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17, 2012

用心,決定成敗的關鍵

一位老師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不用心。叫他做的都會按照吩咐去做,只是不用心去想中間的關係,以致辛苦讀進去的資料沒有放對地方, 變成白 讀。另一位老師說,不只孩子不用心,連大人也不用心,她跟朋友約在高鐵車站見面,朋友臨時有事不能來接她,請別人代勞,但竟然沒有把見面地點的細 節告訴來 接的人,害她在車站多等了半個多小時。她生氣的說:「換人接沒關係,但要講清楚,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心,丟下一句『去幫我接』就不管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Murphy's law):假如事情有可能出錯,就會出錯(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很多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說話者沒有用心想一下聽話者的背景知識,陰錯陽差,悲劇就發生了。
哈佛有位教授在上課時問學生:「下課前,有時間聽我講個故事嗎?」學生都看看手錶說:「當然有。」他再問學生:「現在是幾點?」結果剛剛看過手錶 的學生又 再看一次錶才能回答。我們納悶:「不是才看過時間嗎?怎麼不知道現在幾點?」他說:「學生第一次看手錶時,不是看時間,而是在看離下課還有幾分 鐘,夠不夠 讓老師講故事,所以就不知道時間是幾點,必須再看一遍。」
其實我們看東西不是用眼在看,是用心在看,你只看得見你預期看見的東西(All that we see are our visualization, we see not with the eye, but with the soul.)。我們從小學會在特定情境中尋找特定東西,心中所預期要找的東西,會使我們忽略了不在預期中的環境物件,因此就視而不見了。
這種只看一件東西的標準答案教育方式,對創造力非常不利,因為創造力的定義就是「在每個人都看到的東西中,看到別人沒看到的」。孩子必須能從不同 的角度去 看事情,才會產生創意。在還有八天才出生的小貓大腦攝影上,我們看到牠大腦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神經連結。但等牠變老時,同一個神經元的神經連結已 不像小時 候那麼茂密。用進廢退,只剩下常用的變得很粗大,不用的已被修剪掉了。神經連結得愈密,愈容易觸類旁通,所以小孩的創造力常比大人好,他們常看到 大人沒看 到的東西。
凡事用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在科學上,一個問題界定得好,答案就出來了一半,誠如大家熟知的「季諾的弔詭」(Zeno's Paradox):如果每次都朝目標前進一半的距離,將永遠無法到達目標,也就是說,如果每次朝家門走一半的距離,將永遠進不了家門。但是如果把這個詭論 倒過來,每次只朝目的地走一小步,不論這一步有多小,總有一天可以到達目的地。所以應該鼓勵孩子去做,即使做得慢,也總有一天會達到目標。

星期六, 6月 16, 2012

人生,要做「痛」的功課 文│蔣勳

人生,要做「痛」的功課     文│蔣勳                                                                    
                                                                                                                 
沒有經過失敗的人生,那真是遺憾,因為失敗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刻。              
退稿時的沮喪,思考後重新再出發;愛一個人得不到回應時,孤獨時刻回來做自己,
反而把自己搞清楚了。這些人生記憶最深刻的事,只有在失敗時才能嘗到。        
我覺得今天我們年輕的世代要理解一件事,那就是單一味覺都是貧乏的,         
人生必須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才能擁有豐富。                              
童年時,因為舌尖味蕾成熟所以愛吃糖,糖是寵愛也是幸福;青少年發育後,      
舌的兩側酸性味蕾開始成熟,所以青澀年少喜歡吃酸的,因為酸是一種淡淡的失落  
感;                                                                     
鹹是一種勞苦,它是血與汗的味道;辣是一種熱情,也是瘋狂與叛逆,            
所以《紅樓夢》人物王熙鳳精明幹練,別稱鳳辣子;苦則是一種莊嚴,是舌根的味  
覺,                                                                     
也是最後成熟的味蕾,由於苦最不容易理解,也是最沉重的,所以大家都不要,   
但是苦卻是人生最後最穩定的力量。                                          
蘇東坡年輕時是大才子,考試時連皇帝都要接見他,吃甜吃太多,只要受到一點   
酸味排擠就會抱怨,寫一些詩來罵人;後來被關到牢裡,碰到瀕臨死亡的危機,   
45 歲時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名句,因為他已經開始吃苦,   
生命圓融了,所以完全豁達了。                                             
                                                                           
