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28, 2008

肯下工夫,誰都有過人之處

肯下工夫,誰都有過人之處
作者:戴晨志


你會唱國歌嗎?答案一定是會!會唱哪一國國歌?大概就是中華民國吧!因為我們從小就能琅琅上口——「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你還會唱其他國家的國歌嗎?嗯..大概不會!也許,會哼哼「美國國歌」的旋律,因為偶爾在國際性競賽中,都會播出美國國歌,那旋律似乎還滿熟悉的!

我呢,我記得以前聽過「英國國歌」,也是非常莊嚴的旋律,滿好聽的!除此之外,我真的沒聽過、也不懂其他國家的國歌。

曾經見過報載,多年前,瑞士有個十五歲的少年麥可.薩澤,在一次國際體育競賽的頒獎儀式中,看到瑞士的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飄揚,他的心中生起無比的感動,所以從那一刻起,他就暗自下定決心——要學會唱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歌」!

或許,有些人的感動是「一時的衝動」,有些人的決心是「說說而已」;然而年輕的麥可卻不是「虎頭蛇尾、一曝十寒」的人,他「說到做到、立即行動」!

十五歲的他,主動積極地向各國駐瑞士的大使館,以及設在洛桑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索取各國國歌的歌詞、歌曲和錄音帶,並且努力開始學唱各國國歌!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人員指出,麥可學習各國語言的態度非常認真,如遇到不懂的語言,就請該國的大使館提供拼音,並找人翻譯,深入了解國歌歌詞的涵義,以便能唱出各國國歌的精神與內涵。目前,麥可能說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等六國的語言,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可是,十多年過去了,麥可到底學會唱多少國家的國歌呢?哈哈,我們絕對猜想不到,因為我們或許連全世界有多少國家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說會唱他們的國歌啦!

二○○○年,已經成為一名律師的麥可,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館裡,舉行史無前例、別開生面、獨樹一幟的「國歌獨唱會」;他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地站在舞台上,於三個半小時之內,以七十五種語言,一共演唱了「一百八十八國的國歌」。他的創紀錄演唱,博得全場熱烈且瘋狂的喝采,也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天啦,三個半小時唱「一百八十八國國歌」,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不知道他有沒有唱中華民國國歌?有的話,不知唱得好不好聽?我們聽得懂不懂?

麥可說,當初他立志學唱國歌時,並未想到要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而現在的他,也很意外能以「唱國歌」,來促進瑞士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情誼!

想想的確如此,如果我們也能唱其他國家的國歌,也必將大受他國的歡迎啊!

而麥可鍥而不捨、堅定信念的精神,令我想起一些話——

「放棄,只要隨便一句話;成功,卻要努力一輩子!」

「小事好好用心做,就能成就大事!」

乘著幽默的翅膀飛行

乘著幽默的翅膀飛行
江林月嬌


當人們問起「幽默是什麼?」時,腦海中不禁浮現的是:笑話(joke)、喜劇(comic)、歡笑(laugh)、好玩(playful)、機智(wit)等字眼。首先,讓我們一同來看看e世代說「幽默」──
網路談幽默
從網路上您能攝取(search)到「幽默」有下列幾種定義:
幽默,是一種智慧。
幽默,是一種創造。
幽默,是一種靈魂的自由。
幽默,是一種淡泊的雅趣。
幽默,是一種灑脫的情愫。
幽默,是一種自信的魅力。
幽默,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
幽默,是一瓶洗滌痛苦和煩惱的高效能除污劑。


專家看幽默
看完e世代的想法,再看看專家學者們對「幽默」的看法:
林語堂在《論幽默》一書中說:
「幽默是人類心靈的花朵。」
古希臘的醫學家認為:「幽默是治療疾病的調節方法。」 
黑格爾說:「幽默是豐富而深刻的精神基礎。」 
康德認為:「幽默是理性的妙語解頤。」
日本理論家認為:「幽默是富有情感的滑稽。」
佛洛依德說:「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適應的人。」
現代幽默大師戴晨志認為:「幽默自謙,快樂似神仙。」


Humor幽默
第一個將Humor譯為「幽默」的人是林語堂,他本人行事為人深具幽默感。林語堂認為「幽默的人生觀是真實的、寬容的、同情的人生觀。」


中國人是比較不重視幽默的民族,從小到大的教育裡,父母師長都教我們要「莊重」、「認真」;主因是中國傳統的禮教文化,強調「君子不重則不威」。反觀,美國人可以不在意別人罵他頑固、奸詐、無賴,但卻無法忍受「沒有幽默感」的批評。美國文化裡,「沒有幽默感」一詞似乎與做人失敗、不受歡迎、令人討厭……等詞並列。

麥克阿瑟將軍在為兒子所寫的祈禱文中,除了求神賜他兒子「在軟弱時能自強不屈;在畏懼時能勇敢面對自己;在誠實的失敗中能夠堅毅不拔;勝利時又能謙遜溫和」外,還祈求上帝賜給他「充份的幽默感」(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 yet never forget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由此更能窺見,幽默在西方社會中被賦予的崇高價值與肯定。

幽默與健康
幽默具有神奇的力量。當面對尖銳問題,或尷尬場面時,以幽默的方式回應,往往能將緊張敵對的氣氛化解。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幽默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或心理免疫反應。當精神上遭到惡性刺激挫折打擊,或由於長期神經緊張而導致身體病痛時,幽默有助於獲得自我解嘲的樂趣,使心情放鬆,心理壓力得釋放。擺脫窘困情境,緩和緊張氣氛,減輕憂愁焦慮,避免或削弱精神刺激和干擾。

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的醫學和哲學家觀點,發現了幽默對身體健康價值的許多證據。十九世紀德國教授Gottlied Hufeland曾說:「古時已知藉由小丑或滑稽演員,引人發笑的治療原則。笑,是幫助我們消化功能最重要的因素。笑也有助於營養吸收和產生健康的血液。」

事實上,「笑」具有醫療效果的觀點已有一段長久歷史,許多例證均指出:幽默有助於疾病的康復。當人們因疾病而疼痛不堪的時候,大笑十分鐘可讓病人在沒有麻醉藥的控制下,安穩地沈睡二小時,此現象意味著「笑」可能會引發大腦中endorphins或其它endogenous物質的效果。

有些研究指出,笑能刺激橫隔膜、胸腔及內分泌系統,而且可促進臉部、手臂,腿腳和胃腸的活動,這些生理活動對身體健康均有助益。

「笑」具有按摩五臟肺腑的神奇功效,防止心臟疾病、腦血管病變、癌症及其它循環系統所致之病變。日常生活中你我都能發現,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幽默的特徵
幽默是一種睿智的表現、機敏的應對;能產生戲劇效果,使人熱愛生活,健康長壽。


幽默是一種高雅的情趣,雋永的才智;也是一種輕鬆自信、豁達的表現。

幽默的人最令人心曠神怡。適時合宜的幽默,將轉移改變人的心境。

真正懂得幽默的人,是自我嘲笑,而不是嘲笑他人。雖然,不是人人都具備的,但是,卻是可以培養的品質。

幽默的人較具親和力,使人愉悅,能增進「人際」間和「兩性」間的親密程度。

根據一項非正式的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在選擇伴侶時,大多數會將「幽默」的特質列入考慮。幽默的人處處受人歡迎可見一斑。

