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28, 2008
心中的頑石
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顆大石頭,寬度大約有40公分,高度有10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顆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
兒子問:『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麼回答:『你說那顆石頭喔?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麼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
十幾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
媳婦早有心理准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分享:你抱著下坡的想法爬山,便無從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沈悶而無望,那是因為你自己沈悶無望。改變你的世界,必先改變你自己的心態。
換個不難的角度
有一個老師,遇到了一個哭鬧不已的孩子。
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就把一張地圖撕得碎碎的,灑在地上,跟孩子說:
『孩子,你如果可以把這些再拼回來,我就給你五毛錢』結果,不到十分鐘,孩子就拼好了!
『你怎麼拼這麼快?』老師問。 『啊,在地圖的後面是一個人像,我把這個人像的照片,拼在一塊然後翻過來,』
孩子輕鬆地說:『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正確的』
老師微笑遞給了他五毛錢。
換一種思路
在美國紐約有一個大花園,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園外有個告示牌,寫著:『凡檢舉偷花草樹木者,賞金 200美元』
『為什麼不寫,偷花木者罰 200美元就好了呢?』 好奇的遊客問管理人員。
管理員回答說:『如果那樣寫,那只能靠我的一雙眼睛:但現在,可能有幾百雙警惕的眼睛,幫我們監督啦!』
提燈
村子裡住著一個雙眼全瞎的老頭子。 每到晚上,總看著他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外出,每個人看到眼裡,都十分不解。
終於有一天,小李子忍不住上前去問他: 『老爺爺,你眼睛又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著燈走路呢?』
老頭聽了,這才慢條斯理地回答說: 『我提燈當然不是為了我自己照路的,而是為了給別人照亮用的這樣別人能看見我,不但幫助了別人,也保護了我自己』
一直纏擾著你的敵人─『時間』
世界上,很多事情也不公平,如果要說這世上唯一的公平,相信〔時間〕是最公正的了。有很多人都會有慣性遲到,對事情總會比原先預定的時間遲了完成。像沒人會去想為什麼,可能有部份人會花1-2分鐘去思考一下,或只對自己說一偏下次該預時早點。結果,還是慣性地,時間上比原先的計劃遲了。
我曾經是常常遲到的人,時間總是預算錯誤,回顧過去時,為什麼多年來,總是犯著同樣的錯誤?經分析後,這是跟生理時鐘有關,就如睡眠不足,判斷力一定下降,什至因為遲起床而遲到。這便想到時下的夜生活,其實是謊謬不過。若然能早點回家,便能早點休息,就可以有效調理生理時鐘,也能為自己帶來健康。可是在主流思想中,就往往要把其定義為一種恥笑和不正常的態度,乖孩子的稱呼就成了群眾壓力,這好叫人的確想睡,也要強迫自己在街上逛得太晚,可謂自討苦吃。
第二個問題,像多數人也沒有把自己的手錶,調到最準確的時間。多年來都會遲到的話,這個可會是最大的原因。因為手錶給我們不準確的數據,所以行動做出來的預算也會不準確,如同電腦輸入了錯誤的資料,電腦便會輸出錯誤的結果來。也許有人說,我們可以對手錶所顯示的時間作出增減,但這只是一種預算,過程中會因秒數的誤差,造成2-3分鐘的差距存在,1分鐘就1分鐘了,公車就會因這樣的差異而開走了。那樣叫人怎能培養守時的習慣來?
假設沒有誤差存在,手錶調快了十分鐘,當減回十分鐘後,便跟正確的時間完全無差異可言,這會沒問題嗎?可是人的一生,並不只是光看自己的手錶,如果床頭或客廳的時鐘也是快慢不一的話,就會造成混亂,每天的時間觀念,就慣性地錯誤進行。既然調快了,又要自己作出增減,這又何必呢?我就選擇了把所有時鐘都調準。結果很好,我的確變得守時,所以我也勸大家至少把自己的手錶調準吧!
既然是一種慣性,也能生活多年,那可以歸類為小問題,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其實這可會是一件十分大的問題,什至可能影響一生。在公司裡,有數位同事們,他們都會慣性遲到,每天也遲得很準時,總會遲10分鐘出現,他們都是工作能幹的人,其中一位同仕巳將近40歲,這使我思考到,那個人可能就這數十年間,都輸給了同一個問題──〔時間〕。想到這裡,我有一種不甘心的感覺,若然我要追求自我,和希望尋得更多智慧,就不該容許自己犯同一種錯誤,也許一個人能否成功,這個可能就是關鍵。
有些人埋怨自己多年來都總是失敗收場,問題可能就是他們每年都犯了同一種錯誤。要成功本身巳經不容易,先不理問題的大小,但試想想,成功會否出現在一個經常有錯誤行為的人身上呢?假若你都將近40歲,仍然犯同一種錯誤,將近重複了20年之久,你會有什麼想法?當然!那千萬別欺騙自己,別歸究於生來不幸,所以敗事有餘。單是重複一個錯誤達20之久,可算得上當人20年,失敗了20年。
凡事都要由基本做起,什麼事情也要跟時間競爭,所以為了打好基礎,請由守時做起吧!這可是人生的決擇!
相處相對論
人的特質是不會完全一樣,與人相處就免不了要互相遷就。當中可能存有一種定律,人是會妒忌比自己好的人。好的方面,可以是個人能力、職業、你的朋友、你的伴侶或什至是物質。
我要說的不是男女間的戀愛。以兩個人為例,友誼的關係,可以是一個較聰明,另一個則較笨。聰明的,會因對方而更感到自己的存在,虛榮心能得到填滿,也能向別人證明自己有不會捨棄朋友的好品格。假若世界上沒有笨的人,就可不能證明他們的聰明。對於笨的一方,就有相對的存在價值觀。笨的人會不了解自己,只好透過別人去探證,什至要多參考別人的做法,以看看自己可以怎麼改善來。這段關係若能持久不變,就可以永遠是好朋友。奈何,時間在動,人在變,假若笨的人變得更聰明,原先聰明的人就會妒忌,關係便要破裂,這很教人灰心。
我曾相信,凡事都能互相遷就,情況該是可以控制的,只要笨的人,一直假裝著什麼都不曉,便可以把關係維持。事實上,假裝始終是假而不真,這反而成為了別人的恥辱。笨蛋付出的一片苦心,是不會得到諒解的。笨蛋本身懂的事,聰明的只誤以為一切也是別人向他模彷。笨的人持續進步下去,情況就會變得更壞。這裡,可以說是本身聰明的,為人不歉虛,但這種經時間變化而成的關係,是難以避免的。多年來別人一直相信的事,那怎能教人改變呢?
