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23, 2013

機會&富貴

從前,有一個賣水果的攤子,老闆因為年歲大了,無法久站招呼客人,於是就貼條
子徵店員。

過了幾天,來了一個年輕男子,問老闆一個月要用多少錢請他來幫忙,老闆笑著
說:「我們這小攤子生意,哪裡付得出月薪,當然是看你的努力,一天能賣多少水
果,收到的錢就給你十分之一,每天領現。」

年輕人聽了,上下打量眼前這個破舊攤子,就臭著臉說不行,這太沒保障了,說完
掉頭就走。

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小伙子,問老闆薪水怎麼算,老闆又把領日薪的話說了一
遍,這位小伙子聽了也想了一下,又問:「日領月領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這水果
攤一個月收入大概多少啊?」

老闆說水果有分季節,生意也有淡旺季,好的話可收五萬元,不好的話可能只有一
萬元。

小伙子聽了破口大罵,說這種生意做一輩子也得不到榮華富貴,只有笨蛋才會來賣
水果。

同樣的,說完就走了。


又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小男孩,問老闆薪水怎麼算,老闆同樣是說領日薪。

小男孩聽了就笑了笑,對老闆說,可不可以在節日和周末時,把日薪的抽成比例調
高,領當日收入的十分之二,如果當天收入超過一萬元,就領十分之三,如何?

老闆哈哈大笑摸著小男孩的頭說:

「你真聰明,還知道節日和周末的生意比較好,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吧!不過,就
算是節日或周末,營業收入要超過一萬元,可不容易啊!」

就這樣,小男孩開始用清水把水果都洗一遍,然後每天不停地變換水果的位置,節
日或周末時,就貼出幾張海報,寫著消費滿一千元就送一百元的水果,任憑顧客挑選。

想不到第一個月,小男孩就領到了三萬元以上的薪水,等於平均日薪一千元以上。

水果攤老闆雖然付出了不少薪水給小男孩,但他也樂得每天坐在搖椅上,看小男孩
跑進跑出的,為他賺進比以前更多的鈔票。

幾年後,小男孩賺了不少錢,就把老闆的水果攤買下來,經過他的巧思,設計出更
多促銷方案,生意比以前又更好,利潤當然也更高,於是他立刻開了第二家店,過
幾個月又開第三家店,等到小男孩長大成人時,他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不到三十歲
就擁有了榮華富貴。

根據調查,全世界的上班族,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不滿意老闆給的薪水,即使知
道老闆的生意下滑,收入減少,這些人仍然主張老闆要付更多的薪水。

很顯然的,這百分之七十的人,就是第一個來應徵水果店的年輕人。

他們要的只是一份保障,不管他們是否有全力去工作,或者他們的上班是否真的有
幫到老闆,他們就是要老闆給自己一個穩定且不能打折扣的死薪水。

此外,我們相信,在這百分之七十的上班族中,也有不少是第二個來水果店找工作
的小伙子,這類的上班族,都以為天底下的老闆,一生下來口袋裡就塞著一堆榮華
富貴,住豪宅開好車吃美食,如果老闆不多分點好處給你,就是小氣吝慳,或心胸
狹隘的守財奴,因此,只要工作一段時間,發現老闆不是很大方,或者感覺自己從
事的產業沒有發展前景,就立刻跳船走人,結果就是不停換工作,然後,不停地在
新老闆面前咒罵舊老闆的小氣和不是,直到老邁,還是找不到榮華富貴。

天底下沒有一個老闆,會送你榮華富貴的,老闆能給你的只有「機會」,你只有掌
握手上的「機會」,為老闆增加收入,為公司賺到更多利潤,你才能反過來借用公
司和老闆的資源,讓自己的船,因為公司的水漲而跟著高升。

不管你是賣水果或賣電腦,是做熱門或冷門產業,只要你能想通這個道理,你就能
像小男孩一樣,從老闆手中接下更多的榮華富貴。

一分鐘生命思考

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內成功,但也許只要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不久前,對岸的某個網站做了一個趣味性的心理調查,問所有的女人,西遊記的四
個師徒讓你選,你願意嫁給誰?結果,豬八戒出了線。女人擅長使用消去法。