幽默的力量實在大得驚人,它彷彿春天劃破寒冬、又像晴空驅散烏雲。

幽默與名人
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890~1969)於第二次大戰期間,有一次到前線視察並向官兵演說。講罷,不小心摔了一跤,許多官兵哄堂大笑。部隊指揮官嚇得臉色發青,忙賠不是。


面對這種窘境的艾森豪,非但沒有大發雷霆,喝令「不准笑」,反倒是從容溫婉地說:「沒關係,我相信這一跤比剛才的演說更能鼓舞士氣。」一句適時合宜的話,不但維護了將軍尊貴身份的威嚴,也扭轉了令人尷尬的窘境。

幽默文學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也曾表示,真正的幽默是充滿著智慧;反之,膚淺的幽默不能持久長存。後者只是短暫的芬芳、臨時的裝飾、過眼的雲煙,最終將被人遺忘。他本人之所以能贏得「幽默作家」的美譽,其地位能歷久不衰,文章言論能歷久彌新,是因為他的幽默蘊含著哲學意味,他高瞻遠矚的遠見,更能使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即便歷經百年後,仍是生動有力、令人欽佩。

幽默與信仰
廿世紀聞名世界的英國政治家與文學家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曾兩次擔任英國首相。這位才氣橫溢的偉人,在離世之前,親手設計安排日後追思禮拜的一切程序。


追思禮拜當天,在他自選的聖保羅大教堂中,追思禮拜儀式完全依照他生前的預定計劃進行。

結束前,牧師站起祝禱後,教堂一角突然有喇叭手吹奏起低沉憂黯的「熄燈號」樂聲,宣告著一代偉人將走入歷史、熄燈就寢。而正當群眾準備散會時,教堂的另一角忽然傳出響亮的「起床號」號角聲,與會者無不莞爾而笑。

虔敬幽默的邱吉爾,以他個人的追思禮拜向世人傳揚大好消息,人類的結局不是熄燈號,而是起床號;因為主耶穌已經復活了,而且還要再來,信祂的人都要復活,與祂一同作王。

乘著幽默的翅膀,真理飛行遨遊於充滿應許與盼望的天空:歷史的迴廊仍述說著,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經勝過墳墓、超越死亡!

幽默,在聖徒的心中,是一股化悲傷為喜樂的力量;一道除陰霾見光明的曙光。

上班族生死存亡戰 @ 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著作 上班族生死存亡戰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上班族?隨波逐流、終日茫然,把身心和時間,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大前研一在本書中,不但描繪未來上班族的型態,激勵年輕讀者努力現在,投資未來,更現身說法告訴讀者,自己的努力過程。
大前研一將服務業人口分為「單純勞動集中型」、「知識藍領階級」和「知識白領」,認為只有知識白領有未來。


微軟紀元(After Gates)十四年的今天,日本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蓋茲在哪裡?
一九八五年,微軟發表視窗第一版,CNN開始全球同步傳訊,網際網路普及加速,這三大要素把全人類推向微軟新紀元。
回想當時,美國經濟跌入谷底,日本卻沈醉在泡沫經濟的歡愉中。然而,十四年後的今天,局勢逆轉,美國一片榮景,日本國內二十大銀行倒了兩家,四大證券剩下三大證券,日本政府揮霍稅金60兆日圓(約合15兆台幣)振興景氣,效果尚未顯現。
對挑戰者來說,危機就是轉機,深陷危機的日本,其實充滿了指向成功的轉機,問題是蓋茲在哪裡?
大前研一在本書中,不但描繪未來上班族的型態,激勵年輕讀者努力現在,投資未來,更現身說法告訴讀者,自己晉升麥肯錫顧問日本分公司社長職位的努力過程,不僅對日本上班族,相信在跨國競爭的時代,對台灣的上班族也有參考價值。


上班族面臨生死存亡戰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上班族?
每天通勤上班,時鐘一過了下午五點,心中就暗自高興又可以領加班費……,你只是一個把身心和時間,單純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
如果,你明天上班,老闆要你從今以後,不必到公司報到,每天在家裡工作,並根據你工作產生的附加價值來決定薪資的話,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你看看區公所的職員,自己的窗口沒民眾來,就喝咖啡看報上廁所,每天做的事都屬於「消化型的業務」。如果這些公務員想提高工作的附加價值,大可以動動腦筋,想想如何把資料檔案整理得更好找、更有秩序,如此就能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創造型的業務」。
區公所的職員只是一個例子,今後在數位網路的時代,一通電話就能申請戶籍謄本或印鑑證明,消化型的業務將從我們的周遭消失。
現在,服務業人口佔日本總就業人口的65%,這個比重將愈來愈高,不久的將來,預期可升高到80%,屆時,服務業的人力將出現三極化的現象。
第一類型是「單純勞動集中型」,像在旅館鋪床單、清掃的服務生,或者是在速食店炸薯條的店員。
在移民國家的美國,移民勞動人口流入這些行業,大幅降低薪資水準,但日本不接受移民,所以薪資能維持一定水準,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有些白領階級看來外表光鮮,勝人一等,其實和漢堡店的店員沒什麼不同。我曾經拿三百萬日圓到日本某銀行,哪裡的行員只會勸我存成定存,但當我拿到香港的銀行,他們卻很積極地詢問我這筆錢是否不急著用,想辦法幫我設計一套資金運用計劃。日本的銀行行員,和只會炸薯條的店員是一樣的。
第二是「知識勞動集中型」,從事的是知識附加價值的工作,但以時間計算給薪,又稱「知識藍領階級」。例如工程師,收入是第一類型的四、五倍以上。


光碟片上場 律師靠邊閃
不過,知識藍領階級,如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員,將來都可能被光碟CD-ROM取代。
在美國,已經出現一片只要98美元的光碟,叫做「Quicken」的家計簿,一般家庭不需要求助會計師,就能算清收支情況。還有一種叫「Family Lawyer」的軟體,囊括一般租約、離婚、遺書、保險的法律問題,省去大事小事求助律師的麻煩。
這些套裝軟體的問世,預期將造成90%的律師、95%的會計師淪落成套裝軟體的操作員。
要避免不被軟體取代或淘汰,只有努力創造光碟提供不了的附加價值,例如活用套裝軟體,為顧客分析投A種保險有什麼利益,投保B保險風險程度如何等。
醫生也是,日本過去為了培育醫生,在每一縣都設立一所醫學院,現在實在有些供過於求,醫生如果只是開著門,消極地等病人上門求診的話,遲早會關門大吉。但是現代人很願意在「預防疾病」上花大錢,如果醫生從「醫病」轉變為「健康顧問」的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則是「知識白領」,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和第二類型的薪資收入差距別更大。第二類型的電腦繪圖員年收入1200萬日圓(約合300萬台幣),第三類型知識白領的年薪,至少是四倍,甚至十倍以上。
知識白領必須和分布全球的工作夥伴,時常保持聯繫溝通,所以英文能力是必須的,而且要像好萊塢導演史帝芬史比柏一樣,會寫劇本又會製作,具備高度的多項工作能力。
二十一世紀國家的競爭力,就在於能擁有多少第三類型的勞動力。因為只要掌握第三類型的人才,放眼全球,隨處可以找到第二類型和第一類型的勞動力。
可惜的是,日本人口少,又不是英語國家,要想成為知識白領,個人的努力是決定的關鍵。