我在這裡要說笨的人,可以說是我本人,這裡不是單單說一下我的故事。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其他人當中,巳經有別的例子證實。或者你現正跟別人相處著的一刻,也明顯存在著這種要比你我高低的相對論。什至你的父母,可能覺得沒什麼可以管教你時,就會感到很沒趣。因為他們由小看管你至成人,潛意識裡只懂相信,你必會有犯錯。
到目前也好,我也不介意說自己是一名笨蛋。我有的優點,是我比多數人都有勇氣去承認自己的問題。我也不喜歡與他人為敵,也不害怕得罪他人,我認為天生的舌頭不該是用來傷害他人,尤其是別人的自尊心,人的本質就是脆弱。這也免不了釀成惡果,人家就當我是個真正的笨蛋來,換來了不尊重的對待,產生一種與原意相反的結果。假裝只會更使人看不到自己,在別人眼中一樣是無價值可言。這明顯是我處事做人的錯誤,也許是我貪心,一廂情願以為這樣就是一個好人。想到這裡,我還是不介意別人怎麼看我,但反過來去想,別人用不用要我這個笨蛋去可憐人?既然我不是要可憐別人,又何必要假裝呢?答案就出現了以上的結論,大家本來共存的關係,巳經不存在,免強也是沒辦法。
我相信凡事總有例外的,只要大家能不斷進步,就可以互相欣賞,關係便可以持續。相信情侶的結構也是如此。時間在動,人在變,不知不覺,我們只看外間的事情在變,但自己的感觀變化,可能遠比眼前所見的還要大,只是自己沒為意罷了。
雖然,以上是我想出的相對論,但我內心仍然存在執著,還是喜歡當一個笨蛋來。簡簡單單多美好,事關我的腦袋巳夠複雜了。
妳真的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我的
今天有一個以前的同事來發喜帖,不同於以往,喜帖上附有一雙筷子,讓人覺得很溫馨,更有趣的是,他們喜帖封面上的一段文案.....
我們決定以後都在一塊了
有他在,電腦壞了24小時有人維修....(她老公應該是電腦工程師)
有她在,總是知道老天爺什麼時候要澆花.....(同事是氣象主播)
我右手搔不到的背,她的左手會幫我
我墊腳還拿不到的東西,他便是我的雲梯
而且一塊洗澡.....水費會比較少
兩人在一塊的好處,真的比一個人多很多
所以不論喜怒哀樂,以後我們都要在一塊.....
(從喜帖也可以看出兩人的創意.... )
尋找屬於妳的好人
曾看過一篇文章,在結婚的前夕,岳父和他的女婿這麼說著:「千萬不要嫌棄我女兒的缺點!如果不是她有這些缺點的話,她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
多麼有深意的一句話,言下之意不就是她並非是個十全十美的女人,自然就有某些缺點,他不該對她的缺點有所嫌棄,半斤配八兩,最佳絕配。
因為願意選擇對方成為另一半,自然是深愛著對方。
愛,就是包容對方的缺點。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你和我皆是凡人,缺點是再所難免,需要的自然是互相包容。
就像證嚴法師說的,「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圓的。每個人都有缺點,人不去計較缺點,則每個人都是很好的人。」
你,雖然不是個好情人,但在我心目中,卻是個好男人。
送我回家時,你在門口看著我上樓,直到我在陽台向你招招手,你才肯放心的離去,我喜歡你如此的貼心。
總是有人說,好男人都是別人的,好男人都被別的女人挑走了,我倒不如此認為。
好男人是不是站在大家面前,讓大家知道?
是否好、是否糟,而是要靠日常生活、小細節去發現的。
現在的好男人,真的不少,至少我周圍的朋友給我這麼的感覺。
我們不是很帥、不是很高,但他們卻是貼心、溫柔的朋友,誰說好男人不多呢?
選擇另一半,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鵝卵石理論』,當手中只能撿起一顆鵝卵石,會開始懷疑自己手中所挑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以後會不會遇到一顆更好的呢?
而有所徬徨,躊躇不前。
但最好的鵝卵石,並不見得是最適合自己的,唯有找顆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是最亮眼的皮鞋,卻是穿起來最舒服的布鞋;妳不是最好的鵝卵石,卻是目前最適合我的鵝卵石。
妳真的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我的。
星期五, 4月 25, 2008
一個主管的認錯告白
劍法凌厲,是優秀工作者;兵法不行,怎麼樣都是劣質主管!從練劍到練兵,會有多少難以打通的經脈?要花多久才能任督交會?一位27年的沙場老將,不惜將他犯過的錯誤赤裸告白,將他的領導智慧濃縮調製,幫你省掉十年的跌跌撞撞。
撰文 / 何飛鵬 商業週刊創辦人
我工作27年,其中18年在創業,但是從工作滿一年起,我就當了主管,從管幾個人一直到管幾十個人、到幾百人。可是我真正體會到我是一個主管,而且真的會當主管,是最近13年的事。換句話說,我在錯誤中,做了14年的主管,這其中不知誤了多少事?浪費了多少青春?走了多少冤枉路?
所幸我的入門工作很特別,我是記者,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工作。因此,當第二年我就升上主管的職位時,我只要策畫、指揮新聞採訪,競爭激烈的媒體生態,每天進行的同業間新聞評比,自動讓每一位記者全力以赴,主管所需要的管理:激勵、協調、訓練等功能,記者自己會自動完成,完全不需要我這「主管」費心。
一直到我創業,才感覺困難重重,我不知道如何建立團隊、不知道選人、不知道訓練、不知道激勵、不知道協調溝通、不知道如何考評。甚至我連罵人都不會,有一次我想教訓、糾正一個部屬,講了半個小時結束之後,這個人高高興興走了——他竟然以為我在誇獎他!
我知道我的問題大了,我開始努力學習當主管,我也才知道部屬不見得會自動自發,他們需要教育、訓練、規範、激勵,而組織團隊中隱藏著無數的問題,這都需要主管花工夫去完成。
我努力學了5年,在錯誤中我交了無數的學費,一點一滴我終於慢慢學會當主管,我才分清楚工作者與主管的差異,我創業的公司,也才從倒閉沉淪邊緣,慢慢的浮上水面,逐漸好轉。事後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我不會當主管、不會管理,我害了自己、害了組織、害了公司,浪費了金錢,錯過了青春與虛耗了時間!
第1錯:自己努力做事
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是自己努力做事,忘了讓部屬做事。
我是一個能幹的人,當了主管之後,又誤解了「身為表率」的道理,老是身先士卒,繼續努力自己做,我認為我的效率高,10件事,我做了5件,其他人只剩5件,大家應該都會感激我才對。再加上有些事,別人確實不太會做,我又認為,與其交給他們做不好,我還要善後,不如我直接就做好。就這樣,我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事情還是做不好。
直到我想清楚,主管是讓大家做事,以大家的成果為成果,我下決心,除非萬不得已,絕不自己動手,事情就改變了,我得到一個結論,也成為我教育新主管的帝王條款:叫別人做事,別自己做,好主管是:喝茶看報,治大國如烹小鮮,集合眾力完成工作。
第2錯:認為所有人都自動自發
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是,我是個自愛的人,我最討厭別人說我,我也因此假設別人會自動自發,做好所有的事,我不會罵人,也不想罵人,頂多只是迂迴的暗示一下。
這就是前面笑話產生的原因,我下了決心,和部屬談他的問題,之前還說了許多肯定的話,怕他不舒服,但問題輕描淡寫,結果他以為我在肯定他,而我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事實的真象是,有人自動自發,有人自律不佳,更有人想法不正確,需要導正規範,我的友善,被部屬認為是是非不明的「濫好人」。好人做死,並心生怨懟,壞人心存僥倖,依然故我,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
當我頓悟之後,事情完全改觀。記得在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時,學到一句話:「雷霆雨露、俱是皇恩」,我知道賞與罰,都是主管重要的工具,現在的我,要求規範部屬,熟練到不行,從暗示輕輕說,到明示正經說,到生氣重重說,無所不會。
第3錯:不知也不會給激勵
我的第三個錯誤是不知也不會在口頭上給激勵,這也和我「不喜別人說我」的性格有關,我對自己超有自信,不在乎別人的肯定。問題是我也假設別人不需要多餘的「口惠」,只要薪資上的評價公平就好。
有一次,一個能力很強的同事告訴我:我從來沒有肯定他所做的事,讓我大吃一驚,因為事實並非如此,他值得肯定的事太多了,而我竟然從來沒有開口過。
從此我知道,主管的金口有多重要,「愛他要說出來」,不止是有好事要肯定,就算只有進步,但仍然不夠好,也要肯定,因為人是在被激勵中,才會快速學習成長,卡內基訓練不就是以此為核心精神嗎?
