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學期,新開了一門實驗分析裸,聽高年級的師兄說,上這門課的李老師脾氣極好,心地很善良,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關心的,她極少給同學不及格,這讓我們非常開心,也安心了不少。
傳言不虛,李老師50來歲,為人極隨和,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而且非常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班上不少同學去她家玩過,也是交口稱讚。稍微與她的慈愛不太協調的是,她在課上要求很嚴,反復強調操作要規範,讀數要準確,態度要認真,但總的說來,這門課感覺很不錯。
我感覺到不妙是從實驗報告開始的,每次我總得4分或5分。李老師曾說過,這門課以實驗報告分數來計成績,共10個實驗,每次滿分為10分。如果我一直4 分、5分下去,那就意味著我將不及格,難道我將成為那很不幸的"極少"之一?看著周圍的同學,都是7分8分,甚至有鮮紅的9.5分!這讓我既羨慕又很有些 恐懼。
不過平心而論,我態度十分認真,報告也寫得極規範,可分數總少得可憐,每次我都比上次更努力,但那不爭氣的分數死活不見增長。隨著實驗次數的減少,我的恐懼在一分分增加,最後,眼看及格無望時,我已經快要放棄了,只能寄希望於李老師發發慈悲。
充滿恐懼的時刻終於來臨。那是一個很冷的下午,我的心也跟窗外的嚴寒差不多。李老師在發完實驗報告後說:"同學們,咱們的課快要結束了,可能大家都比較關心分數情況,下面我給大家通報一下實驗情況和最後得分。"
李老師的話句句如晴天霹靂,在我頭上炸響,丟人現眼的時刻終於來了。我已經聽不進李老師繼續說什麼,只是想想自己為這門課所付出的努力,心中也頗覺委屈, 眼圈開始微微發紅。47分,我已在心裏算過無數次了,我應該是班上唯一一個不及格者,我的心在下沉、下沉,一直沉向那不可知的深淵。
等我回過神來再聽時,李老師說:"你們絕大部份同學的數據都非常準確,跟教材也吻合,實驗誤差很小,因此分數也比較理想。只有一位同學,分數不太高。"
剎那間,我渾身一震,我知道就要點我的名了,我甚至已經聽到了同學們的竊竊私語,也完全想像得到他們在用何等不屑的眼神看我。於是,我痛苦地深深地埋下頭去。
但我沒聽到我的名字。李老師繼續說:"這位同學態度倒非常認真,操作也很仔細,只是數據誤差較大;跟教材上的標準答案差得太多。"
突然,李老師提高了聲音:"但是,他的實驗結果跟我得到的實驗數據很接近。同學們,我不明白,我帶了30多年分析課,但我很少得到你們那麼精確的答案。事 實上,以我們目前的儀器設備,實驗誤差比較大。但是,你們每個人每次的實驗數據都那麼準確,這只能有一種解釋──你們的數據是根據課本湊出來或是編出來 的,不是真實數據。鑑於這種情況,我想給他滿分。"
聽這番話時,我先是驚詫,後來有些震驚了。等老師說完最後那句話,我腦海中有過片刻的空白,接著心中就被一股洶湧的情感激盪著。我微微抬起頭,兩眼滿含感激地望著李老師,李老師也正在看我,眼睛中充滿了理解、信任與支持。
不知何時,淚水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我知道,雖然我眼中有淚,但我不必再低著頭。李老師接著說:"同學們,你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將來都會成材。只是我想提 醒你們,在成材前先學好如何做人,要學會負責任,不要因為任何原因丟掉你們自己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我希望你們牢記誠實值一百分。"
教室裏良久無聲,所有人,包括我,都在沉默著。 ──轉自《慧園》
星期日, 5月 26, 2013
星期四, 5月 23, 2013
最不投入的員工,績效可能反而最佳! 出處/哈佛商業周刊
在你組織裡最投入的員工當中,有些可能是績效最差的人;而那些最不投入的員工當中,有些卻可能是績效最好的人才。
這個結論來自一項由領導力IQ顧問公司(Leadership IQ)進行的研究。那項研究「針對207個組織,比對工作投入程度的調查結果,以及工作表現的評估資料」。我用電子郵件採訪該公司執行長馬克.莫非(Mark Murphy),他指出:「長期以來我們就懷疑,工作表現好的人,可能不像傳統上人們所想的那麼投入於工作。不過,看到我們的研究當中竟然有42%的情況,是工作表現好的人投入程度比不上表現差的人,還真令人覺得有點驚訝」。
這項結論不僅與傳統想法相反,也與其他許多研究的結論有牴觸。包括蓋洛普(Gallup)在內的一些研究發現,員工投入工作程度高和公司獲利情況較佳之間有關聯性;公司獲利情況指的是生產力與獲利能力。
你可以把這些績效不佳員工想成是在輪子上的小倉鼠,雖然動得很快,但其實只是在原地踏步。相反的,績效好的員工則像是湖上滑行的天鵝,總是毫不費力地悠哉工作。他們的努力都藏在水面之下,所以你看不到。就像莫非所說:「在我們的研究中,當我們問那些高績效人員,是否所有員工都符合同樣的標準時,他們都給了很低的評分」。
儘管績效低的員工可能對工作較投入,但他們的努力卻不見得產生成效,特別是因為高績效人員雖然不見得很投入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們做的。低績效員工表現未達標準,會損害到高績效員工的努力。根據那項研究,如果低績效員工不需要為自己的差勁表現負責,情況就更是如此。這群員工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表現不好。
若公司容許表現差的員工不必為此負責,自然就會打擊高績效員工的士氣。根據那項研究,高績效員工會「對自己的職涯發展感到無助」。
「我們看過太多的例子是,經理人避免處理績效低的員工(因為他們認為那相當難以啟齒),反而把工作派給他們喜歡的員工,也就是績效良好的人。結果到最後,他們『榨乾』了自己欣賞的這群好員工,」莫非說。
儘管我認為,領導力IQ公司把高投入程度跟低績效連結在一起,與一般常見的想法相反,但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高績效員工在整個體系裡感到失落,無所適從。我在擔任企業教練時,常聽到有人這麼說。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呢?莫非提供了兩點建議。「首先,領導人應該明確說出對績效的期望,包括具體指出員工應有的行為;定義和說明什麼是好的、極好的、差的工作表現,好讓員工及經理人清楚地定義並區分出最佳實務,並教導其他人採行,然後讓員工根據這些標準來負起責任。」
根據莫非的說法,這麼做「可以讓績效良好的員工建立起信心,知道他們的主管瞭解何謂『績效良好的員工』,同時也讓經理人負起責任,要真正區分出不同績效的員工。」
第二,莫非建議每個月定期舉行會議(也許不超過二十分鐘),詢問經理人工作場合最近的狀況,還有他們感覺受激勵的程度。莫非指出:「如果執行長得知他們公司最好的顧客不開心,這位執行長必定會在幾小時內上飛機,飛過去安撫顧客。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難道不該多花點心思,讓最好的員工可以對公司更投入嗎?」。
資深經理人必須更清楚地跟部屬溝通,要求每一層級的員工都對工作成果負責,並積極投注時間和資源讓高績效員工發揮才能。
很多公司都是等到員工離職的時候,才知道他們不快樂。離職面談顯示,他們離開是因為認為沒有人在乎。俗話說,離職的人是因為上司而離開,不是因為公司而辭職。研究結果證實了這個說法。因此,由上司負起讓員工更投入工作的責任,是很重要的。
資深領導人在教導經理人成為更好的經理人方面,還需要做得更好。此外,他們也應該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陳佳穎譯)
星期三, 5月 22, 2013
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作者/郭瑞祥
出處/《商業周刊》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來年,他再度挑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 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但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 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30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前半生,在別人眼中,該也是標準的「金榜題名」、算得上是超級好學生。先後考取建中、台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台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
