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31, 2007

角度決定不幸的深度

角度決定不幸的深度

既然可以選擇笑,為什麼要選擇哭呢?發掘壞事的價值、相信凡事都有它的道理、用幽默感為痛苦調味,這是「正面接受」的三種方式。

不要忘記,反正你想忘也忘不了

分手可以是你情感上的一到疤痕,也可以是你成長的光榮印記。就這麼把它忘記,那些眼淚豈不是都白流了?但若不忘記,淚水又不曾止息。

對於好的回憶,我們當然不捨得忘記。至於壞的回憶,我們想忘也忘不了,我們只能盡量正面的去接受。

所謂「正面的接受」,就是我們必須從壞事中發掘出對我們有幫助、有價值的那個部分。簡單來說,就是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老是遇人不淑?為什麼有些人會三番四次被欺騙?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從失敗的愛情當中檢討,從眼前這堆難吃的食物當中汲取有用的養分。

我們都是因為跌倒過,才知道走路要好好走,不可以一邊走路一邊玩、在濕滑的地板上要走得慢一點、不合腳的鞋子千萬不要隨便穿出門……。

如果我們不曾跌倒,我們根本不會把這些話記在心上。如果摔的不夠重,我們就體認不出這些小細節的可貴之處。不要憑著舊有的印象把每件事情都貼上標籤。傷痛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起碼它讓你學會了走路要看路。

凡事都有它的道理,雖然我們當下不明瞭

也許有些事情對你來說,真的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災難和狗屎,你想了半天也想不透這種糟糕透頂的鳥事為什麼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中。那麼,就暫時把你的疑問擺在一邊,耐心地等待時間給你一個令你滿意的答案吧。

有一個年輕女孩,和男朋友從學生時代就在一起,彼此相處得十分融洽,已經到了論及婚嫁的階段。

就在這個時候,女孩發現自己得了第二期乳癌,必須馬上接受治療。而她的男朋友卻以「他是家中獨子,家裡的老人家不能接受一個不健康的媳婦」為由,狠心地丟下她一個人獨自去面對病痛的折磨。

好多個夜裡,女孩都流著眼淚問上蒼,她究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懲罰?她想不透為什麼她必須承受這一切。

然而,在哭夠了、叫夠了、吶喊夠了、發洩夠了以後,女孩決定不要讓自己白白受苦。她決定用笑容來迎接每一項艱難的挑戰。她的堅強感染了其他同樣深陷在病痛當中的病患,病房裡的好多同伴都對她說:「幸好有妳。」

她的樂觀開朗使人得到安慰,也令自己成為了別人心目中的天使。一個來醫院服務的志工愛上了她。現在他們是一對遊走世界各地、專門為重症病患服務的神仙眷侶呢!

凡事都有它的道理,雖然我們當下不能明瞭,但千萬不要懷疑。

發揮黑色幽默,把壞事當成笑話

如果傷痛實在令你太痛苦,那就試著用幽默的心態去舒緩你的痛苦吧!雖然這是一件已經成為定局,並且慘絕人寰的事情,但是只要你運用一點想像力,就可以把它變成一件「好笑」的事情。

例如,你原本想的是:「他不要我了,他覺得我不夠好,嗚....我好傷心喔!」現在你應該要換個想法:「這真是個笑話!他放棄我是他一生中最蠢的一個決定,他是沒長腦子還是腦子長瘤?居然嫌我不夠好!我沒嫌他就已經算是不錯了!而我之前居然還為跟他分手感到傷心,這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

人人都知道,快樂的時候,我們會笑。但是你知道嗎?笑的時候,我們也會快樂。既然可以選擇笑,為什麼要選擇哭呢?

發掘壞事的價值、相信凡事都有它的道理、用幽默感為痛苦調味,這是「正面接受」的三種方式。失戀時,每天照三餐按時服用,保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百分之九十八的試用者使用過後都說有效,你還不趕快加入他們的行列?

我不知道-李家同

我不知道-李家同

他永遠是個醜小鴨,因為他知道他其實對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楚的。所以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不知道」……

我的教書生涯中,碰到了各式各樣的學生,其中兩位比較特別。張同學是資優班出身,從小就聰明得不得了,任何學問一學就會,念建中的時候,已經會自己寫編譯器;而陳同學沒有這麼厲害,事實上他來自一所比較不有名的中學。

因為張同學帶著資優生的光環,他必須隨時隨地要別人知道他是很厲害的,你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差不多都會回答,我這一輩子就沒有聽他回答說他不知道答案的。陳同學正好相反,他很少講話,而且他對問題的回答往往令人失望:他會說我不知道。不僅如此,他也特別會在課後來問問題,每次問題都是相當基本的,但這些問題都往往使教授們一時答不出來,必須回家想一想才能回答。陳同學很少問問題。如果問,一定是非常艱難的問題。

他們都拿到了博士。張同學因為在校內成績特別好而得到了美國大學的獎學金,一帆風順拿到了博士學位。畢業以後,他雖然未能得到美國頂尖大學的教職,但也在一所中等的大學教書。但是,不知何故,他的教書生涯並不如他的求學生涯如此順利,他的升等也曾遭遇一些麻煩。而且他的研究始終未能特別傑出。對他而言,這實在很嚴重。有一陣子,他得到了憂鬱症。還好他的太太對他非常好,他又及時地接受了宗教信仰,情形才穩定下來。他在美國是生存了下來,但是也只是生存而已,談不上有什麼好的成就。

陳同學正好相反,他在台灣念博士班。拿到了博士以後,也是進入一所中等的大學。沒有想到的是他一直在研究上大放異彩。得到了好多重要的獎項,大家都喜歡聽他的學術演講,他的國際聲望也直線上昇。有好幾次,他是國際著名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演講人,也應邀成為好幾個重要學術期刊的編輯。

我是陳同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他有如此的聲望,我當然也沾了光。有時我覺得我實在應該好好感激這位高足。前些日子,我和好友洪教授談起我們這位著名的高足,不禁有點好奇,不懂他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傑出。我們兩個老頭子,都快退休了。平時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所以有一天,我們決定輕裝簡從,到陳同學教書的地方去找他。

陳同學教書的地方好遠,可是校園極大,附近好多風景區,我們摸進了學校,也摸進了陳教授上課的教室,我們悄悄走進了教室,當然引起了一陣騷動,每一位同學都回過頭來看我們這兩位老頭子。陳教授趕快告訴大家,說我們是他的老師,因此是同學們的太老師,他叫同學不要回頭看,應該乖乖地聽他講課。

陳教授講什麼,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好不容易挨到下課,以為可以和陳同學話舊了。卻又碰到三位不識相的學生來問問題。前兩位陳教授回答得很順利。第三位的問題顯得出乎陳教授的意料之外,他的回答又快又簡單,他說「我不知道」,他當時的表情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副困惑的表情。問問題的同學,對於「我不知道」這個回答絲毫不感到失望。他反而顯得非常高興,滿臉興奮,離去的時候還在吹口哨。

中午,我們的高足請我們兩位恩師吃午飯,大家聊得很快樂。回家的時候,有一位同學要搭便車,這位同學就是那位問了陳教授無法回答的問題的人,他是陳教授的博士班學生。他講了好多我們高足的故事。

他說陳教授每次回答「我不知道」,同學們就會很高興,因為只要陳教授說他不知道,他一定要設法找一個答案,而由於陳教授一定要徹底找到答案,他們知道他們這個研究群又找到了一座金礦,通常他們一定會有很好的研究題目,也會做出很好的研究結果來。難怪每次陳教授說「我不知道」,研究生就很快樂。

那位同學還告訴我們陳教授的另一特色,陳教授是一位非常徹底的人。很多教授會引用一個定理,但懶得弄清楚這個定理是如何證明的。陳教授則不然,他一定將這個定理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如果有一點小問題仍使陳教授困惑,他會和其他教授與同學討論,直到他完全弄懂為止。所以當陳教授說我不知道的時候,也許他已懂了百分之九十九,因為他仍然對一些細節不清楚,他就不會說他已懂了。陳教授雖然平時對學生很和善,但是不能容忍學生沒有搞懂就說已經懂了。如果有同學想蒙混過關,而最終被陳教授發現,都會被罵。陳教授常常提醒學生,不懂某一點沒有關係的,不懂而又裝懂,最不可原諒。

我們一直好奇,為什麼陳教授能成為飽學之士?其實這完全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承認他的無知,但是又肯做學問,一開始,他的確是醜小鴨,但是謙虛和他的認真,使他成為天鵝。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這位高足不是最聰明的人。直到現在,大家都說他學問好,但是從來沒有人說他「聰明」。

也就因為陳教授知道他自己不聰明,所以他一天到晚請教別人,很多教授都有和陳教授討論的經驗。而陳教授最特殊的一點是,他常常請教研究生,有一次,陳教授在電話中和一位南部的研究生談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領,最後,陳教授只好親自開車去找那位研究生,總算將問題弄明白了,一直到現在,那位研究生仍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我的同事有一天在校內接待一批來校訪問的資優學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同事和一位資優生聊天,發現有一位資優生老是搶著回答問題,我的同事問他時間何時開始的,他有一套說法;同事問他宇宙什麼樣子呢,他當然也知道,照他講,宇宙有點像一個甜甜圈,但好像是個無邊無際的甜甜圈。同事又問他宇宙以外是什麼,他也有一套說法。最後我的同事說他本人完全不懂這些答案。那位聰明的資優學生表示有點吃驚。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些答案了,為何一位老教授反而不懂。

我的同學恨不得告訴那些資優生,要成功必須先承認自己是個醜小鴨,可是這怎麼可能呢?人家已經是公認的天鵝了。

今天早上,我得知我的高足陳教授又得了一個獎項,像他這種人,既不太聰明,卻有如此好的成就,真是特別。看來學術界比他聰明的人多得是,為什麼沒有人比得過他?答案是:陳教授雖然已是公認的天鵝,他卻一點感覺也沒有,對他來說,他永遠是個醜小鴨,因為他知道他其實對很多事情是弄不清楚的。所以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不知道」。對很多學者來說,這句話是不太容易說出來的。我們都要以天鵝的姿態在公眾面前出現,可是觀眾心知肚明,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天鵝,只是不好意思講出來而已。

【2007/07/30 聯合報】

星期一, 7月 30, 2007

青年貧窮時代來臨 ?

青年貧窮時代來臨 ?

- 薪資追不上物價,收入抵不過負債
「台灣錢淹腳目」的繁華盛世不再,面對低底薪、高物價、高負債的時代, 台灣年輕世代的處境不斷惡化,搶救青年貧窮,刻不容緩。


  幾乎每十個剛從學校畢業, 23、24歲的年輕人,就有一個人找不到工作。即使頂著碩士的方帽子,薪水還是連 3萬元都不到。辛苦了一年,薪水漲不到 1%,但巷口便當卻從 70塊漲到80塊,一口氣貴了 10%;以前加滿一缸油只要900元,現在卻要 1,300元!

  老一輩的人追求銀子、房子、車子、妻子(外子)、孩子「五子登科」,但眼下這個情勢,年輕人只要沒有負債、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誰還敢做幾子登科的大夢?
老一輩倒吃甘蔗,新生代先樂後苦
  飯碗難找、起薪甚低、加薪免談,但物價卻「漲」聲不斷,儼然預告了「青年貧窮時代」的來臨。
  若不論個人際遇,從大環境來看,三、四年級生的成長經驗猶如倒吃甘蔗,或許年少時期生活困苦,但出社會時整體經濟環境正在起飛,不愁沒有工作機會或伸展舞台,特別是四年級,在他們生命中的黃金時期,剛好恭逢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起飛年代。
  五年級到六年級中段班搭上了高度成長的末班車,他們在民國80年代進入社會,經歷過房地產與網路狂飆、股市上萬點、失業率不到3%的美好時光,當年,每個大專畢業以上青年平均都有4∼ 5個工作機會。
  這批少壯世代,在就業市場卡位還算是時候,因為之後景氣便急轉直下,民國 89年,股市由 1萬多點狂瀉到4,000多點,台灣經濟告別高成長期,至今尚未恢復元氣。
  而六年級尾、七年級的社會新鮮人,受父母庇蔭,成長於物資充裕的盛世,從不知貧窮的滋味,但當90年代踏出社會以後,卻得面對嚴酷的大環境:更少的工作機會、更低的
起薪、更高的物價、更五光十色的物質陷阱。
  不少主管抱怨七年級生不若老一輩任勞任怨,但在批判他們是「草莓族」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公平地審視彼此的「起跑點」,從就業機會、起薪、物價與薪資調整幅度等條件來看,他們所面對的世界,可能比四∼六年級生更艱辛許多。
青貧現象1-踏破鐵鞋無飯碗
  若以大學畢業到退役的年紀(23∼ 24歲)為基準,每隔5年追蹤比較一次,可以發現,當今七年級社會新鮮人面臨的就業環境,遠比三到六年級生來得嚴酷許多。
  民國68年,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率僅 2.87%;到民國78年,差不多是五年級中段班出社會時,他們的失業率是 3.89%;到了民國 88年,六年級前中段班出社會時,這個族群的失業率已經爬到5.67 %。
  到民國 91年,23、 24歲社會新鮮人的失業率急遽暴增,攀升到10.20%的高水位,每 10個年輕人就有 1個找不到工作,接下來兩年也都超過9%( 92年9.62%, 93年9.02%)。
青貧現象2-新鮮人起薪節節敗退
  生活成本不斷提升,但七年級社會新鮮人的底薪卻在走回頭路,比近10年前的薪資水準還要低!
  根據行政院勞委會「初任人員薪資水準」統計, 93年社會新鮮人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僅有 23,910元,甚至比起9年前(民國 84年)的起薪24,014元還要少。
  而學歷也不再是薪資保障。對四、五年級生,甚至六年級中段班以前的人來說,學歷算是就業市場的有利籌碼,然而,隨著政府廣開大學、研究所之門,學歷快速貶值。
  雖說各行業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薪資,的確隨教育程度提升而遞增,但從勞委會的統計來看,碩士以上的社會新鮮人,平均月薪也不過29,281元而已,連3萬塊都不到。
  經濟問題,也讓青年不敢成家。不但結婚對數年年下降,平均初婚年齡也不斷上升,30 歲以前能完成終身大事的男性只有五分之一。
青貧現象3─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
  這年頭,除非是在公家機關工作,否則別想指望年年可以調漲薪水。薪水爬升極慢,但物價飆漲起來卻毫不留情,等於實質薪資縮水。對於身家不多的年輕人來說,要應付生活就已經相當辛苦,想累積財富那就更困難了。
  觀察近10年來的實質薪資成長率(每月平均薪資成長率扣掉物價年增率),除了民國 86年和88年有4.07%、2.67%的顯著增加外,其餘年度的增幅都微乎其微,民國 91年甚
至出現負成長。
  而今年的實質薪資增長,希望更渺茫了。截至5月底止,每人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僅有0.89%,但物價上漲率卻高達1.74%,這意味著實質薪資水準不增反減,呈現0.8%的負成長,是歷年同期最大衰退幅度。
  除了居高不下的油價,接二連三的天災,也讓民生物價水漲船高,偏偏這些都是很難撙節的開支。今年7月的食物類價格,比去年12月足足高出一成以上,而交通成本、醫療費
用也同步喊漲,相形之下,薪水就更薄了。
  而民眾的痛苦指數(痛苦指數=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達到高峰。去年經濟成長率還算差強人意,但民眾的痛苦指數達到6.06%,創下第二次能源危機以來的新高。
  今年1到 7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92%,是近9年來的新高,再加上上半年失業率 4.14%,合計痛苦指數也是6.06%,和去年打平。
  隨著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經濟部預估,物價將會漲破2%,加上畢業季後,社會新鮮人傾巢而出,失業率還會攀升,民眾的痛苦指數恐怕還會再創顛峰。
  其實,純就物價指數年增率來看,比起1980年第二次能源危機時,高達兩位數字(
19.01%)的物價漲幅,目前不到2%的數字還算小兒科;但可別忘了,當年薪資調漲幅度也相當戲劇性,超過20%。只要薪資漲幅追得上物價,就能維持生活品質。
  不過,現在的狀況卻剛好相反,薪資漲幅追不上東西變貴的速度,也難怪民眾大吐苦水。
  由主計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來看,去年台灣家庭儲蓄跌破12年新低,連
20萬都不到。去年還是近幾年來經濟成長率較好的一年,但民眾卻存不了多少錢,主因就是收入追不上消費成長。
  更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油價已經飆破60美元,專家警告,若漲到80美元,第三次能源危機一觸即發,極有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導致經濟成長停滯,物價及失業率卻上升的痛苦情境。
青貧現象4-被債務透支的人生
  說來弔詭,在這樣一個凍薪時代,奢華,卻正在流行。
  年輕族群處在物價蠢動的加薪冰原期,花起錢來卻毫不手軟,從而加劇「青貧化」現象。
  根據金管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國內流通的信用卡張數高達4,538萬張,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為新台幣 4,735億、預借現金餘額為186億元,若再加上現金卡3,000億元的動用金額,總計築起一座超過7,900億元高循環利息的卡債高台。
  六七年級生,佔了辦卡族群的一半以上,對這座高築的債台「貢獻」良多。法國佳信銀行針對七年級生的調查發現,平均每位七年級負債人,居然債務高達23萬元!若以社會新鮮人的起薪2.4萬元計,即使是不吃不喝,也得花10個月才能還清卡債。
  難怪專家表示,五年級理財談「資產管理」,六年級理財要談「薪資管理」,到了七年級談理財,當務之急變成「負債管理」。
擺脫青貧,必須自立自強
  若指望勞退新制上路以後,個人退休生活可以獲得保障,恐怕得三思。根據勞委會提供的網路試算系統,假設目前月薪 2.4萬元,即使每年調薪3%,且個人退休金投資報酬率達到6%,持續工作30年,退休後每個月也僅能領到14,325元退休金,比法定最低基本工資還低,絕對不敷生活所需。
  青年們若想搶救眼前的貧窮,進一步想圓人生的「五子登科」夢,甚至為未來退休鋪路,就必須自求多福,盡早開始理財,先從理債開始,並妥善規劃收入,進行儲蓄投資,才能高枕無憂。

:媒體『金字塔頂端者舉辦奢華聚會、派對』及『大手筆購置高價奢侈品』等相關消息的大肆報導,對於造就『笑貧不笑娼』的青年貧窮時代……還真是居功厥偉!!!

生命中沒有不可能

生命中沒有不可能

在自然界當中,有一種十分有趣的動物,叫做大黃蜂。
曾經有許多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社會行為學家,聯合起來研究這一種生物。

根據生物學的觀點,所有會飛的動物,其條件必然是體態輕盈、翅膀十分寬大的;而大黃蜂這種生物,卻正好跟這個理論反其道而行。

大黃蜂的身軀十分笨重、而翅膀卻是出奇的短小。
依照生物學的理論來說,大黃蜂是絕對飛不起來的。

而物理學家的論調則是,大黃蜂身體與翅膀比例的這種設計,
從流體力學的觀點,同樣是絕對沒有飛行的可能。

簡單地說,大黃蜂這種生物,根本是不可能飛得起來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黃蜂,卻沒有一隻是不能飛的;
甚至於,牠飛行的速度,並不比其他能飛的動物來得差。


這種現象,彷彿是大自然正在和科學家們開一個很大的玩笑。
最後,社會行為學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答。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黃蜂根本不懂「生物學」與「流體力學」。

每一隻大黃蜂在牠成熟之後,就很清楚地知道,
牠一定要飛起來去覓食,否則就必定會活活餓死!
這正是大黃蜂之所以能夠飛得那麼好的奧祕。

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設想,如果大黃蜂能夠接受教育,
學會了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而且也了解了流體力學。

根據這些學問,大黃蜂很清楚的知道,
自己身體與翅膀的設計,完全不適合用來飛行。

那麼,這隻學會告訴自己「不可能」會飛的大黃蜂,你想,牠還能夠飛得起來嗎?或許,在過去的歲月當中,有許多人在無意間,灌輸了你許多「不可能」的思想,但請你把這些種種的「不可能」完全拋開;再一次明確地告訴自己,


生命中,是永遠充滿希望與值得期待的!

星期日, 7月 29, 2007

養樂多哲學

養樂多哲學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切以知識與專業掛帥的職場與人生,如果要以一種觀念或一句座右銘來闡述我簡單的人生哲學,那麼「養樂多哲學」是我奉行不悖的道理,因為它簡單易記,明確不流俗,是我和周遭共事的朋友,經常分享的生命態度,原因是營養又便宜,甜膩又爽口,對於身心有極大的益處!以下就是我對它的見解:
 
1.「養」成良好習慣
 
只要是人,這輩子免不了被習慣所主宰。我們早上起床,從刷牙洗臉到吃早餐,然後循著上班、上課路線前進,紅燈停、綠燈行,到進入校園或辦公室後,開始一天 的生活。你說到此我們是不是受到很多「習慣」的制約。
 
習慣是最好的僕人,可以免除我們很多瑣碎的思考。讓我們大部分的思考來決定數學上「雞兔同籠」的問題,哲學上雞和兔為什麼要同籠,然後再決定歷史上岳飛與 張飛的關係,最後該開除老闆,還是被老闆開除。
 
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對於我們的人生有其不可言語的助益。
 
例如,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厚植我們全方位的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增進我們的健康管理;而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舒解現代人容易遭遇的壓力與緊張。
 
所以富貴人家深諳一些習慣上的道理,那就是「命好不如習慣好」,再多的財富,如果沒有良好的習慣做配合,那麼遲早好命也會由盛而衰。因此,我們經常看到為什麼有些人處理事情非常明快,那是因為他以良好的工作習慣做後盾,最後在這種善的循環之中,如有神助。
 
習慣就好像牛頓所說的第三運動定律《慣性運動》,月亮繞著地球跑,地球繞著太陽行,幾十億年來都是如此,沒有什麼道理可言,地球不會今天比較高興,就離太陽近點,明天卻到冥王星那裡拜訪,所以心臟會二十四小時跳動,鼻子會不間斷的呼吸,同樣沒什麼道理可言。
 
因此很多商品是靠人的習慣所維繫生存,很多的品牌是建立在習慣的忠誠上。
 
最後你一想到電腦就是IBM,一想到男裝就是喬治亞曼尼,一想到女裝就是COCO香奈兒,而想到球鞋就是「Just Do It!」的耐吉,習慣經常是品牌的最大財富。要贏得商機,經常只是打破消費者的習慣,一旦習慣有所改變,市場便會重新洗牌。
 
習慣影響品牌如此嚴厲,更何況是人類個人的習慣呢?那可是一生一世,怎能不察。我個人衷心的建議,希望每一個年輕人把這句話放進心裡,這可是張無忌在太極心法裡的不傳之秘,那就是「現在你為習慣工作,將來習慣為你工作」。
 
2.「樂」在工作
 
工作對你的意義為何?是打發無聊的時間,還是無奈的養家活口,為圖混口飯吃。有些人是為了賺取微薄薪資,繳納無窮無盡的信用卡帳單與貸款;而有些人卻是為了滿足個人欲求,然後不得不死命的工作。
 
於是有人提出一種工作觀,那就是「工作是做一陣子,事業是做一輩子。」的說法!沒錯,曾經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兩個工人在建築工地工作,有人問其中一個工人說:「嘿,老兄,您正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沒好氣的回答說:「你瞎了啊!你沒看到我為了養家活口,才在這燥熱的太陽底下奮力砌牆做工,快離開別打擾我工作的時間。」而第二個工人則快樂的回答道:「你不知道嗎?我正在努力的建築一棟偉大的教堂,在未來便會有無數神的子民在此得到救贖!」原來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工作觀裡,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相信工作是創造個人價值的最重要方法,工作也是建立人脈資產最重要的管道來源!以前我有個同事,我問他說,你為什麼來這家公司上班?他回答的很妙,因為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名片。我很認同他的說法,因為我深刻覺得有了自己專屬名片後,交換名片便是建立人我關係的第一步,最後也因為有了名片上工作定位的實力,得以與交換名片的人,交換彼此背後的人脈,然後在人生的旅程上,將人脈轉變成無限價值的金脈。
 
另一個快樂工作的例子,則是我以前有一個工作搭擋,在五年前他選擇轉戰資訊業,看他一路從業務代表,晉陞至副主任、主任、專案副理,直到最近被拔擢成為事業部經理,成為歐洲首席業務代表,踏遍歐洲每一個國家。
 
他分享他如何很成功的與世界接軌,如何在老外面前唱起歌劇拓展業務,就在成交業務的當晚,他與美麗如妮可基嫚的公司之花,在巴黎的五星級飯店共進晚宴。
 
而在德國科隆的資訊展後,他參加慕尼黑最著名的啤酒節,享受慕尼黑酒館的狂放,甚至在這如美式足球場大的酒館中,上臺指揮樂團。成功的感覺真好,端賴於他全力以赴在工作的版圖上,在生涯的各種轉折處,留下喜悅的聖杯!
 