第4錯:忽視考核、討厭考核
我不喜歡被評價,尤其是當工作者時老是被不公平對待,因此當上主管,我討厭考核,也刻意忽視考核。
我相信兩眼所見,也盡可能給所有的工作者正確的相對評價,問題是當忙於工作,我會忘了許多該做的事,尤其是當要管的人越來越多時(超過20人),其實你兩眼所見的評價已經開始失真,你會看不到許多默默不顯眼的工作者,這時候一個客觀的考核方法就是需要的。
不要自視聰明,聰明人尤其看不到那些努力做事、但並不聰明的人的貢獻。
第5錯:不會當裁判
好的主管是要讓部屬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因此團隊和諧非常重要;而和諧的第一步,不是讓內部不爭不吵,而是制定好的規則,讓爭執可以被約束與導止,而主管就是這個執法者、是裁判。
我創業的過程中,通常是用較少人力,因此事情做不好,人力不足是最大的藉口,我很少想到是團隊內部互動不佳所造成的績效不彰。而我不會排難解紛、不會當裁判,又是其關鍵性的原因。
「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各打50大板是我過去常幹的事,爭執發生時,我總是希望和諧,對於錯的人不忍苛責,對於對的人當然就不公平,結果當然是內部嫌隙頻生,又怎能發揮良好的團隊協調呢?
明快處理、事非分明,是我現在的作風,該裁判吹哨子時,我絕不會遲疑!
第6錯:喜歡聰明人,團隊同質性高
我的同事都知道我討厭三種人:「笨、懶、慢」,理論上這三種人在我的組織中,都不易存活,這也造成了我組織中的不平衡,團隊成員的同質性高,生態不平衡。
事實上,高效率的團隊應是多元的組合,苦工有人做,聰明的方法也有人會用,而我期待大家都是聰明人,都行動迅速,結果是有些思慮周詳,緩緩而來的人含恨而去,這是我犯的第六個錯誤。
組成一個複雜多元的團隊,快慢兼備、癡慧融合,是我現在最大的思考。
第7錯:愛護部屬,忘了老闆
或許是同情弱者,在早期當主管的歷程中,我一向站在員工部屬這邊,以他們的角色、立場自居,而忘了老闆與組織的存在。
一旦老闆與部屬有利益衝突時,我通常捍衛員工的利益,尤其在創業初期,我甚至忘了我就是資方,只要不能給工作者更好的待遇,我就痛苦不堪,結果是,公司的營運負擔更沉重。
這應也是大多數主管常犯的毛病,以工頭自居,以工作者利益為先,而忽視了組織的經營能力能否負擔。
後來我做了調整,主管是「雙方代表」,有時在勞方,有時在資方,在內心你要正確的選擇,讓上下的天秤能保持平衡。「工頭」與「老闆的走狗」都不是正確的位置。
第8錯:不知主管是專業,忘了虛心學習
我當主管的錯誤當然還有很多,但最後一個錯誤我用「以為主管是良知良能,不知虛心學習」做總結。
其實主管是一項專業,他需要各種不同專業技能,他需要有正確的態度,他負擔事情的成與敗,他影響到工作者的命運,可是大多數的主管,竟然都是因一種專業技能而升官,或財務、或業務……,可是一旦升為主管,所有的困難都發生。不幸的是,企業內缺乏主管的養成訓練,學院中也沒有「主管學」,每一個人都是在摸索中、嘗試錯誤中完成學習。
我就花了14年才學會,而且是完成後才知道「主管學」的博大精深,專業分工細密。但是,如果我「早知道」,其實一年也可以有小成,兩年早可以畢業,根本不需要走這一趟冤枉路
星期日, 4月 20, 2008
心理醫生解密 10個阻擋你成?百萬富翁的原因
其實你沒有成?百萬富翁的原因非常的簡單,並不是你沒有掙到足夠多的錢,而是你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對待金錢的態度。
下面列出10條最可能阻礙你成?富豪的原因:
1. 你在意你的鄰居怎?看你:你是否把很多錢花在?了向鄰居或是朋友炫耀而買的無用物上了?
2. 你沒有耐心:也許你欠下了一屁股的信用卡債務只是因?你沒有耐心去攢下錢一次性付清它。
3. 你有一些壞習慣:吸煙、酗酒、賭博不只浪費你的金錢,也讓你的精神沉淪。
4. 你沒有目?:如果你沒有設立自己的財務目標,又怎?指望去實現它?
5. 你沒有做好準備:意外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你是否有足夠的保險去應對它們?
6. 你總想?一夜暴富:天上不會掉餡餅。
7. 你依賴?人來管理你的財?:記住,當?人告訴你該怎?投資的時候,他們只是想掙自己的錢。傾聽?人的意見,但做自己的決定。
8. 你投資在自己不懂的領域上:當你聽到?人在某個領域獲利頗豐就急急忙忙的想要衝進去的時候不要忘了這個前提:?人能夠?利是因?他了解自己的領域。
9. 你極端的害怕失敗:你是否因?害怕一丁點的損失而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呢?
10. 你忽視自己的財政狀況:認?自己不夠富只是因?沒有掙到足夠的錢,而從來不去審視自己的開銷和投資情況。
星期六, 4月 12, 2008
考試定輸贏?學者:大錯特錯!6大特徵讓你發現天才
考試定輸贏?學者:大錯特錯!6大特徵讓你發現天才2008/01/07 16:58鉅亨網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家長總是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聰明孩子和好孩子的首要標準。英國學者發現,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可能會扼殺孩子潛在的才能。他們建議,家長們應細心觀察孩子 們除學習成績外的表現,因為那可能預示著孩子在某一 方面是個「天才」。
新華網引述英國《每日郵報》4日報導,英國牛津 大學天才兒童研究中心前講師貝納德特•泰南認為,許 多天才兒童可能在學校或考試中表現並不優異,但他們 在其他方面的表現能夠說明他們擁有高於同齡兒童的才能。
泰南為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列出一份天才兒童特徵清 單,希望那些以考試論英雄的家長們能夠參照清單,發現孩子的潛能。在清單中,她給出小學生6大最容易被 家長忽視的才能特徵。
特徵一:喜歡發號施令的領袖
善於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條不紊地在學校�負責給全 班同學排座位的孩子,他們可能具備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才能。
特徵二:年輕的大亨
在小學�,一些孩子很快發現,如果他們將平時的 零用錢積攢起來,他們假期中就將擁有一大筆錢來支配。這些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成為像英國維京大西洋航空公司總裁理查德·布蘭森那樣的人。
特徵三:刨根問底者
一些孩子總是充滿好奇,有時甚至不厭其煩地問問 題。但是如果他們這種特性得到家長的培養和重視,他們極有可能成為記者或美國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員。
特徵四:設計師
這種類型的孩子,如果讓他獨自待一會兒,他就能 夠用積木搭建出一座法國埃菲爾鐵塔的模型。具有這種才能的孩子是設計天才。
特徵五:故事講述者
有的孩子喜歡講故事和寫故事。他們的想像力豐富 。發現孩子有此種個性的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因為他們很可能是下一個J·K·羅琳。羅琳是《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說作者。
特徵六:演講者
這種孩子喜歡同人講話。他們甚至在上課時也和同 學在下面竊竊私語。作為家長,請不要制止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行為說明,他們有著特殊的演講才能,若加以 正確培養,他可能成為律師或電視主播。
泰南認為,「考試定輸贏」正在摧毀孩子們的創造 力和革新能力。並不是孩子的所有才能都能通過一支筆和一張紙的考試來發現,他們可能擅長建築、有豐富想 像力或有領導才能。這些才能不能簡單地被衡量。
此外,泰南說,考試不僅不能發掘一些孩子除學業以外的才能,還可能埋沒一些好學生,因為他們有時在考試中將答案考慮得過於複雜,希望找出題目所蘊含的 更深層含義,但通常題目只要求直接的答案。
泰南建議家長們注重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和推理的能 力,提升他們成功的機會。她說,每個孩子都有特殊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真的能夠超越他人。
冰偑:台灣的社會氛圍與教育制度已經不知道扼殺了多少天才了?
