創造服務商機。

User Insight擺脫產品魔咒

製造業的服務創新活動有其必要性,全球知名企業奇異公司(GE)早於1994年開始就著手製造業服務化的工作,從建造引擎的公司,轉型成為提供飛行時間及解決方案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客戶航空公司,並不關切引擎是如何製造出來,同時也不想要成為引擎的專家,確保安全且持續的飛行時數,才是他們心中期盼的解決方案,而引擎是產品不是解決方案。

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無獨有偶地也於1994年,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定位為服務,致力於從製造導向轉變為以服務為導向的晶圓代工廠,並且將其營運模式轉為以客戶需求為重點,在不斷開創出新型態的解決方案下,台積電得以擺脫競爭者的價格競爭。最近台積電更鎖定後段封裝製程,宣布跨足65、45奈米的SiP服務(System in Package),此一事業版圖的擴張動作,不但震撼封測業者最敏感的神經,同時正式揭開台積電橫跨前端設計與後段封裝測試的服務模式,新的做法讓IC設計客戶只要專注於高階設計,有關底層設計、製程技術及元件產出只要全權交給台積電來處理既可。

迎向服務商機雖然勢在必行,然而對於傳統以技術掛帥為前提的台灣企業來說,擁有技術是最值錢的,提到經營商機率先映入主管腦海的總是產品,針對台灣企業常見的繆誤思維模式,李克勤直指核心地表示:「台灣企業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產品,其實正確的順序應該是使用者是誰?使用者在那裡?他們的需求為何?解決方案是什麼?競爭對手是誰?最後才來思考產品。」

使用者洞察(User Insight)是掌握服務商機的關鍵第一步,有助於了解目標顧客的需求、生活風格及行為模式,企業必須以此為基礎,才能設計出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同時應該藉由現有及新科技的整合運用,來實現規劃中的新創服務業,服科中心所提出的服務創新發展模式,大體勾勒出探索服務商機可茲遵循的方法與步驟。

服務創新發展模式

從需求中找出商機,正是創新事業的成功王道。如何掌握目標顧客的想法與行為呢?服科中心採取的並非傳統的問卷調查,他們的做法是直接與顧客進行互動。

為因應台灣高齡化社會的趨勢,服科中心於去年7月,著手進行銀髮族服務創新的市場調查,當時專案團隊開始進行問卷設計,但當問卷交到李克勤手裡,卻被丟在一旁,他表示:「別管問卷,從現在開始,你們的工作就是去找老人聊天。」

對於李克勤這個別出心裁的要求,眾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還是努力地的到公園裡去找老人聊天,剛開始大家的挫折感都很深,因為調查小組很容易被老人家誤以為是金光黨,服科中心需求洞察與群策行銷組組長解麗文表示:「那時候我們只好到處請教專家、找書來看,跟著長期照護協會的理事台大教授胡名霞做訪談,並且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怎麼卸下老人家的心防,讓他們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心情和需求期待。」

開創銀髮族數位生活

這個社會原本就存在著許多與銀髮族相關的產品及服務,然而卻很少有人願意用心深入了解老年人家的心聲,找出他們的獨特需求,設計出有助於提升老人生活品質的產品及服務,在忽視目標顧客族群的做法與情況下,使得市場上許多產品和銀髮族的期望產生嚴重的脫節。

服科中心此次進行銀髮族服務創新市場調查,總計走訪全省21個縣市,完成2百多個深度訪談的個案,不但有助於企業對銀髮族群的了解,對於未來有效連結科技研發與市場需求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傳統上,社會大眾的想法是老人家退休後不是無所事事,就是含貽弄孫,李克勤的看法與眾不同,他說:「銀髮族不應該叫做銀髮族,未來的老人世代是充滿活力的世代,是既不退也不休的世代,所以真正的商機不是照顧他們,而是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未來的退休族群,還是經濟動力的一部分,他們不是消耗者,依舊是生產者。」