逆境思考1:要克服的是自己的弱質,而不是外在環境的困境                     
為什麼古代園林的路一定要做得彎彎曲曲的?因為它告訴你人生如果是一條直路的  
話,                                                                     
不過就是從生到死,那你幹嘛還那麼筆直的走?為什麼不彎一彎、繞一繞,        
遇到中間有亭子時就應該要停下來。就像是一生只吃甜是不幸的,一生只吃苦也是不
幸的,                                                                    
必須是甜酸鹹辣苦的豐富,才能構成幸福的人生。                              
有時候,成與敗,真的就是心境轉換而已。                                    
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台灣民間還是非常有競爭力,各行各業碰到危機都不容易被打
倒,                                                                     
一般小市民沒問題,是職場知識分子出了問題。                                
在歐洲我看不到這個現象,但是在台灣,愈到鄉下愈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        
因為台灣是移民社會,它是打拼過來的,所以不那麼怕失敗,反而是知識分子被   
保護過度的恐懼。你看那些小市民遇到生意不好,收一收就改行了,              
可以十萬八千里的改行,從蚵仔麵線一下子跳到開童裝店,這就是移民的本質。   
可是我在台北觀察職場工作者,都有很硬的殼,就像是貝殼一樣,因為裡面太柔軟  
所以不敢打開,因為怕被傷害所以自己緊緊閉著,但是時間久了,               
他會不知道自己外面有一個硬殼。                                            
我想告訴年輕一代,我們一定要對抗自己的弱質,不是對抗外面環境的困境。      
環境再壞都不會影響我們,可是我們自己如果內心變成弱質的狀況,就很難救回來,
一定要把弱質部分補強起來,而不是我覺得現在太弱了,自己先恐懼,先把自己嚇得
要死,                                                                    
覺得會不會失業等等。真的失業有這麼糟糕?我覺得也可以置之死地之後,可不可以
有一個轉機?所有的危機都是轉機,它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如果你的人生老是在  
沒有發生危機的狀況,你也永遠沒有最好的機會。                              
生物學談到痛,認為痛雖然是每個人不喜歡的,但是痛卻是生物存活最重要的一個經
驗。                                                                     
如果有一個小孩得了無痛症,那他絕對長不大,因為火燒刀割他都沒感覺。        
所以今天身心所經歷的痛都是成長的經驗,只要度過了痛,結了疤就會更堅強。   
如果你遇到了逆境,你要做的就是痛的功課。台灣現在是最好的時候,五、六十年來
都沒有戰爭與饑荒,這在中國歷史上很少看到,但是卻產生那麼多的抱怨,在我們父
母                                                                        
那個年代,經歷戰亂與饑荒,隨便講出一點點經歷都會嚇死你,                  
如果接下來未必一直那麼好,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怎麼去應變?                  
人生的功課,只做單一都好危險,急公好利的社會,僅憑一句格言是救不了人生的,
必須在生活裡體驗豐富的滋味,才能找到生命的立足點在哪裡。                  
                                                                           