星期五, 4月 11, 2008
一個人賺不了大錢
不喜歡和外界打交道的人很容易老化,這樣的人,財神爺絕不會靠近他。
沒有人能夠絕對地孤獨生活。個人是人類大動脈中的微血管,吸收人類心臟中流出的血液,一旦和這大動脈脫離,他立刻會枯萎、死亡。不管他怎樣努力於「獨善其身」,結果總要歸於失敗。
樹枝本身不能離開樹幹而獨立生存。把樹枝從樹幹上砍下來,結果註定是枯萎。同樣,個人的力量是從「人類心臟」,「人類樹幹」中得來的。一個人從別人處所攝取的能量愈大,種類愈多,那他個人的力量就愈大。假使他在社交及精神上,和他的同輩有多方面的接觸,那他一定是個有力量的人。反之,假使他與外界斷絕關係,那他一定會成為孤獨的弱者。
人類好像「雜食獸」,身體和精神都需要各種糧食,而各種的精神食糧只有透過和各式各樣的人們相交往而得來。
一位當經理的朋友這麼說:「我覺得好奇怪,假如我不上公司上班,好像老得很快。去年我休假一段時期進公司後,同事們都說我好像老了十歲似的……」這位朋友的話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這是事實。
不願與外界接觸的人特別容易老化,其原因是,在家裡,不必刻意裝扮自己的儀容,同時,也不必注意臉上的表情。因而,心裡沒有那份緊張感,臉部肌肉得不到鍛煉,整個人毫無生氣,給人的感覺就很老氣。這就是為什麼不喜歡和外界接觸的人,十之八九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的原因。
這些不願和外界接觸的人,絕不會賺大錢。窮苦的人應該多到外面走走,並不是說多和外界接觸一定能碰到好機會,而是說,如果利用多餘的時間,和外界接觸,到各地遊走,說不定就能碰到賺錢的機會。
有些人發生了某些不幸事件之後,就避不見面,一個人整天待在家裡,不與朋友聯絡,也不與家人談笑。「活動力的衰退,也表示著運氣的衰退。」你可要注意這種說法。
不願和外界接觸的人,絕不會賺大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周圍的人並不完全一樣。有的是消極的,但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不得已為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是胸懷大志,為進步而工作;有的同事貶低主管說的一切、做的一切;有的則能客觀地看問題,而且充分認識到那些身居要職的領導人一定是優秀的人才。
我們的思想直接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一定要保證你的周圍都是正確看待問題的人,積極上進的人。
在我們的周圍,總有那麼一些小人,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因而千方百計地想成為你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阻礙你前進。許多有識之士,因爭取創造更大效益,生產更多產品而受到冷嘲熱諷,甚至受到威脅。
鄙視你周圍的這些消極分子吧!不要讓他們把你拉到他們行列中去。只需對他們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團結那些積極的、敢想敢做的人,與他們交朋友,跟他們一道前進。
你能很容易做到這一點,那就是「看重你自己」!還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小心給你提供建議的人。在許多單位裡,你都會經常遇到一些愛說閒話的人。他們「了解內情」,並迫不及待地想使你成為他們的一員。他們會對你說:「在這裡,你最好的處事哲學是不管任何閒事,對任何人都敬而遠之,躲得越遠越好。一旦他們認識你了,一大堆工作便會壓到你頭上,你就沒好日子過了……」
這種愛說閒話的人也許在公司已經幾十個年頭了,至今仍處在最低層。對一位想在商業界大做一番事業的人來說,他是最可怕的人!
當你有問題的時候,應向成功者請教,而聽取失敗者的建議猶如請一個庸醫治病。
一定要保證你的周圍都是正確看待問題的人,積極上進的人。
擺脫貧窮四部曲 鄭弘儀:拿口袋裡的來投資腦袋
雖然鄭弘儀的太太已經再三警告他不可以多談家裡的私事,但是談到太太最近的健康
情形,他還是忍不住回答了記者的話:「我太太最近身體健康已經好很多了。」說完
就開心一笑,不再多說。
太太對鄭弘儀真的很重要。即使他已經當了一段時間的名人,即使他已經結婚十八年
了,緋聞跟他還是絕緣體。
他自嘲自己過的名人生活不過就是平凡、無膽、但自在,
外界的誘惑對他來說都不是真實的,只有自己的家庭,才是心靈快樂的泉源。
讓自己「名」符其「實」
所以成名之後的鄭弘儀享受的不是財富的滋味,而是腳踏實地的感覺。他的頭髮還是
老婆繼續幫他剪,他的中飯還是喜歡吃老婆準備的便當,就連裝便當的袋子也是老婆
的手工拼布作品,很家居卻又實用,還可以裝他上班準備要看的資料。
「因為窮苦出身,所以他非常懂得惜福。」和他相交十多年,同屬五年級排頭的資深
記者、《錢》雜誌總編輯許啟智說。
表裡如一的樸實
在他位於三立電視台不到三坪的小辦公室裡,螢光幕後的鄭弘儀看起來像一個公務
員。他穿著有領的T恤,外面罩上一件抵抗冷氣的薄夾克,顏色樸實的西裝褲用皮帶
整整齊齊地繫好,配上一雙有一點歷史的黑色皮鞋與逐漸斑白的頭髮,看起來好像公
家機關裡的一位科長。
就連他的辦公室也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只有牆壁上掛著兒子女兒以前念小學時候的
繪畫與書法作品,他很認真地用漂亮的框裱起來,只要抬頭看到這些童畫,他就眉開
眼笑了起來。
他總是樂意和記者分享他的家居樂趣。在「大話新聞」、「新聞挖挖哇」
等帶狀節目中,日日出現在兩千三百萬觀眾眼前、略帶台灣南部口音、眼神深邃的這
位中年男子,為什麼會成為全台灣女性上班族理想老公人選的第一名?