日薪三十五萬台幣
我進麥肯錫顧問日本分公司的第三年,拿到一天150萬日圓(以今日匯率換算,約等於一天35萬台幣)的薪水,在七○年代的當時,是破天荒的水準。
當時我只有二十九歲,對企業經營一竅不通,是個百分之百的門外漢,從大學三年級到MIT取得博士學位、進入日立,都一直研究原子爐的設計,根本不懂企業經營,因此還曾被共事的美籍同事嘲笑為「公牛身上的乳房」(完全沒用處的人)。
我下的苦功是看公司過去的資料,白天我翻譯和回答來自國外詢問日本市場的問題,下班以後到深夜就一直研讀資料,了解過去的顧問案例。每天搭晚上十點四十八分的電車回家,週六、日也到公司報到,這樣下工夫,才慢慢初步了解公司的業務和解決經營問題的手法。
更大的難關是要改變自己的個性。我本來在人前面說話會害羞、不知所措,為了克服個性上的障礙,我用錄音方式,假想自己正對大公司老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有時候要面對外國客戶,所以還用英文做簡報,講完以後就反覆聽錄音帶,修正沒有說服力的地方,一直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
為了提升自己的思考速度,我在每天通勤電車中,第一眼看到的廣告,就定為當天的題目。例如,蕃茄醬公司的社長要求提高銷售量的方案,我就思考用什麼樣的宣傳方法、銷售方法來達成目標。日復一日,每天不只是一個題目,甚至一個車站一個題目,到下一站馬上換其他廣告,訓練出「對顧客提出的問題,馬上能在腦子裡分析、找答案」的迅即反應能力。
我原本有記錄大小雜事的習慣,在麥肯錫的第一年,我把學習經驗全部寫在筆記本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統帥雜誌》替我出書,書名為《企業參謀》,賣了十六萬冊,一時名氣大噪,演講邀約不斷,一年幾百場,那時候我還不到三十二歲。也因為此書暢銷,麥肯錫日本分公司湧進大批顧客,往後十年,我受邀到各國演講日本式經營,在國際會議上和一流大企業的老闆平起平坐。


不做知識懶蟲
不能靠國家,不能靠企業的時代,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不做知識懶蟲。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

第一,不做知識懶蟲。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
我認為從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是「魔鬼的十五年」,因為三十五歲的人大多進入公司有十年的年資,工作熟練之後,就不求知識上的長進,只會汲汲於人際關係,自我發展停頓,進入魔鬼的十五年。
即使現在,我每年決定一個新題目,例如稅法、金融體系、經濟開發,東歐、中國大陸等,在寄賀年卡的時候對周遭朋友宣布,給自己一些壓力,再廣泛地從網際網路、報章雜誌,甚至自己到國外參觀,蒐集第一手資訊,然後把成果寫成一本書,持續二十年,累積不少跨行知識。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限,特別是公司的「職務規定」,有害於培養知識白領。
公司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都不相信員工,把員工當小孩子看待。例如出差費用定得死死的,啤酒、小菜都不能報帳,但如果報帳的員工判斷這些花費,對公司有貢獻,企業應該相信員工,授權決定。
三十年前,我在日立待的單位,一個月電話費上限是一萬日圓,打完電話還要在規定的筆記本上,記入目的、對方和時間。


三十歲以前失敗三次
還記得有天下午,我在公司後院散步,總務部的人要我回座位。「為什麼?」我問。「現在是上班時間,」總務部的人回答。「我在設計上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在安靜的地方,思考一下,」我說明。「不行,請你在位子上思考,」總務部的人一臉不悅。
我一直認為,以遵循公司規定為最高準則的人,如何能在未來創造新的規則?只會鑽營、想辦法升遷的人,怎能站上無國界競爭的世界舞台?
第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沒有失敗過的人和企業,想法僵硬,我認為三十歲前應該失敗三次以上。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被我們的教育體系教導成害怕失敗、避免失敗。
而且很多人,不能否定自我,怕因此失去既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否定自我的勇氣,個人、企業和國家都失去創新的能力。看看電腦語言,二十五年變了五回,家電產品的功能更是一代超越一代。這些進步都是從否定推翻出發,經營手法又何嘗不是。


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

我還有一個經驗,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
如果當時我答應留在日立,就不會到麥肯錫發展。五十歲時,我退出麥肯錫,稍後參選議員和東京都長,後來決定從此不參與政治活動,都沒有一絲「可惜」的心裡。
年輕人更可以重頭來,但決定的時候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不能留後路,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
第四,不挑工作。我在麥肯錫看過幾千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差別,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地,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從中一定可以學習成長。
很多人以為現在不是白手起家的時代,個人再努力,也打不過既有的大企業。


尋找日本的蓋茲
但你看看在網路上賣書的亞馬遜,靠電話接單生產電腦的戴爾、Gateway2000,在網路上賣旅行團的Traveler's Advantage,都是用新手法在舊有的行業裡打出新天地。他們資本小、員工少、沒有上下游廠商,也沒有大銀行當靠山,但他們用網路技術彌補營業力和販賣力的弱點,直接和消費者對話,以小搏大,穩定成長。
另外一個成功的例子,只要利用像聯邦快遞這種遍布全球的輸送系統。即便從日本,也可在四十八小時內,送貨給美國顧客。以往你可能要透過商社、大盤商、零售商,才能到達顧客,現在可以跳過他們,直接敲顧客的門。
看了這些例子,誰說不是個人白手起家的時代呢?危機便是轉機,問題是,日本的蓋茲在哪裡?

星期二, 2月 26, 2008

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小鷹問老鷹:"怎麼才能飛得高呢?



"老鷹望了望天空回答道:"孩子,你只管往高處飛,別去看地平線在哪裡。"



對於職場上的我們來說,過去所達到的工作能力和職位水平,就如同我們的"地平線",想要有更大的發展,想要真正達到成功,就不能把眼光和目標放在自己現有的水平上,那樣只會牽絆住你往更高的境界邁進的雙腳。



只有目光遠大,不滿足於過去的水平,積極面對更大挑戰的人才能在職場上平步青云。



升職或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其實並不難。



人們覺得困難,往往不是因為自己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認了一個"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認為以自己的經驗來看,沒有這麼大的能力,結果,就導致職業生涯停滯不前。



看到了吧,如果你都不去想你自己會達到這個高度,你將永遠也做不到那個高度。



你的目標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寬闊,你的世界就越大,你的思想也就越積極。



更高的目標,才能催人奮進。不管過去如何,把眼光放高一點,膽子放大一點,未來的高度不可限量。



林肯有句名言:"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登山家巴拉德總是對他的孩子們說:"假如你攀登一個300米高的山峰,你掉下來了,你很可能會摔斷自己的脖子。



因此你可能會選擇攀登矮一點的山峰,但是如果你摔下來,一樣也會摔斷脖子。



因此把目標定得高一些也沒什麼不好,攀登一座更高的山峰並不會增加更多的危險。



但是攀登高峰的好處是,當你到達山頂,那些小的山峰就可以一覽無遺,你也可以眺望其他的山峰。



"人生的目標不妨定得高遠些,如果經過全力打拼,沒有實現,那麼至少也要比目標定得太低的人實現得多。



沒有遠大的目標,沒有一定要做到的決心,最終達到目標的可能性注定是微乎其微的。



幾年前,一支國際性的探險隊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記者們前去采訪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隊隊員。



一位記者問這群隊員中的一個:"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



那人回答說:"我會為它付出一切。"



另一位記者也以同樣的問題問第二位隊員,這位隊員說:"我會盡最大的努力。"



第三位隊員也被這樣問了,他回答說:"我很高興,而且會好好努力。"



最後,記者問一位年輕的美國人:"你是不是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呢?"