她們說,唐三藏有什麼好?遇事百無一用,只會念阿彌陀佛,還貪生怕死,不陽不
陰,想守戒卻敵不過蜘蛛精。孫悟空也不好。給人念了緊箍咒,只會給「領導」賣
命,一翻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哪裡管得到?這種人必然不顧家,嫁給他日子必然
過得不好。沙悟淨人太老實,沒情調,沒意思,沒個性,沒滋味。豬八戒至少有感
情,會享受,懂生活,會說甜言蜜語,不安分,使人牽腸掛肚,正是時下最受歡迎
的談情高手。

對岸女性的選擇,還真有她們的道理。以前的女人選的必是唐僧,因為他畢竟是個
長相較好的白面書生,比較沒有七情六慾,如今這樣的男人已經失去了行情。那一
邊的年輕女人,思考已經轉向。思考會隨時代不同而轉向。人生的喜怒哀樂也可以
因為角度不同而轉向。網路上,網友們也傳遞著各種轉向思考文章。

最有趣的一篇短文是:有個失戀的人在公園裡頭,因為不甘心而哭泣,遇到一個哲
學家。哲學家知道他為什麼而哭之後,沒有安慰他,反而笑道:你不過是損失了一
個不愛你的人,而他損失的是一個愛他的人,他的損失比你大,你恨他做什麼?應
該不甘心的人是他呀。我們就來玩玩更簡單的轉向思考遊戲吧,轉頭一想,世界可
能從此不同,請接招。

問題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廳,東西又貴又難吃,服務生很不客氣,桌上還爬
著蟑螂,你會因為它很方便,因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光臨嗎?

解答:應該不會吧。你一定會說,這是什麼爛問題,誰那麼笨,花錢買罪受啊?如
果你是個美食家,必然覺得這種愚行不可原諒。不過,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想,就會
明白,自己或許做過類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經抱怨過他們的情人或另一半:品
性不端,三心兩意,不負責任,讓自己虛耗青春,付出許多代價,又不能遵守承
諾,明知道在一起沒什麼太好的結局,未來不會比現在更幸福,恨已經比愛還多但
是卻「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和他攪和下去,分不了手,說穿了,只是為了不甘心,
為了習慣,這不也和光臨爛餐廳一樣?

問題二:如果你不小心丟掉一百塊錢,只知道它好像丟在某個你走過的某個地方,
你會花兩百塊錢的車費去把那一百塊找回來嗎?

解答:這又是一個超級蠢問題,對不對?可是,相似的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
做錯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問題,卻死也不肯認錯,反而花加倍的時間來找藉口讓
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罵了一句話,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道理相同。
為一件事情發火,不惜損人不利己,不惜血本,不惜時間,只為報復,不也一樣無
聊?失去一個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卻還是那麼傷心,一傷心就是好幾
年,比談那段感情存續的時間還長一些,借酒澆愁,形銷骨立,一點用也沒有,只
是損失更多。

問題三:你會因為打開報紙發現每天都有車禍,就不敢出門嗎?

解答:當然不會,這叫因噎廢食。說得精確一點,應該說是因別人噎到自己就不敢
吃飯。然而,有不少人卻曾對我說:看現在的離婚率那麼高,我都不敢談戀愛了,
說得還挺理所當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關外遇的諸多報導,就對自己的另一半憂
心忡忡,不也是類似的反應?所謂樂觀,就是得相信,雖然道路多艱險,我還是那
個會平安過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點,不必害怕過馬路。

問題四:你相信,成功是很沒頭沒腦的,每個人隨便都可以成功立業嗎?

解答:過分樂觀是一種愚行,聰明的你必然會贊同,但據我統計,成功人士總是發
現,每一次當有人要求他給他一個建議,使自己能改變目前自己也不滿意的生活,
別再一事無成時,他總是在聽完成功人士絞盡腦汁的HOWTO建議(比如說,多讀
書,多練習KK)之後,問了另一個問題:那不是很難?我們都想在三分鐘內學好英
文,在五分鐘內解決所有難題。難道,成功是那麼容易的嗎?改變當然都是難的。
成功總因不怕困難,所以才能出類拔萃。

有一次坐在計程車上,聽見計程車司機看到自己前後都是賓士車,兀自感歎:
「唉,為什麼別人那麼有錢,我的錢這麼難賺?」我心血來潮,問他:「你認為世
上有什麼錢是好賺的?」他笑了笑,答不出來,過了半晌才說:「對,沒有錢是好
賺的。看表面,好像都是別人的錢比較好賺。」

成功不是隨便來,別人的錢也不好賺。深究起來,如果不是他費了工夫,就是他的
祖上有了大費周章,都不是「不難」。我們實在不該抱怨困難。

問題五:你認為完全沒有打過籃球的人,可以當很好的籃球教練嗎?