努力不怕出身低
給人一種實在的感覺,是鄭弘儀的「魅力無法擋」的關鍵成功要素。要知道在媒體的
抽樣調查中,他的競爭對手可是企業家嚴凱泰、英俊瀟灑的劉德華、長得像日本 卡
通夢中偶像的無敵帥哥金城武等人,鄭弘儀憑什麼把這三大帥哥遠遠地拋在腦後?或
許就是因為他有一種令人感到彷彿《詩經》名句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 情調,
那種已經不多見的古典男子的忠實和可靠。
鄭弘儀說,他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他,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怎麼活出成功。當年就算只
有工專畢業的學歷,他還是自告奮勇寫了一封信,向報社毛遂 自薦報考記者。
當上記者之後又因為學歷比別人都低,深怕裁員一定會先裁到他,所以採訪新聞比別人努
力三倍,規定自己每天撰稿字數至少兩三千字,寫稿寫到半 夜2、3點。在他打破報
社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學歷最低的財經新聞主管後,他又自掏腰包用六分之
一的薪水請老外來給他上英文課,因為他不想永遠用一 口破英文來面對出國採訪時
的尷尬。
每塊拼圖都不馬虎
難怪他稱自己的知識是「拼圖式學習」,因為他的成功是用每一塊拼圖老老實實地完
成它,沒有一絲僥倖。在他從平面媒體轉戰電視圈後,他也老老 實實地一大早4點半
就趕到火車站等待剛出爐的報紙,再趕到電視台準備一早的財經節目。那是他進入電
視圈的第一個節目,時段冷門,大家都不看好這個一大 清早的節目會有什麼好
的收視率,只是老闆好心給他一個露臉的機會。但是他很認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既然自認不是俊男,乾脆實實在在地把財經資料消化整理後,為電視觀眾作精闢的剖
析,並延請重要的財經人物上節目助陣,結果,竟然大爆冷門,成了眾多廣告商指名
要上廣告的節目。
惦惦呷三碗公
那是1996年以前的往事,但是誰也沒想到,這位外型鄉土,說著台灣國語的記者,竟
然在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家喻戶曉的電視名人。早年曾經與鄭弘儀共事過 一段時
間的一位資深平面媒體人回憶,當年大夥兒一塊跑財經新聞時,其他記者都會聚在一
起聊天聊個不停,只有鄭弘儀永遠是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不發一語地看 著大家,
是大家印象中典型的木訥記者,沒想到後來卻一飛沖天,把大家遠遠拋在後面。
雖然鄭弘儀做了很多讓大家跌破眼鏡的事,從一個貧窮農家的小孩,一個木訥不多話
的年輕人,變成現在晚上只要一打開電視,隨便轉台就可以看 到鄭弘儀在談話節目
中振振有詞。但是鄭弘儀還是鄭弘儀,他的樸實真情依舊不改,所以他可以邊主持節
目邊與來賓激烈地辯論時事,也可以在聆聽白冰冰談女兒被 撕票的心路歷程時,不
能自已地頻頻哭出聲音,激動得連節目都主持不下去,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陪著他一起
掉眼淚。
機會到處都是
正因為他把腳踏實地看得很重要,所以他無法認同唱衰台灣沒有未來的論調。他不認
為現在台灣變窮了,年輕人的工作機會變少了,當然,他更無法理解現在年輕人的理
財消費觀。
錢要花在資本財
「我承認這是一個消費的時代,」鄭弘儀皺著眉,帶著擔心的表情說:「但是有些事
情就是要堅守基本核心價值,你不能把賺來最寶貴的錢都花在消費財上,你應該花在
資本財上。」
他環顧電視圈的工作人員,幾乎都是在25歲到35歲之間,每人每天最常做的一件事就
是拿著一杯占去薪水十分之一的咖啡,肩上掛著的是超過月薪的名牌包包,卻已經欠
銀行現金卡兩三百萬的債務。
鄭弘儀常會擔心地問他們:「夠還嗎?」許多人給他的回答都是:「快不夠了,只能
一天過一天。」這樣的理財態度讓他沒辦法想像,為什麼30幾歲的人生就要這樣被兩
三百萬的債務壓得死死的,而且這一切還是自找的。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為什麼要怕人知道?現在的人都要武裝自己不懂、或是沒有
的東西,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這時候的鄭弘儀又變成電視上深鎖眉頭的沉思表情,
只不過他的深鎖眉頭不是因為政經新聞,而是現在的30世代。物質不窮,精神窮
不過隔了一個世代,50年次的鄭宏儀已經開始覺得與六年級生處於兩個世界。
關於貧窮的滋味,他從小就開始體驗,即使他是家中七個小孩的老么,照樣半夜要去 巡田
到天亮,放學回家後要先放牛吃草才能回家吃晚飯,在晚餐的桌上只要多挾一點菜就
會被爸爸用筷子嚴厲地打下去,目睹爸爸在田裡因為太勞累又營養不良而多 次昏
倒,連自己也常因為噴灑農藥而中毒倒在田裡。
鄭弘儀張開自己雙掌,瞪視著上面滿佈當年割菸葉所造成的大小割痕,看著這些成長
的痕跡他還是不認為小時候的窮是在過苦日子,因為只是物質窮,精神不窮。
回憶小時候,鄭弘儀很開心地提到當時最大的享受,就是與哥哥省下每天通車上學的錢,然
後把這一點點的通車費拿去買零嘴吃,雖然代價是哥哥得用兩小時的勞力 騎腳踏車
載他一起去上學;又或者是半夜12點躺在床上,聆聽嘉南平原另一端傳來平快車的聲
音,隨著火車緩緩駛進,他就開始想像火車上究竟坐了哪些人?正要 駛往何處?那
時候世界又大又遙遠,台灣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堡壘,雖然當時機會並不多,
產業也不像現在蓬勃又多樣。所以他還是不認同現在年輕人覺得正在過苦日子的想法。
他覺得現在的日子反而是物質不窮,精神窮。「到處都是機會,怎麼會認為沒有機會?
怎 麼會覺得機會都在中國那邊?」他揚起有些生氣的音調反問。
或許對於鄭弘儀來說,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
失敗主義的論調,還沒有先努力就開始嘆氣,是他最不 能忍受的人生態度。何不當新富階級。
一路走來他都坦然面對自己的人生,靠努力來彌補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堅信沒有人
是不吃苦就能成功的定律。對於現在高喊的「新貧階級」,他理直氣壯地說:「既然
有新貧階級出現,當然也有新富階級在形成,你為什麼不去選擇當新富階級的這一邊
人?」從來不嘆氣的鄭弘儀,一向保持自己看事情樂觀面的個性。
他的快樂來自於他自己所形容的一種「俯仰無愧的態度」,
既不欠錢債(從不拿違背良心的錢)、也不欠情債
(不外遇也不關說),所以他從不失眠,每天紮紮實實地過生活。
談著談著,他又把話題轉回老婆幫他剪了十八年的頭髮。他認真地想傳達他真正快樂
的秘訣,並不是因為自己人剪頭髮可以因此省下多少錢,而是他 在乎這段與老婆相
處的寧靜時光。這時候的他只是屬於老婆的鄭弘儀、孩子的爸爸,又或者只是勞累過
頭猛打瞌睡的自己,這種無形的自在,才是真快樂。
鄭弘儀應該是快樂的。他努力想告訴大家,如果這樣一個既非俊男,也非高學歷或出
身富裕家庭的青年,都可以憑藉一步一腳印的努力獲得成功,為什麼其他的人不行呢?