這位美國人朝他看了一下,然后說:"我要攀登梅特隆山的北麓。"



最後只有一個人登上了北麓。他就是那位說出"我要"的人。



因為只有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我要登上梅特隆山"。



這也就是我們所指的遠大目標的力量。



沒有人能阻止你實現更高的人生理想,不管你的目標有多大,不管未來有多遠,不要顧慮自己的過去,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



jus t do it!(去做吧!)。要想飛得高,就得把地平線忘掉!

星期一, 2月 25, 2008

愛可深,不可痴

愛可深,不可痴
 

「退」最起碼有個正面意義,就是不會再繼續錯下去。
  「痴」會令人不知後退,離不開該離開的人。
 
  『用情深,感情真』,最近才去世的張學良夫人-趙四小姐,相知相守愛侶七十三年,她身上所表現的真情深意,夫妻倆的鶼鰈情深,譜下了近代中國史上的偉大愛情。
  幸褔的愛情應該是雙方相互愛得真,愛得深;然而愛情的關係如果一邊深情,一邊淺意,那就可能是個問題。
  愛情可以真,可以深,但不能痴,「痴」是一種惛懵,不明事理,不識時務,有人甚至不知自己在做什麼。
  「痴」會讓我們愛上不該愛的人,而無法自拔。
  愛情可以浪漫,但是浪漫得讓自己受傷、痛苦甚至死亡,就是太「痴」了。
  真正懂得愛情的人,應該認同愛情是美麗的,快樂的,有幫助性的。
  拿破崙說:「不能使你奮發的愛,不如不愛」,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戀情很浪漫,也很瘋狂,他的愛情既真也深,卻不是痴。
  其實很多情人並不是在交往了很久之後,才發現對方並不是個良伴。
  現代人的交往十分開放,大約交往三個月左右,都幾乎可以瞭解對方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那倒是一個適宜說再見的「分手期」,再交往下去就會產生了「不捨」與「痴迷」心態,也就愈陷愈深。
  愛情可說是一男對一女的「人際關係」,用這種角度看待愛情,可能會擁有較好的愛情。
  人際關係中,我們會注意進退得宜,懂得分寸,可是愛情卻讓許多人只知道前進,不知後退。因此,有的人迷途不知返;有的人一廂情願,強人所難。
  做任何事情,只知勇猛直前,而不知「退」的哲學,自己將會受到嚴重傷害。
  「退」最起碼有個正面意義,就是不會再繼續錯下去。
  「痴」會令人不知後退,離不開該離開的人。
  許多情人、夫妻分開,不是因為沒有愛,只是傷害大於快樂。
  「分開」不應該看成是悲劇,分開後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喜劇。
  愛可深,不可痴
  追求自己的真愛(我們要找的是『心靈相知』;而不止是個『伴』而已。),永不嫌遲。

兩個砍柴人

兩個砍柴人
 

你的功夫真的夠了嗎?   越懂得自我充實的人,得到越多..
 
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不久,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到了傍晚,年輕的柴夫發現,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砍的柴卻比他多,於是,他暗暗下了決定,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
 
第二天,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他心想:「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多。」沒想到,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老柴夫所砍下的柴,還是比他的多。
 
第三天,年輕柴夫決定,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還要比他晚下山,他心想,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沒想到,這一天,老柴夫砍下的木頭,還是比他多。第四天、第五天也是一樣。
 
到了第六天,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老柴夫:「我比你早到、比你晚下山、比你年輕有力氣,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比你少?」
 
「年輕人啊!」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可是你下班回到家後,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斧頭都被你砍鈍了,所以,雖然我比你老、比你晚到、比你早下班,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我只要砍五刀,樹就倒了,你卻要砍十幾刀,樹才會倒。」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
 
在經營組織的時候,我經常會鼓勵業務同仁們多多去聽演講、上課,但就是有些同仁會說:「我光跑業務就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上課?」此時,我就會用「兩個砍柴人」的故事來做比喻,告訴大家:「如果一直在砍樹,卻忘了把斧頭磨利,總有一天會感到事倍功半。」
 
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成長,所以要一邊做事,一邊充實自己。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能生存,但在變化迅速的現代,光砍柴是不夠的,而是要邊砍邊磨斧頭,不斷地充實自己,終生學習,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淘汰。

大不了回到原點

大不了回到原點
 
要有「大不了回到原點」的豁達觀
 

    有一位白手起家的珠寶商,賺了許多的錢,但因經濟不景氣,讓他的公司業績一落千丈,甚至欠債累累。在極度消極的情況下,他決定跳河自殺,這天,他來到了河邊,突然看見一位少女亦哭哭啼啼,此時,這珠寶商問她說:「小姐,三更半夜你來這裡要做什麼?」這位小姐答:「我被我的男朋友拋棄了,我不想活了,因為沒有他,我不能活下去。」
 
    珠寶商一聽,回答她說:「咦!奇怪,你在還沒有男朋友之前你是怎麼活的呢?!」少女一聽,恍然大悟,也就不尋死了。
    珠寶商此時忽然也醒悟過來:「是啊?在我還沒這麼多錢以前,我是怎麼活的?我也是白手起家的啊。」這時,少女反問珠寶商:「咦?三更半夜的,你又來這裡做什麼事啊?!」他尷尬地回答:「哈哈!沒事,我只是出來散散步而已。」
 
    面臨不順,要有「大不了回到原點」的豁達觀!反正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從零開始累積的,不是嗎?之後就算真有個什麼閃失,再慘,也不可能變成「負」的!我們又何必把它想得太嚴重呢?若能抱著這種穩賺不賠的人生觀去過日子,您鐵定會工作的更快樂,即便是跌倒了,您也能夠比別人更快地再站起來,而不會一直陷在憂鬱的泥沼裡自怨自哀。
 
    就像故事中的珠寶商與失戀女子,若能凡事想開一點,不要讓自己牛角尖越鑽越悶,不但可以疏導憂傷的情緒,更可以獲得嶄新的動力。
 
    一個在失意中選懂得打「開」自己心「懷」的人,才有可能活的「開懷」!活得快樂!活得有盼望!
 