解答:當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領導內行。可是,有許多人,對某個行業完全不了
解,只聽到那個行業好賺,就馬上開起業來了。我看過對穿著沒有任何品味,或根
本不在乎穿著的人,夢想卻是開間服裝店;從不知道電腦怎麼開機的人,就想在電
子股上賺錢,結果道聽塗說,賠了很多,卻不反省自己是否專業能力不足,只抱怨
時不我與。

問題六:相似但不相同的問題:你是否認為,籃球教練不上籃球場,閉著眼睛也可
以主導一場完美的勝利?

解答:當然也不可能。可是,我有不少朋友,完全沒時間管,卻也努力投資開咖啡
館、開餐廳,開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急著把閒錢花掉,當合夥人。虧的總比賺得
多,卻也覺得自己只是運氣不好,不是想法不對。這種笨蛋,當然也包括過去的本
人在內。

問題七:你寧可後悔,也不願意試一試自己是否能扭轉危機?

解答:我用這樣的語言邏輯問話,恐怕沒有人會說:「對,我就是這樣的孬種」
吧。然而,我們卻常常在不該打退堂鼓時拚命打退堂鼓,為了恐懼失敗(萬一失敗
了,別人會笑我吧?我們總是這麼警告自己),而不敢嘗試成功,其實是划不來的。

我永遠記得華裔溜冰高手關穎珊在贏得西元兩千年世界溜冰冠軍時的精采表現。她
一心想贏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後一場比賽前,她的總積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後的
自選曲項目,她選擇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錯,在四分鐘的長曲中,結合了最高難度
的三旋跳,並且還大膽地連跳了兩次。她可能敗得很難看,但是她成功了她的名言
是:「因為我不想等到失敗,才後悔自己有潛力沒發揮。」就因為這樣的韌性,在
二○○一年,她又打破記者們說她「單數年不會贏」(以前她總是在雙數年才贏得冠
軍)的詛咒,又贏得了冠軍盃。

問題八:你有無限時間,長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應該無限延期?

解答:不,不,不,誰會說是呢?然而我們卻常說,或常聽說:等我老了,就要去
環遊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長大了,我就可以輕鬆了。
我們都誤以為自己有無限時間與體力,我們可以一步一步靠近夢想,不必等有空時
再打算貼近它吧。如果現在就能一步一步靠近夢想與理想,我們就不會活了半生,
成為自己理想中最不想變成的那種人。

我出了一堆蠢問題,不是嗎?但有些蠢問題,確有它的意義。人生中,每一件事
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內成功,但也
許只要花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聰明的人丟垃圾笨的人撿垃圾

又到了公司做週年慶活動的時候,任職於電器百貨業的我是個營業 員,每年這時都是大家最忙最累的時候,除了要應付蜂擁而至的客人,還要注意是否在人多時有小偷乘虛而入。在賣場看多了這類貪小便宜的扒手,有時真讓人覺得 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有一次店裡來了一位小小偷,偷了五、六塊卡帶,將卡帶藏在 褲襠裡,正要走出大門口時,卡帶從他的褲管中掉了出來,當場被我們逮到。

這位小偷大約只有九歲,被抓住時仍然面不改色,一點悔意也沒有,那副叛逆的樣子真是教我們這群大人感到頭大。若要叫他賠所偷卡帶價錢的一 百倍,他大概也沒錢可賠。於是,有的同事威脅要將他送到警察局,有的人則半開玩笑說,要罰他唱卡帶裡面的歌給大家聽,更有人建議罰他抄寫歌詞一百遍才能放 他走,否則就通知他的家長、老師等恐怖的人來公司抓人。一群人就在那兒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好似抓到小 偷 是件好玩的事。

終於有人通知店長出來解決這件事了。店長是個面冷心熱的人,身高不高、學歷不高、年齡不高的他,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大家都很敬重他。

他一出來,用溫和的口氣問了他的家庭狀況及一些問題。小小偷一看到他,不敢不回答,大概是被他懾人氣勢嚇到了吧!難怪了,我們也怕他呀, 怕他抓到大夥上班摸魚啊!