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台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
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先是我自己在壯年之時,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我雖僥倖得勝,卻也大傷元氣。而沒幾年後,我又遭逢中年喪妻!失去了最愛的人,心裡什麼也不剩,只有空空蕩蕩,整個人渾渾噩噩⋯⋯ 但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自怨自艾,因為我還得拉拔兩個正要經歷青春期的小男孩長大。
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我在校園內觸目所見,年輕快樂、對未來滿懷想像與盼望的學生們。不禁感嘆: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大多時刻,學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過關斬將在大小的考試中勝出? 幾乎沒有人告訴我,考不上「好」學校、「好」科系之後該怎麼辦? 如何勇敢站起來面對挑戰?
聯考制度強調的是,不管喜不喜歡,先搶第一志願就對了! 從來沒有人認認真真地鼓勵我們: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再找出獨屬自己而非主流價值一致鍾愛的「第一志願」?
我們從小經常聽到的童話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與公主結婚,然後呢? 就沒了。從沒有告訴我們,王子公主可能吵架啊! 人生的本質就是無常的變動。如果有一天,公主離開了,王子該如何?
沒有人教過我們,我們也從來不會教學生,關於人生,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反而是我在歷經人生後,最想要獻給學生的禮物。
人生總有悲歡離合,但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更有能力,去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
如何做? 其實很簡單,提前把這些人生問題,丟給學生去想,讓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有心理準備;提前為他們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們突然面對了,竟只有手足無措的份。人生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我想教會學生的,是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 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選擇補考,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說穿了,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而成,懂得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麼是人生導師?「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重點是裡頭的精神,能不能讓你在歷經悲歡離合時,多一點力量與勇氣,繼續朝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無缺的老師,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學生,打開心胸、主動出擊,每天都能遇見自己的人生導師、每天都能茁壯成長。
關於作者/
郭瑞祥
1961年出生於台北,曾在台灣大學取得土木系學士,隨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土木工程碩士、機械工程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擔任研究發展中心資深製程工程師,並在職進修取得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企業管理碩士。1995年到台大任教迄今,現任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特聘教授。
做為一名大學教授,郭瑞祥認為除了知識的傳遞,人生智慧與經驗的傳承更為重要。中年經歷罹癌、喪妻等人生重大轉折後,深刻體悟人生有許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於是他以讀書會形式,在台大開設一門結合管理與人生的專題類課程,希望學生提早知道,管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讓自己生命更幸福的關鍵能力,在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管理任務」時,都能以智慧與勇氣做出發揮個人最大價值的判斷與抉擇。
課程推出後意外大受歡迎,也堅定他與更多人分享、用心貼近學生需求的決心。他認真的教學表現曾多次獲得校內教學優良獎肯定,並獲頒台大教學傑出獎,每年僅1%教師能獲此殊榮,係台大給教師的最高榮譽之一,也被學校評選為第一屆優良導師。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來年,他再度挑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 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但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 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30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前半生,在別人眼中,該也是標準的「金榜題名」、算得上是超級好學生。先後考取建中、台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台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
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台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
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先是我自己在壯年之時,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我雖僥倖得勝,卻也大傷元氣。而沒幾年後,我又遭逢中年喪妻!失去了最愛的人,心裡什麼也不剩,只有空空蕩蕩,整個人渾渾噩噩⋯⋯ 但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自怨自艾,因為我還得拉拔兩個正要經歷青春期的小男孩長大。
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我在校園內觸目所見,年輕快樂、對未來滿懷想像與盼望的學生們。不禁感嘆: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大多時刻,學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過關斬將在大小的考試中勝出? 幾乎沒有人告訴我,考不上「好」學校、「好」科系之後該怎麼辦? 如何勇敢站起來面對挑戰?