                                                                  -----摘自於「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一書,作者「施以諾」

星期三, 2月 13, 2008

彎腰有時比站直更高

彎腰有時比站直更高
一個剛留學歸國的博士去郵局辦事,結果承辦員的態度非常不好,他氣得半死。
 
回去告訴他一個也在郵政單位做事的主管老友:「替我去告訴他我的身份,並告戒他態度給我好一些。」
 
朋友苦笑著點點頭。
 
幾天後,那位年輕博士又到了郵局辦事,且又遇上了那位承辦員,豈料態度不但沒變好,反而更加地百般刁難,這回他更氣了。
 
又去把他那個郵政單位的主管朋友給叫來抱怨了一頓:「去告訴那個故意吹毛求疵的員工,再給我提醒他一次我的身份,叫他給我客氣一點。」
 
兩天之後,他又在郵局碰到了那個員工,果然這次那個員工不但不再刁難,反而還堆滿了一臉笑容,態度親切,那個年輕的博士好不得意,回去打電話給他的那個郵政單位主管朋友。
 
問:「這次你終於替我好好訓他一頓了嗎?」
 
朋友回答:「不,我沒有替你訓他,不但如此,我還告訴他,你不斷稱讚他做事謹慎、態度良好。」
 
那位年輕的博士驚訝、納悶得說不出話來,朋友接著笑笑地說:「很多時候,低姿態比高姿態更有用,低姿態往往比高姿態更能達到目的。謙恭的態度有時比強硬的態度更能得人尊重,甚至更能從對方口中學到新東西。」
 
聖經上說:「性情溫良的,有聰明。」
 
很多人常會有一種誤判,覺得自己在氣勢上一定得強壓過別人,才能顯出自己的了不起,但這樣的方式往往適得其反,讓人在背後嗤之以鼻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事實上,一個「能力強卻態度委婉」的人,才能真正無往不利,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所謂的「強者」,其定義是指「能力強的人」,而不是指「態度強硬的人」,學會適時地「彎腰」,學會適時地用「理直氣和」來代替「理直氣壯」,必能更有效率地達到自己的目標。

修養與成功: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修養與成功: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修養與成功: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有一個外國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專業知識只佔15%,另外85%是來自於他的修養、人際關係、處世能力、應變能力等等。我對此頗有感觸。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帶著他的五十幾個學生到一個大集團公司參觀,由於該集團的老總是班主任的同學,因此老總親自接待,秘書和工作人員也非常客氣。秘書將同學們安排在一個有空調的大會議室坐定,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倒了一杯水,
學生們坐在那裡非常坦然,沒有客氣,其中還有一個女同學問工作人員有沒有紅茶,理由是她平時只喝紅茶。
 
只有一個同學起身雙手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茶並客氣地說了聲:"謝謝,您辛苦了!"老總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過來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竟然沒有人應聲,還是老師和前面所說的那位同學帶頭鼓起了掌,但掌聲稀稀落落。
 
老總開始講話,發現同學們端坐著,沒有人做記錄,於是轉過身對秘書說去領一些公司的筆記本和筆來,然後老總面帶笑容地雙手遞給每一個學生,遞著遞著老總的笑容沒有了,因為學生們都是伸長著一隻手臂去接,有的學生根本就不起身,更沒有人說聲:"謝謝!"
 
只有剛才那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雙手接過紙和筆,並連說兩聲:"謝謝!謝謝!"
 
畢業分配的時候,該同學接到了那個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
 
其他同學非常不服氣:他的成績並沒有我好,憑什麼讓他去而不讓我去。
 
老師一邊嘆氣一邊說:我帶你們去參觀的真正目的是想給你們創造機會,可是你們都失去了,該公司點名要這位同學,我有什麼辦法呢?
 
**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不論你傷害誰,就長遠來看,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做,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
 
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同理,當你給予他人,當你為別人付出,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對人冷淡,別人也會回以冷漠;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沒錯,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所有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套句詩人奧登(W.H.Auden)的話:「人受惡意之作弄,必作惡以回報。」
 
如果你陷害別人,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同樣的道理,當你帶給別人歡樂,你就會得到歡樂;帶給別人祝福,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我想許多人一定聽過,格林童話中有一則關於一位老人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故事。
 
老人的耳力已經不行了,眼睛也看不見,顫抖的雙手經常把飯菜洒得滿地,碗也常打破,兒子夫婦倆感到非常厭煩,給老爸爸一付木製碗筷,把他趕到廚房幽暗的角落,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
 
有一天,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用刀片削木頭,他好奇的問孩子要做什麼。
 
結果孩子回答:「我在替你準備將來要用的木碗、木筷。」
 
從此以後,年老的父親又回到餐桌上吃飯,家人也都非常孝順他。
 
*農夫的哲理*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榮獲最佳產品獎,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冠軍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他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
 
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品質。因此,我很樂意其他農友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保證有效的秘方*
 
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冠軍的品種,就要給別人冠軍的種籽。
 
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
 
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然後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
 
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明白了嗎?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
 
己所欲,施於人。凡你想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給予別人;想別人怎麼對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一生都要學習做人**
 
星雲大師有一位徒弟,大學畢業後,到夏威夷讀碩士,又到耶魯讀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終於得到博士,非常歡喜。
 
有一天他回來,對星雲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
 
星雲說:「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雲覺得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星期一, 2月 11, 2008

健康比掌聲重要

健康比掌聲重要
 
朋友住院了,看他插著鼻胃管,吊著「點滴」,病奄奄的躺在床上,想他平日生龍活
 

虎的樣子,前後判若兩人,所謂:「好漢就怕病來磨」,這回他得療養好一陣子了。
 
其實我擔心的不只是他的健康,我更擔心的是他的未來。
 
朋友是位認真盡職的高階主管,很得老闆的信任與器重。同事們倒有正反兩面的評價。
 
持正面看法的以為;凡事有他在,一切搞定不必操心。他是資深主管,熟悉公司運作的原則,
 
 
 
做事小心謹慎,作部屬的只要聽命行事就行了。
 
持反面看法的以為;他事必躬親,沒有給適度的空間讓下面的人得以發揮。而且對老闆唯命是從,
 
 
 
從不反應實際的困難情況,不擇任何手段以達到老闆的目標為原則,加班到深夜,視休假為無物。
 
 
 
弄得其他的人也不好意思遞假單。
 
這種以公司為家,夜以繼日的付出心力,任鐵打的也撐不住了。有一天在辦公室跟同事開會,
 
 
 
事前沒有任何不適,突然覺得一陣暈眩,眼前一片漆黑,醒來發現自己在急診室裡。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老闆和同事還來探望,一個週末過後,探望的人逐漸變少,
 
 
 
甚至交情深的同事,有意無意的暗示;公司的人事可能會有所調整。朋友聽了不以為意,
 
 
 
認為自己夙夜匪懈的為公司打拼了一、二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何況平日很得老闆的肯定,
 
 
 
多少次在公開場合誇讚自己的業績,並且表示總經理出缺,他是被考慮的人選之一。
 
 
 
而這次是因公而積勞成疾,上層主管應當表揚和獎勵都來不及,哪會有什麼忘恩負義的決定?
 