後來,他將小小偷的母親找來,並與她溝通了一番之後,就請她將小 小偷帶回家了。 不會吧?!難道店長就這樣放他回去了,不賠償、不處罰?令一群看熱鬧的人失望極 了。

隔天一早上班時,這名小小偷竟然又出現在大家的眼前,馬上引起大家的側目。小小偷 一看到我們,竟不好意思的躲到店長身後。

店長走到大家面前,將小小偷推到我們的面前說道:「各位同事,今天介紹新同事給大 家見面。」聽完店長的話,大家都愣住了。「這位小同事將在公司打掃清潔工作一個禮 拜,若他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請大家給予幫助。」

後來那位小同事還真的每天早上都來做清潔的工作,不論擦玻璃、倒垃圾,手腳都非常俐落勤快。每天從九點做到十一點,就會被店長叫到辦公 室,然 後十二點整又帶著書包走了。

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問正在打掃的小同事道:「你每天打掃完都在店 長的辦公室做些什麼?擦桌子嗎?」

小同事搖搖頭道:「我在寫佛經,店長要我每天寫一篇佛經給他。」 我一聽,頓時覺得店長的行為令我好感動。我知道平常他有修佛、吃素,但不知他竟願意為一個犯錯的孩子如此花費心思地教導他,希望他知錯能改。

一星期後,這位小同事畢業了,不過他卻剃了個光頭來見大家,說是要改過自新,令我們感動極了。在這相處的一星期裡,他與我們成了好朋友, 也變成一個另人喜愛的孩 子,後來仍會回來看看我們,看看店長。

有時走在路上,看到一些看似翹課的少男少女們在街上遊蕩,我就會 想到店長。如果大家都能有一顆寬以待人的心,多一些愛心、耐心,多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那麼那些犯了錯的孩子,一定也能感受到你對他的用心,或許,他們 會有想通改過的一天。

星期四, 3月 21, 2013

埋怨變讚美朽木能成舟

將埋怨的話換成稱讚,竟有如此出人意表的結果。

我因為工作關係,必須時常出入鄰鎮那家戶政事務所,並與該所某服務小姐做經常性接觸。
由於頻頻打擾,服務小姐雖未曾對我橫眉豎目,但也從未給過好臉色,總是滿臉不耐。

兩個月後,因緣際會遇到以前相當疼愛我的老鄰居,言談之間,獲知鄰居竟是那名服務小姐頂頭上司。
我趕緊把握住眼前機會,狠狠在鄰居面前數落她一頓,發洩心中長久的不滿,同時請鄰居將我的不悅傳到她的耳中。

第二次我再到戶政事務所辦事時,她的態度果然大有改善。前腳才剛進門的我,被她史無前例奉茶問好嚇一大跳,
她還從抽屜拿出一本利於我辦事的書遞給我,主動表明借我帶回好好閱讀。事後我將她改善情形告訴鄰居,
感謝鄰居把我埋怨她服務態度太壞的話轉告她,讓她痛改前非。

『不!我並沒有把妳的話告訴她。』鄰居大出我意外的說:『其實我說的話正好相反,我告訴她妳相當欣賞她的服務態度,
因為很少人能和顏悅色忍受妳三番兩次打擾,而不發脾氣。』

鄰居一席話,讓我當場愣住,驚訝於將埋怨的話換成稱讚,竟有如此效果,而且還事半功倍。顯然稱讚功用遠比埋怨來得更令人動容!
此事,不禁讓我想起暢銷全世界卡內基叢書作者戴爾卡內基曾說過的一席話:「用你的表情、聲調和動作來表示他犯了錯誤,
你這樣的表示就好比是當面告訴人家,他錯了。但是你能夠當面對著他說出他的錯誤嗎?
絕不可!因為這樣做會傷害了他的自尊、判斷力和理智。如此,對方只會反擊,也不會更改他的主張,
即使用柏拉圖或康德的理論去說服對方,也不會使他改變意見,因為你已傷害他了。」

事實上,夫妻、家人、同事之間相處不也如此嗎?多想想對方優點,將埋怨變成讚美,很少人會勃然大怒或惡言相向的。所以,多多讚美你的朋友與家人吧!