工作使我的朋友創造個人的魅力,那種魅力來自於他對工作的投入與x握,他在其中跌倒,也在其中奮力爬起來。他樂在工作,深知工作的價值,最後他認同了自己,實實在在的自我實現。當然,你會說他是有了一份好工作。不過,我可以跟你明確的回答,他的工作部門卻是流動性極大的單位,五年來除了他主管待下來外,剩下也只有他一個人。因此,在他之前的部門是一遍荒蕪,但經過他努力的經營灌溉後,如今才有肥美的果實。
 
所以,要把一份工作,從「職業」變成「事業」,到最後變成「志業」,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也因此我認為只有面對挑戰,樂在奉獻,享受犧牲,犧牲享受中,漸漸的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讓我誠摯的提問:「你是要逃避一陣子,痛苦一輩子?還是要努力一陣子,幸福一輩子。」俗話說:「苦過不了四十歲,因為四十歲以後你就習慣了!」真的,這種習慣太可怕了!
 
3.「多」元學習
 
還記得法蘭西斯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的說法嗎?《下一個社會》的作者彼得杜拉克也說:「擁有資訊就擁有權力!」他在書中有一個論點,我深表贊同,他說:「知識社會是第一個可以讓人毫無限制地力爭上游的社會,知識和其他生產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繼承或遺留給後代,每個人都要重新學習,在這一點上,人人生而平等。」他更斷言在未來的新富階級,可能就發生在能掌握「資訊流」的人手中,誰能在各種管道中獲取知識架構並解讀成有效益的KNOW HOW,他也就能創造各式各樣的商機,加上知識的折舊率高,故重返校園的狀況在中高年齡將普遍發生。(按:每次聽到知識的折舊率這句話,就想到我們敬愛的騰公校長,他的說法好像是知識的半衰期很短!)
 
古時候的文盲,指的是目不識丁的文字盲。然而現在的文盲,指的卻是語文盲,資訊盲。記得多年前有一部影集叫做「少年印第安那瓊斯」,喜歡考古的瓊斯博士,年輕的時候遇見阿拉伯的勞倫斯,他給瓊斯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便是「語言是通往世界之路」,於是喜歡到各國探險的瓊斯,因為謹記這句話,而開啟了他在未來的世界之窗。
 
你用過電腦上網嗎?如果你能看見這篇文章,絕對是拜網際網路賜與,比爾蓋茲在《擁抱未來》一書中提到:「透過資訊高速公路所產生的教育及學習機會,也將開放給世界各地非正式的學生,使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參與由最好的老師教授的課程。
 
資訊高速公路將能使成人教育,包括在職訓練及生涯規劃的課程普及化。」因此,我們真能認為終身學習的時代來臨了!在網際網路裡,語文也是直接獲取最新知識的重要管道,如果你能解讀的語言越多,那麼進入知識的障礙也越少,以前因為語言的不通,導致需要非常多的傳譯來解讀,因此就會形成仲介的成本,讓一些人有獲利的空間,但是時至今日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學習,那麼管道是暢通的,這種語言無障礙的生活空間逐漸在消弭,未來最嚴重的考驗,將落在停止教育自己的人身上,那是一種社會的新貧階級產生。
 
我曾經聽過朋友在工作幾年後喟然而嘆說:「在這社會上學歷不等於能力,科系不等於專業。」的自我調侃,我聽了不知該做何反應。當你拿到人人稱羨的文憑時,它告訴你的是其實你正是拿到一張終身的學習執照開始,讓我誠懇的告訴你,願意學習者得永生!在你的科系與專業之外的學習,將以相對的力量回饋給你;所有的投資,將沒有比教育自己的報酬率更高。
 
我們沒有辦法期待將來的世界是把所有的知識儲存到一顆晶片之中,把其移植到我們的大腦裡,任我們隨心所欲的享用知識,但是我相信知識是透過我們不斷學習與思考而創新改變的,唯有思維過的思想,它所建立的價值體系,那種知識對我們而言,才是我們生命中迫切需要的養份吧!這瓶養樂多你願意喝下它嗎?我誠心祝福你所將擁有的未來。
 

星期四, 7月 26, 2007

看重現在

看重現在

這一天晚上,所有的工作結束後,我真的覺得很累,天空飄著細雨、季節即將轉換的時候,就是我筋骨痠痛最難抵擋的時候,我忽然想念起溫泉來,對讓我搭便車的朋友說:「如果現在是在湯布院,該有多好啊!」

我曾經和朋友們到日本年輕人票選最佳溫泉度假區的湯布院去,在一個女畫家開的雅致旅館「遊輪」裡頭,一天洗好幾次露天溫泉,我想起那家旅館的私人露天溫泉池,以及池畔種的櫻花樹,竟然有點哀傷。

「為什麼我們不現在去呢?」朋友說,「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不需要帶著遺憾進入夢鄉。」

這句話激起我的靈感。我想起陽明山的一個公共溫泉,幾年前,我曾經到過那裡一次,和我夢想中的湯布院相比,雖然簡陋了些,但仍然是一種享受啊!

我們把車掉轉了方向,往陽明山駛去。花了七十元,我們也洗到了露天溫泉,而這個露天溫泉,由於已經改建,所以也比我們預設的樣子好很多很多,我可以仰著頭在「女大眾池」裡看星星。

脫離了「夢幻少女」的年紀,我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也努力在實踐著我想做的事情,但同時也悟到一個真理:不要把痛苦或快樂變成二分法,不要把現在和未來看成完全不一樣的時空,有空就要讓自己活得好一點;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夢想,只不過他們一定要到「未來」才願意讓它實現(比如說,等我有錢,我就要怎樣;等我退休了,我才要怎麼樣;等我當了總統,我就會給你們什麼……結果「政見」永遠沒有兌現的一天,也並不急著兌現),未來遙不可及,也永遠不會到。到了兩眼一閉前,還在指望夢中樂園(這時的名稱可能叫作西天極樂世界),而人生中從來沒掌握一點開心的權利,從沒及時做點和夢想靠近的事情。

過去當記者時,我還曾認識一個酷愛賭博的同行,他雖是無殼蝸牛,卻看不起任何人的住家,我最常聽見的口頭禪就是「等我買了一棟一百坪有庭院的房子,我就請你們來見識見識」。有一天,當他在同事家這樣說時,另一位同事很毒地對他說:「你先把賭債還完再來說大話吧!」這個譏諷把他氣得七竅生煙,但卻深得大家的心,讓大家暗地裡爽快不已。

很多人都有夢想,但從來沒想過要接近它,那些夢想,只能叫作空想,會讓你「吃得苦中苦」,但絕對不會使你成為「人上人」。

未曾想與夢想接近,可能是期待像彩券一樣實現夢想吧。但真的像中了獎券,實現夢想,未必是好事。澳洲就有這麼一個例子:

有個曲棍球隊的球員在一九八三年,他二十五歲的時候,中了十萬美元的樂透彩券,這麼年輕就拿到一大筆退休金,使他樂不可支。在當時,那可是一筆大錢,光利息就吃喝不盡,他辭去所有工作,在家專心退休,過他想過的生活。十六年後,記者發現他時,他已經是個體重高達三百三十公斤的大肥仔,沒辦法把自己擠出家門。照片上,他的肚子大得差點垂到了地下。

看來,他的幸運變成他的不幸。

義大利的心理學家 Francesco Alberoni 說:

「我們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夠活在夢中樂園,擁有財富、權力、休閒,並遠離任何的憂慮和不安。但是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夢中樂園。中獎券的人如果那麼做,很快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蛤蜊的哲學 --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

蛤蜊的哲學 --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
 

小時候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忙媽媽檢查買回來的蛤蜊裡有沒有壞的。
 
蛤蜊的外殼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讓一個臭掉的蛤蜊混在新鮮蛤蜊中,那整碗湯就都糟蹋了,所以雖是小事一椿,我可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並將此神聖的使命視為莊嚴的儀式,用虔誠又恭敬的心情在做這件事。
 
檢查的方法是用左手先拿住一個蛤蜊,再用右手撿起其他蛤蜊,一個一個的敲敲看,如果蛤蜊敲出的聲音是結實的,就是新鮮的蛤蜊,如果敲的聲音是虛的,有點沙啞,不管它的口閉得多緊,還是臭的蛤蜊。
 
小孩子耳朵好,很容易就可以辨別出好壞,自從母親教過我之後,我幾乎不曾「誤判」過,也使家人每次在享受鮮美的蛤蜊湯時,都會誇獎這個「蛤蜊鑑定專家」。
 
** 所有的蛤蜊都是臭的!**
 
有一天,母親又買回一包蛤蜊,我熟練的拿出一個大碗,開始我的鑑定工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所有的」蛤蜊都是壞掉的?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個一個再敲過一次,竟然仍然「沒有一個」蛤蜊是好的!那種感覺就很像一位警察到一部公車上去抓扒手,結果發現一車的人都是扒手!
 
我捧著那一大碗被判刑的蛤蜊去稟告母親,母親很是驚訝:「怎麼會這樣呢?這個賣蛤蜊的從來不會騙我的呀?」
 
於是母親大人親自動手檢驗,這才發現原來我抓在左手中的那個蛤蜊是壞的!難怪敲起來聲音全部不對勁!
 
這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的經驗,往往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溝痕,然後進入記憶的深處,等候生命的唱盤再度轉到那個相似的部位。
 
**都遇到不好的人!**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工作,我非常的努力,對自己有些期許,有些要求,但是有一段時間我對周圍的人都看不順眼,在我眼中,「每一個人」都有令我難以忍受的缺點,我很想改造他們,而改造不了時,我又想躲避他們。
 
我覺得自己很倒楣,很不幸,怎麼「都」遇到不好的人!
 
正當我沉醉於自怨自哀時,心中忽然響起「蛤蜊之歌」,難不成我就是那個壞掉的蛤蜊?
 
我用自己的高標準去檢驗我周圍的人,看起來我對大家都不滿意,其實我最不滿意的人是我自己!我沒那麼好,別人也沒那麼差!
 
我忘了我震驚於這個內心的自我發現有多久,我其實很難過,原來我沒我裝出來的那麼好,別人也沒我看的那麼差。
 
我有兩個抉擇的方向:一個是 ──把自己裝得更好,使得別人看起來更差!另一個選擇則是── 開始學著去欣賞別人。因為只有在看到別人的好時,我才會發現自己的好,也才能真正欣賞自己。
 
這是一段漫長的歷程,一開始甚至要「強迫」自己,很像「視力矯正」。要把不順眼的看、看、看,看到順眼。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想起那個差點害我將整碗新鮮的蛤蜊倒掉的臭蛤蜊。
 
** 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 **
 
幾年下來,我也體驗到原來這項能力不僅改善了我的人際關係,對於教師這個職分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我如何去聽出噪音中的樂音,更進一步去判斷他的旋律和節奏?
 
沒想到吧?這麼一件小小的家事訓練,竟也可以影響我如此巨大!
 
你,如果沒有成為偉人的抱負,至少也可以像我敲敲蛤蜊,學會做個友善的人吧。

星期三, 7月 25, 2007

懂得分享,生命是彩色的 - 黑幼龍

懂得分享,生命是彩色的 - 黑幼龍
 
你懂得如何分享嗎
 
1.  真心接納別人的優點和成就。
 
2.  相信自己有不同於別人的長處。
 
3.   學習傾聽。
 
4.  善於問問題。
 
因為喜歡分享,我和妻子在貧困的日子裡,仍然覺得甜蜜,
也因為鼓勵分享,我的企業裡平添許多很棒的創意。
如果有人問:「你認識的黑幼龍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可能有很不一樣的看法。
但是,如果有人回答「他很喜歡分享」,那麼,這個人一定很了解我,
他抓住了我最有特色的一點,就是善於「分享」。
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先生是大學教授,太太是家庭主婦 。
先生在家裡的時間多半在看書,她自己則一直在摸家事。
我問她:「你們平常談話嗎?」
她說 :「沒事就不談了。」
我聽了非常驚訝。在我家,如果我跟太太各做各的事,
就表示有人在生悶氣、心中不滿,或者我們剛剛吵完架。
如果沒什 麼特殊狀況,我們一定會交談,「分享」是我們家最重要的相處模式。
我跟我太太剛結婚的時候,住在分租來的一間小房子,下班回家,
兩個人擠在同一個空間裡炒菜、煮飯、洗衣服、哄小孩睡覺,
屋子裡晾滿萬國旗似的尿布。孩子常生病,我很清楚地記得,
那是一個下雨天,我們在看病途中,把太太的嫁妝包括戒指、首飾都賣掉,
才湊到足夠的錢回醫院繳醫藥費。
但是,每天晚上好不容易忙完一天的事,我和
太太坐在床上天南地北聊啊聊,
分享工作一天的心得、挫折和開心的事。
回想那一段日子,因為擁有這樣分享的甜蜜時光,我從來不後悔吃過那麼多苦頭。
很幸運地,我們這種喜愛分享的特質,影響了全家人。
有一年,我母親生病住院,我去探病,女婿下班也先來醫院。
我問他今天工作如何,他馬上從口袋掏出一張卡片,
看了看,開始講發生哪些事、老闆對他說什麼話。
我啼笑皆非,問他:「為什麼把一天所有不快樂的事都寫下來了?」
原來他是要配合我女兒。 女婿如果工作受挫,回家會悶著不肯講話,
但是我女兒很喜歡談話,他聽著聽著,就忘記發生過的事情了。
於是,他想出這個辦法:把事情記在紙片上,好能與我女兒分享。
分享不是倒掉心情垃圾,反而是發現個人潛力的好方法 。
 
你可以看見自己的心靈窗戶嗎?
 
知名的「周哈里窗戶理論」(Johari  Window )指出,
 
每個人的內在都像一扇窗,分成四個方塊。
 
第一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的部份;
 
第二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
 
第三塊是別人看得到、自己卻看不到;
 
第四塊則是自己和別人都沒有發現的。
 
和人分享的時候,第二塊和第三塊會愈來愈小,第一塊則會愈來愈大,
因為你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別人也會把他所看見的部分告訴你。
許多人都認為,只有在工作、當官或做學問的過程中,
才能發現人的潛力,其實還有其他方法。
這幾十年來,我覺得自己進步很快,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
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於是在面對困境時,也更容易找到解決方式。
長時間下來,跟一個只會埋頭苦幹的人比起來,差別愈來愈明顯。
不管是公事或個人,許多好點子、好的做事方法、好的觀念,
都是透過真誠分享才能獲得,光靠一個人絞盡腦汁,不是那麼容易突破。
一個喜歡分享的企業,真的佔便宜、真的有福氣。
卡內基推出「亞洲學習網」這個提供 中學生線上學習的網 站之前,
開了個行銷會議,討論如何推動這個網站;
由於會中有著分享的氣氛,也就沒有人會嘲笑或責備別人的意見。
一個年輕同事丟出一個點子,參加者每介紹一個人上網,他的上網期限就免費延長一個月,
介紹十二個人就免費使用一年。大家都覺得這主意很棒,後來也真的為公司帶來許多學員。
 
生命活水在分享中湧出
 
透過分享,人的發展也會比較平衡而完整。
我 和 太太到一個朋友家拜訪,她先生和我們打了招呼,就到另一個小客廳去看書,
留下太太跟我們聊天,他們夫妻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太太還讚
許先生是一個專心做學問的人。
可是我深深感覺,少了心靈交流,他們的家庭生活失去太多寶貴的部份,
包括親子樂趣、彼此作為對方的情感支柱。
後來,他們的小孩偷偷抵押房子,拿去買股票,二十幾年的積蓄和努力全都泡湯。
朋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覺得自己如此努力很不值得,非常傷感。
我想,如果他們多一點分享,甚至於少一點學術成就,就不會有這種遺憾了。
我在家裡也玩一些分享的活動。比如,我讓全家六人圍坐在一起,
每個人都用一個字來形容另外一個人,大家想啊想,常常會冒出驚人之語,
而在這樣的互動下,無形中也增加對彼此的了解。
巴勒斯坦有兩個內海,一個海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水生植物和魚類,叫加利利海;
另一個海裡面卻沒有任何生物,叫死海。為什麼有這個差別?
因為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後,將水給了下游,而死海納入上游的水之後,
卻沒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積大量的鹽分,沒有生物能存活。
一個懂得分享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 樣,豐沛而且充滿活力。
但是,要容納愈多的活水泉源, 需要愈寬大的胸懷。
歌德 就說過:「能分享他人的痛苦的 ,是人;能分享他人的快樂的,是神。」
 
那麼,如何培養分享的能力?
首先,要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和成就,了解他為什麼做得到。
接下來,練習表達的能力,你要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優點、有成就的人,
不要怕別人嫌你不好。第三則是傾聽,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不喜歡聽別人講話。
我有一個朋友是很有名的教授,大家聚在一起時,他一個人講個不停,很少聽別人講話。
他當然是一個口才很好、很有學問的人,可是不會是一個很好的分享夥伴。
最後一點,要會問問題,有了彼此激盪的機會,想法就會更精彩充實。
有一個方法可以用來判斷,你的分享方式是真的分享或虛應故事,
那就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做」。如果你沒有意願,就不是真的分享,
如果會想做下去,那麼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點,激勵你繼續與人分享。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是一起吃飯、看電視或到海邊散步,都是一種分享的過程。
我常覺得,有許多婚外情的發生,都是因為彼此間有了分享與互動 ,
彼此談得開心,勝過與其他人對話。有人喜歡到酒廊、PianoBar去,
可能也是因為,在那裡就是有人可以聽他講話,回到家裡則沒有這種分享的感覺。
如果家裡也可以是 PianoBar,該有多好。
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力行 , 等於是空話;
再好的事,如果不按正理而行 ,難以竟其功 ..
 

笑話 --沒有人可以分享的人生
 
有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
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桿,但猶太教規定,
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甚麼事都不能做。
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
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
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到上帝面前告狀,
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
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績,幾乎都是一 桿進洞。
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
「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桿進洞。
因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懲罰在那裡?」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疑惑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
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第10名狀元

第10名狀元

在10倍速競爭的時代,「第1名」,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期盼、也是許多人的目標。然而,1989年,大陸小學老師周武提出的「第10名現象」研究,卻顛覆了舊思維:第10名之流的中庸學生,獲得的關愛眼神不多,但壓抑也最少,在人生賽局中,反而容易成為冠軍。當然,置身在耀眼的白小鴨之中,黑小鴨顯得黯然失色,然而,黑小鴨有「黑」的本色與活力,何不讓想法轉個彎,脫離「白」的隊伍、評價與迷思,走出黑小鴨變黑天鵝的尊容與自信。

今年是愛因斯坦發表影響全世界的「相對論」一百週年。這位近百年最偉大的科學家,在大學畢業後,當時還沒成名的他曾經回母校找老師,但他老師根本不認得他,還以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想借錢而謊稱是他學生的小混混。

後來很多人在討論,愛因斯坦可能是小時了了,但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反問:「是愛因斯坦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才華嗎?還是學校的考試,沒有把他的才華考出來?」李遠哲說,愛因斯坦如果拿到考卷,看到第一個問題沒有道理,會好好地分析問題,而沒有回答。結果,拿回考試成績,可能只有二十分;但如果坐下來跟他好好探討一些問題,那可真是了不起。

學校成績,顯然看不出,誰能成為本世紀最? 隊j的科學家。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在中國大陸的一項小型調查,顯示類似的情況。

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杭州市天長小學老師周武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當時他暗自吃驚: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

這個現象引發周武的好奇,他開始追蹤畢業班學生,經過十年、針對一百五十一位學生的追蹤調查,周武發現,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種動態變化中,小學的好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出現成績名次後移的現象:小學時主科成績在班級前五名,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占四三%;相反地,小學時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學生,在進入國中、高中後,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八一•二%。

「第十名學生」潛力無窮

於是周武提出所謂「第十名現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學生,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讓他們未來在事業上嶄露頭角,出人頭地。這裡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中庸的學生。根據周武解釋,這個群體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這個研究結果,觸及了基礎教育的癥結:究竟是分數重要,還是學習力重要?經由大陸媒體爭相報導,「第十名現象」引起廣大回響,從省教育單位到學校,從學生、家長到專家……,透過網路不斷轉貼,餘波甚至蕩漾到了台灣。聯電發言人劉啟東三、四年前到大陸出差,被當地同事熱烈討論「第十名現象」,激發探索的興趣。這研究也呼應著他個人的成長,這位曾被全球外資法人票選為「亞太區第一名」的半導體分析師回想自己的歷程,一直以來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劉啟東說,他不是不念書,而是不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念書。

讀書時的第十名、職場上的第一名,劉啟東是「第十名現象」的典型代表。

不過,周武的調查,在周延度上仍有爭議處。專門研究青少年行為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認為,畢竟孩子的發展是不斷地變化,嚴謹的方法必須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歷程做紀錄,而不是取幾個時間點的學業成績做比較,這過於隨機。

儘管如此,「第十名現象」的研究,丟出了兩大觀點:其一,考第一名有用嗎,名次有多大價值?其二,讀書時代學會什麼,才具有永續競爭力?