 
 
即使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應該是更上層樓才對,所以朋友放心的繼續在醫院養病。
 
又過了一個週末,老闆的特助帶了一大籃水果,和人事經理笑容可掬的一同來到病房。
 
 
 
噓寒問暖之後,特助清了清嗓門兒,誠懇的說:「郭董很關心副總的身體,
 
 
 
交代您不必急著出院,一切費用由公司負責……」人事經理接著說:「副總的職務非常重要,
 
 
 
董事長囑咐要王特助接手。您調到資管部當顧問,至於薪資…」
 
朋友識趣的說:「請回去代我謝謝董事長的好意,我的病牽累大家了,
 
 
 
出院以後我會回去辦辭職手續。」人事經理乾笑了一下:「董事長說,如果這樣的話,
 
 
 
退休金會從優處理。」「喔!他真是周到。」朋友回答。
 
朋友告訴我他經過這事以後,很有所感。也將感想寫在一張張的便簽上,
 
 
 
分送前來探望的朋友。我也不例外。
 
他的字不像以前那麼有力,卻仍然好看。便簽上寫著:
 
掌聲是別人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健康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種肯定
 
當掌聲與健康不可兼得的時候
 

寧可選健康而捨掌聲
 
因為掌聲會消失
 

而擁有了健康也同時擁有了獲得其他掌聲的機會
 
如果一旦失去了健康 其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睡眠的五大魔力

睡眠的五大魔力
睡個好覺,讓你快樂健康,甚至身材變好。
 
曾幾何時,「每天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竟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睡眠時間慢慢被大量縮減而毫不自知。難道是八、九○年代第二波嬰兒潮凌晨兩點餵奶的後遺症?還是網際網路、電子遊戲,還有數不清的電視頻道,讓人越來越無法割捨?或是始終擺脫不了工作壓力?不管箇中原因為何,千百萬人長期失眠已是不爭的事實,進而危及健康、生活品質,甚至壽命。
 
證據顯示︰保持充足睡眠,是你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務。
 
 
 

魔力一 延年益壽,身體健康
 
在美國,有四成多的人週一至週五晚間睡眠時間不到七小時,很多人身上已因此逐漸出現惡果。《哈佛醫學院教你一覺好眠》(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Guide to a Good Night's Sleep)一書作者勞倫斯.艾博斯坦醫生表示:「睡眠與健康之間的關聯,睡眠不佳與疾病之間的關聯,都越來越明顯。」舉例來說,一九五○年代的睡眠時間取中位數為八小時,但最近幾年已減少至七小時。同時,高血壓也越來越常見。血壓與心跳通常在睡眠時間都降至最低,而睡眠不足者,易有血壓較高的傾向。高血壓與睡眠時間多寡之間的關聯,或可呼應其他研究結果,亦即睡眠不足,容易增加健康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糖尿病、體重增加等問題。
 
睡個好覺或許有助於抵抗疾病。芝加哥西北大學「睡眠與晝夜節律生物學中心」副主任菲力斯.季醫生表示:「睡眠不夠的話,人體內的壓力激素含量會升高,發炎情形也會增加,這兩者都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的降低。」其實,充分睡眠也令流感疫苗更能發揮效果。根據芝加哥大學研究顯示,一組受測者限定每天不能睡超過四小時,然後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接種疫苗,以其結果跟睡眠良好的接種組別相比,發現前者產生的抗體不到後者的一半。
 
簡單一句話︰睡得飽,活到老。所以,早點說晚安,或許能讓你保持活力充沛,長長久久。
 
魔力二 容光煥發,神清氣爽
 
如果晚上只睡四、 五個小時,連續幾天下來,不僅身體病痛(例如頭痛與胃部問題)增加,新陳代謝也會出現類似老化過程的變化。因此,一覺難眠後,氣色變差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中原由,可能與成長激素有關。年齡漸長而仍能維持良好氣色,成長激素功不可沒。心臟外科醫師兼《疼愛自己》(You)健康系列叢書共同作者賀米特.奧茲說,成長激素水平在二十歲至六十歲之間將出現大幅下降。
 
「成長激素讓人有返老還童之感。如果你體內有很多這類激素,肌肉將更結實,皮膚變好,整個人看起來更有魅力。成長激素的含量要保持得越高越好,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睡覺。」
 
魔力三 快樂升級,壓力減輕
 
美國睡眠基金會二○○五年所做以成人為對象的調查,其中超過半數的人表示每星期至少有幾個晚上失眠。
 
最新的研究指出,失眠者的壓力激素含量比一般人高,因此身體處在高度活躍狀態,不容易鬆弛入眠。失眠導致更多壓力,甚至形成嚴重後果。
 
「整個人會覺得憂鬱,又健忘。失眠是我人生中最慘的一件事。」保羅.尼爾森是伊利諾州奈爾斯市人,今年四十二歲,失眠最嚴重的時期,曾經連續三十天總共只睡了三十個小時。他憶述︰「我有時候沒辦法去上班,甚至不小心開車衝上庭院草坪,撞進樹叢,全都是因為無法集中精神。」
 
奧茲醫生說:「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憂鬱,憂鬱又會導致失眠,可說是惡性循環。反過來講的道理也一樣︰睡眠充足,令人心情更加愉快。」
 
魔力四 睡眠充足,頭腦清晰
 
睡眠不足不但衍生健康問題,還影響專注力、處事力、記憶力,以及心情。紐約?理醫院睡眠失調中心主任吉拉德.蘭巴多醫生說︰「睡眠不論是質或量受到干擾,都對身心產生長期影響。」
 
失眠對感知能力、對生理的影響,類似飲酒過量。如果十七個小時連續保持清醒狀態,等同於血液酒精含量達百分之零點零五(有如一小時內喝兩杯酒)。
 
夜貓族要注意囉:最近研究顯示,如果你體內有兩套控制生理時鐘的基因變體,將傾向於「晚睡晚起」的睡眠型態。這種人要是失眠,可能出現比一般人更嚴重的認知缺損,例如健忘、無法專心等。在美國,由於疲勞過度而引發的車禍,導致每年一千五百人死亡。
 
馬里蘭州華得瑞陸軍研究所最近做過一項研究,結果令人不安:睡眠不足會影響道德判斷。這項調查結果對於醫生或軍人等行業的意涵不言可喻,但試想︰教師、生意人、律師、建築工人等,要是也因睡眠不足導致品德操守出現過失,影響又是如何?所以,睡得好,或許表示能夠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魔力五 告別肥胖,飲食有道
 
在美國,一般人睡眠時間越來越短,巧的是,體重過胖也有日益增加之勢──此說應該不至於令人意外。最近的研究資料顯示,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發胖。
 
《晚安:睡眠博士教你四週內睡得好、過得健康》(Good Night: The Sleep Doctor's 4-Week Program to Better Sleep and Better Health)一書作者麥可.布魯斯博士解釋道:「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新陳代謝降低,胃口跟?增加。」睡眠不足會降低讓人有飽足感的瘦素,同時又增加會產生飢餓感的多?激素。
 
布魯斯說:「還有一點令人很驚訝,失眠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選擇,讓人想吃高碳水化合物、高糖分的食物。」這是因為失眠降低了胰島素敏感度,令睡眠不足的人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簡而言之,睡眠充足可能有助於抵抗口腹之慾,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睡眠大改造實例
 