豁達人生的八味良藥

第一味:放棄完美,多一份輕鬆

每個人都會有失敗、失意的時候。追求完美是我們的理想,而不完美則是生活的必然。放棄完美,心靈中就會多一份輕鬆。雖然失敗了,但應該看到成功,既然有些 事實不可避免,那就要學會去面對,在失去中獲得沉澱和積累,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相信每個人再完美的人生都會有一道缺口,相信缺憾中也蘊藏著機遇,抓住機 遇,走向新的成功。

第二味:面對現實,多一份自在

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快樂與痛苦、贊成與反對、成功與失敗、名譽與恥辱……都來而又去。萬物皆有開始和結束,不管你願意和不願意接受,這一切都是人生面對 的東西。不要迴避,要勇敢面對,要坦然的接受現實,然後去努力,甩掉心靈的包袱,相信有些禍福只是一念之差,遇到死胡同要轉身,原諒生活的同時,也是為了 更好的生活。面對現實,多一份自在。

第三味:欣賞自己,多一份自信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他存在的價值。記住你就是你,不要勉強的去學別人。要欣賞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長,只有覺得自己有用,你才會快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確 定你的選擇,然後要勇往直前,常要對自己笑一笑,你平凡的人生就充滿著不平凡,欣賞自己,多一份自信,就會有多有一份希望。

第四味:做好選擇,多一份從容

儘管生活中難免有很多痛苦,儘管生活永遠不會是我們夢想中的天堂,但是仍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不要太難為了自己,命運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 為虛名所累,時時給"活得累"開個藥方。揚長避短,你就會無劣勢可言,自尊、自愛、自強,找到自己的價值,記住命運就在你自己手中。

第五味:尋找快樂,多一份追求

快樂不能仰仗別人,只能自己去尋找,面對人生的許多無奈,如果你不能改變,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必須學會訓練自己,即使在沒有家人沒有朋友的情形之下,仍 能夠快樂的生活下去,使自己在失望、灰心的時候,仍然能夠建立起希望和信心。把打擾你快樂的東西甩掉,不去計較,不去為明天的事情而擔憂,用你忙碌的生活 來凈化靈魂,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快樂,多一份追求。

第六味:善待他人,多一份愛心

一定要記住,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在大海中航行哪有不帶傷的船,氣量要大點,生活才祥和,永遠要把你的對手看成是朋友,要學會欣賞別人,用博大的胸懷和 愛心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生氣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要平和心態,理智的面對一切,遇事要檢查自己,才是最理智的人生態度,學會善待他人,給敵人一個擁 抱,給別人一份愛心,您就會得到友愛和快樂。

第七味:相信成功,多一份欣喜

愛迪生說:"如果一個人擁有別人需要的特長,那麼他無論在哪裡都不會被埋沒"。不要等待非同尋常的機會在你面前出現,而要善於抓住每一個普通的機會,讓它 在你的手中變得非同尋常。只要你有耐力就會有價值。你要時時建立自己的信心,選擇自己的路堅持走下去,就會有希望。時時告訴自己"我能行"。記住弱者等待 機會、愚者喪失機會,而智者創造機會、強者尋找機會。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要學會吃苦,凡事要儘力,抓住成功多一份欣喜。

第八味:不畏失敗,多一份執著

失敗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達到成功的奠基石,因為你可以在失敗中尋找出真理,一次錯誤的經驗,使你的人生不會有同樣的錯誤發生,知道人生得失的哲理,有些 東西雖然失去,但是你得到的感悟會超過你失去的很多倍,成功了你如不再去努力,那將是另一個失敗的開始。失敗了繼續努力,往往是再一次走向成功的開始。不 畏失敗,執著追求,一定成功。 