考試,是考人類已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觀點,李遠哲的看法是:「考試是考不出到底這個人有多大的能耐。考試考的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別人都已經去做了,老師從來不去考老師不會的事,他怎麼會去考他不會的事呢?」

因此,「當你把所有時間放在考試,你一輩子就會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場對台大學生的演講上「生活在急速轉變的世界裡」,對未來的社會菁英提出警告。

考試名次既然價值性不大,究竟什麼才能產生價值?

李遠哲說,五十年前,父母親希望孩子進到大學後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這在過去是行得通。但現在的社會,如果還想可以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的話,他會說:「時代不一樣了。」在知識經濟時代裡面,很多重複操作的工作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留給人類做的事情,往往是變化多端或是令人驚訝的事情,這需要擁有能夠適應變化的智慧。他分析自己的歷程,過去累積的很多知識,隨著歲月都慢慢地忘掉,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很有用的是:「自己學東西的習慣,是一輩子享用不盡的。」

分析學習力,可以進一步探討人類的學習動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教授Carol Dweck分析,學習動機來自兩種目標: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和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學習目標」指的是,打從心裡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產生學習動機;「表現目標」則是指,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避免別人覺得自己沒用而學習。

屬於「學習目標導向」的人,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充滿學習興趣,他們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屬於「表現目標導向」的人,則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會努力求得好成績。但是這種人如果遇到自己做不來的事,就會拚命逃避,以免因為失敗,被人家瞧不起。

動機強,中庸生也能靠續航力得標

政大教育系教授吳靜吉解釋,一個孩子會用功拿好成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學習得很有興趣,很有學習動機。名次也是學習動機的一種,如果學習動機和表現動機都強,這樣的孩子未來的學習力仍能持續;但如果是表現動機強但學習動機弱,這樣的孩子只能拿到當下的第一名,不具有學習續航力。至於學校成績比較中庸的學童,有很多就是屬於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因為擁有學習力,即使小時候成績不突出,靠著續航力未來表現越來越好。

台北縣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指出,所謂的學習力來自「先天屬性+後天屬性+努力」,先天屬性指的是孩子的性向;後天屬性則需要父母認知到孩子的先天屬性之後,給予引導和支援。可惜的是,吳順火觀察大部分的家長,總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他們要求名次、要求名校,以為這樣未來就能成功,「如果後天不引導,甚至打壓,孩子的先天屬性是會消失的!」

考試、排名  都是自信殺手

擁有耶魯碩士學位的建築設計師黃永洪,從小成績都只求及格。記憶中,除了小學一年級考過第四名之外,後來幾乎對名次不再有記憶。「考試、排名都是在打擊你的自信!」黃永洪非常慶幸自己在澳門求學,不但沒有聯考壓力,反而得到父母、師長的支援,建立他對建築、美感的自信。

「我的自信來自一種幸運,」他說,國小時候雖然也曾經因為考不及格被爸爸打小腿肚,但其實他父親也只要求及格就好。

中學時候黃永洪每年暑假都跑香港,拿著相機拚命把喜歡的房子拍下來,當時他不知道原來蓋房子可以是一門學問,純粹就是把相片收集起來欣賞。高中的班級壁報比賽,給了黃永洪第一次驗證自己能力的機會。他費盡心思,用柏油、麻繩、金屬做壁報,三年下來為班上拿下九次的冠軍。到今天,他的櫃子裡頭還收藏著一面獎旗——奧華中學一九六五年班際壁報比賽冠軍。

黃永洪對藝術的喜愛因為壁報比賽而更加熱烈,他到舊書攤翻閱國外的建築雜誌、上課時候低頭畫著自己的夢想之屋。有一回,荷蘭籍神父看到他上課在畫畫,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建議他以後念建築系。「建築耶!」那是黃永洪生平第一次聽到這個字architecture,以前他就只知道房子,黃永洪太興奮,他一直以為畫房子只能偷偷摸摸,沒想到竟然有大學可以正大光明畫房子!

黃永洪對建築的無窮學習力來自不斷實做(壁報比賽)與師長(神父)的鼓勵,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心。這連他申請耶魯大學建築研究所被拒,都沒能把他打倒。「我當時簡直發狂!」黃永洪不相信自己沒有錄取,立刻又準備了一本作品集,請英文比較好的弟弟黃永沃幫他寫信給系主任。一個禮拜後耶魯回信,原來是秘書弄錯了,他終於如願踏入耶魯的殿堂。

有目標的人,才能管理信心

宏�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暨首席顧問施振榮的母親從來不要求他的名次,但他懂得自我設定學習目標並且找到學習方法。施振榮說,每個人都要設定目標,但必須是有挑戰而且達得到的,這樣才能建立起自信。「人生最重要的是管理信心。」他認為,小孩子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挫折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馬馬虎虎就好,重點是抓住一個大原則。

例如,「要更好」是施振榮的大原則,所以他經常為自我設定目標,要求自己一定要有進步,但不一定要考一百分。就他觀察,過去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對成績的得失心太重、壓力太大,反而沒有機會去發展人際關係。

學習的態度,是求學的基本。父母不該是培養第一名的孩子,而是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目標導向的人,這才是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全力拚讀書,會產生排擠效應

「人生是長跑,不應該拚命讀書贏了上半場,下半場就沒了持續力。」專研資優教育的師大特殊教育系教授吳武典比喻,第一名的學生如果為了維持第一,把所有的資源都拿來讀書,自然會排擠掉發展人際關係、領導力或是其他興趣的機會。父母以為考第一名就等於能考上好學校,而考上好學校又等於未來能出人頭地,如果一再這樣畫上等號,忘了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目標的人,可能留下遺憾。

張文瑜,三十二歲移民美國的家庭主婦,兒子才六歲就開始上滑雪課、潛能開發課。「我很怕他跟我一樣,所以要讓他多學、多玩!」

童年時代的張文瑜,是個「第一名學生」,小學四年級已經戴上厚重的眼鏡,國小到高中累積的獎狀塞滿兩大本資料夾。「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第一,」問題是張文瑜不算資優,讀書的時間經常是別人的好幾倍,每次都是盡到最、最、最大的努力才拿到第一。同學呼朋引伴出去玩,張文瑜一定是窩在家念書。張文瑜沒有不快樂,因為父母以她為傲,「只有拿第一,他們才會繼續愛我!」

大學聯考張文瑜沒有上台大外文,生平第一次讓父母失望。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張文瑜幾乎無法承受,她抓狂似的放火燒高中課本,還好父親及時滅火。街坊鄰居耳語:他們家小孩讀書讀瘋了!

放火事件讓父母不逼張文瑜重考,但是上大學後她頓然失去目標,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同學都只希望不要被二一,老師也不要求第一名!」張文瑜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過去都是第一名,每當大家談論起高中、國中的事情,她都藉故走開。更挫折的是,同學會跳舞、會唱歌,這些卻從來不曾出現在張文瑜的生命中。

「過去的已經不可能彌補了!」人生的目標在大學變得越來越不清楚,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情緒中度過。大三上學期張文瑜就嫁為人婦,直接從學校踏入家庭,因為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在社會上找到好工作,舉家移民美國更讓她鬆了一大口氣,因為不會再有親戚問起她小時候的輝煌戰果、更不會有碰到同學的尷尬。她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讓孩子過一種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師,他提出「智慧三元論」——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實務能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創造能力〈creative intelligence〉。並認為只重視智力的「成績評量方式」是偏差的,這類評量方式只測量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卻沒有分析到實務能力及創造能力。也因此,根據羅伯.史登堡的論點,學業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就。

激發孩子去「贏未來」

現在許多教育制度已經越來越能肯定多元價值,包括體育優秀的學生也能拿縣長獎,吳順火說,德、智、體、群、美五個面向都設縣長獎,彰顯的就是多元價值,不會永遠都是考試最厲害的拿獎。小學的名次也只排到第五名,第六名是進步獎,其他學生都是第七名。這樣的方式讓許多父母、學童喘了一大口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就說,就算孩子是最後一名我也不知道,真是太好了!

分數不能代替經歷,文憑不能代替文化和智慧,「絕對不能以小看大,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隨地都有機會!」吳齊殷說,許多成功人物的成長經歷都說明,名次和人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父母應該保護孩子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拚命給壓力。

「考試爭第一,是投資現在,教育是要投資未來。」吳武典認為,「第十名現象」的主要意義,是「觀念上的暮鼓晨鐘」——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績中庸的學生還是有無窮潛力。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成績真的不能特別反映出什麼,孩子的未來路很長,變數是很大的。正如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所說:「他還在學習,你要他贏什麼?我們要讓他去贏未來!」

雁群理論

雁群理論

這是篇難得一見的好文章。


1.當雁鼓動雙翼時,對尾隨的同伴都具有『鼓舞』的作用,雁群一字排開成V字型時,比孤雁單飛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的飛行距離。

啟示: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推動。

2.不論何時,當一隻雁脫離隊伍,牠馬上會感受到一股動力阻止牠離開,藉著前一隻伙伴的『支撐力』牠很快便能回到隊伍。

啟示:如果我們與雁鳥一樣聰明的話,我們就會留在與自己目標一致的隊伍裡,而且樂意接受他人的協助,也願意協助他人。

3.當帶頭的雁疲倦了,牠會退回隊伍,由另一隻取代牠的位置。

啟示:在從事困難的任務時,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有必要的,也是明智的,因為我們都是互相依賴的。

4.隊伍中後面的雁,會以叫聲鼓勵前面的伙伴繼續前進。

啟示:我們必須確定從我們背後傳來的是鼓勵的叫聲,而不是其它的叫聲。

5.當有雁隻生病或受傷時,其它兩隻會由隊伍飛下協助及保護牠,這兩隻雁便一直到牠康復或死亡為止,然後牠們自己組成隊伍再開始飛行,或者去追趕上原來的雁群。

啟示:如果我們與雁鳥一樣聰明的話,我們也會互相扶持,不論在困難的時刻或在堅強的時刻。不僅對你們的同事如此...........對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好友亦如此!

星期二, 7月 24, 2007

越精明就越緊張

越精明就越緊張

越精明,就越緊張
有一個新朋友說我不夠穩重,講話像小孩子,還有點無厘頭,
他很懷疑我怎麼可能指導過幾百個老闆;根據我對我自己的「了解」,
我的心態應該還停留在20年前活蹦亂跳的年青時代,完全沒有老化,
大多數人從沒猜對我的年紀,這就是我那一付「悠哉的樣子」造成的錯覺。

【裝糊塗,讓你過的自然】

到現在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我的職業,這是因為我也不知道我要怎麼介紹我自己的「產業」,
就說是「顧問」,人家還是問你「哪一個行業?」還有「你的專長呢?」
我現在輔導的企業各行各業,投資的事業也好幾種,那我到底要怎麼說才好?
越說人家就越迷惑,最後乾脆什麼都不說。

樓下的新鄰居每天都看我進進出出,白天也在家裡澆花、到處溜狗,
有時穿的很臘褟、隨便,有時則光鮮亮麗,連大熱天都西裝筆挺,
「到底你在哪高就?」他問了很多次,我還是沒說。

每次去喝喜酒,我就交代同伴不要透露我的身分,因為一旦公開,
別人檢視我的標準就會提高,那我一定不能耍寶,連講話都要小心翼翼,
也必定要嚴陣以待對方的「考試」,何必呢?
下班時間放輕鬆!讓我們好好吃頓飯吧!

【太精明,會讓人對你防備】

過去我上台演講、或是參加會議,都是正經八百,緊繃著情緒,
因為年紀太輕又長著一付娃娃臉,常被當作小毛頭,真是好無奈!
下了台為了平衡情緒,我會完全大解放,所以很愛說笑,
也常常問一些「小孩子氣的笨問題」。

很多長輩喜歡教訓我,因為我總是「乖乖」聽訓,還不忘記說「謝謝指導」;
沒想到「人善被犬欺」,人家還真是罵上癮,有事沒事老愛找機會糗我、
消遣我為樂,並且出了事就推我出去當砲灰。

人家想什麼?其實我都知道,只是我喜歡看人家高興、讓人家高興。
在別人面前我這樣放低身段,別人不防備你,
讓我反而能看到更多真相,嘿嘿!厲害吧?

【放輕鬆,讓自己身段更優雅】

精明、聰明的人可以比人家多懂一些學問,可以比人家走快一步,
可以擁有成功的事業,但是,要擁有成功的人生,光靠聰明是絕對不夠的。

很多事情不需要太精明,就能活的更舒服,例如喝一盃咖啡、
聽一首輕柔的音樂,跟知己聊一些心事,在做那些事的時間裡,
你只需要裝的很簡單、很誠懇的樣子,別人就會喜歡跟你在一起。

有很多人始終一付很忙的模樣,講話很快、走路很快,表情嚴肅,
一出口都是「嚴格說」、「原則上」這種開場白 ,
他還會要你「盡快給他答覆,否則……」你真的要過這樣生活?

經營管理很累人的,要做決策很難的,悠閒一點會讓自己情緒緩和、
腦袋瓜冷靜,這時候你想出來的點子會更棒,
不然你也會變的很優雅、有氣質!

想成功,先修鍊好個性
吳建宏2005.12.31

蔡老闆的朋友很少,大家都說他沉默寡言,還有點孤癖,
嚴格講連我都不太想理他;可是他的生意卻始終興隆,為什麼?
因為他具有先進的模具研發能力,客戶覺得「反正你能給我好產品,
臉色差一點也無妨,我又不當你朋友」。

【不能自覺,就會自誤】

因為一個機緣,蔡老闆在朋友的鼓吹下,投資了一家餐廳,因為佔股不少,
所以他覺得不放心,積極爭取卡一個管理大位,後來總算如願當了執行董事,
蔡老闆等不及開幕就摩拳擦掌,信心滿滿地著手管理他第二個「事業」。

對餐廳外行的蔡老闆認為「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
所以對餐聽管理「覺得不難」;這家餐廳規劃有經理人,
可是蔡老闆卻樣樣都要「干涉」,而且他不懂管理技巧,
經常用一付樸克臉指揮員工,讓員工們都非常反感。

餐廳的員工流動率好高,生意也不如預期好,蔡老闆在股東會上責罵經理,
反正講來講去,一切責任都是別人,跟他毫無關係;
終於有一位股東看不下去,嚴詞對蔡老闆直接、不客氣的說:
「我們不需要你來監督經理,公司經營成敗,
我們要你跟經理同樣負責,所以你不能置身事外。」

【有人敗在自己,不是別人害他】

蔡老闆以前在自己獨資的模具廠算是「獨裁」慣了,首次參與合夥事業,
他可能不太了解「分工倫理」,也忽視自己的「特質」是否適合擔任
「服務業」,所以他這回踢到大鐵板,公然被人漏氣落個難堪,
可是「成敗論英雄」,業績那麼糟,能回什麼嘴呢?畢竟
「你是唯一有拿薪水的股東啊!」你難道不該「乖乖挨? |」?
哈哈!「為三斗米折腰」的心情,你終於懂了吧!

很多人賺了錢,靠的是什麼本事?自己全沒搞懂,還有人虧了錢,
也不了解敗在哪一點,這些都叫做「自不量力」;
如果對自己實力不清不楚,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像是蔡老闆他本業能賺錢,
其實他靠的是「專業技術」,而不是「領導力」,
而餐廳這種服務業需要「圓融的人際關係」,偏偏這些都是蔡老闆的弱項,所以啦!
如果他這次跨行投資要是失敗,是該罵?還是同情?

【成功?失敗?等老天爺裁決吧!】

我跟蔡老闆不是很熟,基於職務責任,我跟他提醒了幾次,
但他都不以為意,身為顧問的正義感也只能「適可而止」,
很遺憾!看到他跌個滿身污泥,很不捨也頗無奈。

我對於成功或失敗的企業,經常會去檢討到其關鍵主因就出在
「老闆的個性」,很奇怪的是「越成功的企業,其經營者卻越是積極請教專家,
而越衰敗中的企業,其主事者卻越是故步自封,
你想義務教導他,他都不領情。」

我覺得人性就是如此奇妙,為何有的人不會進步?
他不就是需要勤加進修?但是他永遠也不會想要去進修上課;
而會來上課的,目前成就已經很卓越了,
卻還是不放過任何進修的機會,這是什麼邏輯?

老天爺也很公平,總會讓有些人不斷成功、也讓有些人老是失敗,
而你被老天爺分在哪一邊?

登上人生高峰的最後一堂課 @ 文/陳 免

登上人生高峰的最後一堂課

當有了知識、技術、IQ與EQ,你還缺少了什麼修煉?答案是:AQ!〈逆境智商〉在凡事講求「成功」的社會中,有人對於自己過往的經驗始終不敢面對。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碰到就放棄,這一放棄,也等於放棄了你自己。換個角度看待人生每一個挫折,每一段的經歷將是提高對下一次挫折的免疫力。

文/陳 免

十一月,十九歲的台大杜姓學生,從十層樓高的地方一躍而下。遺書上寫著,「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做了這世上我唯一能掌控的一件事。」在升學競爭激烈的台灣,從小到大他過關斬將念到人人嚮往的台大,什麼樣的挫折,讓他對未來完全不想繼續?

也是十一月,位在台北盆地東邊郊區半山腰的市立療癢院。依然綠意盎然清幽的院區裡,走動的人不多。戴著墨鏡、身穿白袍的蘇建銘的手杖聲「叩!叩!叩!」地在第二院區響起,聲音格外的清晰。

在7H病房前,他熟練的按下進入的密碼,通過之後,憑著一根手杖,腳步輕快的進入了病房。「蘇醫師,早安!」才一進門,在一旁等著接受護士點名的精神病人,老遠就拉開嗓子跟他打招呼。只聽到說話者的聲音,蘇建銘也立即一一的應答:「你今天的感冒藥吃了沒?」「你不是說你今天要洗衣服嗎?」醫病之間就這樣你一句我一語地閒話家常了起來。

蘇建銘,台灣唯一一個在「黑暗」中執業的精神科醫師。

十四年前,和台大的杜姓學生一樣,蘇建銘也經過無數次考試,考上了人人欣羨的醫學院,最後拿到醫師執照。就當他要從軍中退伍,展開輝煌的醫生生涯時,一場車禍奪走了他的視力,將他的生命帶入黑暗。那一? ~,他二十六歲。

「像他這種高學歷的孩子,可能會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當年的主治醫師發出這樣的警告。然而,這個預言並未成真。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蘇建銘成了一個比明眼醫生更能敏銳傾聽的醫師。

• 不可抗拒的災禍,
 給蘇建銘明眼人沒有的內心資產!
 
同樣的大學高材生,為什麼最後是那個所受磨難更大的人,成功的立足在這個社會?蘇建銘給的答案是:車禍是一場災難,但車禍不僅改變了他外在的生活,也變了他的內在,帶給他一個意想不到的禮物:提早找到生命的目標。

「以前,我考試到了就去考、時間到了就去當醫生,做什麼事也沒有去想,沒有方向。」當年,拿下治療用的鐵片,戴上墨鏡,正式宣告視盲之後,習慣了看得見世界的蘇建銘,在黑暗世界中像個新生兒,一切都得從頭學習。

就連寫字這麼簡單的事,都得靠蘇爸爸用針在信紙上一針針地點出行線,引導蘇建銘寫出工整的信;過去從他家到車站只要五分鐘就可以走到,當他開始拿著一根手杖出門,他得走上快一個鐘頭才摸得到。

每一件學習都需要從頭來過,但每克服一個難關,就讓他發現自己可以做得到,發現成就感。他發現,生命就是克服難關,而且可以與人分享。

那時台灣從來沒有一個眼盲的人要當醫生,醫院不知如何安排蘇建銘,一度讓他的高考資格被取消。為此蘇建銘提出申訴,經過兩、三年的一再爭取,終於讓他穿上醫生的白袍。

現在他關心的是:我有沒有關懷病人?當病人否認他、罵他的時候,他從內心去思考自己的情緒有沒有受到影響?他不會鑽在事情的表面。因為他知道這些都只是他邁向生命目標的一個過程,只要撐過這個挫折,離目標就不遠了。「現在我做事都更加篤定、踏實。」蘇建銘說。

磨難是一種變身的財富,它給了蘇建銘許多明眼人都不一定擁有的內心資產。

今年九月,二十三年前林宅血案的倖存者林奐均回到台灣,出了音樂CD,跟大家分享她心中的喜樂。在她身上,磨難展現最明顯禮物是一種出人意料的自由自在。

八歲那年,林奐均在家中單獨面對兇手殘忍格殺,身上二十三刀,刀刀見骨。阿嬤和兩個雙胞胎妹妹在她受傷醒來後,已經過世。

• 難以磨滅的疤痕,
 是林奐均孕育新生命的勇氣!
 