鄭弘儀給30世代的叮嚀:
1. 賺來寶貴的錢不要花在消費財上,要花在資本財上。
2. 性格、觀念與知識會決定你會不會成功,性格就是不怕苦、願意接受挑戰;觀念
就是態度,知識無關學歷,而是解決事情的能力。
3. 人生有太多會被別人取笑的地方,沒有什麼好怕的,重點是要懂得學習。
4. 要去看別人辛苦的一面,而不是成功的一面。
5. 不要隨便欠任何東西,如果你欠了,那就付出代價,逃避是最愚笨的方法。
星期四, 4月 10, 2008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
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
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
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
但是 ,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 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
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
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
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
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
「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
「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 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
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
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
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
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
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
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
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
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
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
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
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
星期三, 4月 09, 2008
自信與友善
我不是不友善,只是太害羞!
──請將「自信與友善」寫在臉上
「你們要搞清楚,
沒有人天生有義務要對我們好,
而是我們要主動去關心、照顧別人,
才會交到好朋友!
你們要記得,『朋友』和『爸媽』不同,
是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的!」
一個大學社團的新生歡迎會上,幹部依例請新生們「自我介紹」。當一女
生被點名站起來時,她羞怯地說:「我叫李×萍,很高興來參加這個社團……我比
較害羞,但我是很好相處的人,希望大家多來找我玩!」
接著,輪到另一女生,她說:「大家好,我叫吳×卿……我的個性比較內
向,不過我也是很好相處的人……希望大家常來找我聊天!」
接下來,輪到一男生,他說:「大家好,我叫陳×誠,我有很多優點,相
信大家跟我相處久了,就會知道,希望以後大家多來發掘我的優點……」
在旁的一男學長聽到這裡,實在按捺不住,站起來說:「喂,拜託你們不
要一直說『我很好相處,希望多來找我玩』、『我有很多優點,請大家多來發掘』
好不好?我們都是大學生了,我們要學習主動關心別人、照顧別人,而不是坐在那
邊,只會等別人來關心你、照顧你啊!」
學長這麼一說,許\多女生都紅著臉、低著頭。學長接著又說:「你們要搞
清楚,沒有人天生有義務要對我們好,而是我們要主動去關心、照顧別人,才會交
到好朋友!所以,你們要記得,『朋友』和『爸媽』不同,是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
來的!」
此時,一男新生舉手說:「報告學長,我覺得『爸媽』也不是天上掉下來
的,而是──『我們』是天上掉下來的!」
◎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曾對東京、大阪的二十歲至四十九歲的日本人進行
「人生課題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為,「結交朋友」是人
生最重要的課題!
可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也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
區」(comfort zone)裡,而疏於主動結交朋友、也少主動與朋友們連繫;每個人
都渴望認識好朋友,卻吝於「先給予、先付出、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過去談得
來的朋友,咱們多久沒連絡了?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問候、寫個卡片關心
他們?
我就曾打個電話給久未連絡的朋友,他很高興地說,他剛好要組一個「未
婚男女遊沙巴」的旅遊團,有廠商贊助,邀我一起免費同行。就這樣,我與一群未
婚男女到馬來西亞一遊!
所以,朋友是生生不息的「長青植物」,也是「蔓藤植物」,它可以長得
茂盛翠綠,來擴大我們的生活圈。記得我有個女性朋友,已超過適婚年齡,但一直
小姑獨處;其實,她滿喜歡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對她也有好感,但他們兩人一直保
持若即若離的平淡關係。
我曾告訴她:「妳可以主動一點,約他吃飯、看電影、逛街啊,妳總要為
自己製造點機會啊!」可是,這女孩回答我說:「這不是我的風格!」
「是,是,這不是妳的風格,但妳知道嗎,『妳的風格』會讓妳一直等,
等到妳變成老姑婆!」我說。
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但那些風格就是對的嗎?如果「不主動親
近別人、不主動結交朋友、只要別人來發掘我的優點」,就是我們一成不變、堅信
不移的風格,則咱們的人際關係很難突破呀!(因此,這女孩至今還是小姑獨處!
)
有人委屈地說:「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處,
只是不好意思找你!」
的確,「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們與別人溝通的「心理障礙」,
我們一定要把它除去啊!
星期二, 4月 08, 2008
上班族健腦訓練班-5個好習慣換回高效率腦袋
腦力衰退並非不可挽救,稍加調整生活習慣,就能換回一顆高效率腦袋。
日本腦科醫師築山節在最近的著作《健腦15招》,教導讀者如何透過習慣改善腦部機能,本文精選五項提案,想回復腦部活力的你,就從現在開始實踐!
腦力不知不覺衰退時,欠缺的大多是極基本的要素,只是往往沒有察覺到,使腦部狀態又往更糟的方向去了。為了使腦部回復到原來的狀態,重要的並非是想到時才拚命做腦部鍛練,而是生活中就要養成有益腦部的好習慣。雖然不一定能馬上出現驚人效果,但這些效果是會持續一輩子的;透過以下習慣逐步強化腦部機能,然後慢慢回復到原先那個年輕有活力,足以應付繁雜工作的腦袋吧!
1.晨間醒腦課
保持有規律的作息,讓生活節奏與腦部活動達成一致
人腦不是機器,如果腦部想要休息時你卻想工作,腦袋就容易變得不管用,所以我們必須盡可能將生活規律與腦部活動達成一致。
早晨儘量在同一時段內起床,做個日光浴,接著做做腦部的暖身運動,像是散步、整理房間、園藝,或是至少朗讀十分鐘等輕微的運動,都能幫助你喚醒腦袋。再來請有意識地運動手、腳和嘴巴,啟動腦部的運動系統機能;人類先能完全以兩腳行走,才可以隨心所欲運用雙手,然後開口說話,最後才發展出思考能力;所以如果能充分運動到手、腳和嘴巴這些前階段的機能,就有助於思考系統的活性化。
最近人們逐漸忘記打招呼的重要性,其實早上發出聲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藉由與人寒喧,能運用腦部進行組織語言的動作。工作環境不怎麼會說到話的人,就養成朗讀的習慣,而且想像要讀給別人聽會更好。朗讀包含了將資訊輸入腦部→進行資訊處理→輸出,這一連串要素;為了流暢地朗讀出來,必須對內容有某程度的理解,這時腦部便確實發生了處理資訊的動作。
早起時間或暖身活動內容因人而異,有人必須花更多時間才能讓腦部活性化,也有人覺得一大早就要動會更累,因此還是希望大家多方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度過晨間時光。