星期三, 3月 20, 2013

手機藏了一堆不能說的祕密,快來學這 10 招保密防諜

        來自《Huffington Post》 的專欄作家 Adam Levin 為大家所提供 10 個網路安全的「防身術」,一起來參考看看:
  • 1. 一定要為你的手機設定密碼
或許你身邊還是有不少朋友拒絕為手機輸 入「傻瓜密碼」,他們不認為簡單的一個「Z」字圖、或簡易的 4 個數字就能達到保護手機的功能,但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就像擺隻「看門狗」的道理一樣,嚇嚇 人也好,因為竊賊永遠在找「最好下手」的對象。
  • 2. 用每間公司專屬的 App 購物,別用瀏覽器
如果你能用亞馬遜書店(Amazon.com)專屬的 App 進行線上購物的話,就別用瀏覽器。
其它的例子也是一樣,包括買賣股票、訂 電影票、訂餐廳和租車等,因為有良心的公司在設計 App 的時候,大多會將防詐騙的功能列入考量。
  • 3. 敏感的帳號上,千萬別在線上持續登入 或讓網頁記住你的帳號密碼
應該沒有人會在自己的提款卡的正面寫上 密碼,然後就大剌剌的擺在辦公桌上吧?
同理,你也不該禁不起誘惑地在網路上勾 選「記住我的帳號密碼」這種懶人帳號管理術,勤勞一點吧,在你銀行、Paypal、電子郵件、公司 等敏感的帳號,還是按部就班的在每次登入前輸入帳號密碼,否則將會讓自己手機遺失後,資訊一覽無疑!
  • 4. 關掉自動跳轉 Wi-Fi 功能,別輕易就連線到你不信任的免費 Wi-Fi
不管你在使用電腦、平版或者手機都一 樣,請記得把自動跳轉連線到 Wi-Fi 的功能給關掉,或至少要經過你的同意。否則駭客們可輕易的透過軟體駭進你的裝置裡頭,這個警訊資訊專家在 10 年前就已經提出警告了。
  • 5. 別隨時把藍芽裝置打開
關於透過藍芽來駭進裝置裡頭這件事,早 已經發展出「Bluejacking」、「Bluesnarfing」 還有「Bluebugging」等專有 名詞了,沒在使用藍芽的時候,請記得把它關起來。另外,因為藍芽有使用距離的限制,因此特別注意在飯店、機場等人多的公共場所,或許都有駭客正在虎視眈 眈。
  • 6. 智慧手機除役前,記得要把帳號密碼都 給消除乾淨
一年換一支新的智慧手機已經不是新鮮事 了,但要把舊的手機送給別人或拿到網路上拍賣前,請記得一定要再三檢查是否有敏感的帳號密碼遺留在手機上。
  • 7. 別下載免費的 App,因為它們其實「不便宜」
有些免費的 App 軟體其實背後大有文章,除了透過下載後進入你的裝置裡頭竊取資訊外,也有可能透過你的手機裝置做為發動攻擊的據點,用你的帳號自動發送垃圾 簡訊與電子郵件。
所以要下載免費 App 軟體之前,一定要切記確認發行公司是否可信,再花多一點時間讀一下其他用戶的評論,不要看到「免費」兩個字就貿然下載。
  • 8. 別在手機上存放重要敏感帳戶資訊
為了怕記不住一些重要的資訊,把它拍個 照存進手機相簿裡雖然很方便,但同時也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
更別提手機上超好的用記事本功能 App,新血來潮的把所有帳號密碼都給整理進去,無疑更是邀請駭客們登堂入室;手機隨時連線登入的 電子郵件與 Dropbox 帳戶等雲端硬碟也是一樣,記得別把重要資訊給擺進去。
  • 9. 定期清除瀏覽記錄
你的瀏覽紀錄上仍有大量的訊息存在,尤 其在你登入過電子郵件、線上購物或銀行的帳戶之後,一定要記得把瀏覽記錄給清除掉,否則有心人士還是很容易找到他們需要的資訊,來把你洗劫一空。
  • 10.趕快下載遠端清除(remote wiping)功能的 App
像是 Apple 的「Find My PhoneApp, 除了可以幫你找到失蹤的手機,還可以在遠端清除你的個人資料,雖然有心人士還是可以阻擋這些功能,但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看門狗」理論一樣,多一層保護總 是強過沒有好些。

星期二, 2月 12, 2013

清大動機系教授彭明輝 :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 兵,就業,還是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 多所謂「人生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 愁雲慘 霧,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 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 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 新想想這 句話:「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 到底是當 兵還是考研究所。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光榮或悲哀的)時刻!