在林奐均的成長過程中,「那件事」就像《哈利波特》裡面的佛地魔,週遭的人小心翼翼地不敢提起,深怕一講出來,痛苦的傷口會再度流血。

小小年紀的林奐均,敏感地察覺到有些事不是她該去問的。她依著大人的希望,過單純的生活。只是不提不代表傷痛不在,就像留在林奐均身上的疤,磨滅不去。

在美國期間,林奐均經常住在全美台灣人權協會會長范清亮家裡,那是她的乾爹。每當電視上出現打鬥畫面,仍經常讓她驚嚇得叫出來,一直叫「不要!」二二八那一天,她曾和兇手搏鬥,在她的背上及前胸留下六處疤痕,每到夏天游泳時,林奐均都會要求媽媽把游衣後面露背的部分縫起來。

夜裡的林奐均,躺在床上時,告訴自己要勇敢起來,她不再哭了,她要永遠記住那個兇手的臉,有一天她要親手殺了他,為阿嬤和妹妹報仇。 

高中時,林奐均參加基督教,有機會查聖經,當她看到聖經裡講到人是有罪的,這和她理解中的混亂世界是一樣的。「信主後,我想到那件事不會再感到傷心了,我感覺到主醫治了我的心。」「那是一種自由。」

過去她總是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做得不好而容易緊張,包括對「那件事」,也因為在意大人的看法,而不敢去談;但真正去面對後,她感受到一種自由,覺得生命中沒有什麼東西需要隱瞞,那是一種解放,願意承認自己不是那麼厲害的人,讓她即使犯錯的時候,也能自我解嘲。

林奐均重新去面對她的過去;因為她的面對,她的生命重新醒了過來。去年,她和夫婿印主列回到台灣——這塊曾經傷害她的地方。這一年來她的感受很深,出門任何人看到她,話還沒說,眼淚就流下來了,讓她不知所措。她感覺大家都還陷在過去的苦難中,即使她已經多次告訴大家「我很好!」但是大家就是不相信。

九月底林奐均的音樂專輯發行,她說,要是以前她可能永遠沒有勇氣錄製CD,並且在台灣公開出版。但現在,即使是面對未知的未來也已經不害怕。她知道凡事只要盡了力就好,她不會因為失敗而沮喪,她的信仰讓她有安全感,讓她有力量在遇到挫折時能夠繼續忍耐。

赫胥黎說,「經驗不是一個人的遭遇,而是他如何面對自己的遭遇。」

事實上,今日的企業管理研究也發現,關於挫折、磨難可以帶來無可取代的寶貴經驗,一個人是否有重大挫折的經驗,甚至關係到他工作上的表現。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與史塔桑管理研究中心,一項長達十年的聯合研究發現:有磨難經驗,而且能從當中走出來的人,他們的面對逆境的能力會提高。不僅如此,他們身上還會醞釀出幾種成功的重要特質:

 ●在逆境中能夠迅速恢復精力。
 ●表現傑出,而且能維持表現。
 ●非常樂觀。
 ●在必要時願意冒險。
 ●可以成功地進行改變。
 ●很有活力。
 ●很堅強。
 ●能夠以創新的方法尋找解決之道。
 ●能夠很敏捷解決和思考問題。
 ●能夠學習、成長、進步。

美國燈塔公司〈Lighthouse Worldwide Solution〉總裁金泰延十月下旬來到台灣,這位韓國第一位女性黑帶高手,出生在重男輕女的韓國社會中,因為出生於農曆大年初一,又是個女生,在韓國的迷信底下,從此被視為家族的「掃把星」。

• 沒有止境的歧視,
 讓金泰延展現了異鄉創業的韌性!  
 
因為被認定是個掃把星,她的母親做月子的海帶湯被打翻在地上;從小她就沒聽過搖籃曲。受到無盡的歧視與折磨。

七歲那年她背著家人偷學跆拳道,這是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練的武術。金泰延小小年紀,就敢挑戰了傳統的禁忌;二十歲的時候,她和家人移民美國,這又是一個充滿歧視的地方。金泰延從只會幾句英文,以每天拜訪兩百戶人家的決心,把自己融入美國社會中,教美國人打跆拳道;正當生活步上軌道時,她不甘於此,看出電腦事業的未來榮景,就在自家車庫開始經營電腦公司。

金泰延說,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她就決定要讓自己的一生過得不一樣。在韓國,女人就是找個男人嫁,生孩子、縫縫補補過一生;但當她所看到的婚姻,是她的父親痛打母親,她知道她要靠自己來改變這一生。

如今金泰延成為一位總裁,除了矽谷的燈塔公司,甚至跨足美容研發事業,她的企業王國已躋身美國百大企業之一。而她創業的韌性與突破現況的活力,正是來自於生命中最不好的經驗。

• 無法飽腹的感覺,
 是張俊彥勇敢面對挑戰的原點!
 
磨難在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童年時降臨到他身上。那一年他只有十二歲,他的父親在二二八事件後被捕入獄。到了九月,考上南一中初中部就讀的張俊彥,在九月二十八日那一天,身為長子的他和媽媽一起去收屍。 

父親的死,讓小小的張俊彥感受到死亡這件事,而更切身的是他也要直接面對生存的緊迫。原本是小康家庭,父親死後,家裡的環境全改變了,養活家裡六個小孩的重擔,全落在張俊彥的母親身上。做工、賣米、賣姨父寫的教科書,只要能做的就做,為的就是要讓家裡的小孩都能唸書。

然而不管母親再怎麼努力賺錢,每到學期開始的時候,張俊彥跟弟妹還是經常繳不出學費,家裡也經常是吃不飽的狀態。但是張俊彥的母親從沒想過,讓求學中的孩子輟學去幫忙賺錢。張俊彥考上了大學,四百元的學費,借也要借來讓他去報到。母親的堅持換來張俊彥六個兄弟姐妹,個個都讀到大學畢業。 

獨力撐持家計讓母親偶爾也流下眼淚,不過她仍告訴張俊彥和他的弟妹,「要努力做事」,在五十幾年後張俊彥還能想起母親說這句話時堅毅的神情;母親不放棄的積極作為,讓張俊彥學會了往前看就有機會。

張俊彥相信「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的本能,一九六四年,張俊彥念完交大電子研究所,國外學校還有獎學金都申請好了。誰知警備總部沒有任何說明,直接就回覆「免議」,連續幾次提出申請,雖然到最後改為「緩議」,但張俊彥終究沒能出國。「那時候看了那兩個字很難過。」不過,張俊彥後來還是保存了一份「緩議」的公文。

出不了國固然令他失望,但他很快不再耽溺於失望的心情。從小就習慣自己看書、思考他,從來不照表操課。於是自己做實驗,自己動手設計做精密儀器,從最簡單的到幾千萬元的都自己來。「新的設備有你的idea,別人沒有,這就是特色。」

一九六四年他在交大成立了第一個半導體實驗室、第一代半導體中心,在一九六六年,成功研製我國第一枚積體電路,一九七○年通過博士學位考試,成為台灣第一位工學博士,全程參與台灣半導體的發展。四十幾年來,張俊彥手中經歷無數個大案子,目前正在進行的矽島計畫,則是延續台灣半導體奇蹟,為後晶圓時代鋪路,「做任何大事,有壓力是一定的,但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鍛鍊,讓我變勇敢了。」

• 不能醫治的病痛,
 是霍金學術成就的動力!
 
英國的物理天文學家霍金在理論宇宙學上的成就,讓他被喻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天才。不過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在二十一歲〈一九六三年〉那年,罹患了運動神經元症,被醫生宣判只有二年可活。

不過他活超過了二年,而且繼續回到他的研究,他得忍受的是殘障帶來的不便。一個朋友到霍金家做客,目睹已經不能走路的霍金,用手臂勾住樓梯扶手,把自己拖上位在二樓的房間,這段正常人只要花一分鐘的路程,霍金費了十五分鐘。

對於自己身體的障礙,霍金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他最常回憶他如何做出黑洞研究的第一個突破,「我的殘障使得這個〈指上床〉過程相當緩慢,所以我有充裕的時間。突然間我意識到……」一九七四年發表的輻射黑洞文章,就是從緩慢上床過程中產生的。

霍金在他自己主編的《時間簡史續編》中提到,當初在出院後他做了一個被處死刑的夢。「我忽然意識到,如果我被緩刑的話還有許多事情值得做。」他得病的體驗是:當一個人面臨早逝的可能,就會體驗到活下去是值得的。「當一個人的希望減少到零時,他就會真正重視所擁有的一切。」他在一次又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都是這麼說。

磨難的確是一種資產,而且不僅是無形的資產,甚且可以帶來有形的資產。

在美國,根據紐約的Lally School at Rensselaer Polytechinc Institute in Troy的一項調查,逆境智商〈AQ,adversity quotient,詳見本刊第一百五十二頁〉高的人,也就是受挫能力高的人,其收入高於AQ低的三○%。主要是他們能很快從過去曾遭受過的挫折回復,進而以正面態度面對工作。

《奇葩與怪傑》〈Greeks and geezers : how era , values , and defining moments leaders〉一書研究美國老、少兩代的領袖特質,也歸納出:透過不斷的挑戰、適應及學習的過程,一個人才能學會如何面對下一次挑戰。不同世代的老少領袖雖然特質不同,卻有一樣共同點:至少都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磨練。有人能從磨練中萃取智慧,有人則在類似的經驗中受傷屈服,成功領導者和普通人的差別就在這裡。

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指出,過去企業找人愛用名校畢業,以及在大公司待過的人。但現在他們認為太順遂的人,到了企業後如果遇到挑戰時,可能無法面對。企業在乎的是這人有沒有失敗的經驗,而且在失敗的歷程中,有學到東西的人。

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從兩年前開始,對於選才標準,除了著重IQ〈智商〉、EQ〈情緒智商〉,也開始要求新人必須具有AQ〈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也就是針對個人魄力、毅力、耐力及正面積極心態的要求。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吳智筠指出,台積電員工的IQ是無庸置疑的。但對於長時間的工作、以及面臨問題時,是否具備毅力,對台積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關研發的工作是需要突破,不能中途放棄。因此員工在遇到困難時,重要的是員工必須要能有正面想法,而不是一直抱怨。

今年,台積電發展出一份一百三十八題的問卷,測試出應徵者人格特質。這套選才模式企圖將IQ、EQ、AQ三項能力以評量的方式達到量化,為台積電找到志同道合的員工。

至於美國SBC〈南方電信公司〉針對公司三種不同類型的員工研究也發現,包括業務員、秘書、工程師,雖然角色各自不同,但是人生有過逆境經驗的人,平均業務表現比其他員工高出一六六%、一五○%與一○六%。

當然,沒有人喜歡面對一項從天而降的大磨難,但換個角度看,面對逆境的能力,也可以練習的。像是美國AT&T的銷售員工,參加逆境商數訓練一年後,隔年銷售績效呈現雙倍成長。 

提出「逆境商數」概念的保羅.史托茲〈Paul G. Stoltz〉認為面對挫折的能力是可以透過練習而增強的。

首先,你是否經常在逆境出現時,就立刻放棄?當問題發生時,你是否會老是認為那是別人的錯?問題發生時,你是否老是抱怨,卻又一副你也無能為力的樣子?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挑戰時你的反應時,你的腦子對於察覺事情的方式就已經開始改變了。

然後,為你所面臨的問題下一個定義,再從你覺得可以對事情有所改進的一個小地方去做,那將會增加你心中對於事情的控制感。

• 腦性痲痺的孩子,
 是讓洪銀樹企業茁壯的菩薩!
 
建準電機董事長洪銀樹在他創立建準的那一年,老天爺給了他一個試煉的機會。家中的老么聖泰誕生了,夫妻倆喜獲麟兒的快樂只有三天,醫生告訴洪銀樹,因為嚴重的黃膽造成孩子腦性痲痺。

孩子體質脆弱,讓夫妻倆照顧起來格外辛苦,一直到六歲時收到小學通知書時,連坐都不會坐的孩子,怎麼上小學?這一紙通知書代表著聖泰已經到了走出家庭保護的年紀,這時候夫妻倆開始想到小孩的未來。

洪銀樹想,他不可能照顧這孩子一輩子、抱他一輩子,認清這件事情,洪銀樹夫妻倆一起面對,成立了聖淵啟仁中心,於是開始對聖泰進行復健,並且為有同樣問題的孩子進行復健。當中心成立時其他家庭也將孩子送來,洪銀樹說,他看到大概有五○%的家庭都已經破裂了,另外有二○%也處於破裂邊緣的狀態。

經歷了老天爺透過孩子給的這個磨難,他體驗出「好事多磨」的哲學。「因為是好事所以才要多付出一點。」夫妻倆把聖泰的誕生當做是菩薩降臨到洪家。

「好事多磨」如此樂觀的信念,也延伸到洪銀樹的發明工作。曾經有客戶要一個能持續運轉十年、又沒有噪音的風扇,為此洪銀樹做了三十個樣品裝在家中頂樓測試的磁浮風扇。

剛開始有人質疑,他的公司可能連十年的壽命都沒有。不過經過九年多的實驗,他將馬達風扇的生產引到新的領域;也印證了,任何時間都不晚,如果不做,永遠都沒有結果。如今,他的兒子洪聖泰也已經是技術學院的學生。

• 無法挑選的磨難,
 其實是儲蓄人生的挫折存摺!
 
台大心理系教授吳英璋認為,經驗過這種把磨難轉化成意義過程的人,在往後面對其他不可預期的挑戰時,就比較能夠冷靜的去處理問題,因為他們可以更快將事情定位,不會一直迷失在苦難當中,找不到出路。教授生命教育的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吳有能也指出,能夠通過磨難的人,通常也會成為「自控力強」的人,對問題自覺有能力處理,當他覺得他可以控制情況時,即使挑戰很大、帶來的痛苦也大,但內在忍受的力量是可以提升的。

吳有能指出,醫學上已經證明有高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人,身體的復原力相對提高。另外一種特質就是,通過磨難的人都能勇於「接受挑戰」,將危機視為轉機,這樣就能將困難磨難化成積極的壓力。

磨難不可求,挫折卻是人生中難免的,只是你做好準備了嗎?下一次挑戰來臨時,你是措手不及?掉頭就走?還是正面迎擊?先別忙著逃避或抵擋,換個角度看,在挫折中,你可能也正在累積人生的財富。

三十歲的我們~一篇讓人沈思的文章

三十歲的我們~一篇讓人沈思的文章

三十歲的我們,終於發現,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

為了害怕以後的人生都在猶豫與後悔中度過,不如現在活得淋漓盡致!在書市中發現一本名為《30雜誌》的刊物,不禁開始思索三十歲這件事。孔子說『三十而立』,在平均壽命較短的千年以前,人到三十,應該事業有成,有妻有子,甚至到了三十歲,榮升祖父祖母的都大有人在。三十歲,象徵一個人生命至此,應當一切完整。

還記得我十多歲時,看過一本預測世界末日的預言書,預言家拿氏預測在我二十多歲時,世界就會滅亡,當時我還不以為意,我認為我人生的精華就是在念大學那四年,大學畢業之後,我玩也玩夠了,死而無憾。到了大三,我又寫了一篇得獎的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個二十九歲的女人,憂傷地回顧歷盡滄桑的人生。

等到我真正走近三十歲,才發現我並沒有歷經我想像中的那麼多滄桑,事實上我跟二十歲一樣,還有好多事沒做,還有好多地方想去玩,感覺人生無盡,等待我去探索。

某一部分的我,始終像個孩子,生活還有夢想,人生還有可能。而我的許多朋友們好像也都與我一樣。與二十歲相比,我們像是忽然長大十歲,但都還是那麼愛玩,想瘋狂的感覺,生活中一事無成,害怕責任與束縛,所以我們都比從前更努力地裝可愛。

那天,與一個七年級的男生阿豪一起吃飯。提到旅遊的話題,他神采飛揚地說:『我二月去了倫敦、四月去泰國、暑假去歐洲自助旅行,現在打算九月去峇里島。』

剛開始我以為他家經濟狀況不錯,免費供應他環遊世界,他卻泰然自若說一切都是他靠打工存的錢。兼了兩三份差,平時非常省,把所有的錢存起來旅遊與吃大餐,這就是他的人生哲學。『我想要趁大學畢業前,拚命地玩,看看自己能玩到什麼程度。』這位七年級的阿豪補充:『當然是指正當的玩法啦,我們也不會去嗑藥什麼的。』散會之後,與我們一起晚餐的六年級前段班的男性朋友,感慨地說:『其實我好羨慕他喔,我像他這種年紀的時候,也沒他這種勇氣。』

這時候,我才發現,再怎麼努力裝可愛,我與我的朋友,我們也回不去二十歲了。

朋友看了電影『落日殺神』,跟我討論他的想法。
『落日殺神』這部電影在講述洛杉磯有一個平凡的計程車司機Max,他的夢想是開一間度假禮車的公司,他總是安慰自己,告訴別人:『開計程車是暫時的。』他一開卻開了十二年。有一天他遇見不平凡的殺手Vincent,Vincent揭穿Max自欺欺人的藉口:『不過是租一台車,先付頭期款就好啦。你的夢想並不難。況且,十二年,也稱不上只是暫時的。』

導演透過演員的台詞來傳達: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做他們所謂暫時的工作,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毫無理想可言。害怕改變,不敢放手追求自己的人生,終於庸碌一生。

Max因為遇到Vincent,歷經了失序脫軌的一個夜晚,才讓他體驗到:沒有什麼不可能或不可以,只是敢不敢去做罷了。

三十歲是一個很奇妙的年紀,明明已經不是二十歲了,內心卻還是蠢蠢欲動,有種想要放手一搏的衝動,或許是覺得現在再不做,到了四十歲就絕對不可能了。

於是我辭掉做了五年的工作去念研究所;患有恐婚症的朋友終於決定結婚;猶豫了半年,還是辭掉工作去創業的大學同學;雖然沒有積蓄、不熟法文、同行的朋友甚至退縮了,三十歲的女同事還是決定辭掉工作隻身去法國遊學……

三十歲的我們,終於發現,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於是二十歲的夢想,到了三十歲,也沒有成真。

為了害怕以後的人生都在猶豫與後悔中度過,不如現在活得淋漓盡致。人生過了一半,我們總算領悟,只要多一點勇敢,人生就可以比現在精采很多!

用智慧裝扮自己

用智慧裝扮自己

有好牌的人,常常不是永遠的贏家;

拿到爛牌的人,往往反敗為勝。

晚上開車回家的路上,聽到廣播正在訪問一位女作家,

這位作家雖然有著濃濃的香港口音,

但談話的內容卻十分吸引我的注意。

她說:「其實我們認為的弱點,也許將來是我們的優點。

像我覺得我的長相很平凡,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很自卑,

每次跟班上女同學和別班的男同學出去玩,

比較漂亮的女同學一回來就可以收到好多追求者的情書、電話,

而我始終被冷落在一旁,沒有男孩子多看我眼,更別說和我約會了。

我經常覺得孤單,只好在書裡面尋找安慰。

不知不覺,我讀了很多的書,更沒想到我竟然成了一個作家。

而我有一位漂亮的同學,從來就不缺男絯了的追求,

可是後來我聽說她被人騙了,還不幸成了妓女……」。

她娓娓地說著,我靜靜地聽著,感覺心有戚戚焉。

在這樣一個物質豐盈的年代,我們會羡慕別人長得漂亮、英俊,

我們會羡慕別人出生在富裕人家,我們會羡慕別人擁有名利和權位。

覺得自己渺小,覺得自己是隻醜小鴨,

幻想著自己能一夜之間變成富有、而且美麗的天鵝。

於是我們拚命賺錢之後,想讓自己變很漂亮一點、瘦一點,

於是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和時間,無怨無悔地奉獻給瘦身美容公司。
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外在條件來虛張自己貧乏的內在聲勢。

我們不會羡慕寫得一手好詩但沒有錢財的詩人,

我們不會羡慕一個充滿愛心卻穿著簡單的社工人員,

我們不會羡慕一個懷有理想卻一貧如洗的政治人物,

我們也許會欽佩他們,卻不會想步上他們的後塵。

我佩服那些有操守、有愛心、有美德的人,

但我還是渴望成為美麗、多金、有名的人。
至於有沒有智慧學問?不是挺重要的。

這位女作家讓我的思緒翻飛了起來……

我想起了好多好多了不起的人物,

他們有著很大的先天弱點,後來反而因為這些弱點,

迫使他們認真地思考生命,然後來個大逆轉,

弱點成了他的動力,反敗為勝。

因為拍電影「美麗人生」而得獎的義大利導演∼

羅貝多.貝里尼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致詞: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一個貧窮的童年。」

我被他的話深深撼動。

是啊!我們會感謝別人幫助我們成功,

感謝老天爺讓我們抽中彩券,

卻不會感謝上天給我們困境。

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是我們不願意碰到的,

像是挫折、失戀、病痛、年老。

但很抱歉,只有躺在黃土中的人才能遠離這些威脅。

只要我們一口氣還在,這些討厭的東西會等在那裡迎接你我。

忘了是哪一部電影,劇中的媽媽和小孩經歷了許多災難和折磨,

最後化險為夷,兩個人緊緊相擁,

年約十歲的小男孩帶著天真疑惑的神情問媽媽:
「媽媽!傷心已經結束了嗎?」

媽媽溫柔慈祥地回答:

「不會的,還會有別的傷心。但不要怕,傷心是人生在教育我們。」

是的,傷心是人生在教育我們。

我們看那些有名有錢的人,他們是否就免於傷心的權利?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列拉斯,不是已經攀到了世界的顛峰嗎?

但他並不是天之驕子,他還是罹患了令人聞之色變的「血癌」,

最後他憑著無比的意志力戰勝了病魔。

他回憶:「我以為病痛之後,我就會變成一個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

但很遺憾,我還是會為一些跟血癌比起來真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生氣和傷心。」

你看,從鬼門關繞了一圈回來的人,也沒有「傷心豁免權」。

我們對傷心和弱點有了宿命的悲哀,

但上帝不會這麼惡劣,他讓我們懂得一件事:

握有好牌的人,常常不是永遠的贏家;

拿到爛牌的人,往往反敗為勝。

像這樣的證據,到處都有,

不相信可以去問問你家附近那個賣蚵仔麵線卻擁有好幾棟房子的老板娘。

那位女作家若不是握了一張不怎麼好的牌,

她不會那麼努力去讀書,充實自己;

她若是生了一副美麗的臉龐,約會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之乎者也!

當然,不是每個不漂亮的人都會用功充實自己,而每個美女都沒腦袋,

這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機會想通這一層。

我記得在我乾女兒襄襄出生那一天,

我寫了一首詩給她,裡面有一句話:

有一天妳將亭亭玉立,願妳能用智慧來妝扮妳的美麗。

凡是願意用智慧來妝扮自己的人,在我眼裡都是「亭亭玉立」。

想法簡單,生命更寬!

想法簡單,生命更寬!

人生有好多難關,課業的難關、感情的難關、
工作的難關、健康的難關……
想要過關,的確需要很多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
但別忘了一個小小的訣竅:及早把人生的路拓寬!