聯考制度強調的是,不管喜不喜歡,先搶第一志願就對了! 從來沒有人認認真真地鼓勵我們: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再找出獨屬自己而非主流價值一致鍾愛的「第一志願」?
我們從小經常聽到的童話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與公主結婚,然後呢? 就沒了。從沒有告訴我們,王子公主可能吵架啊! 人生的本質就是無常的變動。如果有一天,公主離開了,王子該如何?
沒有人教過我們,我們也從來不會教學生,關於人生,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反而是我在歷經人生後,最想要獻給學生的禮物。
人生總有悲歡離合,但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更有能力,去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
如何做? 其實很簡單,提前把這些人生問題,丟給學生去想,讓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有心理準備;提前為他們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們突然面對了,竟只有手足無措的份。人生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我想教會學生的,是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 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選擇補考,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說穿了,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而成,懂得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麼是人生導師?「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重點是裡頭的精神,能不能讓你在歷經悲歡離合時,多一點力量與勇氣,繼續朝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無缺的老師,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學生,打開心胸、主動出擊,每天都能遇見自己的人生導師、每天都能茁壯成長。
關於作者/
郭瑞祥
1961年出生於台北,曾在台灣大學取得土木系學士,隨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土木工程碩士、機械工程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擔任研究發展中心資深製程工程師,並在職進修取得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企業管理碩士。1995年到台大任教迄今,現任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特聘教授。
做為一名大學教授,郭瑞祥認為除了知識的傳遞,人生智慧與經驗的傳承更為重要。中年經歷罹癌、喪妻等人生重大轉折後,深刻體悟人生有許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於是他以讀書會形式,在台大開設一門結合管理與人生的專題類課程,希望學生提早知道,管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讓自己生命更幸福的關鍵能力,在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管理任務」時,都能以智慧與勇氣做出發揮個人最大價值的判斷與抉擇。
課程推出後意外大受歡迎,也堅定他與更多人分享、用心貼近學生需求的決心。他認真的教學表現曾多次獲得校內教學優良獎肯定,並獲頒台大教學傑出獎,每年僅1%教師能獲此殊榮,係台大給教師的最高榮譽之一,也被學校評選為第一屆優良導師。
星期二, 5月 14, 2013
不要為明天憂慮(成功的故事,很精彩)
出身富裕之家,從小生活不虞匱乏的陳文敏,為何甘願在美國的大飯店中從洗廁所的工作開始?她又如何一步步
爬上餐飲總部總監的位子、並以一名東方女性的身分打進紐約上流社會?
十二年前,聞名南台灣的「帝國大飯店」董事長陳錦泉夫婦,關在自家的豪宅裡發怒,因為自己的掌上明珠陳文敏
負笈美國留學,取得紐約大學學位之後,竟然應徵進入一家老美開的大飯店裡洗廁所,幾個月後,女兒還高興地來信:
「老爸,我已經成為『帶位小姐』了。」想著女兒在異鄉成為比服務生還卑微的帶位小姐,陳錦泉就快抓狂了。
