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11, 2009

別急著給建議

別急著給建議

曾經有一位正面臨感情瓶頸的讀友上網留言,問該不該和交往兩年的男友分手。

據她的描述,他真是個大災難。自私自利、脾氣古怪,甚至還有暴力傾向,

兩人若一言不合,他就會動手摔東西。

基於「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我提醒她多留意,如果溝通無效,男友又無法改進,

不如趁早放棄這段感情,即使到最後失去他、只剩下自己,至少不會把青春浪費在一段

不幸福的關係裡……

幾個星期過去,他們兩人重修舊好。並不是因為他的重大改變,而是她的不斷妥協。

我卻收到一封來自她的男友寫的電子郵件,很憤怒地指責我挑撥離間。

她知情後,也出面向我道歉,說她當時只是情緒不好,找個對象吐苦水,

並沒有意思要將男友棄之不顧。

沒有立刻學聰明的我,相隔不久,又犯了另一項錯誤。

一位學弟在職場上碰到疑難,問我該不該辭職、另謀出路?

他的主管常對他提出無理的要求,而且常要他背黑鍋。

向我傾訴的時候,他的語氣時而哀傷、時而氣憤,並且表示無法在那家公司繼續再多待一天。

看他那麼痛苦,我從他混亂的敘述裡,歸納出幾個重點,建議他在可能的情況下,

進一步與主管溝通,若長期無法取得彼此的信任,也許該考慮轉換跑道。

幾天之後,他卻親自跟我說:「你的分析,實在太理性了。我永遠也沒有辦法像你那樣。

聽完你的建議,我突然覺得自己很不中用。就算決定要轉換跑道,我恐怕也無法找到

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了。」

一時無言的我,這下終於明白:大部分的人,對自己面對的難題,心中自有定見。

落難的時候,需要的是附和著鼓掌的人,而不是太多具體的建議。

很多朋友找人傾訴心中的痛苦,表面上好像真的是虛心求教,希望得到一個具體的建議。

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想找個心情垃圾桶,一吐心中不快而已。

他們巴望能找到一個溫柔的知己,而不是理性的智者。

他們寧願有人陪著一起咒罵所譴責的對象,而不必花力氣去執行那些改變現狀太多的建議。

即使你真的想幫他,也必等到他的度過情緒低潮以後再說,

別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急著給建議。他需要的是同情與憐憫,不是建議!-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執著與放手

常常覺得「執著」跟「放手」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在追求自己的執著時,往往需要做出犧牲,而那樣的犧牲就叫做放手,在決定放手的時候,又經常是為了追逐別的。

想要天底下出現事事完美的好狀況,機率實在是低的可以,魚與熊掌有九成九的機會不可兼得。這就是抉擇。選了這個,就得放棄那個,要想兩手都抓,到頭來很可能發現自己落個什麼都沒得到的下場。

有時候,放手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可是能夠完全放下的人不多。一個朋友曾經說,就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吧。我不這麼想。時間只是療傷的工具,答案是人自己給的。

或許答案的殺傷力可以要了我們的命,可是我們選擇勇敢的接受它。

藉由口中的嘶喊和狂奔的淚水,我們知道自己心中所受的創痛,也可能因為深深的悲哀而造成精神上的麻痺,在他人看來,我們一點反應也沒有。可是我們做出了選擇。

如果說在執著或是放手之中必須做出選擇,只不過是決定要把創口放在哪裡的話,就讓我們祈願,我們的心靈都能夠因為這樣的斲傷而變得更加堅強。套一句某齣戲 中的對白:「如果說這樣是讓我的心靈被狠狠的切去一大塊,就讓它能夠向蜥蜴的尾巴一樣,雖然說斷掉了,但是還能夠不斷的再長出來。」如果說抉擇都必須經過 掙扎的煎熬,就讓我們在煎熬之後能夠將自己再次粹煉得更貼近自己與生俱來的本質。仔細的思量加上靈魂深處的勇氣,將成就我們在面對每一次抉擇,每一次執著 或放手時的那種無畏。即便有悔恨和不捨橫阻面前,我們都能夠洞察來自心底的聲響,向前邁步。

在人的生命旅途中有很多事是需要決擇的。既然痛下決心了,就不要再想什麼後悔不後悔的問題了,「捨得」、「捨得」這兩個字是分不開的,有「捨」才有「得」,當你決定了就別反悔,生命的火車是不等人的,也許在你下決定的同時,你已經失去了一些東西也說不定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