針對這群比較積極有活力,關心自己生活品質與健康的銀髮族,服科中心將以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資訊平台作為初步的產品構想方向。上年紀的老人雖然有老花眼、心血管疾病等生理上無法克服的退化現象,但是他們並不覺得自己老,對他們而言,退休是新的開始,只是原先符合他們年輕時候使用的產品可能已經不再適用了,像網路可能就是不錯的研究對象,因為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入口網站,大都是由年輕人設計給年輕人用的網站,銀髮族在使用上會面臨障礙,而其內容可能也無法滿足他們獨特的需求,老人家的數位生活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這個族群需要何種網站的商機值得進行探索。

了解使用者是服務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企業形塑商業模式的基礎,不過服務設計有實務上的困難點,就是不容易運用原型來測試可能的風險,這是大部分服務業進行服務設計時的「痛」。

改寫遊戲規則全面突破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n)有感於過去進行金融服務創新的缺乏系統化,為公司帶來相當高的經營風險,因此在導入新的服務創意時,會先行選擇幾家分行作為「創新實驗室」,讓顧客與這些分行進行實際的交易,研發小組則精確地記錄和測量實驗結果,如果證實新做法能夠大幅提高顧客滿意度,他們就會將新的服務流程及技術推廣到所有分行,美國銀行的創新實驗體系有效地提升服務創新的成功機率,進而促進該公司營業利潤的快速增長。

擁抱服務商機是對的,但是以中小企業居多的台灣而言,很多市場是不可以亂打的,所以大規模的全面性會戰要盡量避免,最好聚焦於特定的使用者,因為使用者洞察是一個流血流汗的過程,如果市場定位太過廣泛,想要談使用者洞察是相當困難的,台灣企業比較適合打游擊戰,在特定的位置上尋求利基點。

知所取捨則近道矣,台灣企業通常帶有工程師的思考慣性,很容易從產品出發,大家雖然了解市場,卻不知道如何進行取捨,所以在決定自己的定位之前,企業最好先問問自己,誰是你的使用者?什麼是你的強處?然後在使用者需求及本身強處的連結點上找到切入位置。

服科中心的誕生正好彌補台灣在服務創新的缺口,對於具有發展潛力但風險較高的商機,可以扮演前瞻性的引導角色,除了銀髮族市場的商機之外,服科中心現階段的業務方向還包括:個人健康生活、全溫層物流、亞熱帶健康建築、推動群聚型中小企業科技應用服務等。「在全球市場上台灣企業並不屬於領先群,想要走向國際,最好另行定義遊戲規則,設法在別人的市場上,運用自己的遊戲規則。」李克勤再次苦口婆心地強調。

Sensss好,勝過學歷好

Sensss好,勝過學歷好

去年奪下「年度風雲廣告代理商」的李奧貝納,總經理黃國燦正是衝出亮眼成績的幕後功臣之一。大學聯考數學只考8分,沒有傲人學歷,他憑著舉一反三的反應力,綻放出比廣告系畢業生更耀眼的光芒。


「唯一將幸福列為標準配備」這句汽車廣告詞,你一定不陌生。不過恐怕很少人知道這個廣告創意來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

在競爭激烈的廣告界,只有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學組學歷的黃國燦憑什麼能夠脫穎而出,表現甚至比廣告科班生還優秀?

答案很出人意料。他憑的竟是一般人認為「沒啥用處」的文學和歷史知識。

關鍵面試:歷史出頭天!

黃國燦談起當年進入華商廣告的一場關鍵面試,200人應考,只錄取8人。

當時3位主考官都是廣告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譚福民、凌來誠和劉啟昌。譚福民沒有問他任何廣告專業知識,反而要他談談:「孫子兵法和諸葛兵法有何不同?」

從小就喜歡讀歷史的黃國燦,信手拈來、旁徵博引,甚至用武俠小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來比喻兩者一脈相承的道理。