那幾年,陳錦泉從來不敢告訴親友自己有個在美國飯店「工作」的叛逆女兒,他認為那是一件非常見不得人的事。
然而不到十年光景,陳文敏已打破競爭激烈的紐約五星級飯店業中多項紀錄,成為最年輕的經理、最年輕的總監以
及上流圈中聞名的「WM宴會公司」老闆,尤以一位台灣來的女性,打入紐約上流社會,成為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
華爾街銀行總裁們以及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茱蒂.福斯特等名流的好友。
現任「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文敏,寫下一段傳奇的紐約之路。
陳文敏生長在富裕之家,三十年前,經營建材有成的父親在高雄創辦了當時南台灣第一大飯店「帝國大飯店」,
轟動一時;當時的陳文敏上下學都是司機專送,帶的便當是飯店廚師們準備的山珍海味,每次兩大盒便當一打開來,
同學們都紛紛圍著瞠目結舌。
高中畢業後,陳文敏赴美國取得紐約大學的飯店管理學位。
畢業前夕,被分發到紐約排名前三大的五星級大飯店「漢斯理皇宮」﹝HemesleyPalace﹞實習,飯店派給她的工作
是洗廁所。或許表現得不錯,畢業後,陳文敏順利考進這家大飯店,成為五星級大飯店的正式員工,不過,
她的工作仍然是掃廁所。
不久,餐廳部門的一位白人帶位小姐請辭,飯店主管們便在眾多打掃工裡,挑選出她來遞補缺額。
這位東方女性,非常感謝這位比她多出三年工作資歷的「資深」前輩,因此在交接過程中,謙卑請益。漢斯理皇宮的
客人都是紐約上流人士、歐洲以及中東的王公貴族。成為帶位小姐的陳文敏,一下子見識到這些人,非常震撼,她說:
「才二十出頭的我,就像海綿一樣,開始大量學習紐約上流階層的談吐、知識及文化!」這樣的工作,她覺得有趣極了,
壓根兒不想回台灣。她被訓練為專業的帶位小姐,知道如何用上流社會的方式稱呼部長、大使、王子、總裁等。
然而,美國五星級飯店的服務生並不晉用女性。在美國,進餐廳有一個竅門:「如果服務生都是男性,就很貴!所以,
儘管成為帶位小姐,陳文敏的升遷之路仍充滿障礙。
當了兩年帶位小姐後,竟破天荒直接成為領班,引起同事們不滿。
被拔擢成為領班後,陳文敏說:「因為我願意工作比別人晚,常常有一些領班無法等待晚走的客人時,儘管外頭已有朋友
等著接我下班,我還是願意留下來成為最晚走的工作人員。」而且這段期間,陳文敏特別受到中東王公貴族的歡迎。
有一位名叫薩烏的中東王子,甚至告訴她:「妳很適合經營飯店,我出一筆錢,妳來我的國家經營飯店吧!」休息時間,
其他領班要她幫忙盤點葡萄酒,陳文敏也願意負擔額外的工作。
她說:「多做一點,反而學更多,因為其他領班還教我如何看酒單。」
領班必須帶三組服務生,每組三人,共九位。剛開始所有服務生都不願意跟她,因為領班的表現影響到客人給的小費,
小費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大家都認為陳文敏無法獲得客人的青睞。
領班必須取得葡萄酒鑑定執照,陳文敏此時雖已取得品酒執照,但卻因缺少服務生的歷練,有一次替客人開酒時,
當場把軟瓶塞開斷,引起飯店主管一陣緊張。為了雪恥,陳文敏自告奮勇加班替吧台的酒保開酒瓶,連續開數個月直
到非常熟練為止。
後來每回有服務生把軟瓶塞開斷了,反而變成陳文敏來解圍。說也奇怪,東方女性的陳文敏,竟然頗受客人歡迎,
沒多久她這組的收入竟成為全餐廳最高。
她分析:「因為凡事為客人著想,手腕要很靈活。」有一次,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與他的導演行色匆匆地走進來,
這兩位來頭很大的客人卻沒有穿西裝也沒打領帶,按規定,漢斯理皇宮是拒絕這種客人進入的,除非穿上飯店為客人
準備的西裝,否則形同侮辱其他客人。
陳文敏判斷神色匆忙的麥克.道格拉斯此時必定不願穿上飯店的西裝,於是靈機一動,拿著西裝上前披在麥克.
道格拉斯的手上。麥克莞爾,相當配合。接著陳文敏刻意為他安排在隱密處,並沒有像一般飯店會把明星放在明顯
位置當作「招牌」。
接著專業地問他:「請問有多少時間?」麥克答:「四十分鐘。」
陳文敏便迅速為他準備精緻的小餐點,還細心安排一位服務生擋在前面,防止有人上前打擾。反應機靈贏得客戶死忠。
最後,麥克準備離開時,陳文敏調皮地問他:「有沒有人告訴你,說你長得很像麥克.道格拉斯?」
麥克聽了笑著說:「有時候會有人這樣說。」陳文敏接著道:「不,你比他帥多了。」
惹得麥克哈哈大笑,伸出手與她握手說:「你是我在紐約見過最好的飯店人員。」然後留下五十美元鉅額小費。
美國五星級飯店,客人給的小費,五元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價碼。
有了這一次體貼又愉快的用餐經驗,從此麥克到紐約都上漢斯理用餐,並且指定陳文敏為他服務。
又有一次,沒有訂位的麥克帶著太太與朋友忽然走進來,由於已有三組客人正在吧台等待,麥克這位巨星勢必要等上許久。
陳文敏又靈機一動故意嚷嚷:「麥克先生,您怎麼晚了二十分鐘才來!您的訂位剛被取消,不過,我試著想辦法盡快幫您
安排座位。」
五分鐘後,便幫麥克第一順位上桌,其他等候客人,就沒有抗議。