個性像個傻大姐的她,人緣極佳。常常「人未至,聲先到」,腳步還沒跨入辦公室,就聽到她「哈哈哈」的笑聲傳進來。

一位剛畢業的年輕美眉問她:「大姐,你看起來好像很快樂,難道妳都不會像我這樣每天想東想西的嗎?」

午間休息,她請年輕美眉去附近的咖啡館喝杯咖啡,如同開導自己的妹妹一般,語重心長地說:「從前,我最常被朋友念的一句話就是:『你想太多了!』當我聽見別人這麼說我時,真的很不開心,彷彿別人都在我背後笑我『很多心』本來是想跟朋友傾訴煩惱的,但被說成『你想太多了!』不但說不出口,反而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她說得沒錯,當一個人心情不好時,以找朋友傾訴作為心靈減壓的辦法,但朋友給他的回應是:「你想太多了!」,這句話聽在失意人的耳朵裡,其意義幾乎等同於「疑神疑鬼」、「沒事找事」、「杞人憂天」等負面的評語。但是,如果一聽到「你想太多了」這句話,就真的繼續連想到「疑神疑鬼」、「沒事找事」、「杞人 憂天」等負面的評語,那也的確真是想太多了。

◎用簡單的想法,化解複雜的情緒,心靈得以舒張,生活游刃有餘

「後來,我學會了放過自己。想歸想,這是個性使然,很難改變的,但我想完一遍之後,覺得自己對『最好的』和『最壞的』情況,都已經有所準備了,就不再擔心它。」

原來,看來像個傻大姐的她,並不傻!體察並接受自己的個性,找到適當的解壓方法,就可以用簡單的想法,化解複雜的情緒,心靈得以舒張,生命有了寬度,一切就變得游刃有餘了。

想多,有什麼錯呢?孔子不是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存在些戒慎恐懼的擔心,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永遠只停在戒慎恐懼的擔心上,必須即時把這份擔心轉化為處理的行動。找到解決的方法或準備可能的替代方案,然後就放下這份擔心的壓力,順隨事件的自然發展,用最適合的方式去因應。

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四它」名言,很有步驟地教人們心生煩惱時的解決辦法:「面對它、接受他、處理它、放下它。」不論多麼複雜的負面情緒,都可以用這麼簡單的邏輯化繁為簡,恢復心靈的平靜,行動會更有力量,生命也將因此而更加有寬度。

曾經我也是常被朋友笑說:「你想 太多了!」的那種人,天生個性上的拘謹,讓我很放不開。對愈在意的事情,就愈緊張;但是愈緊張,腦筋就愈不容易轉彎。自己覺得很煩惱,別人卻認為是過度神經質。

直到最近幾年,我才漸漸找到讓自己放鬆的方式。我相信:把自己的心放得寬厚一點,別人就覺得你溫和許多;對別人寬容一點,世界就會給出一條更寬闊路讓你走。

◎壓力在人的心裡面儲存久了,就會變化成為身體的疾病

現代人面臨的生活難題所帶來的壓力,可以說是和空氣一般無所不在,它不會平白無故消失,但若不真實面對,它也可能像空氣一般令人很難察覺出來。當壓力在人的心裡面儲存久了,就會變化成為疾病,藉由身體的症狀向主人提出警示。不但生命的寬度沒有增加,甚至連生命的長度都縮減了。

根據來自美國的一項統計指出:去醫院看病的人之中,大約有75∼90%患者的病因和壓力有關。而在台灣的資料顯示: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因為壓力太大,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稱之為「身心症」。

很多頭痛、失眠、胃潰瘍、胸悶的病人,經常出現在醫院的內科、神經科、心臟科、家醫科門診,但他們真正需要看的是「精神科」。否則,長期拖下去,就會惡化成為「憂鬱症」。

每個人的生活中,也許都會碰到很複雜的事情。但不同的想法,卻可以找到不同的出路。一個人陷在裡頭「想東想西」,很容易變成「胡思亂想」,不如找有處理經驗的人一起「集思廣益」,找到可以讓自己放心的解決辦法。

找人傾訴,是不是個好的減壓方法?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找對了人,一個心靈能量很高的人,能夠耐心 聽你訴苦,並給出客觀的建議,的確有助於你獲得正面的想法。但是只會說「你想太多了!」的朋友,幫助就有限了。

如果你認為「求人不如求己」,那麼讓自己睡個好覺、多吃點高纖低脂等具有減壓效果的食物、聽喜歡的音樂、閱讀有益的書籍,或百忙中來個無所事事的下午茶,放自己一天假……簡簡單單地善待自己,輕輕鬆鬆的想法就會如清澈的山泉不斷湧現。

善待自己,第一個動作是:寬待生命。原來,不是問題真的有那麼難解決,而是心頭的壓力成了絆腳石,阻擋了我們去路。

找尋解決方案之前,要先學會放下。孔武有力的人,可以搬開擋路的石頭;力氣不夠的人,可以從旁邊繞過去,總之,不要讓自己碰壁。過了心頭的這一關,智慧就在前面招手。

人生有好多難關,課業的難關、感情的難關、工作的難關、人情的難關、健康的難關……想要過關,的確需要很多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但別忘了一個小小的訣竅:及早把人生的路拓寬。

◎只要用對指令,Enter!就能改變命運

「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開拓生命的寬度!」這句經常用來互勉的話,但是要開拓生命中的哪些寬度呢?我想,最基本的是:對別人的「寬容」、自己的「寬心」、對生活的「寬厚」、對前途的「寬闊」。
.當我們懂得對別人「寬容」,願意時時付出關心,就會常常開心。
.當我們學會讓自己「寬心」,有效練習鼓勵自己,就能保持樂觀。
.當我們能夠對生活「寬厚」,彼此勉勵舞動心靈,就有更多能量。
.當我們想要讓前途「寬闊」,趁早規劃生涯發展,就要從心開始!

運用這些觀念和行動,來開拓生命的寬度,就像電腦鍵盤的Enter按鍵一樣,只要用對指令,Enter!就能改變命運。

快樂與幸福,其實就在這麼簡單的一念之間──輸入「心胸開闊」的指令,按下Enter,就會出現「人生寬廣」的結果。關鍵是:你願不願意、以及何時採取行動?

現在,就在你心靈的鍵盤上Enter一下,試試看!美好而寬闊的人生,於是展開在眼前。

星期五, 7月 20, 2007

從坐觀虎鬥到坐以待斃──保持中立的下場

從坐觀虎鬥到坐以待斃──保持中立的下場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一項好策略,但那是指漁翁的實力遠比鷸、蚌強,而且躲在暗處,伺機而動。如果兩強相爭時,較弱的一方,保持中立,坐觀虎鬥,是不是好的策略?

  一般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然而,十五世紀義大利政治思想家馬基維利(1469∼1527),在他的世界名著《君王論》裡,卻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

  「一位君王必須毫不猶豫的表示他到底支持誰或反對誰。這種政策永遠比保持中立好得多。因為兩個鄰邦衝突時,總有一方會勝利……如果你不公開表明態度,必定成為勝利者的祭品,而失敗者也會暗自高興。」馬基維利說:「勝利者不會和他在危難時不拔刀相助的人交朋友,失敗者也不會和你結交,因為你不肯助他一臂之力。」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寫於1513年,在著作裡,他並未舉出很詳細而生動的例子,他大概想不到,往前推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中華歷史的三國時代,就有人提出相同的主張。荊州牧劉表的兩名官屬曾如此勸說他們主子,要他在袁紹和曹操之間二選一。

  劉表這人,精通經史,卻不諳軍事,不通政務。當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袁紹派人向劉表求助。劉表表面上答應袁紹,實際上虛以委蛇,按兵不動。

  劉表的兩名官員韓嵩、劉先分析利害說:「豪傑相爭,兩雄相抗,決定天下誰屬的關鍵在於將軍(劉表)您。將軍若想有一番作為,應當乘他們相爭時起兵,否則,便應該支持其中一邊。如今將軍擁有十萬大軍,卻坐壁上觀,見賢者有難而不相助,人家來示好而不理會,這兩種怨恨必定集中在將軍身上,屆時想保持中立也難了。」

  那怎麼辦呢?唯有歸附可能得勝的一方,而這一方就是曹操,「曹操英明,天下賢才都歸附他,必然勝過袁紹。曹操擊潰袁紹後,乘勢來攻,荊州便不保了。」

  韓嵩、劉先說得很清楚,要嘛起兵,要拚大家來拚;否則就該投靠(或投降)一邊。

  韓嵩、劉先的話至少有五個內涵:

1兩邊都想討好,會落得兩邊都得罪;想保持中立,免談;
2必須表態,決定押一邊;
3押哪邊?押會贏的那邊;
4曹操必能以寡擊眾,擊敗袁紹;要押,押曹操;
5最好的結局是,曹操大贏,歸附曹操。

  總結一句,此時保持中立,不支持曹操,將自取滅亡。

  劉表的另一名大將蒯越也勸他這麼做,但劉表猶豫不決,想袁紹據有四州,兵足馬盛,處於弱勢的曹操,真能贏嗎?

  由劉表的猶豫,可知他平日根本沒做情報工作。如今亡羊補牢,只好派韓嵩去曹操陣營,刺探虛實。

  韓嵩去了一趟回來,大力頌揚曹操,劉表聽了,不但不肯定韓嵩的觀察報告,反而懷疑他拿了曹操的好處,氣得想殺他。要不是劉表的續弦蔡夫人講情,韓嵩早已一命嗚呼。

  劉表最沒有中立的本錢,因為他太有本錢。怎麼說?本錢來自他所處的地理位置,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黃金地段,是精華地區,這麼有本錢別人不來搶嗎?想閉關自守,不與人爭,怎麼可能?

  魯肅初見孫權時,就提議「剿除黃祖,進伐劉表」;諸葛亮初見劉備時,在「隆中對」也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誰得到誰就有足夠的稱霸本錢,然而「其主不能守」,劉表沒本領守住荊州,因此應該將荊州搶奪過來。

  劉備、孫權陣營覬覦,更不用說實力堅強的曹操。官渡之戰後八年,曹操北征完成,便揮師南進,討伐劉表。大軍還沒開到,劉表就病死了。

  作為一名領導者,一名在亂世間競逐的豪傑,劉表是不及格的,他的外表溫文儒雅,實際上很沒安全感,疑神疑鬼,猜疑妒忌。他胸無大志,猶豫不決,缺乏審時度勢的能耐,沒有及時應變的功夫。更要命的是識人用人的能力不足。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領導家的八字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領導家的八字訣

有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大領導家應該具備的基本認知。

  三國時代的孫策,被許多人稱為英雄中的英雄,他的雍容氣度,他的識才能力,他的授權原則,不是普通領導人可比的。

�孫策和張昭

  讀過三國史的朋友都知道,吳國有個臣子叫張昭,常常倚老賣老,在吳主孫權面前,勸阻這個,勸阻那個,孫權對這隻烏鴉很頭大,卻不敢發脾氣,因為張昭的個性直率耿介,又是孫策時留下的遺臣。

  張昭在孫策剛創業時,就跟著孫策南征北討。孫策把政治、軍事都交付給他全權處理,他不負所託,政績斐然,名聞南北。常有北方士大夫寫信給他,表達慕名之意。

  張昭接到這些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治績受到肯定,憂的是不知該不該公布這些信的內容。

  公布嘛,好像在炫耀什麼,也有點功高震主的疑慮;不公布嘛,怕有人誤以為信裡頭有什麼不可告人、勾結敵人的秘密。

  張昭進退不安,左右為難。孫策知道這件事後,哈哈一笑,舉管仲和齊桓公的故事,說明立場。

  齊桓公重用管仲,大小事都交給管仲定奪,每次臣子有事請示齊桓公,齊桓公便叫他問管仲去,左右的人便問齊桓公,怎麼事事都聽管仲的,做國君怎麼這樣容易?其實這是齊桓公高明之處,政事委由有才能的人處理,國君當然好當,國政也蒸蒸日上。

  孫策引管仲和齊桓公為例,說:「子布(張昭字子布)賢能,我任用他,統一天下的功業不就在我身上嗎?」說得多豪邁,多麼氣象萬千。

  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彌留之際,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孫策和太史慈

  再說孫策和太史慈這一段。

  孫策攻打劉繇時,和劉繇部將太史慈相遇,兩人騎馬打仗,孫策刺中太史慈的馬,勾住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也奪下孫策的頭盔,正難分難解之際,雙方人馬及時趕到救援,兩人未能分出高下。

  三年後,孫策攻打劉繇,生擒太史慈。孫策解開太史慈的繩索,追憶起三年前兩人單挑的情景,便好奇問說:「如果當時你捉拿住我,你會怎麼辦?」

  孫策答說:「很難說。」

  孫策哈哈一笑,不以為忤,反而說:「聽說你忠勇、有膽識,可惜跟錯了人,我是你的知己,想和你共創大業。」於是任用太史慈為將。

  後來,劉繇死了,一萬多名部眾群龍無首,不知何去何從,孫策派太史慈前去安撫。左右的人不放心,擔心太史慈回到老窩,會據地為王,東山再起,因此紛紛勸阻說:「太史慈此去一定不會回來。」

  孫策自信滿滿,也很自負的表示:「太史慈除了我,還能跟誰?」

  太史慈臨行前,孫策和他握手告別,問:「幾時回來?」

  「六十天就夠了。」太史慈回答。

  太史慈走後,大多數人仍認定他不會回來,孫策說:「各位不要再說了。太史慈雖然勇猛大膽,但他一諾千金,重道義,不是個反覆的人。一旦視你為知己,必然生死相隨。」

  孫策從不擔憂太史慈會不回來。果然,太史慈如期回來,圓滿達成任務。

  好一個守信不阿的太史慈,好一個識人不疑的孫策。

�劉備和趙子龍

  劉備對部將的信任,也是一級的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拿下荊州,棲身於荊州的劉備倉皇而逃,曹操輕騎急追,追上了劉備。劉備在緊急中拋妻棄子,騎馬脫困。驚魂甫定,不見了趙雲。有人咬定說,趙雲已向北投曹去了,劉備大怒,把手戟擲向那個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果不其然,一會兒就看見趙雲瀟灑的抱著劉備的兒子劉禪(阿斗)來到。

  《三國演義》把這史實舖染得異常精彩,戲劇性十足。趙雲殺進殺出,抱著阿斗平安脫險,劉備從趙雲手中接過阿斗,摔在地上說:「為了你,差點損傷我一員大將。」趙雲趕緊抱起阿斗,感激涕零的說:「我就算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報答什麼?報答劉備如此看重他,為了他,寧可犧牲親生的兒子。

  劉備很會做秀,讓趙雲感動得掏心掏肺,一方面可以看出劉備的權謀表演,一方面可知劉備對部屬的信賴。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短短八個字,看似容易,實則困難。不能看走眼,不能耳根子軟,不能說錯話,不能疑神疑鬼,才能成就這八字。畢竟互信基礎不易建立,更不易穩固,只要一點點風吹草動,便破碎了。

星期三, 7月 18, 2007

西班牙人的人生觀

西班牙人的人生觀

胸有大志的西班牙,值得台灣官員去考察。我仔細研究了西班牙人一番,發現他們的人生觀和每年努力創造外匯奇蹟的台灣人有很大差別,如果給他們的小學生出個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我看百分之七十的男生會寫『足球員』,百分之六十的女生會寫『歌星』。

並且我可以保證,絕對不會有人說長大以後要當什麼總統、國會議員或是那些亂七八糟我們覺得很了不起的事業。

從馬德里到巴塞隆納,我曾經以同樣的問題請教過幾個西班牙人,以下是結果:

◆ 對方是餐廳服務員,大約四十多歲,從十八歲起就幹這行。

Q:請問你怎麼安排你的生活?

A:工作和休假。


◆ 對方是服裝店的女店員,大約二十多歲,剛做沒幾年。

Q:請問妳對人生的期望是什麼?

A:休假。喔,工作?工作就是為了休假,☆%$@※(意思是,你豬頭啊)。


◆ 對方是觀光區的售票員,大約三十出頭,這個工作屬於公務員。

Q:請問你認為怎麼樣的西班牙人最快樂?

A:那些在休假的。


◆ 對方是火車站裡的警察,大約三十多歲,他大部分時間不是用在治安,而是告訴遊客售票處和月台在哪裡。

Q:請問你滿意做為警察的生活嗎?

A:嗯,還好,要是去市政府就更好,假比較多。

以上的問題絕非虛構,至於他們的答案,更絕非虛構。


別的不說,全世界有幾個國家的休假比台灣多?西班牙就是其中之一。當地一個朋友掐著手指算給我聽,西班牙人平均一年至少有一百五十天在放假,也就是一年上班兩百天,換算起來每個星期只上班四天。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規定,每周的上班時數是四十個小時,國定假日如果在星期四,大部分的公司連周五也放,於是一個星期只上班三天是常見的事,而且公務人員每年的薪水保證是十四個月。

我抵達馬德里的時候,馬德里正在放假,還沒搞清楚他們在放什麼假,我就得收拾行李往南部的安達魯西亞走。到了塞維爾,好死不死,又是假期中。

再往東走到了格拉那達,嘿,還是放假。這次我真的受不了,我拚了老命問當地警察,結果他給了我一個打破頭也想不到的假:他們正在放佛朗明哥舞踏節。警察指指廣場上穿著大花裙跳著舞的女孩說,大家都要去跳舞囉。這些也就算了,等我再飛到巴塞隆納,不會吧,他們還在放假。他們願意放假,不關我這個走出台灣的中華民國人的事,但我好奇,西班牙的生產力如此低,他們國家的經濟怎麼辦呢?

遇到這個問題,每個西班牙人都不解的看著我而沒有回答,直到坐上回台灣的飛機,我才突然之間頓悟........

對呀,有像我這種觀光客千里迢迢的到西班牙去,他們擔心什麼經濟問題呢?
事實上,西班牙人口三千五百萬人,每年的觀光客倒有五千萬人。

我們的政府閣員實在應該都去西班牙考察,然後也不用為改組內閣煩惱,因為他們早都吐血氣死啦。

西班牙人休假都來不及了,幹嘛要用電腦?

西班牙人喜歡假日,喜歡熱鬧,喜歡吃喝,喜歡打屁,根據我冷眼的觀察,到下個世紀,他們可能不需要電腦。

我在義大利中部的山城聖吉米拉諾玩的時候,有天去當地的旅行社訂機位,裡面有位年輕美麗的小姐正忙著安裝她的新電腦,她對我頻頻說抱歉,我說沒關係,還主動的幫她搬電腦。

開玩笑,我不是說嘛,是個年輕美麗的小姐。

等到線接上,我才發現,那是檯三八六的電腦,也就是在台灣會被兩千三百萬人當笑話看的電腦,對她則是在等了三個星期後才送到的新電腦。新電腦喔。

以為義大利人落後?到西班牙你再看看,出了五星級大旅館,能找到彩色螢幕的電腦就不錯了。!

不要因此判斷西班牙人落後,他們根本不需要電腦,或根本不用電腦。

西班牙的年輕人哪有美國時間在家裡上網玩電腦,他們逛街對女孩吹口哨的時間都不夠了。

萬一有那麼一天,全西班牙都電腦化,而且幻想他們每個人都是網頁高手,我保証沒人會去西班牙了,連西班牙人也不會。
想起我在台灣的日子,上班看電腦,回到家還等電子郵件、看網路上的光屁股美女,連去香港出差都得找房間裡有電腦的旅館,我是人嗎?

憑電腦這點,西班牙真好。

當然,你們一定會說,老張你真機車,你乾脆去莫三鼻克好了。

沒關係,隨便你罵,你總有一天會知道沒有電腦的日子多快樂。

既然西班人有這麼多的假,又不玩電腦,他們要放假做什麼呢?

在南部的回教古城哥多華,約中午時刻,我為了找一處教堂,在舊城區裡兜了三個小時,頭頂上是形成四十三度高溫的太陽,腳下是穿出水泡的新鞋,居然連個問路的人都不容易碰到。

哥多華的人都死去哪裡了呢?難道是休假和我一樣的出去旅行了?

我住在塞維爾的日子裡,幾乎都混在猶太區裡,雖名為猶太區,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猶太人,特色是巷子很窄,很優雅,在裡面逛常會迷路,卻也會有驚喜,例如發現一棟漂亮的小房子,撞見一個三十六C的大美人,走進一家小小卻美味的餐廳等等。

因為那是他們的假日,白天沒什麼人,我最常看到的畫面是某家二樓的窗戶上突然冒出張正揉著兩隻睡眼的臉,那時不是上午十一點就是下午四點。

要不然就聞到門縫下鑽出來的橄欖油炒大蒜的香味,偶而也會有 燉牛肉的濃烈番茄味。

再不然,哈,男人和女人的嘶吼聲,我不太相信那是吵架或是打老婆的聲音,因為打架不會發出嘿咻嘿咻這種有點規律,又有點變調的曲子。

到了黃昏,人們才拖著懶洋洋的步伐走到街上,女的忙著聊天,男的忙著伸懶腰,真是辛苦他們了。

有趣的是,為了配合人們的習慣,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設計有一條專門供黃昏以後用的街道,這些街道共同的特色是路中央都闢成行人專用的步道,兩旁則種滿高大樹,路的兩端也必為廣場。

最有名的是巴塞隆納的蘭布拉斯大道,它的北端是加泰隆尼亞廣場,也是觀光巴士的起點,另一端則是哥倫布廣場,已接近海邊了。

格蘭那達有吉尼德大道,中央也是人行步道,兩旁有好幾家冰淇淋店,它的西端廣場有如跳蚤市場,每天晚上都擺了小攤子,經常可以用便宜的價錢買到好東西。

馬德里的卡斯提爾大道更著名,不僅是全西班牙最寬闊的一條馬路,車道中央有兩條步道,周圍的餐廳在日落之後都會把生意擴大到步道上去,因此可以看到咖啡座、酒吧檯,是當地的情人街。

究竟是先有那麼多假,才出現散步街呢?
或是先有散步街,西班牙人的假期才增多呢?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雞和蛋的問題了。

生活就是休假,休假就是生活

大多數的西班牙人不會為休假做計畫,他們視休假為正常發生的事,就像是吃喝拉撒睡一樣,當然不用特別去做計畫。

這和咱們台灣人完全不同,像我,為了選擇休假時機就花了兩個月去思考,再花一個月去想休假該去哪裡,至少再花兩個星期去訂機位、訂旅館、標會、看旅遊的書,然後坐上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到西班牙來看他們做愛後的伸懶腰動作。

我深切的覺得,中國人應該教會西班牙人打麻將,免得他們休假太無聊。

做人呀,住要住美國人的房子,又寬又大;吃要吃法國和義大利人的菜,又好吃又健康;開要開德國人做的汽車,又快又炫;看要看英國人寫的書,又有文化又幽默;做要做巴西人的愛,他們是全世界做愛頻率最高的國家;至於要想無所事事,也不會有人罵你杇木不可雕也之類的子曰。

就來西班牙吧,我說過,孔子如果生在西班牙,早被他爸媽給掐死了。

對了,至於咱們老中,要看人,去中國大陸,有十二億人給你看,讓你看個過癮。

要看現代奇蹟,來台灣,像是大橋斷在河中央啦,救難直昇機掉進水裡讓別人救啦,電視實況轉播老百姓在洪水中等待救援最後被水沖走的畫面啦,地震的救災用品藏在鎮長家裡啦,挖馬路挖成水災啦,小孩才進小學就被分班,然後老師說你不必做進大學的夢啦。

我的意思是,只要一提到周休二日,馬上有人會站出來說亡國必假,滅國必周休二日之類的話,可是西班牙還沒亡國呀,更何況他們連麻將都不會打就有這麼多的假了。西班牙人的人生觀

胸有大志的西班牙,值得台灣官員去考察。我仔細研究了西班牙人一番,發現他們的人生觀和每年努力創造外匯奇蹟的台灣人有很大差別,如果給他們的小學生出個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我看百分之七十的男生會寫『足球員』,百分之六十的女生會寫『歌星』。

並且我可以保證,絕對不會有人說長大以後要當什麼總統、國會議員或是那些亂七八糟我們覺得很了不起的事業。

從馬德里到巴塞隆納,我曾經以同樣的問題請教過幾個西班牙人,以下是結果:

◆ 對方是餐廳服務員,大約四十多歲,從十八歲起就幹這行。

Q:請問你怎麼安排你的生活?

