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12, 2009

低頭看得破 

低頭看得破 


  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

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高僧對他們說:

「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崖壁極其險峻陡峭。

身體健壯的慧明,信心百倍地開始攀爬。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上面滑了下來。

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儘管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還是從山坡上面滾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了後又開始攀爬,儘管摔得鼻青臉腫,他也絕不放棄……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慧明屢爬屢摔,最後一次他拼盡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時,

因氣力已盡,又無處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

高僧不得不讓幾個僧人用繩索,將他救了回去。



  接著輪到塵元了,他一開始也是和慧明一樣,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結果也屢爬屢摔。

塵元緊握繩索站在一塊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試一次,但是當他不經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

突然放下了用來攀上崖頂的繩索。然後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頭向著山下走去。



  旁觀的眾僧都十分不解,難道塵元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只有高僧默然無語地看著塵元的去向。



  塵元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

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



  當塵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時,眾人還以為高僧會痛罵他貪生怕死,膽小怯弱,

甚至會將他逐出寺門。誰知高僧卻微笑著宣佈將塵元定為新一任住持。



  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塵元向同修們解釋:「寺後懸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下看,

便可見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

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



  高僧滿意地點了點頭說:「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

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

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然後高僧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

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攀爬懸崖,意在堪驗你們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

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間痴情之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但是往往卻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樣,

並不能達到心中嚮往的那個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臉腫,最終一無所獲。在己之所欲面前,

我們缺少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低頭看,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

只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迴旋的餘地。

星期四, 1月 08, 2009

現代父母必讀: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現代父母必讀: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

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說:「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三萬幹啥?年年考試?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他成竹在胸答:「K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三個月;現在,他要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

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 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

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

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

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

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一定名牌  找他優點?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違規停車、闖紅燈……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

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只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

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有時侯咱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過幸福、衣食無缺的生活....最後卻養了個沒有責任感,不會感恩....甚至還會棄養父母的孩子,這就是咱們應該得到的成果嗎....

若是你還未生子或者孩子還小,請仔細想想你希望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滴~~要是你也不想要下面的孩子,請別忘了要愛他但不要寵壞他....

知識要消化才會吸收

知識要消化才會吸收

經常南北往返演講或授課,我發現女性追求成長的動力,遠高於男性。
但是相對地,女性在追求成長時的挫折感也比較大。有位熟女問:「我常到處聽演講,剛聽完時很興奮,但聽多就麻痺了,聽這麼多演講,對我真的有用嗎?」


一位傑出的女性業務高手,也碰到近似的問題:「剛上完課,覺得自己收穫很多;為什麼幾個星期後,就覺得效果大折扣。」

我很能理解這個現象。如果,把聽課當作吃藥或進補,療效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過了某段期間,就會覺得一切好像又回復到當初。除非,知識能像日常飲食中的營養要素,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內化成為血肉,才能很自然地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把握記憶有效期限

好學的朋友們,在聽演講或報名參加訓練課程之前,應該先分析自己對哪些主題有興趣,或哪些課程提供的知識及經驗,可以很快被應用在工作或生活中。以「output」為「input」的學習依據,是最近這幾年來很多專家提倡的方法。

決定主題後,就要熱心參與,過程中認真聽講、抄寫筆記。大腦潛能無限,但片段的記憶有限,所以,演講或課程結束,最好能立刻練習講一遍,以加深印象。

可藉由分享給家人或朋友的機會,把重點重述一次,並且儘快將所吸收的智慧,運用在實務上,這是系統化的學習方式,不但短期的效果具體而明顯,經由內化的程序,長期成為自己知識經驗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很自然的行為反應。

至於同一個主題的演講或課程,是否值得重複接觸,就要看個人對其中內容消化吸收的程度。但是,人生每個階段的體會不同,有些演講或課程的內容,在不同的階段接觸,會有不同的領悟,只要時間和資源許可,重複聽講並無不可。

您也在井裡嗎?

您也在井裡嗎?

幫我照顧好正在看這封信的人,我會非常非常感激你
您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簡單地生活。
多分享。
少欲求。
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旭日永遠會升東

態度的魔力

態度的魔力

[態度]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會產生神奇的力量。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證實了[態度]的魔力。

若干年前,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六週老鼠通過迷陣吃乾酪的實驗,其對象是三組學生與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群聰明的老鼠將迅速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乾酪,所以你們必須多準備些乾酪放在終站。﹂

他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將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平庸的老鼠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障抵達終點,然後吃一些乾酪。因為牠們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

他對第三組學生說:﹁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這群笨老鼠的表現會很差,不太可能通過迷障到達終點,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六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迅速通過迷陣,很快就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至於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障抵達終點。