麥克笑著告訴她:「我看妳可以來好萊塢演戲了!」
又有一回,麥克在餐廳用餐,在另一桌的「第一波斯頓證券」﹝First Boston﹞副總裁雷納一直偷看麥克,陳文敏發現了,
趁著服務生上菜時,走上前問他:「雷納先生,您的公子上回說想要麥克的簽名,對不對?」雷納會過意高興地說:
「對啊,對啊!」
就這樣,從未提出要麥克為客人簽名的陳文敏,為雷納做了這件令他永生難忘的事,並且顧全了他這種身分所不能啟齒的心願。
就在陳文敏的死忠客人越來越多時,有一天,她接到剛卸下國務卿的季辛吉秘書南茜打電話來說季辛吉即將蒞臨飯店用餐。
當時季辛吉所到之處均引來大批媒體跟蹤,安全與隱密是最重要的事。
安排這種政治人物的位置非常講究,陳文敏本能地問:「有多少隨從?」
陳文敏說:「一定要安排在門口的對角斜線,讓他面向大門,背靠牆壁,左右與前面三桌均安排安全人員。」同時,
用餐的花費也設身處地著想。
陳文敏說:「企業人士比較有錢,餐點可以建議較高級的,但是卸任的政治人物,要為他們設想花費。」
於是陳文敏很細心、又很體面地讓季辛吉在這家大飯店完成划算又有面子的宴會。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知名人物的用餐習性,
這就是五星級大飯店的「競爭力」。
陳文敏設法打聽出猶太裔的季辛吉的習性:「不喝酒,愛喝沛綠雅﹝Perrier﹞礦泉水,不吃有殼的海鮮,不吃豬肉。」
因為季辛吉愛喝沛綠雅,所以,後來紐約的上流社會都喝沛綠雅。也因為陳文敏的用心,季辛吉後來每回一定要先確認
陳文敏在,才願意進漢斯理用餐。甚至整條華爾街的知名總裁與執行長,全都非常喜愛陳文敏,包括美國運通的執行長
羅賓森、中東銀行總經理雷夫、國際投資公司總裁貝克,甚至各國駐紐約的大使們,也都成為她的好朋友。有的客人會
寧願花時間等候陳文敏來上班。
陳文敏回憶,有一次,一位女士單獨走進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巨星茱蒂.福斯特。茱蒂很嚴肅,不愛講話,陳文敏一眼
就判斷茱蒂是很有個性,不喜歡被煩的人。接著,陳文敏俐落地把她引到角落,前面還有一棵植栽遮住。茱蒂吃得很清淡,
不喜歡油膩,另外也喜歡紐約歌劇。
大概欣賞陳文敏的善體人意,茱蒂.福斯特後來也常來,但總是一個人。陳文敏利用機會讓她知道自己也很喜歡歌劇,
所以茱蒂有時會邀請陳文敏一齊坐下來聊一聊,詢問紐約的歌劇近況。因為表現優異,有工作狂的陳文敏在當了一年半
的領班後,二十八歲便成為餐廳部門的經理,創下紀錄。三十四歲,又進一步升為餐飲總部的總監,掌理六個餐廳,
也刷新紀錄,她這位東方女性的成就,在當時紐約變成大事,她也因此成為『紐約客』雜誌以及『紐約』雜誌的新聞人。
陳文敏也認定:「人生的造化,與自我的努力有絕對關係!」她成為經理時,接到一通電話,是多年前那位請辭的白人
帶位小姐打來的,她以請求的口吻說:「有缺人嗎?」
陳文敏回答:「據我所知,現在好像沒有經理的缺。」她聽了連忙說:「啊,我不是要應徵經理,我還是應徵帶位小姐。」
當陳文敏距離總經理職務只剩一步之差時,她做了一個決定:「我要自己出來創業。」於是一年後,她跳出來開設
「WM宴會公司」,專門幫上流社會辦理宴會與活動。
由於她掌握上流社會的名單,上流圈子都願意讓她接案子,所以營業額驚人,一開始就創下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萬元﹞
的年營業額,獲利率在四成以上。
紐約上流人物非常重視隱私,陳文敏獲得他們的信任,所以不斷增加客源,她說:「為他們辦宴會,還要簽下秘密協定,
信守不得攝影、不得錄音、不得將宴會所見所聞洩漏給第三者,否則會吃上官司。」憑著一己之力,陳文敏在紐約不僅
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且擁有三棟公寓、名車及司機、傭人。
一九九五年、應年邁的母親之命,三十八歲的陳文敏決定結束紐約的事業,變賣紐約的資產回台灣,當飛機飛離甘迺迪
機場時,她喃喃自語:「當我再回紐約時,我將只變成一位遊客,因為紐約的商場競爭太激烈了,我知道這麼一走,
就無法競爭了。」
美式風格注入營建業新生命
陳文敏回台創立「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引進紐約上流社會新的休閒觀念,也成為這兩年「豪宅」案中有關頂級休閒
俱樂部設施的主導人。才短短五年,她已接辦包括青山鎮、天籟、海神及寶成建設總部等的俱樂部施工、管理與服務等
二十多個案子。預估今年營業額為新台幣五千多萬元。
陳文敏以美式風格,游走在傳統產業的大老闆中,頗引人矚目。
寶成建設董事長林常榮說:「我認為陳文敏為非常傳統又逐漸走下坡的台灣營建業注入了新生命。」
陳文敏說:「在我的眼裡,台灣像是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卻擁有四十歲的財富,所以像是暴發戶。我有一個想法,
想讓台灣變成一個四十歲,成熟又有文化的男人。」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相信自己就會有力量
爬上餐飲總部總監的位子、並以一名東方女性的身分打進紐約上流社會?