逆境思考2:重新體會人性根本觸覺,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這些年我講很多觸覺,因為我覺得觸覺可以挽回人與人的關係,即使遇到逆境,   
你回到家還有親人溫暖的擁抱,還擁有記憶中的童年溫度。                     
有一段時間我在竹科給企業員工上課,談美學,有一個人打斷我舉手發問說:      
「我結了婚,有一個5 歲女兒,請問我應該讓她學鋼琴還是小提琴?」            
這位竹科工程師每天不到晚上11 點是不會回家的,他是公司裡最打拼的人,工作了  
8 年都沒有休假過,美對他而言,太遙遠,跟他沒有切身關係,他只希望我給他答  
案。                                                                     
我知道他一直在等我回答,但是我告訴他:「你可不可以早一點回去抱抱女兒,   
不要急著送她去學小提琴或是鋼琴?」他問為什麼?我說,我希望一個5 歲小女孩在
長大的過程中能記得父親的體溫,將來她走到天涯海角,這會是她最重要、最穩定的
力量。                                                                    
我相信這位爸爸是愛女兒的,但是他的愛就是給女兒一屋子的玩具,再送她去才藝班
學習,                                                                    
他認為這就是愛。我記得小時候我放學一回到家,父親會問我功課做了沒?考試為什
麼                                                                        
沒有考第一名?母親說父親真囉嗦,就把我往懷裡抱,到現在我都還記得母親擁抱的
溫度。                                                                    
有一次我跟永豐餘老闆聊天,因為他們現在做生機飲食,他告訴我,其實不要吃你  
不認識的人做的東西。這句話很有趣,想想看,我們怎麼做得到?               
我們現在在外面吃的食物,全部都是我們不認識的人做的。可是我小時候直到25 歲  
去                                                                        
法國之前,至少我吃的東西都是我認識的人做的,就是我媽媽,怎麼會不健康?同樣
的,                                                                     
你年輕時一定也是健康的。所以我就在想,怎麼樣把這樣的文化找回來,因為這樣的
文化關係到自己,也關係到身邊幾個最親的人。                                
如果你沒有被寵愛過,有一天你也不懂得如何寵愛他人。                        
有一次我跟企業裡的員工談過勞死,因為他們好像出了很大問題。那位演講主辦人就
是                                                                        
因為被醫生警告,如果再繼續操勞就會過勞死,所以他退下來做公司福委會的人。  
我跟他們說,可不可以回家後先做一件事,那就是泡澡,然後自己按摩肩膀,感受它
有多硬。動物一受到驚嚇,第一個反應就是縮起來,而第一個縮起來的部分就是肩  
膀。                                                                     
我們平常在電腦裡瀏覽的所有資訊,都是讓你肩膀變硬的原因,情緒的反應在你不知
不覺中                                                                    
累積,所以你更要讓肩膀放鬆,至少不要讓它變得更硬。                        
結果下次上課時,很多人都說按一按肩膀就哭起來了,因為從來沒有這樣去認識自己
的身體,覺得身體好可憐。這裡面不是別人關不關心你的問題,而是你自己都不關心
你自己,                                                                  
根本已經長期沒辦法愛自己了。我最近也常跟企業主說,你們基金會一天到晚在外面
做公益,反而公司的員工沒有時間參加;可以不可以回到企業本身,把企業裡上萬個
員工的身心                                                               
都照顧好,先健全自己內部,再做社會公益?                                 
我覺得企業跟家庭沒有那麼衝突,真的就是看有沒有心,有心就能改變。         
                                                                           
逆境思考3:做痛的功課,更要做美的功課                                      
我覺得在這個大環境令人沮喪的時刻,反而更需要莊子的思考。因為莊子透過講故事
的方式告訴你,一條魚想變成鳥就能變成鳥,就看你自己有沒有夢想,你想飛就能飛
起來。                                                                    
台灣今天談夢想好像太奢侈了,連我跟年輕人講美都要有好大的勇氣,因為太奢侈  
了,                                                                     
因為他在生活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你跟他談美你會覺得好慚愧。可是美也是所有人
的救贖,最有錢的人需要美,最窮的人也需要美,美學的本質不會只對富或是只對窮
講,莊子說:                                                              
「天地有大美」,你不一定非得上音樂廳或是國家戲劇院來欣賞美,古人說:「靜聽
松風」。                                                                  
你可以在生活裡體驗真實的美,你會發覺住在台灣還是滿幸福的,因為要看山看海很
快就到,不像在巴黎,必須開很久的車,或是在上海,沒地方泡溫泉,山更是小得可
憐。

