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0, 2007

從坐觀虎鬥到坐以待斃──保持中立的下場

從坐觀虎鬥到坐以待斃──保持中立的下場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一項好策略,但那是指漁翁的實力遠比鷸、蚌強,而且躲在暗處,伺機而動。如果兩強相爭時,較弱的一方,保持中立,坐觀虎鬥,是不是好的策略?

  一般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然而,十五世紀義大利政治思想家馬基維利(1469∼1527),在他的世界名著《君王論》裡,卻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

  「一位君王必須毫不猶豫的表示他到底支持誰或反對誰。這種政策永遠比保持中立好得多。因為兩個鄰邦衝突時,總有一方會勝利……如果你不公開表明態度,必定成為勝利者的祭品,而失敗者也會暗自高興。」馬基維利說:「勝利者不會和他在危難時不拔刀相助的人交朋友,失敗者也不會和你結交,因為你不肯助他一臂之力。」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寫於1513年,在著作裡,他並未舉出很詳細而生動的例子,他大概想不到,往前推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中華歷史的三國時代,就有人提出相同的主張。荊州牧劉表的兩名官屬曾如此勸說他們主子,要他在袁紹和曹操之間二選一。

  劉表這人,精通經史,卻不諳軍事,不通政務。當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袁紹派人向劉表求助。劉表表面上答應袁紹,實際上虛以委蛇,按兵不動。

  劉表的兩名官員韓嵩、劉先分析利害說:「豪傑相爭,兩雄相抗,決定天下誰屬的關鍵在於將軍(劉表)您。將軍若想有一番作為,應當乘他們相爭時起兵,否則,便應該支持其中一邊。如今將軍擁有十萬大軍,卻坐壁上觀,見賢者有難而不相助,人家來示好而不理會,這兩種怨恨必定集中在將軍身上,屆時想保持中立也難了。」

  那怎麼辦呢?唯有歸附可能得勝的一方,而這一方就是曹操,「曹操英明,天下賢才都歸附他,必然勝過袁紹。曹操擊潰袁紹後,乘勢來攻,荊州便不保了。」

  韓嵩、劉先說得很清楚,要嘛起兵,要拚大家來拚;否則就該投靠(或投降)一邊。

  韓嵩、劉先的話至少有五個內涵:

1兩邊都想討好,會落得兩邊都得罪;想保持中立,免談;
2必須表態,決定押一邊;
3押哪邊?押會贏的那邊;
4曹操必能以寡擊眾,擊敗袁紹;要押,押曹操;
5最好的結局是,曹操大贏,歸附曹操。

  總結一句,此時保持中立,不支持曹操,將自取滅亡。

  劉表的另一名大將蒯越也勸他這麼做,但劉表猶豫不決,想袁紹據有四州,兵足馬盛,處於弱勢的曹操,真能贏嗎?

  由劉表的猶豫,可知他平日根本沒做情報工作。如今亡羊補牢,只好派韓嵩去曹操陣營,刺探虛實。

  韓嵩去了一趟回來,大力頌揚曹操,劉表聽了,不但不肯定韓嵩的觀察報告,反而懷疑他拿了曹操的好處,氣得想殺他。要不是劉表的續弦蔡夫人講情,韓嵩早已一命嗚呼。

  劉表最沒有中立的本錢,因為他太有本錢。怎麼說?本錢來自他所處的地理位置,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黃金地段,是精華地區,這麼有本錢別人不來搶嗎?想閉關自守,不與人爭,怎麼可能?

  魯肅初見孫權時,就提議「剿除黃祖,進伐劉表」;諸葛亮初見劉備時,在「隆中對」也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誰得到誰就有足夠的稱霸本錢,然而「其主不能守」,劉表沒本領守住荊州,因此應該將荊州搶奪過來。

  劉備、孫權陣營覬覦,更不用說實力堅強的曹操。官渡之戰後八年,曹操北征完成,便揮師南進,討伐劉表。大軍還沒開到,劉表就病死了。

  作為一名領導者,一名在亂世間競逐的豪傑,劉表是不及格的,他的外表溫文儒雅,實際上很沒安全感,疑神疑鬼,猜疑妒忌。他胸無大志,猶豫不決,缺乏審時度勢的能耐,沒有及時應變的功夫。更要命的是識人用人的能力不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