2. 睡眠整腦課
睡眠是腦部整理思緒的時間,別讓「少睡」成為常態
你有沒過這樣的經驗?睡覺前大略想想的問題,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就想出答案了;整天都想不出來的好點子,睡眠中卻靈光一閃。這就是睡眠時腦部仍然持續運作的證據,睡眠狀態中記憶的固定、思緒的整理反而比醒著更為順暢。
睡眠分為「REM睡眠」淺睡期,及「非REM睡眠」深睡期。「REM睡眠」是「Rapid Eye Movement」(快速動眼期)的簡稱,此時眼球持續細微地轉動,代表腦部正在活躍地運作。當我們清醒時,腦部應付著來自眼睛、耳朵所接收到的訊息,思緒總是受到影響;淺睡狀態中,這些外部影響幾乎都被隔絕了,持續活動的腦部就將暫時保存的記憶轉換為持久性的記憶,或將所接收到的訊息做取捨選擇;進入深睡期時,大腦則獲得休息,讓疲勞得以恢復。
為了充分活用腦部,就要善用這項性質,不要覺得睡眠狀態中什麼都沒辦法做。例如,準備睡覺前,將隔天要用的資料先瀏覽一遍,把問題點大概地想一下,或是閱讀書籍、背單字、寫日記也很不錯。
睡前營造易入睡的腦部狀態非常重要,如果睡前想一些事關重大的問題,或看一些刺激性的影像,容易過於亢奮導致睡不著,所以晚間請給感情系統多一點撫慰,譬如聽聽溫和的音樂。
至於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但至少要睡六個小時,可以的話,睡滿七個半小時更好。有時我們不得不減少睡眠時間,但絕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否則等同減少了腦部整理思考的時間,長期下來就會出現健忘或思路混亂的症狀。不妨想成「睡眠也是思考的一部分」,然後早點睡吧!養成睡飽醒來後再深思熟慮的習慣,絕對是合理的。
3.瑣事鍛鍊課
家事才需要「動腦筋」,處理瑣事是訓練腦部的基本功
近幾年非常流行的腦力鍛鍊,很多是將重點放在額葉的鍛鍊。額葉是位於腦半球的前方,約在眼睛以上,耳朵之前的位置,從眼睛或耳朵接收到的資訊,會經由頂葉(Parietal Lobe)、顳葉(Temporal Lobe)、枕葉(Occipital Lobe)匯集至額葉。額葉負責處理這些資訊,然後組成思考或行動的結構,再藉由運動中樞(Motor area)向身體發出命令。
額葉在腦部扮演著像指揮塔一樣的角色,如果生活中就能不斷鍛鍊額葉,自然能培養起在面對麻煩事時的「耐性」。所以,如果腦力已經低落,覺得不管做什麼都覺得麻煩的話,請從處理身邊的瑣事開始試試看吧!例如整理房間、將壞掉的東西送修等都可以。每天積極地去處理這些事,漸漸地就不覺得麻煩了,這時也意味著腦中思考系統的支配力變強,成為擁有高度問題解決能力的人了。
額葉的主要活動是「選擇」、「判斷」、「系統化」,做家事是一項很好的訓練。像是整理房間,我們會「選擇」要從哪裡開始收拾,然後「判斷」東西該丟掉或留下,進而將房間整理得更具機能性。額葉機能低下的人,會愈來愈沒辦法收拾整理,導致連需要的東西都不小心丟掉。
再以做菜為例,剛開始,得先配合菜色內容選擇肉、魚、蔬菜等食材;第二步,就是判斷如何處理這些食材,例如洗、切、煮等。如果無法將這些選擇與判斷有效地並列比較,就不能迅速地做完菜。而且做菜時,通常並不是只做一道料理,而是要同時做好幾道,烹調馬鈴薯燉肉時,也同時在烤魚及準備生菜沙拉,甚至必須找空檔進行收拾整理的動作,這也牽涉到要怎麼組織整體的步驟與順序;更能幹一點的人,甚至還能利用時間來洗衣服跟打掃呢!
能夠敏捷俐落地處理這些家事的人,不用懷疑一定是額葉機能高的人。並不是說在工作與學習中的用腦才是高度用腦,在家事中的用腦就不是高度用腦。至於能敏捷地處理家事的人,是否工作也一樣能幹?這兩件事因為所需的知識與經驗不同,就無法一概而論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工作素質一定更好。
工作時,經常是接到命令然後依照既定流程行動,做家事則必須靠著自己思考而靈活行動,這時就鍛鍊到額葉發號指令的能力。甚至,一週挑戰一次從沒試過的新菜,或是心血來潮時變換家裡的布置,為例行事務加入一些變化,就是更有效的鍛鍊。一直把家事推給太太做的老公們,請養成多少也做一點的習慣,絕對會發覺到做家事是一項有效活用腦部作業的訓練。
4. 眼耳重生課
充分運用五感來吸收資訊,有助於思考更靈活
現代人腦部所處的環境,與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盯著小平面看的時間變長了」。回想你一天的生活,多少時間是盯著電視、電腦或手機螢幕呢?雖然能從中獲得資訊,卻缺乏了外出欣賞風景、聞到花香、觸摸動物時的感觸。
眼睛對人類來說,是資訊最大的入口,我們用眼睛獲取資訊時,動用的不只眼睛,腦的形態也不斷進行動態的切換。譬如,當我們被遠處的人呼喚時,如果無法找到對方的身影,也很難聽清楚對方在說什麼;但當我們轉動眼睛將目光對準在對方身上時,他說的話也容易聽見了,這是因為我們轉動眼睛的同時,聽覺方面的注意力也對準了那個方向及距離感。
也就是說,腦部並不是只被動地在等待資訊,而是積極地去接收它,並充分活用五感去收集資訊,這當中最大的關鍵便是眼的動作了。如果長時間盯著平面,讓不動眼的時間過長,視覺注意力的方向也會變得難以順暢地切換,思緒也會不斷兜圈子,變得容易在想同樣的事;這種人甚至會突然想起一些大家早就忘記的問題,鑽牛角尖似地談論起來,讓周圍的人嚇了一跳。
因此,平常請多利用眼睛的對焦功能,一個小時就要好好動動眼睛一次,這裡指的不是上下左右斜角地轉動,而是有意識地使用眼睛的對焦功能。譬如從窗口眺望遠方建築物,天上漂浮的白雲或天上的飛機,徹底地眺望遠方;接下來再一口氣將焦點對準在微小的世界裡,像是觀察盆栽的葉脈或螞蟻行走的動作,這種非常動態的動眼方式,能讓思考更靈活。有時間的話,散步也是不錯的方法,因為走路的時候,人們為了確保安全,眼睛會東張西望地轉個不停,就算一天只走一個小時,也可以保證眼睛能獲得充分的運動。
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在視覺資訊被隔絕的狀態下,訓練由耳朵來獲取資訊。長時間盯著小平面看的人,很多時候往往過於依賴眼睛來進行資訊輸入的工作;這時不妨利用「廣播」來做訓練,新聞節目或是綜藝節目都沒有關係,請試著只靠耳朵來獲取情報,相信會有不少人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沒聽懂這些資訊。
要確認有沒有聽懂,可以邊聽邊記筆記,然後回想並重述剛剛聽過的內容。如此一來,從耳朵輸入資訊→自己寫筆記並整理要點→重述內容的重現輸出,這些要素就全部齊聚了。持續這樣的訓練,別人說的話也能順暢地進入腦中,別人向你搭話時,一瞬間不知該如何反應的狀況也會減少。要讓高科技與腦部健全共存,就要先要發現這些狀況,也請理解螢幕不過是取得資訊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
5.說話練習課
談話中使用譬喻的用法,是腦部的綜合性鍛鍊
說話時運用豐富的表現力,能有效提高腦部機能。例如,突然被要求針對「你喜歡的地方特產料理」的主題做一段談話,並且愈長愈好時,相信不少人會發現,自己不擅長架構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談話內容;此時,以假設問題的方式來進行或許會滿有效的。
假想完全不知道這個特產料理的人,他們會想知道些什麼?「什麼味道?」「外觀是什麼樣子?」「賣多少錢?」「為什麼是名產呢?」如果能先組織架構這些問題的答案,即使別人沒有問,這些內容也會立即浮現腦中,幫助說話內容表現得更豐富。
說話時,也要留意對方是否理解自己的話,意思無法傳達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立場不同,從對方的觀點出發就會了解到「原來從這個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想法啊!」
在談話中加入一些譬喻,也有助於腦部的綜合性鍛鍊。經常使用譬喻的人,不會讓資訊在經過腦部時過而不停,而是有意識地在獲取資訊,並好好地去解釋這些資訊。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的人,通常使用的字彙與記憶很豐富,也很能設身處為他人著想,並且擅於組織架構自己說話內容。
星期二, 4月 01, 2008
別讓生命走得過快
一位年輕的總裁,以有點快的車速,
開著他的新Jaguar經過住宅區的巷道。
他必須小心遊戲中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
所以當他覺得小孩子快跑出來時,
就要減慢車速。
就在他的車經過一群小朋友的時候,
一個小朋友丟了一塊磚頭打到了他的車門,
他很生氣的踩了煞車並後退到磚頭丟出來的地方。
他跳出車外,抓了那個小孩,把他頂在車門上說:
「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
接著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賠多少錢來修理這台新車,
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小孩子求著說:「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辦?」
「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停下來」
小朋友一邊說一邊眼淚從臉頰落到車門上。
他接著說:「因為我哥哥從輪椅上掉下來,我沒辦法把他抬回去。」
那男孩啜泣著說:「你可以幫我把他抬回去嗎?