多年來,賈桂琳.瑞薇拉為了醫治每天必至的偏頭痛,不知看過多少專科醫生。醫生也鼓勵她解決其他健康問題,包括過重、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高血糖。不過,要等到瑞薇拉找出一個她根本沒想到的問題後,一切才豁然開朗。
 
瑞薇拉四十四歲,是法院職員,從無失眠之苦。其實,她每天總可以睡八到九小時,坐車上下班途中和午餐時間也會小睡片刻。她有一次跟醫生提到,不管她睡多久,早上起來總覺得很累。醫生將她轉介到睡眠診所。她在診所內睡了一晚,接受睡眠狀態觀察,結果發現她患有一種很危險的睡眠失調症,稱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此症令她睡眠中每個小時都會暫停呼吸數次,因此一夜不得好眠。經過治療,多年來頭一遭,她覺得醒來以後精力充沛。她說:「我開始運動,並注意飲食,減了十二公斤,也戒煙成功,醫生原本準備開藥給我吃,沒想到我的血壓、膽固醇和血糖都下降;就連頭痛也不那麼嚴重了,也不再常發生。睡得好,我就能夠做我該做的事。」
 
總而言之,正如哈佛醫學院專家勞倫斯.艾博斯坦說:「多多睡好覺,或許就是改善健康最簡單的方法。」
 
睡多久才夠?
 
睡眠時間要多長才算充足,其實難有定論。多年來,一般認為成人每天需要八小時睡眠,但根據華盛頓州立大學最近的研究顯示,每個人所需睡眠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基因。
 
這樣或許就說得通了。你認識的人當中,有些似乎睡得不多卻仍充滿活力,也許是遺傳到高效益的睡眠基因。另一方面,有些人似乎需要大量的睡眠才夠,倒未必是遺傳所致,可能是患有睡眠失調症,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等,因此擾亂了睡眠作息,但經過治療便能有所改善。

星期二, 2月 05, 2008

茶多酚養生談

茶多酚養生談

品茶在東方已有五千年歷史,於農曆新春期間行之,更能增加節慶氣氛;品茶習慣以東方較普及,原因是產茶量光祇中國大陸及印度兩地即佔全球之半,西方冠飲用的紅茶亦多半來自東方各國產地;近年眾多報告指出喝茶可預防癌症及心臟血管疾病,此方面的實證日漸增加。

日常飲用的茶葉因產地及採摘時間與製作方法不同,種類名稱多得不勝凡舉,平常就製茶過程將之大別為紅茶black tea(亦稱黑茶)與綠茶green tea兩大類,西方喜好喝紅茶,味濃郁,而東方則偏愛綠茶之清香;其分別乃因兩者製作過程有異所致,綠茶採摘後儘速炒熱以去酵素作用,因此能儘量濃縮保存茶葉內原有的茶多酚,使無法再作氧化作用,其中茶多酚(polyphenols)的成份有很多種,如兒茶酚(catehins)、表兒茶酚(epicatechins)、表兒茶酚沒食子酸(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等,此些成份構成綠茶特有的外色與氣味。

但紅茶則是茶葉採集後任由自然風乾數日後再行揉捻製茶,其間因酵素作用而氧化,使茶多酚轉換成茶黃質(theaflavins)及茶紅質(thearubigins)等成分,因此綠茶多酚、去酵素作用使無法氧化,故色澤較淡及氣味較清,與紅茶有顯著差別,亦突顯東西喝茶文化喜好之差異。

動物及人類臨床試驗均證明茶多酚可抑制癌細胞增殖,尤其是前列腺癌,西方國家前列腺癌好發率高,喝茶或使用含茶多酚藥物已成防治前列腺癌的另類療法,因研究發現茶多酚能降低某種稱作壹型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血中濃度,另茶多酚更進一步抑制壹型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游離功能型態存在,故使癌細胞生長受阻,茶多酚並可壓抑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使腫瘤無法進行新生血管過程,因此癌細胞不利於蔓延轉移。另外,茶多酚可減少體內致癌物nitrosamine的生成,亞硝酸常用作食品防腐劑,進入體內與蛋白氨基酸結合生成nitrosamine是實證的癌原。

動物試驗證明茶多酚可增強記憶力,可經由神經傳導作用而改善神經徑路傳遞,遲緩老年癡呆症的發生,而茶多酚亦被發現可遲緩皮膚老化,人類皮膚上皮細胞代謝周期約為四週,三週以上的上皮細胞即漸行角質化死去,而茶多酚表茶兒素沒食子酸EGCG可活化將老去的皮膚上皮細胞,能美化皮膚,喝茶又能除口氣、防止蛀牙,茶葉種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功效,使西方國家亦漸興起喝茶風,但畢竟飲食習慣的改變無法一蹴而成,因此將茶多酚加入日常用品成份內,如牙膏、冰淇淋、皮膚保養品、洗面乳、洗髮乳、飲料及糖果糕點內蔚然成風。

茶多酚亦具強化抗氧化作用,加上茶葉內亦含維生素C及E,其共同抗氧化效果可消除有害人體細胞組織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氧化作用於沉積於血管壁內皮細胞的低密度膽固醇,則會造成血管壁炎症反應,臨床表現血管硬化現象,導致老人好發腦血管意外疾病及急性心肌梗塞,孫資政九十高齡難免有所述的血管病變,然而喝茶證明有上述防癌與減少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功效。

目前鼓勵每日攝入200毫客以上的茶多酚即可有此效果,普通茶多酚含量約佔綠茶淨重量15%~30%,其中以表兒茶素為主,日飲兩杯綠茶,加上每日五蔬果飲食習慣,必然對人體健康兩大殺手…心臟血管疾病與癌症有良好療效,巧克力亦因含有多酚而有相同功效,然而,巧克力其他成分則會削減多酚對心臟血管疾病的益處。

故有人戲稱波霸奶茶是否也有益身體,則視乎飲用奶茶後是否同時攝入多量的糖分、脂肪,甚至會致癌的人造色素與螢光劑,常稱某類食物有益人體,但常會因人而異,即因食物所含成分複雜,更因加工烹煮時的添加物而改變原有的療效,因此現代人崇尚天然而均衡的飲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添加物,確是良好飲食習慣之本。

星期日, 2月 03, 2008

「粗心」和「太有自信」,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 劉墉

「粗心」和「太有自信」,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 劉墉

劉墉的一本書書名為 『面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最近我去看了得奧斯卡十一項大獎的影片《鐵達尼號》,散場的時候,一對老夫婦走在我前面,那太太一邊擦眼淚、一邊罵:「造鐵達尼號的人真是太粗心了。 那麼大的船、裝那麼多人怎麼只有不夠一半人坐救生艇?」

「這不是粗心,是太有自信,」 老先生沈沈地說:「他認為他造的大船不可能沈下去, 所以救生艇只是做樣子。」

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 我心想:「其實『粗心』和『太有自信』, 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記得前幾年的某一天, 台灣一架客機,由資深機師駕駛, 由東海岸的花蓮飛台北。機師輕鬆地哼著流行歌曲, 照例滑行過長長的跑道。 升空、左轉,往台北飛去。只是,才起飛幾分鐘,就轟然一聲, 撞了山,全機五十多人全罹難了。後來從「黑盒子」的錄音得知, 飛機駕駛可能到撞山前幾秒鐘, 才警覺到當天他們換了一條不同方向的跑道起飛。

他們不是因為太熟悉那條航線,太有自信而粗心嗎?