十二年前,聞名南台灣的「帝國大飯店」董事長陳錦泉夫婦,關在自家的豪宅裡發怒,因為自己的掌上明珠陳文敏
負笈美國留學,取得紐約大學學位之後,竟然應徵進入一家老美開的大飯店裡洗廁所,幾個月後,女兒還高興地來信:
「老爸,我已經成為『帶位小姐』了。」想著女兒在異鄉成為比服務生還卑微的帶位小姐,陳錦泉就快抓狂了。
那幾年,陳錦泉從來不敢告訴親友自己有個在美國飯店「工作」的叛逆女兒,他認為那是一件非常見不得人的事。
然而不到十年光景,陳文敏已打破競爭激烈的紐約五星級飯店業中多項紀錄,成為最年輕的經理、最年輕的總監以
及上流圈中聞名的「WM宴會公司」老闆,尤以一位台灣來的女性,打入紐約上流社會,成為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
華爾街銀行總裁們以及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茱蒂.福斯特等名流的好友。
現任「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文敏,寫下一段傳奇的紐約之路。
陳文敏生長在富裕之家,三十年前,經營建材有成的父親在高雄創辦了當時南台灣第一大飯店「帝國大飯店」,
轟動一時;當時的陳文敏上下學都是司機專送,帶的便當是飯店廚師們準備的山珍海味,每次兩大盒便當一打開來,
同學們都紛紛圍著瞠目結舌。
高中畢業後,陳文敏赴美國取得紐約大學的飯店管理學位。
畢業前夕,被分發到紐約排名前三大的五星級大飯店「漢斯理皇宮」﹝HemesleyPalace﹞實習,飯店派給她的工作
是洗廁所。或許表現得不錯,畢業後,陳文敏順利考進這家大飯店,成為五星級大飯店的正式員工,不過,
她的工作仍然是掃廁所。
不久,餐廳部門的一位白人帶位小姐請辭,飯店主管們便在眾多打掃工裡,挑選出她來遞補缺額。
這位東方女性,非常感謝這位比她多出三年工作資歷的「資深」前輩,因此在交接過程中,謙卑請益。漢斯理皇宮的
客人都是紐約上流人士、歐洲以及中東的王公貴族。成為帶位小姐的陳文敏,一下子見識到這些人,非常震撼,她說:
「才二十出頭的我,就像海綿一樣,開始大量學習紐約上流階層的談吐、知識及文化!」這樣的工作,她覺得有趣極了,
壓根兒不想回台灣。她被訓練為專業的帶位小姐,知道如何用上流社會的方式稱呼部長、大使、王子、總裁等。
然而,美國五星級飯店的服務生並不晉用女性。在美國,進餐廳有一個竅門:「如果服務生都是男性,就很貴!所以,
儘管成為帶位小姐,陳文敏的升遷之路仍充滿障礙。
當了兩年帶位小姐後,竟破天荒直接成為領班,引起同事們不滿。
被拔擢成為領班後,陳文敏說:「因為我願意工作比別人晚,常常有一些領班無法等待晚走的客人時,儘管外頭已有朋友
等著接我下班,我還是願意留下來成為最晚走的工作人員。」而且這段期間,陳文敏特別受到中東王公貴族的歡迎。
有一位名叫薩烏的中東王子,甚至告訴她:「妳很適合經營飯店,我出一筆錢,妳來我的國家經營飯店吧!」休息時間,
其他領班要她幫忙盤點葡萄酒,陳文敏也願意負擔額外的工作。
她說:「多做一點,反而學更多,因為其他領班還教我如何看酒單。」
領班必須帶三組服務生,每組三人,共九位。剛開始所有服務生都不願意跟她,因為領班的表現影響到客人給的小費,
小費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大家都認為陳文敏無法獲得客人的青睞。
領班必須取得葡萄酒鑑定執照,陳文敏此時雖已取得品酒執照,但卻因缺少服務生的歷練,有一次替客人開酒時,
當場把軟瓶塞開斷,引起飯店主管一陣緊張。為了雪恥,陳文敏自告奮勇加班替吧台的酒保開酒瓶,連續開數個月直
到非常熟練為止。
後來每回有服務生把軟瓶塞開斷了,反而變成陳文敏來解圍。說也奇怪,東方女性的陳文敏,竟然頗受客人歡迎,
沒多久她這組的收入竟成為全餐廳最高。
她分析:「因為凡事為客人著想,手腕要很靈活。」有一次,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與他的導演行色匆匆地走進來,
這兩位來頭很大的客人卻沒有穿西裝也沒打領帶,按規定,漢斯理皇宮是拒絕這種客人進入的,除非穿上飯店為客人
準備的西裝,否則形同侮辱其他客人。
陳文敏判斷神色匆忙的麥克.道格拉斯此時必定不願穿上飯店的西裝,於是靈機一動,拿著西裝上前披在麥克.
道格拉斯的手上。麥克莞爾,相當配合。接著陳文敏刻意為他安排在隱密處,並沒有像一般飯店會把明星放在明顯
位置當作「招牌」。
接著專業地問他:「請問有多少時間?」麥克答:「四十分鐘。」
陳文敏便迅速為他準備精緻的小餐點,還細心安排一位服務生擋在前面,防止有人上前打擾。反應機靈贏得客戶死忠。
最後,麥克準備離開時,陳文敏調皮地問他:「有沒有人告訴你,說你長得很像麥克.道格拉斯?」
麥克聽了笑著說:「有時候會有人這樣說。」陳文敏接著道:「不,你比他帥多了。」
惹得麥克哈哈大笑,伸出手與她握手說:「你是我在紐約見過最好的飯店人員。」然後留下五十美元鉅額小費。
美國五星級飯店,客人給的小費,五元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價碼。
有了這一次體貼又愉快的用餐經驗,從此麥克到紐約都上漢斯理用餐,並且指定陳文敏為他服務。
又有一次,沒有訂位的麥克帶著太太與朋友忽然走進來,由於已有三組客人正在吧台等待,麥克這位巨星勢必要等上許久。