星期三, 6月 06, 2012

「不會後悔的五十條法則」

讓年收入增加十倍,「不會後悔的五十條法則」
1.「對自己重要的事」優先處理→「人生裡頭,自己想要得到的」前三項用「餅形圖表」畫出來
2.不要掉入「守成」的窠臼→至少二○%要以進攻模式來前進
3.不以「二元論」來思考→豐富的人生來自於灰色地帶
4.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每週先將當週「工作」與「家庭」的比重規畫好
5.把「今天」看得比未來的成功更重要→不要用「一年」,而是用「一日」為單位來找出那些「元氣的泉源」
6.要有絕不認輸的「絕對自信」→先設定好了基準,以「相對式的自信」來看待
7.培養出無人能比的「強項」出來→找出「有把握贏的戰場」,再來決一勝負
8.能夠「快速果決果斷」→將決策的問題面切細到可以判斷的程度
9.在公司內外建立起「可靠的人脈」→可以幫忙「人才檢索」的重要友人至少要有三位
10.注意到「自己的特性」→自己是管理的腦比較強呢?還是市場行銷的腦比較強呢?這點要先了解
11.知道公司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掌握住公司「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12.別每天被事情追著跑,老是處理那些「待處理」的業務→每週設定「令人感到興奮的目標」
13.要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當作最後的挑戰機會,「具體地」規畫未來
14.搞清楚自己現在到底「完成了什麼?」→在「每一季」寫下自己對公司的貢獻
15.具備「驅使他人做事的技巧」→不光是業務要管理,「工作動力」也要管理
16.具有致勝的「交涉能力」→時時注意到「大局觀點」「共同感受」「妥協點」
17.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要清楚可以打動人心的「傳達能力」的三種秘訣
18.善於「做決策」→決策不要靠感覺,要養成用量化方式來處理的習慣
19.重視「速度」→常常思考如何能夠比現在「更加快速」完成工作
20.改掉「不解人意」的毛病→首先從對方立場考量的「小行動」開始
21.要能「善用時間」→比效率更重要的是「週末的時間」保持在工作中的心態
22.有效地利用「週末的時間」→將週末分為六個時段,再計畫如何來過
23.重視「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如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沒辦法很長,用點貼心的小動作,可達到「十倍的效果」
24.不須「配合對方」去應酬→「星期一、二、四」不參加飯局,自己要有所取捨
25.沒必要當個「很喜歡應酬的人」→宣布「在哪段時間內是不接受邀約的」
26.別搞錯了事情的「優先順序」→要以「相關人員軸」和「時間軸」的這兩個軸來判斷優先順序
27.要知道如何利用「瑣碎的時間」→常常注意到哪些是「十分鐘內可以作的事」
28.勇於挑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常常寫下「有時間的時候,自己想做的事」
29.重視不牽涉利害的「人際關係」→要有遇到困難時能伸出援手的朋友
30.部下求助時,沒有扮演好「上司」的角色,給予協助→善用「人際網路」來解決問題
31.重視「與年輕人之前的關係」→與年輕一輩交往不但可以促使自己成長,也可以帶來「情報與機會」
32.克服「不善於溝通」的毛病→以關心對方為出發點,來加強自己的「問人問題」的能力
33.別因為「說話的技巧」吃了虧→養成用「關鍵字」、「關鍵句」、「小故事」的「三段論法」來表達的習慣
34.「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培養好「非言語溝通」的能力
35.應該找個「公司以外的人生舞台」→主動參加「工作以外的活動」,讓自己能感受到的自己存在的價值
36.騰出時間來「自我省思」→通勤的時間用在「自我省思」上
37.多讀點「工作上有用的書」→「主題式讀書法」可以讓人確實吸收內容
38.找出時間來讀「書」→用「經典式讀書法」,把書的內容讀熟到可以拿來演講的程度
39.能活用「讀書的效用」→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多收集些語句詞彙」
40.多提升自己的「教養」水準→把客廳的一角當做你的「書房」
41.考量自己的年齡來用錢→「小氣就是吃虧」,請後進們吃飯吧!
42.提早對「父母看護問題」做準備→與其有人犧牲,不如交給專業的看護
43.培養興趣來擴展自己的生活領域→擴展自己領域的最快方法就是「與朋友有相同的興趣」
44.積極參加「父母效能訓練」→從「父母效能訓練」與公司管理的共同處,學習「教育的方法」
45.好好評估「上司的能力」→要評估上司的能力,先看他的「決策基準」在哪裡
46.看清「公司的價值觀」→公司是否在栽培「人才」,要看清楚
47.「升遷出頭天」靠提拔→想要升遷出頭天,要有八分攀強附勢,找靠山(貴人加持)
48.不應該用「感情」來看待人事的安排→要知道「誰都認同的人事安排是根本不存在的」
49.應該有份薪資以外的「生活所得」→不要雞蛋只放一個籃子,要有作為備用的副業
50.多與「在地社區」的人士往來→至少要與地方社會人士建立能互道「再見」的交情