A:工作和休假。


◆ 對方是服裝店的女店員,大約二十多歲,剛做沒幾年。

Q:請問妳對人生的期望是什麼?

A:休假。喔,工作?工作就是為了休假,☆%$@※(意思是,你豬頭啊)。


◆ 對方是觀光區的售票員,大約三十出頭,這個工作屬於公務員。

Q:請問你認為怎麼樣的西班牙人最快樂?

A:那些在休假的。


◆ 對方是火車站裡的警察,大約三十多歲,他大部分時間不是用在治安,而是告訴遊客售票處和月台在哪裡。

Q:請問你滿意做為警察的生活嗎?

A:嗯,還好,要是去市政府就更好,假比較多。

以上的問題絕非虛構,至於他們的答案,更絕非虛構。


別的不說,全世界有幾個國家的休假比台灣多?西班牙就是其中之一。當地一個朋友掐著手指算給我聽,西班牙人平均一年至少有一百五十天在放假,也就是一年上班兩百天,換算起來每個星期只上班四天。按照西班牙政府的規定,每周的上班時數是四十個小時,國定假日如果在星期四,大部分的公司連周五也放,於是一個星期只上班三天是常見的事,而且公務人員每年的薪水保證是十四個月。

我抵達馬德里的時候,馬德里正在放假,還沒搞清楚他們在放什麼假,我就得收拾行李往南部的安達魯西亞走。到了塞維爾,好死不死,又是假期中。

再往東走到了格拉那達,嘿,還是放假。這次我真的受不了,我拚了老命問當地警察,結果他給了我一個打破頭也想不到的假:他們正在放佛朗明哥舞踏節。警察指指廣場上穿著大花裙跳著舞的女孩說,大家都要去跳舞囉。這些也就算了,等我再飛到巴塞隆納,不會吧,他們還在放假。他們願意放假,不關我這個走出台灣的中華民國人的事,但我好奇,西班牙的生產力如此低,他們國家的經濟怎麼辦呢?

遇到這個問題,每個西班牙人都不解的看著我而沒有回答,直到坐上回台灣的飛機,我才突然之間頓悟........

對呀,有像我這種觀光客千里迢迢的到西班牙去,他們擔心什麼經濟問題呢?
事實上,西班牙人口三千五百萬人,每年的觀光客倒有五千萬人。

我們的政府閣員實在應該都去西班牙考察,然後也不用為改組內閣煩惱,因為他們早都吐血氣死啦。

西班牙人休假都來不及了,幹嘛要用電腦?

西班牙人喜歡假日,喜歡熱鬧,喜歡吃喝,喜歡打屁,根據我冷眼的觀察,到下個世紀,他們可能不需要電腦。

我在義大利中部的山城聖吉米拉諾玩的時候,有天去當地的旅行社訂機位,裡面有位年輕美麗的小姐正忙著安裝她的新電腦,她對我頻頻說抱歉,我說沒關係,還主動的幫她搬電腦。

開玩笑,我不是說嘛,是個年輕美麗的小姐。

等到線接上,我才發現,那是檯三八六的電腦,也就是在台灣會被兩千三百萬人當笑話看的電腦,對她則是在等了三個星期後才送到的新電腦。新電腦喔。

以為義大利人落後?到西班牙你再看看,出了五星級大旅館,能找到彩色螢幕的電腦就不錯了。!

不要因此判斷西班牙人落後,他們根本不需要電腦,或根本不用電腦。

西班牙的年輕人哪有美國時間在家裡上網玩電腦,他們逛街對女孩吹口哨的時間都不夠了。

萬一有那麼一天,全西班牙都電腦化,而且幻想他們每個人都是網頁高手,我保証沒人會去西班牙了,連西班牙人也不會。
想起我在台灣的日子,上班看電腦,回到家還等電子郵件、看網路上的光屁股美女,連去香港出差都得找房間裡有電腦的旅館,我是人嗎?

憑電腦這點,西班牙真好。

當然,你們一定會說,老張你真機車,你乾脆去莫三鼻克好了。

沒關係,隨便你罵,你總有一天會知道沒有電腦的日子多快樂。

既然西班人有這麼多的假,又不玩電腦,他們要放假做什麼呢?

在南部的回教古城哥多華,約中午時刻,我為了找一處教堂,在舊城區裡兜了三個小時,頭頂上是形成四十三度高溫的太陽,腳下是穿出水泡的新鞋,居然連個問路的人都不容易碰到。

哥多華的人都死去哪裡了呢?難道是休假和我一樣的出去旅行了?

我住在塞維爾的日子裡,幾乎都混在猶太區裡,雖名為猶太區,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猶太人,特色是巷子很窄,很優雅,在裡面逛常會迷路,卻也會有驚喜,例如發現一棟漂亮的小房子,撞見一個三十六C的大美人,走進一家小小卻美味的餐廳等等。

因為那是他們的假日,白天沒什麼人,我最常看到的畫面是某家二樓的窗戶上突然冒出張正揉著兩隻睡眼的臉,那時不是上午十一點就是下午四點。

要不然就聞到門縫下鑽出來的橄欖油炒大蒜的香味,偶而也會有 燉牛肉的濃烈番茄味。

再不然,哈,男人和女人的嘶吼聲,我不太相信那是吵架或是打老婆的聲音,因為打架不會發出嘿咻嘿咻這種有點規律,又有點變調的曲子。

到了黃昏,人們才拖著懶洋洋的步伐走到街上,女的忙著聊天,男的忙著伸懶腰,真是辛苦他們了。

有趣的是,為了配合人們的習慣,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設計有一條專門供黃昏以後用的街道,這些街道共同的特色是路中央都闢成行人專用的步道,兩旁則種滿高大樹,路的兩端也必為廣場。

最有名的是巴塞隆納的蘭布拉斯大道,它的北端是加泰隆尼亞廣場,也是觀光巴士的起點,另一端則是哥倫布廣場,已接近海邊了。

格蘭那達有吉尼德大道,中央也是人行步道,兩旁有好幾家冰淇淋店,它的西端廣場有如跳蚤市場,每天晚上都擺了小攤子,經常可以用便宜的價錢買到好東西。

馬德里的卡斯提爾大道更著名,不僅是全西班牙最寬闊的一條馬路,車道中央有兩條步道,周圍的餐廳在日落之後都會把生意擴大到步道上去,因此可以看到咖啡座、酒吧檯,是當地的情人街。

究竟是先有那麼多假,才出現散步街呢?
或是先有散步街,西班牙人的假期才增多呢?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雞和蛋的問題了。

生活就是休假,休假就是生活

大多數的西班牙人不會為休假做計畫,他們視休假為正常發生的事,就像是吃喝拉撒睡一樣,當然不用特別去做計畫。

這和咱們台灣人完全不同,像我,為了選擇休假時機就花了兩個月去思考,再花一個月去想休假該去哪裡,至少再花兩個星期去訂機位、訂旅館、標會、看旅遊的書,然後坐上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到西班牙來看他們做愛後的伸懶腰動作。

我深切的覺得,中國人應該教會西班牙人打麻將,免得他們休假太無聊。

做人呀,住要住美國人的房子,又寬又大;吃要吃法國和義大利人的菜,又好吃又健康;開要開德國人做的汽車,又快又炫;看要看英國人寫的書,又有文化又幽默;做要做巴西人的愛,他們是全世界做愛頻率最高的國家;至於要想無所事事,也不會有人罵你杇木不可雕也之類的子曰。

就來西班牙吧,我說過,孔子如果生在西班牙,早被他爸媽給掐死了。

對了,至於咱們老中,要看人,去中國大陸,有十二億人給你看,讓你看個過癮。

要看現代奇蹟,來台灣,像是大橋斷在河中央啦,救難直昇機掉進水裡讓別人救啦,電視實況轉播老百姓在洪水中等待救援最後被水沖走的畫面啦,地震的救災用品藏在鎮長家裡啦,挖馬路挖成水災啦,小孩才進小學就被分班,然後老師說你不必做進大學的夢啦。

我的意思是,只要一提到周休二日,馬上有人會站出來說亡國必假,滅國必周休二日之類的話,可是西班牙還沒亡國呀,更何況他們連麻將都不會打就有這麼多的假了。

星期二, 7月 17, 2007

不管,比管還要難∼讓孩子在自由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路

不管,比管還要難∼讓孩子在自由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路

讓孩子在自由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路,黑幼龍夫婦以「不管」的教育哲學,「等待」考試零分、冥頑不靈的兒子開竅,成為 一名傑出的醫生,他們為何敢「賭」這個未來?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的第二個兒子黑立國從小就讓他們夫妻倆頭痛不已,四名子女中,黑幼龍最不寄予厚望的就是老二。然而,沒想到今年三十三歲的黑立國,如今竟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聯合診所所長,而且是最年輕的所長。黑幼龍夫婦手中握有的是一支什麼樣的仙女棒?黑幼龍的妻子李百齡對黑立國讀小學時的某次考試,印象深刻……

有一天,黑立國回家時興奮的嚷著:「媽,真的給妳說中了,我今天國語考鴨蛋。」李百齡覺得好笑,沒看過哪一家的孩子考鴨蛋還那麼高興,不過,她並沒有責罵這個像過動兒的兒子,只勉勵他努力,「下次你就會進步,考十分。」黑立國不但不愛讀書,而且到處搗蛋。

李百齡回憶:「住在新店花園新城的時候,立國自個兒拿著滑板從山頂沿著陡峭彎曲的山路一路溜到山下,嚇壞了大人。」後來他們搬到美國住,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有一天,社區鄰居氣急敗壞的來告狀:「你兒子要將火柴丟進汽車的油箱裡,

差點火燒車。」黑幼龍談起兒子當時的情況啼笑皆非,有一陣子他甚至認為兒子瀕臨「不良少年」。

國中之後,黑立國隨家人轉到美國讀書,課業繼續打混,一直在B、C等級約台灣的乙等、丙等徘徊。李百齡雖然無奈,但是她不逼迫孩子讀書。

她的教育態度是「快樂就好」,她說:「自己從一女中到台大,念得太苦,沒有必要讓孩子過同樣的生活。」所以,她從不管孩子回家後有沒有做功課,只告訴他們一個原則:「到學校被老師罵活該,」讓他們明白那是自己的責任。

黑立國不愛念書,只愛打球、摔角。看著兒子混到高中還沒「覺醒」,李百齡有點急了,有一天忍不住的問他:

「你不想上大學了嗎?」,黑立國反問「念社區大學有何不好?妳知道嗎,我們家收垃圾的司機賺的 錢還比 老師多兩倍。」李百齡看著兒子說:「你這體格去考司機應該會上,」他聽完,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又跑去打球了。

黑立國高二時因摔角教練的一句話對課業的興趣產生大逆轉,

說也奇怪,黑立國的行為在高二時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有一次,學校摔角教練說擔任隊長的黑立國「會讀書又會運動」,以此勉勵其他隊友。黑立國的榮譽感油然興起,他說,「其實那時功課並不好,只是比其他拿D等的隊友好一點。

不過教練的稱讚,讓他感覺到念書有好處,可以看起來比別人好。」此後他開始發奮讀書,把運動的精力轉移到功課上,分數出現大逆轉。後來,竟然申請到華盛頓大學,而且讀出興趣。

黑立國回憶這段成長歷程,他很感謝父母親給他空間,讓他成為一個快樂孩子、快樂的醫生。父母雖然「不管」他的功課,但信任他的行為不會變壞。因此他的功課雖然不好,但是沒有喪失最大的本錢--自信,沒有成為自暴自棄的問題青少年。

他認為:「父母『不管』,比『管』還要難。」

李百齡補充說明,「不管」是「不管孩子的功課,但管孩子的行為。」他們經常對孩子分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懂得行為分寸,所以後來他們的孩子雖然身處在美國青少年吸毒、性氾濫的大染缸環境,但孩子都沒有出差錯。

黑幼龍的三子、目前在美國矽谷擔任工程師的黑立行也認為爸媽「很勇敢」,他說:「直接叫小孩去做什麼是最安全的,不用冒什麼險。由小孩自己選擇就必須承擔風險,可能會大好或大壞。」他說:「他們不像傳統的父母,只想到錢或成功,而是想到我們是否開心。」

黑立行也曾想進入演藝圈還不顧長輩反對搬到好萊塢,黑立行與二哥一樣,到矽谷工作之前也有一段意外人生。他是史丹佛大學機械系工業設計組的學生,父母親讓他進入美國昂貴的最高學府就讀後,有一天,他忽然興起進入演藝圈的念頭。黑幼龍雖然萬般不贊成,但還是讓兒子去闖一闖,他告訴兒子:「這條路並不容易,可以去闖,但要有期限,一年後要決定是否繼續走下去」。

黑幼龍將兒子介紹給台灣演藝圈的朋友葛福鴻、張艾嘉,雖然一些長輩都反對一個史丹佛畢業生跑去演戲,黑立行還是不放棄,甚至搬到好萊塢去住。不過,半年後,黑立行的夢終於醒了,他領悟到,自己雖然喜歡演戲、唱歌,但是並不一定適合走這條路。現在他從事的工業設計工作,很能發揮自己的創意特長。雖然繞了一大圈,才找到自己的興趣,但黑立行覺得很值得。對於父母並未阻撓他去嘗試演藝工作,黑立行說:「他們太聰明了,讓我去嘗試。如果那時沒去的話,到現在我可能還在想著要去演戲、唱歌。」

黑立國也說,如果父母當年強把好動的他押在書桌上讀書,他不但不快樂,今天更未必能有同樣的成績。

未管過孩子交朋友,結婚後家裡成員就像聯合國,「快樂就好」現在有兩歲半小孩的黑立國表示,自己當爸爸後才知道,不管比管還難,看到自己的小孩翻出鍋子在玩,總忍不住想把它拿走。他說:「很感謝他們在很多部分讓我發展,遇到挫折學會如何處理,從另外一頭出來。」

回顧成長過程沒有壓力,自由、快樂,順性發展,黑立國、黑立行兄弟很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李百齡檢視自己的教育方式:「信任很重要,會給孩子產生很大力量。你相信他是好孩子,他就會表現好的行為」。

黑幼龍覺得綜合起來自己做得最好的一點是,未管過孩子交朋友。「我們家像聯合國,立國娶一位黑人、泰國混血兒,女兒立琍嫁給美國人,立行交往過美、德混血女朋友,在這方面我認為只要他們快樂就好。即使給一大堆建議,他們不領情,彼此還會弄得不快樂。」

今年農曆春節,黑幼龍夫婦和孩子仍像往常一樣聚在一起過年。他們分別從台灣、舊

金山、華盛頓、香港等地飛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相聚,除夕夜遵從中國古禮磕頭拜年、拿紅包,熱熱鬧鬧的煞是有趣,也可見強烈的家族凝聚力。

黑幼龍說:「我在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性格方面真的出點力。我很相信,這是父母給小孩一輩子最好的禮物。」

星期五, 7月 13, 2007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那個裝有十二件禮物的牛皮紙袋讓我眼眶微紅),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於是,我知道這趟旅行最特別是,展現了全家一起出遊的「短期租住」模式──非小留學生或母袋鼠帶小鼠型的移民行動,而是大人小孩共同體驗的「遊學」之旅──遊小學、遊生活、遊山川。旅遊,也是教育與學習的一部分,浸泡於他人社會藉以檢查自己社會之有所不足,或許就是這趟旅行漸漸跨過私體驗界線進入公眾思維之後,不得不負起的任務。
  我希望這趟旅行中關於小學教育的種種見聞實錄,能展現異於教育理論的親和力與臨場感,讓「小學部隊」同胞們──包括小朋友、老師與父母──從中獲取活力與熱能,即使是一點驚訝一絲遲疑也比麻木沮喪好。遇事我總想,為什麼別人做得到我做不到?這種想法意謂著還有改革的熱情與學習潛力。借他山之石或許能對照出我們根深柢固的某些觀念不只不是「學習」而是「反學習」,某些填鴨式教育技倆乃過去聯考的餘毒。這些觀念與作為雖然「保證」了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不考的不讀。最後,變得像大多數的我們一樣:離開學校就不再看書了。
  當年那個頭大如丸,出生時折騰簡媜許久的「紅嬰仔」,讓她寫了一部育嬰小史。十年過去,因著丈夫的學術交流,帶著孩子(即書中的小男孩「姚頭丸」)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又讓簡媜寫了一部《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的筆調犀利幽默又優美靈動,文字細膩婉約,卻總難掩澎湃熱情。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除了疑問和省思(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簡媜也再次透過書寫充分體現她「將生活的漫天煙塵化為思想朝露」的散文觀。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遊知識殿堂……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樣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在新學期開始那天,你希望從老師那裡獲得怎樣的十二樣禮物呢……」


姚小弟的書包裡沒有功課,只有一個牛皮紙袋。打開看,掉出牙籤、橡皮筋、OK繃、鉛筆、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紙、金線、銅板、糖果。我乍看以為他把食物垃圾辿b一起,正要開訓,忽然看到一張粉紅色信,看了才恍然大悟,甚至有點感動。
級任老師Reines小姐首先歡迎小朋友進入四年級,接著說,這個紙袋裡的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象徵一些訊息,當你看到這些東西,希望提醒你想起這些訊息。她寫著:
第一樣牙籤,提醒你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提醒你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提醒你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提醒你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一個老師大費周章準備二十三個紙袋,確認每個紙袋都裝齊了東西,開學第一天,送給每個孩子,還寫了信,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溫暖情懷。沒有一件提醒作業考試測驗卷評量練習簿,也沒提醒安靜守秩序準時處罰,卻提醒「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提醒「挑出別人的長處」,提醒「記得幫別人擦乾臉上的眼淚」。
我想起幾個朋友的孩子在台灣時學習成果不佳,到國外卻拾回自信心,原因可能是老師第一天就告訴他,你是有價值的,你是特殊的,而不是你怎麼這麼笨,你很蠢,除了吃飯還會做什麼,你簡直是多餘的……。
作為媽媽,誰不希望孩子開學第一天得到這樣一個牛皮紙袋呢?

想知道更多可上網或到書店購買~

星期日, 7月 08, 2007

能負擔的奢華 @ 文 / 何飛鵬

能負擔的奢華

文 / 何飛鵬


民國七0年代,來來飯店開幕不久,那是台北最著名的豪華飯店,
而它的十七樓會員俱樂部更是富商巨賈雲集的場所。
擁有一張來來十七樓的會員證,就是尊貴的象徵。

當時,我換了一個工作,新老闆為了表示肯定,
替我買了一張來來飯店的會員證,並告訴我,所有的消費由公司埋單。
我非常感謝老闆的賞識,但我從來沒去使用過。
半年過後,老闆發覺我沒有任何消費,十分訝異,
他告訴我,儘管去用,工作辛苦,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替公司做公關也是必要的。我再一次謝謝老闆的厚愛,
但那一張貴賓卡,一直到我離開那家公司,仍然是一張沒用過的呆卡!


我沒告訴老闆我不去使用的原因,但我內心清楚,
那是我薪水不能負擔的「奢華」,那也是我能力不能負擔的「奢華」,
讓公司負擔我個人的消費,我覺得罪惡;
我更害怕的是,一旦我養成這樣的「奢華」習慣,
當我失去時,我會更痛苦,因為我無力負擔,
我就不敢嘗試,不敢擁有,也不敢奢華成習。

操縱人類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絕活,
LV靠的是人類的奢華欲望,快速成長,
但也讓人類走向欲望難填的深淵;
另一家公司Coach喊出能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luxury),
也大獲成長,顯然「奢華」是豪門巨富的事,
能負擔的奢華才是大眾你我的真實。
瞭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有機會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奢華、享樂,都是人類的共同欲望,沒有人不喜歡奢華享樂。
只不過有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享受奢華,
有的人是用財務槓桿享受奢華,就如同許多年輕人用現金卡、
信用卡,預借未來的收入;當然還有人用職務享受奢華,
許多的公務員、高階經理人,用政府及公司提供的資源,
以公務為名,行自我享樂之實;當然還有人因親情享受奢華,
許多的年輕人,用的是父母的錢,花起錢來,宛如豪門富家子弟,
奢華在他們眼中彷彿理所當然,完全不需要自我約束!

但奢華是會上癮的毒藥,一旦擁有,就怕失去,
一旦失去,就痛苦難堪。
  
這是我年輕時為何不肯使用來來會員俱樂部的原因。
我怕我從此離不開那個職位,離不開那家公司,
因為我已經習慣優渥、習慣奢華。
但那都是公司給予的安定劑,我從此不敢冒險犯難,
從此喪失鬥志,沉迷在接受別人餵養的舒適圈中!