陳文敏又靈機一動故意嚷嚷:「麥克先生,您怎麼晚了二十分鐘才來!您的訂位剛被取消,不過,我試著想辦法盡快幫您
安排座位。」
五分鐘後,便幫麥克第一順位上桌,其他等候客人,就沒有抗議。
麥克笑著告訴她:「我看妳可以來好萊塢演戲了!」
又有一回,麥克在餐廳用餐,在另一桌的「第一波斯頓證券」﹝First Boston﹞副總裁雷納一直偷看麥克,陳文敏發現了,
趁著服務生上菜時,走上前問他:「雷納先生,您的公子上回說想要麥克的簽名,對不對?」雷納會過意高興地說:
「對啊,對啊!」
就這樣,從未提出要麥克為客人簽名的陳文敏,為雷納做了這件令他永生難忘的事,並且顧全了他這種身分所不能啟齒的心願。
就在陳文敏的死忠客人越來越多時,有一天,她接到剛卸下國務卿的季辛吉秘書南茜打電話來說季辛吉即將蒞臨飯店用餐。
當時季辛吉所到之處均引來大批媒體跟蹤,安全與隱密是最重要的事。
安排這種政治人物的位置非常講究,陳文敏本能地問:「有多少隨從?」
陳文敏說:「一定要安排在門口的對角斜線,讓他面向大門,背靠牆壁,左右與前面三桌均安排安全人員。」同時,
用餐的花費也設身處地著想。
陳文敏說:「企業人士比較有錢,餐點可以建議較高級的,但是卸任的政治人物,要為他們設想花費。」
於是陳文敏很細心、又很體面地讓季辛吉在這家大飯店完成划算又有面子的宴會。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知名人物的用餐習性,
這就是五星級大飯店的「競爭力」。
陳文敏設法打聽出猶太裔的季辛吉的習性:「不喝酒,愛喝沛綠雅﹝Perrier﹞礦泉水,不吃有殼的海鮮,不吃豬肉。」
因為季辛吉愛喝沛綠雅,所以,後來紐約的上流社會都喝沛綠雅。也因為陳文敏的用心,季辛吉後來每回一定要先確認
陳文敏在,才願意進漢斯理用餐。甚至整條華爾街的知名總裁與執行長,全都非常喜愛陳文敏,包括美國運通的執行長
羅賓森、中東銀行總經理雷夫、國際投資公司總裁貝克,甚至各國駐紐約的大使們,也都成為她的好朋友。有的客人會
寧願花時間等候陳文敏來上班。
陳文敏回憶,有一次,一位女士單獨走進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巨星茱蒂.福斯特。茱蒂很嚴肅,不愛講話,陳文敏一眼
就判斷茱蒂是很有個性,不喜歡被煩的人。接著,陳文敏俐落地把她引到角落,前面還有一棵植栽遮住。茱蒂吃得很清淡,
不喜歡油膩,另外也喜歡紐約歌劇。
大概欣賞陳文敏的善體人意,茱蒂.福斯特後來也常來,但總是一個人。陳文敏利用機會讓她知道自己也很喜歡歌劇,
所以茱蒂有時會邀請陳文敏一齊坐下來聊一聊,詢問紐約的歌劇近況。因為表現優異,有工作狂的陳文敏在當了一年半
的領班後,二十八歲便成為餐廳部門的經理,創下紀錄。三十四歲,又進一步升為餐飲總部的總監,掌理六個餐廳,
也刷新紀錄,她這位東方女性的成就,在當時紐約變成大事,她也因此成為『紐約客』雜誌以及『紐約』雜誌的新聞人。
陳文敏也認定:「人生的造化,與自我的努力有絕對關係!」她成為經理時,接到一通電話,是多年前那位請辭的白人
帶位小姐打來的,她以請求的口吻說:「有缺人嗎?」
陳文敏回答:「據我所知,現在好像沒有經理的缺。」她聽了連忙說:「啊,我不是要應徵經理,我還是應徵帶位小姐。」
當陳文敏距離總經理職務只剩一步之差時,她做了一個決定:「我要自己出來創業。」於是一年後,她跳出來開設
「WM宴會公司」,專門幫上流社會辦理宴會與活動。
由於她掌握上流社會的名單,上流圈子都願意讓她接案子,所以營業額驚人,一開始就創下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萬元﹞
的年營業額,獲利率在四成以上。
紐約上流人物非常重視隱私,陳文敏獲得他們的信任,所以不斷增加客源,她說:「為他們辦宴會,還要簽下秘密協定,
信守不得攝影、不得錄音、不得將宴會所見所聞洩漏給第三者,否則會吃上官司。」憑著一己之力,陳文敏在紐約不僅
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且擁有三棟公寓、名車及司機、傭人。
一九九五年、應年邁的母親之命,三十八歲的陳文敏決定結束紐約的事業,變賣紐約的資產回台灣,當飛機飛離甘迺迪
機場時,她喃喃自語:「當我再回紐約時,我將只變成一位遊客,因為紐約的商場競爭太激烈了,我知道這麼一走,
就無法競爭了。」
美式風格注入營建業新生命
陳文敏回台創立「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引進紐約上流社會新的休閒觀念,也成為這兩年「豪宅」案中有關頂級休閒
俱樂部設施的主導人。才短短五年,她已接辦包括青山鎮、天籟、海神及寶成建設總部等的俱樂部施工、管理與服務等
二十多個案子。預估今年營業額為新台幣五千多萬元。
陳文敏以美式風格,游走在傳統產業的大老闆中,頗引人矚目。
寶成建設董事長林常榮說:「我認為陳文敏為非常傳統又逐漸走下坡的台灣營建業注入了新生命。」
陳文敏說:「在我的眼裡,台灣像是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卻擁有四十歲的財富,所以像是暴發戶。我有一個想法,
想讓台灣變成一個四十歲,成熟又有文化的男人。」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相信自己就會有力量
星期五, 5月 10, 2013
誰願放手??