這場精采的答辯,為他贏得與當時華商廣告副總經理、也是後來奧美廣告創辦人陳信雄最後面試的機會。當時陳信雄對他說:「少年耶,我看你不錯哦!那你的人生理念為何?」

「自信不自傲、出色不礙眼、平凡不平庸。」10分鐘的面試,他侃侃而談了1小時,當年連copywriter都不懂的黃國燦,就這樣跨進廣告業,一待20年。

「我念中文,但我有自信不管什麼領域,只要讓我進去,我就能找到出人頭地的方法,」他不服輸的說。

現任南桃園有線電視總經理潘煦邦,和黃國燦從6歲開始就是同班同學,也是40年的莫逆之交,就連現在都是住對門的鄰居。

同是中文系畢業的兩人都不想平平凡凡當老師,潘煦邦回想起剛出社會找工作的情景,直說「真的很坎坷。」

他笑說:「他(黃國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沖印店賣軟片,我是開著小貨車送金庸全集!」

活著,就要有品味

黃國燦在廣告界闖出名號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於「品味」和「態度」。他主張,「人要懂得過生活,不是活日子。對人、對事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生活哲學,就是taste(品味)。」

一台7、80萬買的二手積架車,一開10多年,「我就是喜歡那個舊車的樣子,這就是對待車子的看法、態度,不是錢的問題。」

過去自己開公司時,因為希望客戶看到他第一眼就有印象,所以他開始穿得跟別人不一樣,如今不打領帶、一身素袍成了黃國燦的「標準配備」。

建立出個人風格,「有沒有『型』」連帶變成他用人、看人的標準之一。「『士之特立獨行,皆豪傑之士』,做廣告創意就要有個樣子,連個樣子都沒有,就到別的地方去吧!」

尋找自己的核心能力

正是因為找到自己擅長的20%,擁有「舉一反三」這種超越文憑的大能力,對於哲學思想、文學論述任何「有感覺的東西」,都能快速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大學聯考數學只考8分的黃國燦,從未放棄過自己。

「國三的兒子,我也教他從小就要用這種態度看事情。不要搹P學的成績,要看他擅長什麼,看他的特質是什麼。」

他提醒年輕朋友,不要「太執著於自己所學的那一塊,凡事沒有經過咀嚼,食古不化反而會讓自己變成專業但白目的人。」

第一高收入廣告商
李奧貝納總經理黃國燦
我念中文,但我有自信不管什麼領域,只要讓我進去,我就能找到出人頭地的方法。

哈佛才女楊元寧,20歲的慈悲

哈佛才女楊元寧,20歲的慈悲

比爾•蓋茲的母親曾經撐著羸弱病體,在他的婚禮派對中,公開敦促他︰「得天獨厚的人呀!你背負了比常人更沉重的使命。」


楊元寧也是如此。外人眼中,她出身豪門,是王永慶的外孫女,她的父親楊定一則是長庚生技董事長,從小就是天才兒童,13歲以全巴西最高分考上醫學院,21歲就拿到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康乃爾醫學院醫學 雙 博士。


楊元寧16歲就出版了7本發人省思的童書,17歲為「紐約時尚週」走秀,18歲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修習生物學與東方哲學雙學位,並在大學二年級就修完哲學系的應修學分。


※特殊教育,感悟哲思人生


她的成績除了來自聰穎的天賦,更重要的是楊定一特殊的訓練──朗誦古典文獻。身為科學家與醫師,楊定一在研究兒童腦波時發現,朗誦古文時,兒童腦波的狀態與靜坐時一樣,腦波彼此平行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不僅代表著深層的紓解與冥想,更是讓大腦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


至於為什麼要挑選古代聖哲的著作?他認為這是讓孩子們直接與大師對話,他更要求帶領朗誦的大人不要解釋字義,他相信孩子們有足夠的智慧了解,而這些經文也不至於因為大人的解釋而扭曲原意。


從6歲起,楊定一就帶著她與兩個弟弟讀經書,從孔子、老子到佛家思想,楊元寧笑笑說:「小時候這樣讀古文只是好玩,但那些文字好像有生命,不同時候會跑出來產生新的意義。」