當然,我也不敢給自己的兒女超過太多他們自己能力的奢華,
因為我知道,他們的欲望,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
太早擁有太多享樂,只會讓他們的生存能力變差,
只會讓他們變成奢華欲望的奴隸,
父母的親情,可能化為他們面臨艱困環境時的毒藥。

我還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為太早擁有自己無法負擔的奢華,
不論是一時走運,或者因緣際會一步登天,還是真有能力、真有實力,
只要環境改變他們就從此沉淪欲望深淵。
  
因此我更知道,就算有能力負擔的奢華,也要謹慎使用,
因為那是欲望魔鬼設下的陷阱,隨時準備綁架你的靈魂。

比爾蓋茲做人十理

比爾蓋茲做人十理


現在太多年輕人都愛在職場上強調"自己的想法"~
但是,"自己的想法"卻往往是讓自己失敗最快的方法





比爾蓋茨~世界最受尊敬"商業領袖"的人生體驗

比爾蓋茲的業界地位僅次于杜拉克,據權威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全球25個國家的1000
位CEO、基金經理認為:『微軟仍是最受尊敬的公司,並在企業創新、投資價值兩項中排
名第一。』

調查結果發現:『商界舵手最重要的表現,是越來越注重領導的創新能力。在企業增長方
面的突出表現,是穩中求勝的理念轉而改為主動出擊的新思維。』

今天的比爾•蓋茲成為最受尊敬的商界領袖,其地位和影響力僅次于世界管理學之父杜拉
克。

蓋茲先生在一次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講了他的十條忠告,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蓋茲的十條"金口玉言"


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為你管不了它)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因為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

.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為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為止。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會介意你只是中學畢業)

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你應該想到,這是他們為了撫養你,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你永遠要感恩和孝敬他們,才是硬道理)

在學校里,你考第幾名,不是那麼重要,但進入社會卻不然。不管你去到哪里,都要分等排名。(社會、公司要排名次,是常見的事,要鼓起勇氣競爭才對)

學校里有節、假日,到公司打工則不然,你幾乎不能休息,很少能輕鬆地過節假日。
(否則你職業生涯中一起跑就落後了,甚至會讓你永遠落後)

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公司比學校更嚴格要求自己)

人們都喜歡看電視劇,但你不要看,那並不是你的生活。只要在公司工作,你是無暇看電視劇的。 (奉勸你不要看,否則你走上看電視連續劇之路,而且看得津津有味,那你將失去成功的資格)

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板無知、刻薄和無能。
(因為這樣的心態,會使你走上坎坷艱難的成長之路)


這十條金科玉律般的職工座右銘,我建議作為職工必讀的經典之作。
要把它張貼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牆上,經常閱讀反省,對我們大有好處。


比爾蓋茲之成為最受尊敬的人,成為近十年 "世界首富",恐怕一個重要道理正在于此。


大家放眼望去會發現:

大凡成功者,在談到成功時,很少談"做事",而都在講" 做人"。因為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就會走上無為的一生,或走上大起大落坎坷艱難的不歸路。


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說:

"要在三四十歲思考人生,七老八十再想用處就不大了。"人,出生入死要深思!才是大道理。

星期六, 7月 07, 2007

無限的你 @ 吳田玉 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

無限的你
吳田玉 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

我是台大畢業,在陸戰隊服役兩年後,留學美國在賓州大學念碩、博士,
教了一年書,於1989年加入IBM 研發中心,
待了六年,寫了二十多篇報告,有十二個專利。

忽然覺得做研究沒意思,人生乏味,我想這樣的日子下去,
再二十年,再寫三十個專利,五十篇報告,對人生有何意義與貢獻?
我就去找老闆談我的人生規劃。

老闆問我:「你知道你想做什麼?」
我說我不知道。
為何你不想做現在的事?」他問。

他要我回去想兩星期。
兩週後,我再去看他,
我告訴他我做研發、寫專利,雖然寫的很好,但並不快樂,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更吸引我的東西,我必須走出目前的框框。
去那裡?我不知道,但東西南北都好。

老闆派我去做生產,我就到製造部門做了二年,
啟發很大,在英國一年,在義大利一年。

以前做研發,覺得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一台電腦、一支鉛筆、一張紙,可以做出許多東西,
在我看來在工廠生產的人都是當年數學沒學好的人。
但我真的到工廠做生產,才發現自己是手無縛雞之力。
一個生產線機器壞了,我還要看操作手冊,要調溫度、調距離的,
我一個星期修不好,
但一個技工來,二分鐘就調好了。

在生產部門,廿四小時隨時有電話召喚,壓力很大,
生產一個產品,萬一機器中途停機造成斷線怎麼辦?

在生產部門這兩年,我學了兩件事。

第一就是人不分高低貴賤,你數學好、你物理好,
不代表你過人一等,以前研發的東西,無法進行實際生產,
在實驗室、在紙上做的很漂亮,但卻無法賣。

我忽然發現自己數學、物理再好,從小父母師長再稱讚都沒用了。

我學的第二件事就是實際的世界與自己的認知有所差距。
以前以為英國人道貌岸然,但我實際接觸發現並非如此,
人就是人,英國人不是中國人,但英國人也決不是我們在小說中、教科書、
義和團事件所認知的英國人。
義大利人不是英國人,也不是中國人,
他們熱情洋溢,生活中所喜好的與英國人、與中國人並不一樣。
例如同一句 "請"字,三國的人聽到的確是不一樣的意思。

二年在歐洲的生活使我感到世界之大,必須走出去,
否則自己的知識領域與生活經驗是脫節的,我們沒能把真正的生命活出來。

二年之後,我再去找老闆說這兩年我很投入、很喜歡這工作,
但這工作不適合我,壓力太大。

既然東邊去過了,我就向西走,老闆就送我去亞洲當銷售。
我飛到台灣,
臺灣的老闆問我「你會不會喝酒?」我說我不會,而且會昏倒。
「你會不會打高爾夫球?」我說不會,沒打過。
「你會不會卡拉OK?」我說不會。

他說:「那你為何來亞洲做銷售工作?」我說我有研發經驗、有生產經驗,
有對人的敏感,我知美國人如何想,也部份知道歐洲人如何想?
也許與一般銷售人員不一樣。
這位臺灣老闆就試用我。

我在 IBM亞太地區做了四年的銷售工作,
我所屬之部門從 7個人變成49個人。

四年之中,營業額從330Million到1Billion,有三倍的成長。

四十歲那年,我人在新加坡住著大房子,有司機、有傭人、有游泳池,
薪水兩倍,又有生活加給,
認為錢不是一回事,我又不快樂了,決定又要換工作。

這樣一個表現傑出又忠誠,而且待遇優厚的人,IBM 問我為何要離開?

當時日月光亞太區的營業額是十億美金,
IBM有八百八十億美金,我自己的事業群有七十億。
日月光要我做行銷 (Marketing),只有我一個人。

我認為在美國公司做事有「玻璃天花板」,
不論如何努力,總覺不太對。
結果,我在2000年毅然離開IBM,到了日月光擔任銷售副總裁。




無限的你 (The Unlimited You)

今日我們來討論三件事:

Who are you?
The Unlimited You,
Food for Thought

Who are you?

你是誰?當我們去任何一個會議時,人家會問你是誰?要你自我介紹。

一般人往往交換名片,其實這個名片介紹你的只是一個 job,並不是你,

但因只有兩秒鐘介紹也只好如此,沒關係,
但三十分鐘後,人家記得你什麼呢?

所以你腦中必須要有一個故事來介紹你自己,
這是要點,要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

你知道你是誰嗎?

以我為例,我今年48歲,
小學時,爸爸要我這樣介紹自己,

我是吳田玉,將來要進大同中學、建中、臺大,要留學拿博士。

30歲時,我拿了博士,
有一天我問自己拿博士幹什麼?有何意義?

後來我在 IBM工作,我有很多專利,我年年得獎,
但我問自己我為何要做專利?
到新加坡後,賺了一筆錢,我又在問我自己是誰?

今天在日月光,我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這個工作真的是我喜歡的嗎?」

要探討這個問題,解決了後,接下來的問題就不是那麼大。

The Unlimited You

臺灣教育是個極端矛盾的教育,
我母親每天與人介紹她兒子多聰明、她女兒多漂亮,
但當我拿個99分回去,我媽就打我;
我說我考第一名,我媽說他不管我第一名、第二名,但就是打我99分。

我媽在同事面前就說:「我兒子很笨」,
可是我不在時,她就說她兒子多聰明。

臺灣的父母如此、老師如此、長官也如此,在背後稱讚,但不在當面稱讚。

很少有人在會議中誠心稱讚對方,說「你的確比我高明」,

對同事、對屬下、對老闆都要常當面的稱讚。

你說我太太只會生小孩,其他都不會,你的婚姻能存在多久?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很受限制的,

我小學六年級騎腳踏車去遠足,我媽不讓我去,
她說萬一我發生什麼事,她怎麼活?

這話你一定聽的很多,父母說、妻子也說。

臺灣的教育是: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因為你還沒長大、你還沒成熟、你會被騙。

但在美國的教育就是將小孩放出去,像野狗一樣,可是能活著回來的就很厲害。

所以在臺灣兩個極端式的教育就把我們局限在框框裡。

今天我要跟你們說的是

「你們不是研發的人,你一定要從研發為基礎走出你的路,
因為你是無限的你,你不是只有研發的你。」

Food for Thought

我常看書及節錄一些東西,看看前人講的話常給我一些啟迪。

以前看孟子「吾日三省吾身」,我不明白,現在我天天做這件事。

我每天待人接物,常反省自己是否講錯話?做錯事?

這些錯有些很微小,不仔細想就不知道。

舉例來說,你有沒有發現你對某些人喜歡,對某些人不喜歡,
你喜歡某些餐廳(也許那餐廳又貴又遠)、
你不喜歡某些餐廳(縱然那餐聽又便宜又好吃)。

因為,當你與那人接觸時,已經在所做的事情之前預先加了正號或是負號。

各位都有交女朋友的經驗,

有些女孩子又漂亮,家中又有錢,又有修養,皮膚又白,但你就是不喜歡她,
或她就是不喜歡你。

有時那個男孩又矮又胖又醜,太太卻很漂亮,為什麼?

因為這個女孩子或男孩子在那個關鍵時刻,做了一件對的事,
於是在所有的事情前面被加了正號或是負號。

所以,「我如何待人接物,讓我所有以後的事情都加上正號?」

一個最淺顯的例子,
你看見一個女孩,「喂,妳好像胖了?」
那妳以後都是負號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有人無法見到別人的好,

例如孔雀開屏時,你要因為美麗而多稱讚,不要跑到後面去說:「屁股上沒毛」。

一個工程師花了三年做了一個研究報告,
你跑去說那個數字不對、那個符號不對。

人家在向你陳述一件事情時,
你不要在雞蛋裡挑骨頭,
不要見樹不見林,

不要做一些事在所有的事情上面加一個負號。

所以要常常反省自己。

Who are you?
■ You only have two things: Talents and Time
■ Most of us know what we are not good at; Only few of us know what we are
good at
■ Explore your talents
■ Leverage All of your talents
■ Be focus

你只有兩件事,時間與 Talents。

時間是個不定數,也可以說是定數。

人能活多久自己不知道,但 Talents,父母生下你,IQ已定,
但IQ可以改進,IQ可以隨著教育而增加,而唸書又是用時間來換取的,
金錢、愛情、家庭與事業都是用時間來換取的,

所以,你的 Talents無法改變,但卻可以增進;
時間的長短你無法改變,但你能改變的是時間的利用。

今天這一個半鐘頭的演講,我可以講風花雪月,我也可以講心中的話,
我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麼用。


我們中間大部份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知道自己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
對於自己的優點卻知之甚少。

你知道自己多少呢?

要把你的優點顯示出來。

有一本書上說,
人有十三個 Talents,運動、語言、藝術細胞、購物、IQ、品味..等都是。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很震驚,才知 Mobility 也是Talent。

我從臺灣來美,兩個箱子,這是一個mobility,
我能來美國,又去英國、義大利、新加坡,現在在加州,並非很多人能這樣,
這需要身體要好、家庭要支援、環境要許可。

今天有兩個人,智、賢程度都一樣,
『現在要你去美國, 誰可以立刻走? 』這就是mobility。

Talents 並非與生俱來,乃是leverage了所有身邊的人、事、物的關係而來。

大家看看自己有那些 Talents?

希望你能全力使用上,

例如三人賽車,一個人的車有四個引擎,全開,
一個人的車有八個引擎,只開了三個,
一個人的車有十二個引擎,只有開兩個引擎,
誰贏?

你的十二個引擎,你開了幾個?

「要專心」(Be Focus),
基本上 Focus與 Mobility、Talent 並不相違背。

我媽從小就告訴我「唸書要專心」,臺灣的教育也是如此,
要我們做事「專心」,但「專心」與人生的選擇有關係嗎?

選擇做這個,我專心做這個,但難道我要一輩子做這件事嗎?

我的才華就是一輩子在這裡做研究嗎?
我的 Talents,我旁邊同事的 Talents,能合起來多開幾個引擎,
或我一個人獨力完成?

管理階層就是有辦法使別人願意一同來幫你完成一件大事.

人家為何來聽你的?
管理幾個人與管理幾萬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就在於你的領導風格。

臺灣許多主管一直是「為何你這麼笨, 我這麼聰明」,
這樣就永遠無法用人,
應該反過來,
「為何我這麼笨,你這麼聰明?」


你愈推崇別人,別人會從心裡尊崇你。

對太太也是如此。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想。

Explore the Unlimited You
■Collecting marbles
--In every job, there is a marble
--Dedication makes marbles brighter
--Count your marbles
--Paint YOUR picture with ALL YOUR marbles

■Define your job
--Job should utilize all your marbles
--Job should give you more marbles

■Make friends,a lot of friends
--Be wise sometimes, be foolish sometimes
--Show your strength, your weakness too

小時候聽一個故事,
有一個撿石頭的女孩,要挑大石頭,挑來挑去,挑到一個小石頭。

我今天要講不一樣的角度,
任何一個工作,就如一個彈珠,
你花的功夫愈多,愈專心,撿到的彈珠就愈大。

但這只是一個顏色,紅的就是紅的,黃的就是黃的。
若能想法與別人合作,這又是一個顏色的彈珠,

你若能出國或是跨部會,這又是一個不一樣顏色的彈珠。

二十年以後,你的口袋有很多彈珠,
有幾件事情你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你要常去算你口袋中有多少彈珠?

一般人是彈珠拿到了以後,放入櫃中不去看,再找尋新的彈珠。

尤其我們學工程師出身的人有很多人常喜歡挑戰自己的短處,
而不去加強自己的長處。

譬如說你炒菜炒得很好,我已會了,卻去學高爾夫球,
會了又學其他的,我說要常常溫故而知新,
把炒菜炒的更好,把高爾夫打的更好,然後把這些加在一起,
創造我今天的Job。

一次在繪畫之訓練課,有一個人只有紅色,他畫了一匹馬,
好像徐悲鴻的馬一樣漂亮,還有一個人不太會畫,
但他有三種顏色,畫出來也是不錯,

我的意思是說,
你不需要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可是當你有很多彈珠,並且知道會利用這些彈珠,你就能成就不一樣的事情。

三種顏色、六種顏色、十種顏色畫出來的畫與兩種顏色畫出來的畫是不一樣的。

我在讀台大的時候,也在做家教,一個月三千元,很不錯,
一個星期教兩場,一場四個鐘頭。

有一天突發其想,想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式去賺錢,
就跑去公館賣黑棗,當時大陸棗禁止進口,我們就拿到了賣韓國棗的許可,
到迪化街賣,那時兩個晚上就賣三千元。

而我隔壁攤位老闆,沒讀過書,生意好的一塌糊塗。

但當時同學都在當家教,擺地攤的有幾人?
我當時的情況是不可能去做生意的,但這幾個做生意的經驗印象很深,也許當時我就喜歡做生意了,
我與來買東西的太太小姐打成一片,覺得很好玩。

我走了那一大段路,學士、碩士、博士、教授、研發,最後還是來做生意了。

你們到了這個年紀了,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下來,
多多少少已經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了。

但你有沒有能夠把自己真正喜歡的發揮出來?

因為你的父母、妻子、長官、同事、指導教授告訴你怎麼走。

各位立志做研發,我恭喜你,
但若心中有不一樣的火就要讓它燃燒起來。

你們是臺灣工研院研究的骨幹,若只能墨守成規,臺灣沒希望,

我希望你們要變成領導,格局要大,什麼事也能做,什麼事也敢想,臺灣教育出來的人太守本份,
對自己本份,對事業本份,對公司本份,那這個國家就很本份,

我們不是要守本份的人,我們要的是做大事的人。

廣結善緣,多去瞭解別人,

最重要的是多去瞭解別人所做的事對你有何幫助?

我們基本上就是不喜歡去謝謝別人,去稱讚別人。

謝謝別人不一定是要請吃飯,有時簡單的拍拍肩膀,
做主管的面對默默耕耘的部下,謝謝他們,平時不講,但心中都知道。

你面對太太每天的做飯洗衣,為你燙出筆挺的襯衫,你有謝謝嗎?

從夫妻的角色你可以學到很多來對待你的同事。


有小孩的人尤其能瞭解,一般人對孩子稱讚的多,
小孩會叫個爸爸媽媽,你就高興的稱讚:「真聰明」,

你為何不把對孩子的慷慨稱讚分給妻子、同仁與部屬呢?

另外一件事是交朋友時,不能一直是太聰明。

一個人若太聰明就會交不到朋友,
若太笨,也會交不到朋友,
有時要聰明,有時要笨,
而何時該聰明?何時該笨?這就是智慧。

有人就是人緣好,人緣好的人絕不是笨人,
他知道何時表現聰明、何時表現笨拙一些,他有這個智慧。


當主管的人,
你若不對部屬說謝謝,不對部屬說我需要你,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

若你對太太說她除了會生孩子外,什麼都不會,
你們就不會有共生的關係。

對客戶、對合作夥伴,都要形成共生的關係 ,自己的缺點要能顯示出來。

你為何喜歡狗?
狗很忠實,你一回家,狗就搖著尾巴熱情撲上來迎接你,
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狗對你好,
第一件事是搖尾巴,第二件事他會翻過身來把全身最脆弱的部份給你,就是牠的肚子。

你打牠也可以,但會打死牠喲!一般人就會去摸摸牠。

我們有多少人能夠瞭解當狗的藝術呢?

第一是搖尾巴,第二是公開自己的缺點。
一般人是這樣想:「喂!我是博士,你是碩士,
你是那裡的碩士?是臺灣的碩士嗎?還是美國的?德國的?是那個學校的?」
「我在這個行業裡是權威…等」,

知道人為何喜歡嬰兒、小孩嗎?
要知道人緣好,

要當領導就要讓人知道我的缺點在那裡?我需要別人幫助我。

Explore the Un-limited You
■Expand your knowledge space
--Read books --Conversation
--GQ (Newspaper、Movie、Comics、ANYTHING)

■Positive thinking
--Motivational speech
--Think big and think tall

■Focus
--Time is the only asset you cannot afford wasting

一定要唸書,要多唸書,什麼書都要唸。

要多與人講話(conversation)。

人都知道IQ、知道EQ,但你知道GQ嗎?

GQ就是天上的事他知道一半,地上的事他全知道,
這種朋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的第三種「友多聞」。

我希大家儘量培養你的GQ。

電影要多看,
我很喜歡看電影,看電影讓我瞭解那種文化中的有趣的事;

我也喜歡看小說,在飛機上我若不想睡的話,不是看小說就是看電影。

我與客戶交談的時候,大家最喜歡談的第一就是新聞,
昨天發生什麼事,今天發生什麼事,
第二談的就是醫療,大家都怕死,
這個年紀了,大家身上多少都有一點小毛病,如果你能提供養生之道,
為朋友的痛風提供一些醫療的資訊,吃什麼?喝什麼?你就贏得一份友誼。

我請問大家,這種知識你在台大學過嗎?在工研院學過嗎?

你若沒有IQ、EQ、GQ,今天很難在這個社會中做大事。

我今天在這裡向你們演講,搏命演出,主要希望把層次拉高,

希望你們不單是只做研究,也要把眼光放遠,要做大事。

有人說我講這些話是打高砲,我無所謂,
今日大家全部陣亡,我認了,但今日你們中間有一位起來做大事了,我就賺了,

而且是大賺了,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真正的領袖有一個、兩個就行了。

我講這話,是希望你們的生活態度要改變,
你們沒變成leader,你們手下的人變成leader,我就賺了。


「也許你會說,這事我做不到,」我不是要你今日就做到,
我跌跌撞撞,真正想事情是28、29 歲,我想了20年,今日才在講,並且還在想,諸位也至少要20年的功夫,
但有些事情是20 年後想的事,有些卻是今天就可以想的事。

譬如今日回去在車上,你就可以想:
「我是誰?與我共生食物鏈的人是誰?我如何與他們相處?」


我向各位講的保證各位是第一次聽到,因為是我自己想的。

但是坊間有很多motivation的書或是演講,我鼓勵大家多看、多聽,

因為有潛移默化的功效,每天都在想我多偉大,有talents,自然心想事成。

我第一次接觸motivation 的書,是一位同仁
對我很好,他給一套tape,要我在車上聽,
我心想:「你簡直是吃我豆腐嘛!還不是傳教那一套。」

可是我一聽就上癮了,

我給別人聽,我自己後來聽了十幾套,我的生命從那時開始改變。

我開始想很多的事,你們要多聽,
講的人一定是從他生命中體會出來的道理,
你多聽了,也可以理出自己的一套,
不要吝嗇與人分享,分享愈多,自己心理建設也愈好。

要想像自己很高大。

我在研究所唸書的時候,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優秀同學,
又瘦又小,卻去追來自臺灣一位聰明、漂亮、兇悍、英文好、個兒高的女同學,
雖然沒追成功,但他們也成了好朋友,一起吃飯、看電影。

當時來自臺灣的男生,有的是電機系、有的打籃球,個兒高大,但沒一位敢追她。

有一天我問這位來自新加坡的男生:「你比他矮一個頭,你怎敢追她?」

他說:「我雖然長得瘦小,但我認為我很高大。」


為這件事,我體會很大,人不是外在的你,乃是裡面的你 ,


為何很多人可以做到平常外面人以為他做不到的事。
在大學時,我看見漂亮女孩便發抖,緊張,不敢去追,
回頭想想,如果那時我理直氣壯追她,
我認為我英俊、我認為我高大,我就是要追你嘛!
你怎麼看我是你的事,
「我們為何不能看自己是很高很大呢?」

再講講日月光的事,我剛到日月光時,大家看我是新人,
別人都在日月光二十多年了,都是皇宮侍衛、御前侍衛,
告誡我「最好乖乖做你的事」。

但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有一天我會做他們的老闆,
我與他們相處的很好。
我把自己想的很高、很大。

今天在職場上,你為何不能把自己想的很高、很大呢?
你為何不能當工研院的院長?
你為何不能創業?
你為何不能做一個大的研究計劃?
如果一開始就說:「我不行,我不行,」

那你就是一開始就把自己打敗了。


我並不比別人聰明,並不比別人運氣好,我只是日以繼夜的加倍努力。

今日公司全球營運歸我管,一年做30 萬哩的飛機,常送聯航的免費票給人,
人家很高興以為是免費,其實是我用屁股坐來的。

為何如此飛?
如此忙碌當中,仍要撥出兩小時與你們談,
因為你們的背景,我需要與你們談。
你們心中所想的,有時講不出來,這是臺灣教育體系出來的人講不出來的。

我今日不講,我會後悔,我講了,也許十年後,你們中間有些人會請我吃飯。

Kindergarten Basics

這是一本書,是一位傳教士寫的,
他說我們人生所有需要學的事在幼稚園時就學到了。

◆ 所有東西要分享(Share everything)
◆ 玩遊戲要公平(Play fair)
◆ 不要打人(Don't hit people)
◆ 物歸原位(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
◆ 自己弄髒的,自己收拾乾淨(Clean up your own mess)
◆ 不要拿別人的東西(Don't take things that aren't yours)
◆ 傷到別人要道歉(Say sorry when you hurt somebody)
◆ 走在外面時要注意交通,要手牽手,走在一起(When you go out into the world、watch out for traffic、
hold hands、and stick together)

Food for Thought

「We know what we are、but know not what we may be.」 ─William Shakespeare
「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one thing
.」─Abraham Lincoln
「The time is always right to do what is right.」 ─Martin Luther King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do or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 Henry Ford

你是你,把完整的你、無限的你活出來,

一個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上帝、祖宗、父母給你的東西,你只活了三分之一,

你對不起上帝、祖宗、父母。

我認為我自己將會成為日月光的營運長,日月光將會是一個好公司,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為何不敢去想、不敢去做呢?