記得二十多年前, 有一年台灣大學聯考, 為了怕作文題目消息走漏,只在考卷上印「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 意思是到時候會由監考老師 寫在黑板上。

居然有學生, 就以「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為題, 振筆疾書,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交出去。

那些因為粗心而犯大錯、闖大禍, 甚至送掉千百條人命的人,原來不都認為不能出問題嗎?相反地,許多戰戰兢兢, 唯恐出毛病的新手, 反而比較少粗心。

當然,粗心的人也不見得都因為 「太過自信」。

前些時美國有則大新聞──

一個太太因為臨時有事, 沒辦法帶孩子, 於是把小娃娃交給丈夫說:「你帶他上班吧,反正你是主管, 有秘書可以幫忙。」丈夫欣然同意了, 太太就把娃娃放在後座。

一天照例忙得不可開交地過去。下班了,丈夫收拾東西,拿起錀匙, 突然心中一驚:「今天我不是帶了娃娃嗎?娃娃呢?」

當他發瘋似地衝到停車場, 車裡的娃娃已經因為經過一天悶曬而死亡了。

想想,這位父親會存心把孩子害死嗎?

他錯,因為他粗心;他粗心,則因為他按照每天的「公式」卻忘了,那天是不一樣的。

更妙的是,某年有位桃李滿天下的名教授到紐約,一群「昔日的學生」跑去接機,大家開了七、八輛車,又獻鮮花,又掛花環,又擁抱,又親吻。最後,大夥把教授送進大飯店, 才發現──行李沒人拿, 還在機場呢。

愈是「一目十行」的人, 愈容易「沒看到」。愈以為「膝蓋頭」想就知道的人, 愈容易出紕漏。愈表現「瀟灑」的人, 愈可能丟人現眼。愈「自以為是」的人, 愈可能「什麼都不是」。

只有那些總覺得自己 學問不夠、細心不足、 容易閃神、容易粗心,而能再三計畫、再三檢討、再三驗證的人,才能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時代,「一步一腳印」地走向成功。

人就是常常會得意忘形, 忘了該停下腳步想一想再開始........

星期五, 2月 01, 2008

職場上的金科玉律--骨頭公司- -!!


職場上的金科玉律--骨頭公司- -!!

下面的故事非常傳神.不管你是自己創業或是在幫人打工~~在金融界的!更一定要看

試問你自己是在哪一個階段

一、目標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它,追了很久仍沒有捉到。
  牧羊犬看到此種情景,譏笑獵狗說:「那隻兔子身材比你小卻跑的比你快。」
  獵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他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二、動力

  這話被獵人聽到了,獵人想:獵狗說的對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
  於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願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自己沒的吃。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差不多,獵狗們善於觀察,發現了這個竅門,專門去捉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發現了這個竅門。
獵人對獵狗說: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麼?
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為什麼費那麼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三、長期的骨頭

  獵人經過思考後,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採用每過一段時間,就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決定其在一段時間內的待遇。
於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獵人很開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發現,獵狗們捉兔子的數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經驗的獵狗,捉兔子的數量下降的就越利害。於是獵人又去問獵狗。
  獵狗說:「我們把 最好的時間都奉獻 給了您,主人,但是我們 隨著時間地推移會變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

四、骨頭與肉兼而有之

  獵人做了論功行賞的決定。分析與匯總了所有獵狗捉到兔子的數量與重量,規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後,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頓飯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
獵狗們都很高興,大家都努力去達到獵人規定的數量。一段時間過後,終於有一些獵狗達到了獵人規定的數量。這時,其中有一隻獵狗說:「我們這麼努力,只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了這幾根骨頭,我們為什麼不能給自己捉兔子呢
於是,有些獵狗離開了獵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五、有權分享

獵人意識到獵狗正在流失,並且那些流失的獵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獵狗搶兔子。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獵人不得已引誘了一條野狗,問他到底野狗比獵狗強在那裡。
野狗說:「獵狗吃的是骨頭,吐出來的是肉啊!」接著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頓頓有肉吃,大部分最後骨頭都沒的舔!不然也不至於被你誘惑。」 < /SPAN>
於是獵人進行了改革,使得每條獵狗除基本骨頭外,可獲得其所獵兔肉總量的百分之N,而且隨著服務時間加長,貢獻變大,該比例還可遞增,並有權分享獵人總兔肉的百分之M。
  就這樣,獵狗們與獵人一起努力,將野狗們逼得叫苦連天,紛紛強烈要求重歸獵狗隊伍。

六、 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冬天到了,兔子越來越少,獵人們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務時間長的老獵狗們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無憂無慮地享受著那些他們自以為是應得的大份食物。終於有一天獵人再也不能忍受,把它們掃地出門,因為獵人更需要身強力壯的獵狗……

七、 Birth of Micro Bone Co. (骨頭公司的誕生)

  被掃地出門的老獵狗們得到了一筆不菲的賠償金,於是他們成立了 Micro Bone 公司。他們採用連鎖加盟的方式招募野狗,向野狗們傳授獵兔的技巧,他們從獵得的兔子中抽取一部分作為管理費。當獵人給這些老狗的離退賠償金幾乎全部用於廣告後,他們終於有了足夠多的野狗加盟,公司開始贏利。
一年後,他們收購了獵人的家當。

八、 Development of Micro Bone Co. ( 骨頭公司的發展)

   Micro Bone公司許諾給加盟的野狗能得到公司百分之N的股份。這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這些自認為是懷才不遇的野狗們都以為找到了知音:終於做公司的主人了,不用再忍受獵人們呼來喚去的不快,不用再為捉到足夠多的兔子而累死累活,也不用眼巴巴地乞求獵人多給兩根骨頭而扮得楚楚可憐。
這一切對這些野狗來說,比多吃兩根骨頭更加受用。於是野狗們拖家帶口地加入了Micro Bone ,一些在獵人門下的年輕獵狗也開始蠢蠢欲動,甚至很多自以為聰明實際愚蠢的獵人也想加入。
好多同類型的公司像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了, Bone Ease Bone.com China Bone ……一時間,森林裡熱鬧起來。

九、明星的誕生

獵人憑借出售公司的錢走上了老獵狗走過的路,最後千辛萬苦地要與 Micro Bone公司談判的時候,老獵狗出人意料地答應了獵人,把 Micro Bone公司賣給了他。獵人很驚訝,但還是把公司買了下來。
老獵狗們從此不再經營公司,轉而開始寫自傳《老獵狗的一生》,又寫:《如何成為出色的獵狗》、《如何從一隻普通獵狗成為一隻管理層的獵狗》、《獵狗成功秘訣》、《成功獵狗500條》、《窮獵狗,富獵狗》,並將老獵狗的故事搬上屏幕,取名《獵狗花園》, 3只老獵狗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收版權費,沒有風險,利潤更高。

十、終章

真是可怕的市場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