他受傷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動。」
這些話讓這位年輕的總裁深受感動,
他抱起男孩受傷的哥哥,幫他坐回輪椅上。
並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傷口,
以確定他哥哥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個小男孩感激地說:「謝謝你,先生,上帝保佑你」,
然後他看著男孩推著他哥哥回去。
年輕的總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車上,他決定不修它了。
他要讓那個凹洞時時提醒自己,
"不要等周遭的人丟磚塊過來了,
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的過快。"
當生命想與你的心靈竊竊私語時,若你沒有時間,
你有兩種選擇:傾聽你心靈的聲音或讓磚頭來砸你!
請問你是否曾因為生活太快、太忙碌而忽略了你所愛的人,
然後開始懷疑起你是不是真的愛他們呢?
學歷與經歷的重要(小故事大感動)
他的經歷完全証明了稼說送張琥的兩句話:
博觀約取:廣博地閱覽書籍,而取其精要。
厚積薄發:蓄積深厚學力而謹言慎行,不輕易發表意見。
為他苦讀,而有了現在的成就,他謹言慎行,一次又一次的升職,這代表他的努力有了代價。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馬友仁一樣,成為IBM首席電腦程式設計師,而是在於人能不能將所謂的努力貫徹到底,能不能謹言慎行,能不能了解所謂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而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技院重考時國文老師叫張雋,張老師說他有一位朋友名叫馬同仁,他的哥哥叫馬友仁。
並是建中畢業,進入台大資管系,考到台大資管研究院,到了xx預校,到了美國去讀麻省理工學院Dr.,
最後當上IBM首席程式設計師,年薪為400萬美金(當時1元美金約為台幣40元)。
但因為台灣家中弟弟替母親辦喪事,請哥哥回來,他只得放棄這個位置。辦完了之後,他是IBM首席程式設計師,但竟然整整二個月找不到工作,最後他找到了一家公司,他只將建中的畢業證明給董事長看,而得到了一份工作中文輸入員月薪為18000元。
有一天大家都下班了,馬友仁也做完工作了,他看看董事長,發現董事長正在翻英文字典查字,因為有一份文件,上面很多電腦用語,董事長不懂,而翻譯人員也下班了,他只好翻字典查。
這時馬友仁走過去對董事長說:董事長,能不能讓我印一份下來呢? 我們兩個一起翻,會比較快。
而董事長卻說:你懂什麼!!我是清大畢業的耶!!你只有建國,還想跟我一起查??
馬友仁仍然說:董事長,影印機就在旁邊,讓我印一下,只要一分鐘就好! 董事長也沒損失啊~~~
董事長就說:好啦好啦~~~隨便你啦~~~
於是馬友仁就影印一份,好了以後,他站在董事長旁邊,將那份影印的英文文件從頭到尾一字不錯的念了一遍,然後又流利的從頭到尾翻成中文給董事長聽。
董事長驚奇的說:你的英文這麼好!!你你真的只有建中畢業嗎?
馬友仁說:董事長,不瞞您說,其實我是台大資管系的,
董事長:你你看!我就說嘛~~~明天把你的台大資管系証明帶來!
隔天,馬友仁升為電腦部副經理,兼董事長的英文秘書。
過沒多久,公司的一份新的程式做好了,在交給美國量產前,要先給董事長蓋章,當馬友仁拿到程式要轉交給董事長時,他卻自己拷貝了一份,然後再把原片拿給董事長。
當他開啟程式時,心裡說著:這程式寫的還真爛於是就動手把程式改了一改。正當董事長準備要蓋章時,突然馬友仁走了進來,對董事長說:董事長,其實我覺得這個程式有點暇疵,所以我把它給改了一下,請您先不要簽,看看我改過的程式。
董事長對他說:這不是開玩笑的話!!他們都是一流的程式設計師耶!怎麼可以胡說八道!!
馬友仁說:董事長,電腦就在旁邊,我們兩個人一起RUN看看嘛,看看兩個程式哪一個比較快啊~~
董事長說:好啦~~~ 試試看也可以啦~~
於是兩個程式同一時間啟動,但是馬友仁的程式卻比原來的程式快了約二分鐘,對電腦來說,二分鐘可是一大步耶!
董事長驚訝的說:你你真的只是台大資管畢業的嗎??
馬友仁對董事長說:不瞞您說,其實我有讀台大資訊研究院。
董事長說:你看吧!我就知道~~明天把你的研究院証明帶來。
隔天,馬友仁升為電腦部總經理,仍兼任董事長的英文秘書。
過了不久,收到程式的美國電腦商要來台灣和董事長在機場會面,於是董事長就帶著馬友仁一起去赴約,因為美國人喜歡守時的人,所以董事長雖然約了晚上六點,但是他們五點半就到了,以免商人生氣。
六點到時,美國電腦商準時下了飛機,董事長看到他們,立刻走過去,想以美國人親密的擁抱方式打招呼,但當兩人靠近時,美國商人竟和董事長擦肩而過,反而抱住了馬友仁。
董事長突然一頭霧水,這時美國商人對董事長說:他是我大學同學。
董事長看著馬友仁問:你和他是同學??你去過美國??你你到底還讀了什麼??你你不可能只有台大資訊研究院而已吧??
馬友仁便對董事長說:不瞞您說,其實我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而且我是美國IBM首席電腦程式設計師。
董事長說:你這個人我就說? 嚇~我就知道你不可能只有台大資訊研究院而已嘛~~明天把你麻XX大學和IBM的証明和執照帶來。
隔天,馬友仁當上了全公司的總經理,仍兼仍董事長的英文秘書。
短短的三個月,他的薪水就從18000增加到18000'0' 整整多了一個零。
他的經歷完全証明了稼說送張琥的兩句話:
博觀約取:廣博地閱覽書籍,而取其精要。
厚積薄發:蓄積深厚學力而謹言慎行,不輕易發表意見。
為他苦讀,而有了現在的成就,他謹言慎行,一次又一次的升職,這代表他的努力有了代價。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馬友仁一樣,成為IBM首席電腦程式設計師,而是在於人能不能將所謂的努力貫徹到底,能不能謹言慎行,能不能了解所謂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而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