錯誤的說話方式是是非的根源 @ 著:方軍

錯誤的說話方式是是非的根源

:方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習慣,有的嘮嘮叨叨,有的心直口快,有的愛說人閒話,或是不看場合什麼話都說……,問題是,說話習慣的好壞,常常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敗。  生活中很多人不把「說話」當一回事,他們看不到自己在說話上存在的壞習慣,也看不到這些習慣給自己的生活、事業帶來的巨大危害,因而聽之任之,最後吃了大虧。所以我們要糾正錯誤的說話習慣,別讓它成為我們成功的絆腳石。
閒談莫論人非
  小林什麼都好,就是愛說人閒話:小張怕老婆、老李愛到夜店泡妞、杜小菲不孝順婆婆、張大明又去賭博了……,也不知他從哪搜集那麼多五花八門的消息,反正他一天到晚在人背後說閒話。
  有一天,他在辦公室裡說小張怕老婆的事,剛好被小張聽到,一進門就賞給小林兩拳。小林雖然吃了虧,但惡習不改,仍舊長舌。不過大家對小林卻越來越冷淡,每個人都在想:「今天你當著我的面說小張,說不定哪天你會在別人的面前道我的是非。」從此,小林在公司的人緣一落千丈。
  長舌的人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小林在背後說人家的壞話,道人是非,他可能圖的是一時的快意,但這個習慣卻壞了他的形象。俗話說:隔牆有耳。千萬不要養成背後說人是非的習慣,否則你不僅會令被說者討厭,同時也會令聽者討厭。
有這樣一個多嘴女人的故事:
  多嘴本是女人的天性,但故事中的女主角卻太過火了,以至於連平常愛饒舌的三姑六婆都無法忍受,一起到村長那裡去控訴她的行為。
  村長仔細傾聽每個女人的控訴後,便要她們先回去,然後差人去找那個多嘴的女人來。「你為什麼要無中生有?對鄰居太太們評頭論足?」
  多嘴的女人笑說:「我並沒有杜撰故事啊!也許有一點誇張啦,我只是把事實稍微修飾一下,使它更有聲有色而已……。但或許我真的太多嘴了,連我丈夫都這麼說呢!」
  「你也承認你的話太多了……好吧!讓我們來想一想,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村長想了一會兒後,走出房間,然後拿回一個大袋子,對多嘴女人說:「你拿著這個袋子,到廣場後打開袋子,一邊把袋子裡的東西擺在路邊,一邊走回家;回到家後,回頭沿路把東西收齊,再回到廣場。」
  多嘴女人接過袋子,覺得很輕,很想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於是加快腳步走到廣場。一到廣場,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竟然是一大堆羽毛。
  那是一個萬�無雲、微風輕吹的晴朗秋日。女人照著村長的吩咐,一面走,一面把羽毛擺在路邊,當她走進家門時,袋子剛好空了。然後她又提著袋子,一邊撿,一邊回到廣場。可是涼爽的秋風卻吹散了羽毛,以緻所剩寥寥無幾。多嘴女人撿完後,去向村長報告,一切都照村長的吩咐去做了,但她卻只能收回幾根羽毛。
  「我想也是。」村長說,「所有的馬路新聞,都像袋子裡的羽毛一樣,一旦從嘴裡溜出去,就無法收回。」
  於是,村長的機智矯正了多嘴女人的壞習慣。
  長舌遠比三隻手更令人頭痛,假話傳久了就會變成惡言,足以隔離親近的朋友。
  同時村長還告誡人們:「遇到鬼的時候,你一定會拔腿就跑;同樣的,遇到馬路消息時,你也要快速逃開。」
  當所有人都不再在背後道人長短時,一切糾紛的火焰就會熄滅。因此,人們都討厭長舌婦,對謠言更是深惡痛絕。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為長舌的習慣吃虧。
  有三個人甲乙丙本來是不錯的朋友,但其中甲乙卻突然因為一個女人而鬧得很不愉快,雖然平時見面都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可一旦分開,就都去找丙拚命說對方的壞話。如果丙對這些話只是左耳進右耳出也就算了,偏偏他是個長舌的人,在甲面前把乙說的壞話告訴甲,又跑到乙面前如法炮製,還又另外找一群人,把甲和乙的矛盾添油加醋議論一番,一時間滿城風雨,好不熱鬧。
  一段時間後,甲、乙兩人都冷靜下來,慢慢恢復友誼,這才發現在這件事情中,丙扮演了一個怎樣不光彩的角色,於是三人大吵一架,最後丙同時失去了甲、乙兩個朋友,還被人說成是挑撥離間的小人,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長舌惹的禍。
  雖然一般人或多或少會在人背後說是非,但千萬不要讓它變成習慣。
  如果別人有什麼缺點,你可以尋找適當的機會直接向他說,或者容忍它,視而不見,背後議論別人絕不可取。
  長舌的人走到哪裡都可能會挑起一連串是非,損人不利己。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長舌的壞習慣,切勿圖一時嘴快而不計後果。

意外的人生 / 花蓮門諾醫院 黃勝雄院長

意外的人生 / 花蓮門諾醫院 黃勝雄院長

1983年以前我和一般去美國留學的華人一樣,為在學術上能出人頭地,我早出晚歸。
我是醫學院神經外科的副教授,我是許多同僚醫生中最受歡迎的腦外科醫生,所以我的病人特別多。
在美國時,一般的人很現實和精明,他們都會查問如果有護士或醫生需要腦神經外科醫生照顧的時候,他們會去找誰?
他們把這樣一位醫生叫做〝 Doctor's doctor〞。
我就是許多醫生的腦神經外科醫生。
因此我的病人最多,一年365天要開360個病例
加上每天看門診、住院的病人,每年至少有 5000人次,這樣可想而知我是多忙碌。
有時深夜歸家的途上,我會想到,我的兩位可愛的孩子不知道今天乖不乖?在學校有沒有問題?
我的心裡有時很虧欠,找不出時間在週末時應他們的要求一起去打棒球、騎馬或釣魚。
我只能自我安慰的說,我已經替他們的活動空間買下四甲地的家園,他們可以找朋友來家裡玩、可以露營、可以游泳、可以爬樹摘花。
比起我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好多了。
而且我要替他們存錢,繳最好的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
我要為他們存銀行的帳戶,做大學及研究院的教育基金;
我要為他們每一個人設立一個信託基金,好叫他們中年以後做事業時有個基金;
我要為年邁退休的父親設一個基金,所以他不必每個月向孩子們要錢;
我要...。
有一個星期天我們全家上禮拜堂,主日學後因我內人有婦女會的聚會
我就帶兩個孩子去中國餐廳吃麵,然後送他們回家,我就馬上回醫院巡視病人。
在開車的路上,我的胸口開始感覺悶熱不舒服,於是我把那部完全自動控制賓士的坐位調整,窗戶打開來通風,我想胸口痛或許會改善。
但是到了醫院,停好車走進急診處入口為止並不感到改善。
我請在急診科的住院醫師替我做一個心電圖,結果是正常,剛好有一個心臟科專家走過,就請教他的意見
他看了我的心電圖,看了我的病例,也聽了我的心臟,就判定我要住院。
他的理由是:他及大家 (全醫院) 、全社區,不能冒險失掉一位像我這樣好的神經外科醫生。
我辯論說,我的祖父86歲,我的父親67歲都健在,沒有家族病歷是心肌梗塞的。
他反駁說,他們不是神經外科醫生,沒有我所受到的壓力。
結果我住進了心臟加護病房三天三夜,他們為我做了一套完整且近乎 10萬美元的檢查
檢查結果是認為說大概是中國麵湯中可能放太多味精而使我的冠狀動脈產生痙攣的現象,所引起的症狀,我沒有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硬化。
第四天早上,我從加護病房出院,就走到開刀房做手術。
是責任感和榮譽感,既理性又感性地,我這樣做了。
但是,從此我的人生觀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因為在住院的期間我看了很多書,其中一則是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短文...
故事這樣說:
有一位農夫,早出晚歸耕種一塊貧瘠的土地,他勤奮的工作,午餐也顧不得吃,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就嘆息時間太短
也常常自言自語的說:have to save something for rainingdays。(我務必積蓄五穀,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位天使聽到了,覺得農夫很可憐,就靠近對他說:「你很認真,對父母有孝行,對子女有愛心,對鄰居和睦相助
所以上帝要賞賜你更多的土地,讓你富足。
今天,從這做起點,你能力所及的去跑,等你繞一圈子回到原點時,我會將圈圈以內的土地贈送給你,讓你飽足。」
這個農夫真是高興極了,馬上就開始跑,也忘了帶飲水,只顧往前跑。
當他跑了半個鐘頭後,往後看,啊!真高興,他想:我這輩子夠用了,這塊地所產的五穀能供我一輩子。
他想停下來了,但是又想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應該為我的兒女再跑一段路,讓他們也有一點的家產才是
於是又跑了一個鐘頭,他又渴又累、汗流浹背。
他往後看,離起點的地方已經很遠了,也許應該折回。
可是他又想起了他的兄弟姐妹,他再往前跑了一段。
他的胸口開始有一點悶熱,頭有一點暈。
他開始想:唉!我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我退休了以後怎麼辦呢?也許我應該再多跑一點路。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體力不支倒地,不久就死了,連回到原點的機會也沒有。
當然,什麼土地都沒有得到。

故事的精神是說:當人太貪心時,最終會變成什麼也得不到。
從此以後,我修正了我的人生觀,我開始回轉,不應該像那農夫一樣貪婪不知足。
我每一年拿一個月的休假做義工,做短期的醫療宣教師,到醫療落後的國家服務或教學,也打算從55歲到65歲獻給主用。
這期間使我有機會遇到了很多朋友和信仰的前輩,也學習到服侍人的樂趣。
1984年在墨西哥的全世界基督徒醫師會議中,認識了手外科及痲瘋病專家Paul Brand 醫生,成了我的朋友。
1985年在拜訪 Sister Mother Theresa 時,學習到了她節儉的真理
她告訴我說「Live Simple, so thousands of others can simply live」 -因我們的節儉,所剩下的資源可供給成千的貧困人繼續生活下去。
1986年我來門諾醫院當義工一個月,第一次和前院長 Dr.Brown 相處
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和內人去他家吃飯,我發現Mrs. Brown 的手指頭因為花蓮的濕氣重而得了風濕症,並且有腦幹微血管的破裂出血。
Dr. Brown也有手痛,因常吃Aspirin而有耳鳴和重聽。
雖然如此,他們還是繼續為後山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台灣人奉獻了前後將近有四十年之久的時光。
使我這個台灣人真感激又羞愧。
1990年薄院長退休回美國,連退休後的住家都沒有,這種捨己為人的情懷更教我佩服。
1991年他在洛城接受台美基金會的台灣奉獻獎時,他呼籲:「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
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的、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
很可惜!台灣的醫生好像覺得到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到美國來。」
他的這句話很扎心,對我來說,好像是在對我說的一樣,也更進一步的把我拉回到我起跑的原點--台灣。
我1993年底回來接下薄院長的使命-去服侍最小弟兄當中的一位,就是服侍上帝。
為原住民、為偏遠地區的人民健康來服務。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快樂是,我能在台灣頭部外傷頻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花蓮地區來應用我的專長-腦神經外科。
天使沒有應允我土地,但是祂賜給我很多平安、給我豐富的生命、給我很好的健康。
親愛的朋友!我們都是跨越世紀的現代人,我們一直在往前跑。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我們應該轉彎往原點的點呢?

比爾蓋茲做人十理

比爾蓋茲做人十理


現在太多年輕人都愛在職場上強調"自己的想法"~
但是,"自己的想法"卻往往是讓自己失敗最快的方法





比爾蓋茨~世界最受尊敬"商業領袖"的人生體驗

比爾蓋茲的業界地位僅次于杜拉克,據權威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全球25個國家的1000
位CEO、基金經理認為:『微軟仍是最受尊敬的公司,並在企業創新、投資價值兩項中排
名第一。』

調查結果發現:『商界舵手最重要的表現,是越來越注重領導的創新能力。在企業增長方
面的突出表現,是穩中求勝的理念轉而改為主動出擊的新思維。』

今天的比爾•蓋茲成為最受尊敬的商界領袖,其地位和影響力僅次于世界管理學之父杜拉
克。

蓋茲先生在一次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講了他的十條忠告,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蓋茲的十條"金口玉言"


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為你管不了它)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因為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

.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為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為止。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會介意你只是中學畢業)

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你應該想到,這是他們為了撫養你,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你永遠要感恩和孝敬他們,才是硬道理)

在學校里,你考第幾名,不是那麼重要,但進入社會卻不然。不管你去到哪里,都要分等排名。(社會、公司要排名次,是常見的事,要鼓起勇氣競爭才對)

學校里有節、假日,到公司打工則不然,你幾乎不能休息,很少能輕鬆地過節假日。
(否則你職業生涯中一起跑就落後了,甚至會讓你永遠落後)

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公司比學校更嚴格要求自己)

人們都喜歡看電視劇,但你不要看,那並不是你的生活。只要在公司工作,你是無暇看電視劇的。 (奉勸你不要看,否則你走上看電視連續劇之路,而且看得津津有味,那你將失去成功的資格)

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板無知、刻薄和無能。
(因為這樣的心態,會使你走上坎坷艱難的成長之路)


這十條金科玉律般的職工座右銘,我建議作為職工必讀的經典之作。
要把它張貼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牆上,經常閱讀反省,對我們大有好處。


比爾蓋茲之成為最受尊敬的人,成為近十年 "世界首富",恐怕一個重要道理正在于此。


大家放眼望去會發現:

大凡成功者,在談到成功時,很少談"做事",而都在講" 做人"。因為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就會走上無為的一生,或走上大起大落坎坷艱難的不歸路。


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說:

"要在三四十歲思考人生,七老八十再想用處就不大了。"人,出生入死要深思!才是大道理。

星期五, 7月 06, 2007

王文華的BLOG / 2007-04-17

我40歲,還沒結婚。我媽催得快放棄,我一點都不急。
我談過幾次戀愛、約過一些女生、主持過很多婚禮、甚至祝福過我的情敵。
人來人往,從沒想結婚。我老覺得:既然有蛋白質女孩,幹嘛要蛋白質太太?
每次鬧完洞房,雖然不能在洞房住下,但也覺得甜蜜。送伴娘回家的路上,當然會和她交換手機。
愛情很重要,所以繼續快樂地約會就好。既然能當鬧別人的主持人,何必當被鬧的主角?
但2006年年底,我想結婚了。
唉,這都要怪我那大學同學!
這同學在10月第二次結婚,兩次我都是伴郎。他和前妻在兩年前離婚,這兩年過得很不好。
工作不順,身體也出了狀況。肝臟檢查出一個良性瘤,虛驚一場。
婚禮前一晚他跟我說:「我們遲早要走,我不希望走的時候,孤單一個人。
這理由聽起來很牽強,於是我問他:「你愛你的新老婆嗎?」
「當然愛,但老實說,不像我對第一任老婆那樣愛!」他的坦白嚇了我一跳,他繼續說,
「你看看,我那麼愛我前妻,最後還是分開。
在婚姻中,愛很『重要』,但不『必要』。婚姻是一種夥伴關係,我們一起經營生活。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活』,過日子的『過』,很少夫妻,是把『愛』放在嘴邊的。」
我仔細想想,還真沒錯。我的夫妻朋友們,出門時牽手都很少,更別說示愛了。
「我勸你做兩件事:」同學說,「第一,健康檢查。第二,結婚。」
2006年10月,我做了第一項。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冰冷的電腦斷層儀器向我伸出魔爪。
我伸出手,想摸,卻摸不到一雙溫熱的手掌。
那一刻,我約會的女孩,都在忙各自的事。她們不會來,我也沒有找她們。
儀器啟動時,我猛然發現:
我有去party的女伴,卻沒有去醫院的伴侶。我有很多同享樂的女友,卻沒有一個共患難的對象。
而人到了某一個年紀,患難,慢慢變得比享樂多。伴侶,慢慢變得比女伴重要。

健康檢查完後,我坐在醫院的長廊,看到一位老太太,推著輪椅上的老伴。
他們從長廊,走到草地上曬太陽。再從草地,慢慢走回病房。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說。
老太太沒有低下頭說〝我愛你〞,但兩人的表情卻這樣滿足、如此篤定。
我猜進病房後,老太太也不會說〝我愛你〞。但我確定,她會在病床邊守到天明。
明早起來,她不會叫老公〝Honey〞。但我確定,她仍會幫她吊點滴。
太陽不用證明它明天會升起,我如果像太陽愛地球一樣愛你,不需要在嘴巴上裝滿星星。
夫妻生活,只需要出現、及陪伴。情人約會,需要不停地講笑話、或轉餐盤。
在醫院角落,我回想這一兩年來的許多約會,其實都是同一場表演。
觀眾也許不同,但節目都一樣。散場都在半夜一點,不太敢在白天見面。
我幻想:有沒有一場約會,是一輩子的?有沒有一場約會,可以在醫院的房間?
當然有,那種約會,叫婚姻。
走出醫院,我想結婚了。可惜結婚不像健康檢查,只要掛號繳錢,萬事OK。
結婚需要對象,找女友很容易,找對象很難。
還好我有整個2007年。我把這想法告訴同學,
他在短信中寫著:「惡有惡報,這下有很多人要來鬧你洞房」。
我回他:「放馬過來,你們的招術我都知道。」但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
我真正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想結婚,藉由婚姻,變成一個更好的男人。

鐵口相士箴言-- @ 作者:劉墉

鐵口相士箴言--
作者:劉墉

某相士鐵口直斷,斷無不驗,舉數例,以資讀者雅慧。

■一、兩姊妹去算命。
「妳三年前被人倒了一筆錢。」


算命先生對妹妹說。


「是啊!您真是太準了。」妹妹擊掌稱好,
旁邊的姊姊卻有了意見:「我當年跟妹妹一起被倒會,您為什麼沒看出我呢?」
算命先生一笑:「請問,當時是妳比較傷心,還是妳妹妹比較傷心?」
「當然是她!她差點氣得跳樓。」
姊姊說:「至於我,錢嘛!身外之物,我看得開!」
「這就對了!
那筆倒掉的錢,傷了她的命,沒傷妳的命,所以只在她的命上留下疤痕
。」


------------------------------------

■二、兩兄弟去算命。


「明年三月,你們都要發一筆財!」算命先生說。


二人興匆匆地走了。
第二年的四月,兩兄弟又登門。
哥哥一見面就道謝:
「您真是金口,我果然上個月接了筆大生意,賺了不少。」
弟弟卻直嘆氣:「我上個月在辦公室摸彩,中了一千塊錢的小獎,難道也算發財嗎?」
「當然算!」
算命先生說:「
同樣的財運,也要看你怎麼去把握。運氣就好像火種,可以點亮一跟蠟燭,也可以點燃一個火把,點爆一個火藥庫 。當運氣到了的時候,正巧你哥哥在努力做生意,所以點亮他的生意。正巧你在摸彩,於是讓你中了獎。」

------------------------------------

■三、某人去算命。


「您正當運,擋都擋不住!」算命先生道喜:「唯一要注意的,是別跟也正當運的人鬥,


兩虎相鬥,必受傷!


就好比鑽石戒指不要跟鑽石戒指磨擦一樣的道理。」


「那麼表示我可以跟不當運的人去鬥囉?」
「那也不行!」算命先生沉吟了一下:「當運的人去欺侮不當運的,

是不厚道。
不厚道的人,運走不長!」


「照您這麼說,我是誰也不能鬥了!」
「可不是嗎!人在運上,愈要謙沖自牧,不但不能鬥人,即使有點小虧,也不妨吃著。」

算命先生笑道:「 有福氣,不獨享,讓大家分享,福澤才綿長 !」
------------------------------------

■四、某人去算命。

「你這一年,運氣特佳,無往不利!」算命先生說。

一年沒過,某人怒沖沖地跑來:「你說我運氣好,可是你知道嗎?我上個禮拜差點沒命!」
「你到哪兒去了?」
「我去了中美洲的戰區。」
「這就是了!」算命先生請某人坐下:「你想想看,從古到今,有多少算命的,

他們為什麼沒算出唐山大地震、也沒料到南京大屠殺?


按說他們早會發現許多唐山和南京的人,
在同一個時間死,而能知道有大災難來臨,他們為什麼沒能預警呢?」
算命先生嘆口氣:「如果一個好命的人,偏愛跟亡命之徒在一起。

或一個好運的人,碰巧和一群壞命的人搭飛機,那一個好命是敵不過許多壞命的。
天災、人禍也是這樣。個人的命再好,碰到天災人禍,也是擋不住的!」
某人怒氣平息了,算命先生送他到門口,叮囑地說:
人命易算,天命難測!自求多福、趨吉遠禍 !」
------------------------------------

■五、某人去算命。



算命先生看到生辰八字,才屈指,就搖了頭:「恕我直言,你恐怕過不了五十五歲那關!」


事隔多年,某人已過六十,事業宏發、身體健朗,笑吟吟地又在命相館出現:「您還記得我嗎?您曾經算我過不了五十五歲。」
算命先生一驚,再問一遍生辰八字,算了許久:「沒錯啊!你應該過不了五十五歲啊!除非你是大善人。」
「難道我這些年行的善事,可以改命?」
「當然!許多人的壞運,都因為你的善行而改好了,你自己的運能不改嗎?
這世界就像水,總是平的。你今天送出一些水、明天又送出一些水,雖然是注進別人的水面,那水還是要回流的。回流之時,常是你缺水的難關。」
算命先生長身一揖:「

命由己作,福由心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大善人的命,難從天定,更由不得我算了 !」
------------------------------------

我們要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積極的態度把握生命。
所以,我們不能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