但是,容許我不厭其煩的再重複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這是偶發的際遇無法剝奪的),而不是一時順逆的際遇。如果我們能看清 處這個事 實,生命的過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沒什麼好貪求,也沒什麼好焦慮的了! 剩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從人生獲得什麼,然後安安穩穩,勤勤懇懇的去累積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半在念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才決定要念研究 所。碩士畢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唸書。誰知道,世事難料,當了五年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整裝出國念博士。

出國時,一位大學同學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一就決定再 也不鑽營 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該得的,哪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又何曾知曉?從此我對際遇一事不能 不更加淡 然。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會當面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從劍橋回來時,卻被學生當做不得了的事看待。這種表面上的大起大落。

其實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從表面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再這「兩年」之前我已經花整整一年,將研 究主題有 關的論文全部看完,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制方面的研究,並且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期間七 年的時間 我從不停止過研究與自修。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人不從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愛在表面上以斷裂而孤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上強做悲喜。可是對 我來講, 每當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同學誇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實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點點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只是特定 時刻裡這 些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終止或加添。

常有學生滿懷憂慮的問我:「老師,我很想先當完兵,工作一兩年再考研究所。這樣好嗎?」

「很好,這樣子有機會先用實務來印證學理,你念研究所時會比別人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可是,我怕當完兵又工作後,會失去鬥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會像念大學時一樣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願的。」

「那你還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會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卻無法壓抑住對於這種話的感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識的深廣度和獲取 實務經驗。

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面上大相逕庭,其實骨子裡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裡,主人原本餵養猴子的橡實是「早上四顆下午三 顆」,後來改 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改回到「朝三暮四」。其實,先工作或先升學,期間差異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計較。但 是,我們經 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遠而持續的累積,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的不知 何所抉擇 時,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先後之序而已。

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 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捨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捨不得甲案的好處。

如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麼關係?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花一整年準備研究所,又有什麼了不起?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說:「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或記憶力衰而比較難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這樣回答:「一個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兩個可能: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但確沒考上。不夠聰明而考不上,那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假如你夠 聰明,還 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命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下於碩士學位,而你捨不得丟下他。 既然如 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須感到遺憾。不是嗎?」

人生的路這麼多,為什麼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 次。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也沒有學歷,只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

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

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華,只不過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而放不下 身段去創業,而只能乖乖領薪水過活。福禍如何,誰能全面知曉?我們又有什麼好得意?又有什麼好憂慮?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麼也說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成就而 是努力去 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後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好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學。他在 南加大當 電機系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給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願上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 成。

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學年第一,第二名。可是從高一我就不曾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法,藝術和哲學,而他卻始終 不曾分 心,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只會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滿足,恐怕已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 全心專注 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是至少會趕上這位同學的成就?

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註定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註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 所失去 的,這有什麼意義? 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就不曾仔細計算外在的得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喜歡鬼混,願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我不能放棄對人文精神的關懷,會持 續一生去探討。

事實單單純純的只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生命中真實的累積,而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

有人問我,既然遲早要念博士,當年念完碩士就出國,今天是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 我從不這樣想。老是斤斤計較著幾年拿博士,幾年升等,這實在很無聊,完全未脫離學生時代「應屆考取」的稚氣心態!人生長的很,值得發展的東西又多,何必在 乎那三,五年?反過來說,有些學生覺得我「多才多藝」,生活「多采多姿」,好像很值得羨慕。可是,為了兼顧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時要比別人多花 一倍心 力,這卻又是大部分學生看不到,也不想學的。

有次清華電臺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面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裡,怎麼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麼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發現:我不 是沒有過 困境,而是被常人當作「困境」的境遇,我都當作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 剛服完兵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遲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至於低的離譜,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碩士期間,家計全靠太太的薪 水,省吃儉用,但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上我過的很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十一歲才要出國,而同學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緊張(不知道劍橋要求的有多嚴),卻不曾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 只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的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實了解到:生命是一種長 期而持續 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 可以持有 相同的信念,那麼人生於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