星期二, 6月 05, 2012

忌妒有害而無益 -- 聖嚴法師《從心溝通˙學習欣賞與讚美》

當別人表現得比你好時,如果心裡感到很不舒服,那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了。凡是人類都會有這種習慣性的嫉妒反應,即使是動物也不例外。產生嫉妒心的 原因,也 許是因為貪心,想要擁有更多;也許是得不到他人所擁有的,便嫉妒別人;甚至是天性本來如此,只是習慣性的反應,沒有其他原因。 

人在無法獨佔、必須和他人分享的情況下,最容易表現出嫉妒心。例如二歲的小孩不用人教,自然而然就會嫉妒剛出生的小弟弟。當媽媽抱起弟弟時,他就 會生氣, 因為他覺得媽媽應該百分之百屬於自己,弟弟不應該霸佔媽媽對他的愛,所以便很討厭弟弟。他並不知道這種心態是嫉妒,只知道:「我的媽媽怎麼變成弟 弟的 了?」這就是一種天生的嫉妒習性。 

嫉妒心有好有壞,就好的方面來說,它是一種向上的驅動力。當你嫉妒別人的學問淵博,覺得不如人時,便會想盡辦法充實自己,多方面的加強學習,這種 嫉妒能促進人的成長,所以是有益的。

但是,一般人很少善用這種有益的嫉妒心,而是放任自己的嫉妒做出種種對人不利的言行舉止。俗話說「妒火中燒」,嫉妒就像一把火,燒得人體無完膚、 痛苦不 堪。當一個人產生「為什麼他能得到,我卻得不到?」的想法時,就會處心積慮地想壓倒對方;如果贏不過,就會轉變成仇恨心,這是非常可怕的。 

其實嫉妒他人是最不值得的,因為痛苦的只有自己,而且萬一被對方知道你是個善妒的人,便會對你敬而遠之,這樣一來,你就會失去朋友。 

人的外表或許可以靠打扮裝飾,可是醜陋的心態卻難以偽裝,嫉妒的心隱藏在幽暗處不見天日,整個人就不曾開朗。而且因為嫉妒心是扭曲的,所以眼中看 到的世界 也是扭曲的,事實的真相被扭曲後,你便無法正直、正確的處理事情。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優秀時,心量要寬大,不要只是羨慕,還要有讚 賞的美 德。 

星期六, 6月 02, 2012

亞歷山大大帝臨死才學到的教訓

亞歷山大大帝是古希臘時代的馬其頓國王,他統一希臘,征服波斯及其他亞洲王國,直至印度邊界。他用13年時間征服當時歐洲的 「已知世界」。這位偉大的軍事家、征服者,在回國途中,病倒進入臨終,他對他的將軍們說,「不久我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願望,請務必遵照 執行。」他的第一個願望是他的棺材必須由他的醫生單獨運送回去。第二個願望是,把他的棺材抬往墓地時,通往墓園的道路要鋪撒他收集的所有金銀 寶石。他的最後一個願望,是把他的雙手懸空放在棺材外面。

他身邊的將軍向他保證,一定會完全遵照實行。其中一人大膽問大帝: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願望?亞歷山大說:「我要讓世人知道 我剛剛學到的三個教訓。」

讓醫生送他的棺材,是因為人們應該體認到,醫生能醫病但不能醫命,從死亡魔掌中救人他們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希望人們要懂得珍 愛生命。在墓園道路上鋪撒黃金財寶,是要告訴人們,他終身收集財富,但是沒有一點財富是可以帶走的。因而追逐財富純粹是在浪費時間。把雙手懸 空放在棺材外面,是希望人們知道,他空手來到這個世界上,也空手離開這個世界。

亞歷山大大帝的傳說有許多,其中最有爭議的是關於他的同性戀或雙性戀的性向。不過毫無疑問的事,就是他一生爭戰,齊宣王的 「寡人三好」(好貨好勇好色)他都贏得最大限度的滿足。然而,到頭來他和任何一個無權無勢的窮困百姓一樣,都平等地面對死亡。如果他不是臨終 才學到這三個教訓(其實是至理),而是早早悟到,他的人生會不一樣嗎?