告訴你一宗意外。
這是一個早上,媽媽正在廚房清洗早餐的碗。
有一個四歲的小孩子,自得其樂地在沙發上玩耍,不久之後,媽媽聽到孩子的哭啼聲。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媽媽還沒有將手抹乾,就衝出去客廳看看孩子去了哪裡。
原來,孩子仍坐在沙發上;但是,他的手卻插進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 裡。
花樽是上窄下闊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入,但伸不出來。母親用了不同的辦法,把卡著了的手拿出來,但都不得要領。
媽媽開始焦急,她稍為用力一點,小孩子就痛得叫苦連天。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媽媽想了一個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
可是她稍有猶豫,因為這個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價值連城 的古董。
不過,為了兒子的手能夠拔出,這是唯一的辦法。
結果,她忍痛將花樽打破了。
雖然損失不菲,但兒子平平安安,媽媽也就不太計較了。
她叫兒子將手伸給她看看有沒有損傷。
雖然孩子完全沒有任何皮外傷,但他的拳頭仍是緊握住似的,無法張 開。
是不是抽筋呢?媽媽又再驚惶失措。
原來,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頭張不開,是因為他緊捉著一個十元硬幣。
他是為了拾這一個硬幣,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內。
小孩子的手伸不出來,其實,不是因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為他不肯 放手。
感情的事,很多時都是盲目的。
你曾為他做的,當日,你是多麼的覺得天經地義;今天,你卻感到荒謬到極。
盲目是幸福的,只要盲目能維持一生一世。
問題是,有一天,我和你都會像小孩子一樣,發現自己被感情問題卡 住了,動彈不得。
問題出現了,你煩得天都要倒下來。
你希望尋求方法解脫,但全都徒勞。
別人說:「問題不是你所想的複雜,只是你肯放手就解決。」你卻偏偏不肯放手。
這時,你不會想:「這樣值不值?」
你只會自問:「我還愛不愛?」
只要是愛,你覺得再沒有甚麼要猶豫。
你會很努力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
你一直守去,你不會放手。
其實,放手就立刻解決問題,只是大家都逃避這個事實。
你寧願受著牢籠,都不願解脫。
「這段感情值得這樣磨下去嗎?」你的朋友會勸你放棄。
你不相信,這份愛,只是一枚十元硬幣。
你忍痛執著這份感情,不惜代價,消耗了許多眼淚,虛度了不少的歲 月,粉碎了很多機會。
放手,帶來更大的釋放。為了區區十元,打碎了一個古董花樽,小孩子當時不會了解,也不會後悔,因為那時資訊不全。
他不了解他執著那個硬幣的機會成本是那麼大。
他長大了之後,才會了解花樽的價值,才會明白自己昔日的愚昧。
你固執感情,不肯放手;我只好惟願你不會長大,一生都不會後悔。
這是一個早上,媽媽正在廚房清洗早餐的碗。
有一個四歲的小孩子,自得其樂地在沙發上玩耍,不久之後,媽媽聽到孩子的哭啼聲。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媽媽還沒有將手抹乾,就衝出去客廳看看孩子去了哪裡。
原來,孩子仍坐在沙發上;但是,他的手卻插進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 裡。
花樽是上窄下闊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入,但伸不出來。母親用了不同的辦法,把卡著了的手拿出來,但都不得要領。
媽媽開始焦急,她稍為用力一點,小孩子就痛得叫苦連天。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媽媽想了一個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
可是她稍有猶豫,因為這個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價值連城 的古董。
不過,為了兒子的手能夠拔出,這是唯一的辦法。
結果,她忍痛將花樽打破了。
雖然損失不菲,但兒子平平安安,媽媽也就不太計較了。
她叫兒子將手伸給她看看有沒有損傷。
雖然孩子完全沒有任何皮外傷,但他的拳頭仍是緊握住似的,無法張 開。
是不是抽筋呢?媽媽又再驚惶失措。
原來,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頭張不開,是因為他緊捉著一個十元硬幣。
他是為了拾這一個硬幣,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內。
小孩子的手伸不出來,其實,不是因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為他不肯 放手。
感情的事,很多時都是盲目的。
你曾為他做的,當日,你是多麼的覺得天經地義;今天,你卻感到荒謬到極。
盲目是幸福的,只要盲目能維持一生一世。
問題是,有一天,我和你都會像小孩子一樣,發現自己被感情問題卡 住了,動彈不得。
問題出現了,你煩得天都要倒下來。
你希望尋求方法解脫,但全都徒勞。
別人說:「問題不是你所想的複雜,只是你肯放手就解決。」你卻偏偏不肯放手。
這時,你不會想:「這樣值不值?」
你只會自問:「我還愛不愛?」
只要是愛,你覺得再沒有甚麼要猶豫。
你會很努力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
你一直守去,你不會放手。
其實,放手就立刻解決問題,只是大家都逃避這個事實。
你寧願受著牢籠,都不願解脫。
「這段感情值得這樣磨下去嗎?」你的朋友會勸你放棄。
你不相信,這份愛,只是一枚十元硬幣。
你忍痛執著這份感情,不惜代價,消耗了許多眼淚,虛度了不少的歲 月,粉碎了很多機會。
放手,帶來更大的釋放。為了區區十元,打碎了一個古董花樽,小孩子當時不會了解,也不會後悔,因為那時資訊不全。
他不了解他執著那個硬幣的機會成本是那麼大。
他長大了之後,才會了解花樽的價值,才會明白自己昔日的愚昧。
你固執感情,不肯放手;我只好惟願你不會長大,一生都不會後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