在這麼多經書中,最讓楊元寧有所感悟的,則是《六祖壇經》,經書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她影響深遠。9歲時,她與父親參加5日禪修,在第5天打坐要結束時,楊元寧忍不住嚎啕大哭,楊定一緊張地以為5日禪坐讓孩子身體不適,沒想到楊元寧卻哭著說︰「原來人生是一場空。」


16歲那年,楊元寧出版了7本童書,《大地醫生》《不再恐懼》《活在沉靜中︰讚頌大地》《整體療法》《記得快樂》《大笑老人》《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小男孩吉多因為透過與爺爺對話,體會了生命的意義。書中處處充滿佛家哲思,她坦言書中寫的道理,都是給大人看的,而智慧爺爺則是父親楊定一的化身。


她甚至談到連成年人都講不清的「業力」,在《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說,人生的一切都是將石頭丟在水中,激起陣陣漣漪,引發善惡因果,更說︰「我們的靈魂或是精神,不論我們叫它什麼,也是一樣的。即使拋去了這個肉體,我們的靈魂還是永存。真相是,我們原本就是美麗的靈魂。暫居在這皮骨袋裡。內在是無限地光明,永遠不滅地閃耀著。」


※傳承門風,成為他人天使


出身豪門,對楊元寧最大的意義,不是揮霍不盡的金錢,而是最好的教育環境,以及好家庭的「家風」──盡力、勤儉、助人。


從小,家族裡的長輩就身體力行︰「無論碰到多大的困難,一旦立定目標,就要盡全力。」問楊元寧:「你人生遇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她認真地想了想,回答:「沒有,我一定盡力完成。」


她承認自己有完美傾向,常常連楊定一都拜託她放輕鬆。申請大學時,她比別人早兩個月寄出所有的申請表格;老師建議她不要超過6所大學,她卻一口氣申請了 12所,而且每一份表格都費盡心思,強烈表達她渴望入學的欲望。最後她被哈佛大學以提前申請的方式准許入學,在哈佛所有的入學方式中,是最困難的。當她獲准入學後,輕輕鬆鬆放假,別的同學們還在拖延著,直到最後一刻才拚命。


勤儉,自然是這個家族最為人所知的門風。 王永慶 先生總是一條毛巾用到破。楊定一在餐桌上也有規矩,他不准孩子們有剩菜,他說︰「吃飽,不是理所當然,非洲有幾百萬人都在挨餓。」


楊元寧也不像一般富家千金愛奢華,她很少買衣服,特別是學期中,寧願把時間拿來念書,也不花錢血拚;好不容易可以買衣服,總是平價實穿得體就好,一件衣服穿個4、5年很平常。


助人,則是楊定一從小教育楊元寧時,最重要的觀念。楊定一在巴西見過太多窮人,知道他們的苦以及自己的富足,所以他從小告誡楊元寧︰「妳很幸運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更應該幫助人。」


楊元寧的心比父親期望的還要柔軟。從小只要有同學生病請假,楊元寧除了打電話關心,還會幫同學準備好缺漏的功課。曾經有個猶太媽媽握著楊定一的手說︰「楊元寧真是個小天使。」


從賓格利高中(The Pingry School)畢業時,楊元寧除了在學業上獲得無數獎項,最讓她驕傲的,則是「羅斯奈爾獎」(Russ Neil Award),由全校250位同年級學生選出得獎者;另外最高榮譽的「勞丹帝獎」(Magistri Laudandi Award),得獎評語則是:「其他獎項或可表揚『最可能締造成就者』,但該生乃因『最能夠幫助眾人締造成就』而獲頒此獎」。


※台上綻放,要求完美表現


進入哈佛後,楊元寧幾乎投注所有心力在智識的追求,夜夜苦讀,兩三天就讀完一百多頁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或者生物學理論。念書累了,她就去湖邊跑步,睡前爽快地做上百個仰臥起坐當遊戲。


她永遠提前把老師交付的功課做完,兩年來科科得A。楊定一勸她放輕鬆,甚至開玩笑︰「只要妳有一科得B,我就請妳吃飯!」直到大學二年級結束,楊元寧都沒吃到爸爸這頓「拜託不要拚命」的晚餐。