有趣的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天才老鼠與笨老鼠,她們全都是同一窩的普通老鼠。這些老鼠之所以表現有天壤之別,完全是因為實驗的學生受了羅伯特博士的影響,對他們態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學生們當然不懂老鼠的語言,然而老鼠知道學生對牠們的態度。

此一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因此,一個人要成功,除了努力之外,必須具備下列的正確態度:

.對自己的態度:認識自己,忠於自己,喜歡自己。

.對他人的態度:相信人性本善,喜歡別人。

.對公司的態度:忠心耿耿,引以為傲。

.對產品的態度:物超所值,值得顧客花錢來買。

.對推銷的態度:愈擅長推銷者,愈能成大事。

.對顧客的態度:處處為顧客著想,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未來的態度:實事求是,相信明天會更好。



Ps:成功的首要條件, 是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

星期二, 1月 06, 2009

花販的人生哲學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豔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結論是:「人也是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聞得到。」

他的結論是:「因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

他的結論是:「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志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志氣了。」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愈是昂貴的花愈容易凋謝」

他的結論是:「那是為了要向買花的人說明:『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
他的結論是:「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人要懂得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

其實有時候想想自己這麼忙,到底為了什麼呢?
這世上的工作,沒有什麼是不能被代替的。
人走 光 了,還是會有人補進,只是資深員工會辛苦一點。
這是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上讀到的,
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麼忙到底為自己賺到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呢?

其實,這麼忙不值得 ......
如果你很忙,忙到沒時間看到這篇文章時,代表你真的很忙,而且是忙昏忙過頭了。
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趕工作進度,但是忙歸忙,我還是給自己設定管制點:
晚上七點一定放下工作,晚上固定有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
如果還有時間的話,一定再看一些雜誌與專業書籍。

"老天爺在時間方面是非常公平的",
總統一天有24 小時,大公司老闆的一天也是 24小時,
不論用不用功的大學生的一天也是 1440分鐘,
躺在媽媽懷裡的小寶貝也是分配到86400秒鐘的一天。

如果您是 RD 的工程師,到了晚上10點還在加班的話,
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這樣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您自己的人生規劃。
許多人忙到身體受不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身體肝腎臟都出問題,想要回頭可能都來不及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女生寫到她的男朋友在半導體廠上班,
每天都要穿袋鼠裝在無塵室工作,由於換下與穿上要花一些時間,
所以大家都儘量少喝水或是不喝水,下班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
可是大部份人的發現自己的尿液都是深褐色的。

引述一段最近才看到的 醫學常識:
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裡,
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將會經由輸尿管感染你的腎臟。

有些人忙到老婆吵著要離婚時,這才發現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了。
家對忙碌一族的人而言只是休息的場所,
如果一整天忙到晚上十點才下班,扣掉睡覺的時間,您會有多少時間留給老婆與小孩呢

閱讀障礙與百萬富翁

心理學家分析英國企業界表現優異者的心智特質時發現,300位百萬富翁中有40%是閱讀障礙者,這個比例是一般人口的四倍。

專家們分析可能由於閱讀障礙者比較不擅長於注意細節,但卻能掌握較宏觀的整體性,並且較能產出具原創性的觀點。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有比較強烈的動機。

Tulip Financial Research 的研究指出大約有5000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在學期間的表現是很差的。

維京集團負責人,Branson 在18歲時就賺進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現在身價超過億萬,他是位閱讀障礙者,他連淨利與毛利這兩個名詞,他都搞不懂,直到三年前,別人解釋給他聽時,他才瞭解。他說「閱讀障礙」對我而言,它的意義是「我擅長於授權,而且較具宏觀」。

另一位富翁Lord Heseltine 回憶中學時,由於他不會踢足球,所以當所有他的同儕都去踢足球或看足球時,他就在足球場旁邊賣檸檬汁。他同時也是一位閱讀障礙者。

Massow 來自破碎家庭,而且在學校也常逃避學習,但他確認為早年的創傷經驗對他後來的經歷有幫助。「閱讀障礙變成是一種促使他們努力的動力」。

另一調查研究發現69000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都傾向會為自己設定成功的心向,而且願意冒險,他們之中有一半以上出生的背景並不好,但這其中的73﹪並不會注意或在意別人者麼看他。

此外,調查亦發現這些富翁平均一週工作60小時以上,即使是假日也不會停止工作,工作對他們而言就是享受與放鬆,他們不工作時會有焦慮感。

有自我信念、願意冒險與競爭是他們的特質。另外,他們對「失敗」的觀點也值得重視。一般而言,他們在成功之前,平均失敗過五次以上,但是他們對失敗的定亦是「學習經驗」。他們的動力來自「沒有安全感」,貧窮或沒有特權。因為沒有錢、沒有權,所以你必須要很有創意,才能存活。也因為他們過去的經驗讓他們覺得「Nothing to lose」,反而成為成功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