但別以為楊元寧是個無趣的書呆子。17歲時,她在朋友慫恿下參加試鏡,成為平面模特兒,楊元寧總是從紐澤西開車進紐約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面試,直接面對被挑選的殘酷,以及被選上後嚴苛的工作。第一次當模特兒,她是現場最小的菜鳥,做造型要忍受髮型師拉扯頭髮,拍照一站就是12小時。


她曾為美國《Vogue》雜誌拍照,在「紐約時裝週」走秀,上了哈佛大學後甚至擔任起模特兒指導。新手走秀難免膽怯,她上台前告訴自己︰「妳一定要相信自己是美麗的!」


不過她這個模特兒也很特別,拍照現場當大家都在閒聊,她卻帶上耳機,抱著書本苦讀。尤其接近大學申請前,有無數的先修科考試(Advanced Placement,簡稱AP),她一邊走秀一邊讀書,還得個全A。


楊元寧做模特兒,除了好玩,更重要的是去吃苦。別以為模特兒光鮮亮麗,每一次面試都要殘酷地被挑選、到了現場要毫不保留,勇敢地展現自己,更別提在冬天穿薄紗拍照的痛苦。楊元寧開玩笑說︰「我爸爸覺得吃點苦很好,所以很支持。」


※助人為本,願世人都得福


她若不是天才,怎麼會如此優秀?楊定一卻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夠放下。」楊定一從不限制孩子們的選擇,唯一在意的,是希望孩子放下「我」,他說:「如果把自我成就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到後來一定會失望。」


楊定一常說,人生最重要的是「願」,有了希望,自然會走向它。他在小小楊元寧心中種下「助人的願」,已長成一棵不斷努力向天空延伸的小樹,只求濃蔭庇人。有了奔向藍天的目標,自然不會迷失。


楊元寧在學校曾經為了幫助中國兔唇的孩子籌措經費,舉辦時尚走秀活動募款;參加不同的非營利性組織,為貧苦的人找希望。


楊定一在瓜地馬拉推動的「住屋計畫」,楊元寧更是重要幫手。那是一個為了當地貧民所興建的計畫,分別為「希望之村」與「光之城市」的計畫。「希望之村」建造了環保而美麗的房屋,每戶只要1萬1000美元,目的是讓中低收入戶的貧民能夠有屋可住;「光之城市」則是造鎮計畫,包含2000戶住家、商用建築、學校、醫院等。


回美國的楊元寧常想起那些貧窮景象,貧窮單親媽媽帶著孩子住破爛鐵皮屋,一出門就被男人毛手毛腳,每天還要坐兩個小時的巴士去工作,楊元寧就忍不住難過。於是,楊元寧在繁重的課業外,還主動提出要幫忙製作說明書,她打了幾十通國際電話,跟不同單位要來詳細資料,消化後寫成易懂的簡介,在瓜地馬拉總統面前簡報自己的夢想與實踐方法。


在新書《哈佛心體驗》最後她寫著:「我的夢想是,有一天,我能為世界各地無數的貧困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成為志工企業家之後,我希望能幫助世上每一個人獲得平靜、和諧、均衡的生活。我希望在某一天,即使是孤兒與棄兒也有機會獲得良好的教育,並體驗世界的美好。」


為別人付出,回報是什麼?她笑著說:「看到被幫助的人開心,就是最棒的。」對楊元寧來說,哈佛大學,只是人生的起點:「我真要想趕快畢業,趕快去幫助人。」


電影《蜘蛛人》裡,影響蜘蛛人最深的一句話,是養育他成人的叔叔所說︰「Remember, with great power,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能力愈強,責任愈大。)」


楊元寧才20歲,讓人欣羨的天賦家世,滋養她,也考驗她。然而,最終能讓她閃閃發光的,不是出身豪門名校,也不是美貌與才華,而是慈悲心。


許多人期待著當楊元寧40、50歲,具備了深度的智識與人生智慧後,會做出一番什麼事業?無論如何,人生苦短,若世界因為有了她,而變得美好柔軟,就是眾人與她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